文|张书乐
这款游戏你一定玩过,在手机上。
但你现在应该再也不玩了,在手机上。
当你想起它的时候,应该依然没通关。
这是书乐在2013年在《电脑爱好者》发的一篇老文章《贪吃蛇必须死》。
现在看来,依然情怀满满。
为了方便阅读,文章中的一些时间做了就近调整。
在游戏的世界里,打通关是一个游戏高手的标志,然而有永远无法终结的游戏,如俄罗斯方块,也就必然有任何高手都一定会GAME OVER的游戏。
这其中的经典当数贪吃蛇(Snake),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随着诺基亚手机旋风席卷全球的贪吃蛇就是一款必须死的游戏,谁让这条蛇贪吃呢!
但这款永远只有GAME OVER一个结局的小游戏,却可能是世界上拥有最多玩家的游戏。
席卷全球的蛇风暴
1997年,第一款贪吃蛇游戏预装于1997年11月10日发布的诺基亚6110中。
当时这款手机还同时预装了Logic与Memory两款游戏。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不记得后两款游戏到底是什么内容,但贪吃蛇怎么玩,却是绝大多数诺基亚用户的心头好。
在那个手机的主要功能仅仅是通信的时代,贪吃蛇可以说是唯一一个能够让大众娱乐起来的应用。
尽管它的玩法简单到了极限,玩家使用方向键操控一条长长的蛇不断吞下豆子,同时蛇身随着吞下的豆子不断变长,当蛇头撞到蛇身或障壁时游戏结束。
这是一个让人神经高度紧张的游戏,一旦你稍有松懈,就极可能让你的小蛇咬伤自己或碰壁。
但如果你一直全神贯注的去游戏,其结果也最终会因为吃太饱而撑满当时还很小的手机屏幕。
贪吃蛇和诺基亚手机几乎是相辅相成的风靡。
在很多人看来,选择诺基亚手机的原因中,其一是它耐摔,其二是因为里面有贪吃蛇。
诺基亚估计,迄今为止,一共有大约3.5亿手机预装了贪吃蛇游戏推向市场,这也使它成为游戏史上传播最广的作品之一。
当然,这仅仅只是诺基亚一家的估计,还有无数山寨版手机上也将贪吃蛇作为保留游戏……
也因此,贪吃蛇也被业内视为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手机游戏。
然而它的诞生,或许只能算一时兴起。
作为贪吃蛇的开发者,诺基亚用户互动软件开发部门的设计工程师Taneli Armanto回忆道:“这其实是一个甜蜜的误会。我的兴趣爱好是传统的桌面游戏,并不是电子游戏。所以当诺基亚6110产品项目组找我为手机开发一款小游戏时候,我不禁怀疑他们是不是弄错了。不过当时我也非常高兴能接受这个挑战。”
结果这个误会成为了今天繁荣的手机游戏的起点,也成为了诺基亚手机的一个标志。
之后的贪吃蛇,随着手机的变化而变化,从黑白屏幕走向彩屏,从2D游戏变成3D。
比如在1998年,诺基亚开发了贪吃蛇II,预装于诺基亚7110。
除此之外,诺基亚在2000年发行的诺基亚9200中,预置了贪吃蛇EX,这是一款具有良好画质、并且支持蓝牙与红外线对战的游戏,让手机游戏走出了单机的限制。
即使是在诺基亚已经从全球手机老大的位置跌落的今天,贪吃蛇也依然没有谢幕,安卓版本的贪吃蛇依然是一个热门下载,只是不再是爆款……
贪吃蛇满40了
正如Taneli Armanto在获得移动娱乐论坛(MEF) 颁发的移动娱乐论坛特别认同奖之后所说:“1997年,我们就计划给手机用户带来娱乐的体验,但是从未想象它会成为一款经典的移动游戏。贪吃蛇游戏的成功向人们展示了手机上也可以创作好游戏。”
当时的人们可能无法想象手机游戏的存在。但贪吃蛇游戏证明了手机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移动通话服务,更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娱乐体验。
它与手机短信一起,在移动电话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你能够想象没有它们的现代生活吗?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贪吃蛇是手机游戏的起点,也是移动娱乐的开端,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游戏其实和吃豆人之类的经典游戏一样,是最古老的第一代电子游戏精品。
始祖版的贪吃蛇并不是叫Snake,而是与蛇这个词汇八竿子打不着的Blockade(障碍物、封锁线),由一位名叫Gremlin Industries程序员设计。
1976年,当Gremlin公司推出了这款经典街机游戏,整个世界也如贪吃蛇出现在诺基亚那会一样风魔了。
始祖贪吃蛇其实比后来手机上的版本要先进,尽管大了20岁,但这是一款真正的双打游戏。
游戏中,两名玩家分别控制一个角色在屏幕上移动,所经之处砌起围栏。角色只能向左、右方向90度转弯,游戏目标保证让对方先撞上屏幕或围栏。而这个角色还有后世贪吃蛇所没有的特异功能,那就是它不用吃豆豆,也能每走两步就长大一点,相同之处在于,比的还是谁后完蛋,请注意,在这个版本里,游戏角色是人而非蛇。
有人就如此评价到,幸亏始祖版的贪吃蛇还不会吃豆子,否则,也许后世就没有吃豆人这个游戏了,而是合二为一成为了吃豆蛇。
可不管怎么样,这家公司专门从事投币式街机的研制和生产的Gremlin创造了贪吃蛇,却没有如同时代其他创造经典游戏的公司那样长盛不衰。
1984年,这家公司倒闭,不过他们的游戏依然生存下来,之后又相继登陆了 Atari 2600、TRS-80、苹果 2 等早期游戏机、计算机上。
由于这款游戏有多个拥有人,所以几乎所有终端上都有自己的版本。
也许是因为没有版权问题,所以诺基亚的“拿来主义”很成功,经过改造之后的贪吃蛇也在它21岁的时候,再次以极其接近原始状态的面目焕发生机。
要知道,和它同龄的那些游戏,大多已经作古,少数还活跃于游戏世界里的角色如吃豆人、超级玛丽等,也早已做过无数次整形外科手术了。
也或许真的是贪吃蛇必须死的宿命原因,和第一代贪吃蛇持有者Gremlin逃避不了衰落命运那样,诺基亚在风光了十余年后,也走向了退潮。
贪吃蛇也有世界观
衔尾蛇可以视作是贪吃蛇的原型。这个自古代流传,存在于经常出现于阿兹特克文明、中东地区及美洲原住民,与及其它古老地区的古老神话之中蛇,其形象大多为一条蛇正在吞食自己的尾巴,结果形成出一个圆环。
在柏拉图看来,衔尾蛇为一头处于自我吞食状态的宇宙始祖生物,它是不死之身,并拥有完美的生物结构。
或许正是这个存在于全球大多数古老神话中的影响,贪吃蛇的粉丝们才会在第一次接触它的时候,就莫名的有一种亲切感。
而贪吃蛇的最高境界也是让自己咬上自己的尾巴。
在贪吃蛇风靡的时代,很多人发明了无数种贪吃蛇攻略,想要获得最晚死的荣耀,而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则是让这条蛇按照“Z字形”路线前进,如果顺利,就有可能在占满屏幕时最终咬着自己的尾巴。
但大多数人都有同样的感慨,贪吃蛇尽管简单,但却鲜有拿下最高分的。
以诺基亚手机上初版贪吃蛇为例,在一块 20×11 的长方形区域驰骋,按照分数计算公式总分=屏幕点数(212)*关数(1~9)+100,贪吃蛇第一关的最高分是312,而第九关的最高分是2008。但即使是游戏设计师Taneli Armanto本人,也只拿到过1125分。
为了实现贪吃蛇世界观里的最终梦想,无数的人进行了挑战。
甚至在芬兰,从1999年开始就举办贪吃蛇大赛,想要在全球找到最后死的贪吃蛇玩家,据说也还没有发现实现最高分的高手高手高高手。
其实也正因为要达成最后的GAME OVER难于上青天,才让贪吃蛇这款简单却有世界观的游戏能够耐玩如此之久而不衰。
甚至于贪吃蛇被它的喜好者从虚拟搬入到了现实中。
2010年,诺基亚在哥伦比亚举办了一次快闪活动,他们在论坛里招募网友,而乐意来参加活动的出奇的多,因为这个活动是要爽一把真人版贪吃蛇。
在活动中,扮演食物的网友多的让贪吃蛇都有点吞不下了,负责引领前进方向的贪吃蛇头部的几个人经过简单的培训。
同其他快闪行动一样,在贪吃蛇撞到自己身体导致Game Over之后,这些网友解散回家。
这样的快闪往复循环了许多次,就算是诺基亚收工了,网友们也还是乐此不疲的继续找地方去快闪。
理由很简单,这个游戏是挚爱,能够有机会在现实中玩上一把,那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作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游戏,贪吃蛇没有如今移动游戏那么炫目。
但却长盛不衰,并深得玩家所喜爱,它的成功秘诀其实也很简单——简单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