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界面广东 龙婷 董滋
广百、友谊重组整合的消息上月爆出后,外界对于“友谊”招牌会否变更的问题颇为关注,有自媒体一度写出《再见!广州友谊商店!》的文章,在社交媒体流传。
答案到底是什么?界面广东获悉,3月15日,广百集团全资子公司广州市广商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广商资本”)以现金38.32亿元,受让广州友谊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友谊集团”)100%股权事宜,已通过广州市国资委、越秀金控股东大会批准。这标志着,广州市国资委旗下广百集团和友谊集团两大商业集团重组整合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接下来零售板块将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实现证券化。而广百、友谊的现有商号将继续保留。
协同作战更好应对竞争 新集团经营规模将达350亿元
在业内看来,广百、友谊这两大百货老字号的重组整合,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作为广州本地两家体量最大的商贸零售企业,两家企业因长期分开经营,资源效用无法最大化,仅靠各自积累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协同作战才能更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广百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两大商贸龙头企业通过重组,将市属商贸产业整合提升,改变单兵作战的局面,集中竞争性行业优势资源,增强广州市国资优质商业资产的协同性,擦亮“广州商业名片”,对全面加强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功能发挥重要作用,焕发广州“千年商都”新活力。
整合后的新集团资产和营收规模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大大提高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整合后,新集团经营规模将达到350亿元,营业收入达150亿元,为实现“国内一流的现代服务业航母”目标迈出重要一步,成为华南乃至全国商业领域举足轻重的大型行业龙头企业。
借助资本力量推进变革 零售板块将引入投资者、实现证券化
界面广东了解到,广百集团和友谊集团重组后,将在百货零售板块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结合战略投资者资源和体制优势,借助资本力量继续推进变革,提升整体“硬实力”和“软实力”。
广百集团承诺将在友谊集团的股权过户到广商资本后24个月内,以广百股份认可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履行所需的程序后,启动将友谊集团100%股权转让给广百股份的相关事宜。
友谊集团注入广百股份后,将进一步提高百货零售板块资产证券化水平。广百股份已经推出第一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重组、引进战投与骨干职工持股三合一整体推进,激活运营机制与活力,提升行业竞争力,更好地面向市场发展。
广百、友谊现有商号保留 将错层定位擦亮“金子招牌”
对于公众颇为关注的“广州友谊”是否更名的问题,广百集团和友谊集团双方均表示:广百和友谊是广州历史悠久、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国有控股大型百货企业。友谊的高端百货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广百零售对跨区域拓展和运营管理经验丰富。实施重组整合后,广百和友谊将继续保留现有商号。
在经营定位上,友谊继续定位高端百货,广百零售定位中高端消费市场,两家百货业务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错层定位,错位经营。在运营管理上,将积极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强化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整合双方资源,加强广百友谊两个品牌在网点布局、商品采购、营销推广、客户管理、物流配送等方面的协同性,通过优势互补、融合发展,进一步擦亮广百和友谊的金字招牌。
同时,整合后的新集团在夯实百货业态的基础上,继续着力发展商业体验中心,积极发展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店等业态,进一步丰富零售业态布局,努力打造全生活消费场景的多业态商业企业,进一步提升新集团在零售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从“管资产”转向“管资本” 加速新广百集团创新转型发展

现阶段,广百集团旗下拥有广百股份、广百展贸、广百物流、产业投资等业务平台,初步构建了作为广州市商贸流通领域国资投资控股平台的整体架构。重组完成后,新的广百集团进一步壮大,成为广州市商贸流通领域的领军企业。
广百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集团将对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广州“1+1+4”发展布局,聚焦发展新零售、新物流、新展贸,以消费服务行业为核心,加快创新转型,在继续做强做优做大零售板块的同时,不断壮大物流、展贸板块,特别是大力发展物流板块,建设现代大型物流枢纽园区。同时,强化商融结合和产业投资,做长价值链条,扩大广州国资控股商业的综合影响力和带动力,增强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功能。新的广百集团将努力从“管资产”向“管资本”方向转变,打造商贸产业投资控股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