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郑晓龙预言将实现?网剧与观众互动的四种模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郑晓龙预言将实现?网剧与观众互动的四种模式

在弹幕狂欢与边播边改这两种互动方式中,片方是被动的一方。有些网剧的制作方,在立项之初就决议要按观众的意见来发展剧情,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来与观众进行互动。

文丨编剧帮 稻草人七七

责编 | 妙脆角

2013年,著名导演郑晓龙在“首届网络自制剧论坛”上指出:“要从本质上抓住网剧和传统剧的最大不同,传统剧是我播你看,网络剧是互动,调动网民的参与感。将来网剧要是走到互动阶段,电视台就无法跟你竞争了。比如说你一出门,这故事就有选择了,观众可以去选择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然后走上完全不同的命运,往右走被车撞死了,往左走捡一大钱包。”在论坛现场,郑晓龙还明确表达了想做网络互动剧的意愿,“希望以后能创作一部网络互动剧,名字都想好了。”

时隔六年,我们仍没等到郑导的互动剧,但随着网飞(Netflix)交互式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和衍生自热门网剧《古董局中局》的互动迷你剧《佛头起源》的推出,互动剧在业内掀起了一波讨论的热潮。

那么,网剧与观众的互动能够以哪几种模式来进行呢?

弹幕狂欢

2015年是网剧数量井喷式发展的一年,也是弹幕的大热之年,各大视频网站都推出了弹幕功能,一边看剧一边收看并发表弹幕,成了观众观剧的新方式。弹幕的普及使传统的观剧模式被打破,让受众实现了在观看过程中的双向互动。虽然剧作内容并不会因弹幕的存在,而发生实质上的改变,但一排排“脑洞大开”的弹幕,却能成为剧集的一部分,在娱乐性方面与剧集内容形成互补。

网友在《太子妃升职记》的弹幕上调侃剧组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太子妃升职记》,这部于2015年末上线的“天雷滚滚的神剧”,激发了网民的弹幕狂欢,屏幕上密集的“欢乐吐槽”,成为了这部网剧走红的有力推手。据乐视官方统计,《太子妃升职记》全网弹幕数量超一千万条,乐视还曾有计划推出同名“弹幕电影”,选取有意思的弹幕用到网络大电影中,让发弹幕的网友也成为编剧之一。

边播边改

网剧的受众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往往乐于及时通过弹幕或各种社交媒体发表评论,让平台与片方能够更便捷的获取反馈。在网剧行业,受众为王,剧集的口碑评分对一部作品的命运至关重要,观众发表在社交媒体上的意见,也往往能够受到平台与片方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网剧还具备排播灵活的优势,故而会出现平台与片方根据网友意见对剧集做出修改的情况。

“东宫女孩”微博截图

正在优酷热播的网剧《东宫》,就因片方一路追踪着舆情“边播边改”,而被剧迷赞为“良心售后”。《东宫》上线后,观众通过弹幕、微博和豆瓣发表吐槽,表达他们对滤镜、配乐等后期制作问题的不满。于是导演在与平台协商后,带领团队针对观众的槽点及时做了修改。此外,据优酷内容运营中心负责人朱雁春透露,《东宫》或将在剧集完结时推出B版结局。

《你好,旧时光》编剧微博截图

爱奇艺于2017年推出的自制剧《你好,旧时光》,更是因剧迷的吐槽而对最后两集进行重剪,已放假的后期团队集体加班,为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而改变了原定的结局。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爱奇艺在制作《原生之罪》的时候,一早就备好了“复活主角”的番外,来抵御观众的“刀片”。

《原生之罪》番外截屏

2018年,在由编剧帮主办的“网剧时代的编剧创作主题论坛”上,《你好,旧时光》的编剧卓越泡沫回忆起修改结局的经历时表示:“网络时代,观众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网友不仅是喜欢什么点什么,还能决定剧情怎么走,你得配合。……过去电视剧编剧当爹又当妈,如今的网剧编剧当牛又做马。”

观众投票决定剧情

在弹幕狂欢与边播边改这两种互动方式中,片方是被动的一方。有些网剧的制作方,在立项之初就决议要按观众的意见来发展剧情,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来与观众进行互动。

早在网剧市场还未发展起来的2008年9月,凤凰网就率先推出了国内最早的互动栏目剧《Y.E.A.H》,每集15分钟,周一至周五播出5集 ,在最后一集设置一个悬念,并为观众提供三个选项,邀请观众在周末两天进行投票,得票最多的结果将会作为下周剧情播出的一个方向。

中国版《苏菲日记》海报

2008年12月,中国版《苏菲日记》在优酷与新浪上线,该剧在选角环节就开始邀请网友投票,主角苏菲的人选由网络票选产生,剧情有A和B两种版本,最终的结局由网友的投票决定。

2009年的《赵赶驴电梯奇遇记》,2010年的《安与安寻》等第一批互动剧,也都以投票定剧情的方式来完成与观众的互动。这种延时互动的模式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支持,作为一种常见的互动手段延续至今。今年的热播甜宠剧《奈何boss要娶我》,就曾在一款app上推出互动栏目《人人都是大导演》,以短视频的方式向观众介绍接下来的剧情框架,并邀请大家投票,票数最高的剧情选项会被收入正片呈现。

观众代替角色做出选择

在由观众投票决定剧情的网剧中,参与者需要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所以这类作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剧。郑晓龙导演在论坛上提出互动剧,指的是交互式的影视作品,是一种游戏化的网剧,观众代替角色做出选择,遂即进入相应的新剧情,最终走向不同的终局。

《电车男追女记》截图

近期业界热议的互动剧《古董局中局之佛头起源》,并不是中国互动剧的开创者。早在2008年的平安夜前夕,香港林氏兄弟就在YouTube上发布了互动故事短片《电车男追女记》,他们利用YouTube的标签功能给出选项,让观众在每个片段结束时做出选择,不同的选择会连接至不同的影片。最终“电车男”是成功与女神牵手,还是领回一张“好人卡”继续单身,都要看观众如何把握每一次选择。这部低成本的短片在制作上显得粗糙简陋,但在当时可谓是创意十足,成功吸引了大量网友点播参与。

《宅男最后的120小时》截图

2009年,香港旅游发展局为宣传“香港缤纷冬日节”,邀请林氏兄弟以香港的各大旅游景点为场景,再创互动剧新作。在有了充足的资金后,林氏兄弟推出了制作更精良、情节更丰富的互动剧《宅男最后的120小时》,讲述台湾宅男在香港渡过圣诞,要在120个小时内脱单的故事。该剧不仅在港台两地大受欢迎,还获得瑞士电影节Cinema Tous Ecrans的参展邀请。

《Seven》海报

在香港有了成功经验后,内地的视频门户激动网,在2010年推出互动剧平台“赳客互动剧场”,发布了《Seven》《暮色》等20部互动剧。比起YouTube,激动网为互动剧给予了更有力的技术支持,在视频内直接嵌入选择项,提供了更便捷的“游戏”方式。在这批互动剧中,由“网红鼻祖”后舍男孩担任主演的《Seven》最为著名,该剧讲述了一个生活困顿的推销员,为赢得100万元而去挑战“七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故事,全程由观众代替主角做出行动选择。

《佛头起源》截图

激动赳客的互动剧全部是免费向观众开放的,其主要收益来自于广告商。至今为止,国内的互动剧都是以广告为主要目的或主要盈利手段的。2017年腾讯视频推出由林更新、赵丽颖主演的互动剧《忘忧镇》,其目的是为手游《仙剑奇侠传》做推广,近期由潘粤明主演的互动剧《佛头起源》,同样是为网剧《古董局中局》做宣传而制作的“广告”。

虽然国内尚未有成熟且独立的互动剧出现,但互动剧的前景依然可期。据悉,现已有一家以IP开发见长的制作公司,完成了一部互动剧的创作。随着5g时代的来临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互动剧的创制也必将迎来更大的空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郑晓龙预言将实现?网剧与观众互动的四种模式

在弹幕狂欢与边播边改这两种互动方式中,片方是被动的一方。有些网剧的制作方,在立项之初就决议要按观众的意见来发展剧情,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来与观众进行互动。

文丨编剧帮 稻草人七七

责编 | 妙脆角

2013年,著名导演郑晓龙在“首届网络自制剧论坛”上指出:“要从本质上抓住网剧和传统剧的最大不同,传统剧是我播你看,网络剧是互动,调动网民的参与感。将来网剧要是走到互动阶段,电视台就无法跟你竞争了。比如说你一出门,这故事就有选择了,观众可以去选择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然后走上完全不同的命运,往右走被车撞死了,往左走捡一大钱包。”在论坛现场,郑晓龙还明确表达了想做网络互动剧的意愿,“希望以后能创作一部网络互动剧,名字都想好了。”

时隔六年,我们仍没等到郑导的互动剧,但随着网飞(Netflix)交互式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和衍生自热门网剧《古董局中局》的互动迷你剧《佛头起源》的推出,互动剧在业内掀起了一波讨论的热潮。

那么,网剧与观众的互动能够以哪几种模式来进行呢?

弹幕狂欢

2015年是网剧数量井喷式发展的一年,也是弹幕的大热之年,各大视频网站都推出了弹幕功能,一边看剧一边收看并发表弹幕,成了观众观剧的新方式。弹幕的普及使传统的观剧模式被打破,让受众实现了在观看过程中的双向互动。虽然剧作内容并不会因弹幕的存在,而发生实质上的改变,但一排排“脑洞大开”的弹幕,却能成为剧集的一部分,在娱乐性方面与剧集内容形成互补。

网友在《太子妃升职记》的弹幕上调侃剧组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太子妃升职记》,这部于2015年末上线的“天雷滚滚的神剧”,激发了网民的弹幕狂欢,屏幕上密集的“欢乐吐槽”,成为了这部网剧走红的有力推手。据乐视官方统计,《太子妃升职记》全网弹幕数量超一千万条,乐视还曾有计划推出同名“弹幕电影”,选取有意思的弹幕用到网络大电影中,让发弹幕的网友也成为编剧之一。

边播边改

网剧的受众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往往乐于及时通过弹幕或各种社交媒体发表评论,让平台与片方能够更便捷的获取反馈。在网剧行业,受众为王,剧集的口碑评分对一部作品的命运至关重要,观众发表在社交媒体上的意见,也往往能够受到平台与片方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网剧还具备排播灵活的优势,故而会出现平台与片方根据网友意见对剧集做出修改的情况。

“东宫女孩”微博截图

正在优酷热播的网剧《东宫》,就因片方一路追踪着舆情“边播边改”,而被剧迷赞为“良心售后”。《东宫》上线后,观众通过弹幕、微博和豆瓣发表吐槽,表达他们对滤镜、配乐等后期制作问题的不满。于是导演在与平台协商后,带领团队针对观众的槽点及时做了修改。此外,据优酷内容运营中心负责人朱雁春透露,《东宫》或将在剧集完结时推出B版结局。

《你好,旧时光》编剧微博截图

爱奇艺于2017年推出的自制剧《你好,旧时光》,更是因剧迷的吐槽而对最后两集进行重剪,已放假的后期团队集体加班,为满足观众的情感需求而改变了原定的结局。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爱奇艺在制作《原生之罪》的时候,一早就备好了“复活主角”的番外,来抵御观众的“刀片”。

《原生之罪》番外截屏

2018年,在由编剧帮主办的“网剧时代的编剧创作主题论坛”上,《你好,旧时光》的编剧卓越泡沫回忆起修改结局的经历时表示:“网络时代,观众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网友不仅是喜欢什么点什么,还能决定剧情怎么走,你得配合。……过去电视剧编剧当爹又当妈,如今的网剧编剧当牛又做马。”

观众投票决定剧情

在弹幕狂欢与边播边改这两种互动方式中,片方是被动的一方。有些网剧的制作方,在立项之初就决议要按观众的意见来发展剧情,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来与观众进行互动。

早在网剧市场还未发展起来的2008年9月,凤凰网就率先推出了国内最早的互动栏目剧《Y.E.A.H》,每集15分钟,周一至周五播出5集 ,在最后一集设置一个悬念,并为观众提供三个选项,邀请观众在周末两天进行投票,得票最多的结果将会作为下周剧情播出的一个方向。

中国版《苏菲日记》海报

2008年12月,中国版《苏菲日记》在优酷与新浪上线,该剧在选角环节就开始邀请网友投票,主角苏菲的人选由网络票选产生,剧情有A和B两种版本,最终的结局由网友的投票决定。

2009年的《赵赶驴电梯奇遇记》,2010年的《安与安寻》等第一批互动剧,也都以投票定剧情的方式来完成与观众的互动。这种延时互动的模式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支持,作为一种常见的互动手段延续至今。今年的热播甜宠剧《奈何boss要娶我》,就曾在一款app上推出互动栏目《人人都是大导演》,以短视频的方式向观众介绍接下来的剧情框架,并邀请大家投票,票数最高的剧情选项会被收入正片呈现。

观众代替角色做出选择

在由观众投票决定剧情的网剧中,参与者需要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所以这类作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剧。郑晓龙导演在论坛上提出互动剧,指的是交互式的影视作品,是一种游戏化的网剧,观众代替角色做出选择,遂即进入相应的新剧情,最终走向不同的终局。

《电车男追女记》截图

近期业界热议的互动剧《古董局中局之佛头起源》,并不是中国互动剧的开创者。早在2008年的平安夜前夕,香港林氏兄弟就在YouTube上发布了互动故事短片《电车男追女记》,他们利用YouTube的标签功能给出选项,让观众在每个片段结束时做出选择,不同的选择会连接至不同的影片。最终“电车男”是成功与女神牵手,还是领回一张“好人卡”继续单身,都要看观众如何把握每一次选择。这部低成本的短片在制作上显得粗糙简陋,但在当时可谓是创意十足,成功吸引了大量网友点播参与。

《宅男最后的120小时》截图

2009年,香港旅游发展局为宣传“香港缤纷冬日节”,邀请林氏兄弟以香港的各大旅游景点为场景,再创互动剧新作。在有了充足的资金后,林氏兄弟推出了制作更精良、情节更丰富的互动剧《宅男最后的120小时》,讲述台湾宅男在香港渡过圣诞,要在120个小时内脱单的故事。该剧不仅在港台两地大受欢迎,还获得瑞士电影节Cinema Tous Ecrans的参展邀请。

《Seven》海报

在香港有了成功经验后,内地的视频门户激动网,在2010年推出互动剧平台“赳客互动剧场”,发布了《Seven》《暮色》等20部互动剧。比起YouTube,激动网为互动剧给予了更有力的技术支持,在视频内直接嵌入选择项,提供了更便捷的“游戏”方式。在这批互动剧中,由“网红鼻祖”后舍男孩担任主演的《Seven》最为著名,该剧讲述了一个生活困顿的推销员,为赢得100万元而去挑战“七大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故事,全程由观众代替主角做出行动选择。

《佛头起源》截图

激动赳客的互动剧全部是免费向观众开放的,其主要收益来自于广告商。至今为止,国内的互动剧都是以广告为主要目的或主要盈利手段的。2017年腾讯视频推出由林更新、赵丽颖主演的互动剧《忘忧镇》,其目的是为手游《仙剑奇侠传》做推广,近期由潘粤明主演的互动剧《佛头起源》,同样是为网剧《古董局中局》做宣传而制作的“广告”。

虽然国内尚未有成熟且独立的互动剧出现,但互动剧的前景依然可期。据悉,现已有一家以IP开发见长的制作公司,完成了一部互动剧的创作。随着5g时代的来临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互动剧的创制也必将迎来更大的空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