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球最大100个快消品牌,中国品牌被称“一夫一妻制大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球最大100个快消品牌,中国品牌被称“一夫一妻制大牌”

康师傅、蒙牛、伊利、金龙鱼、加多宝、娃哈哈、双汇跻身榜单前100位。依靠单一市场的销量与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叫板,是中国快消品牌的最大特色。

记者 | 刘怡君

近日英国调查公司欧睿(Euromonitor)发布《Top 100 Megabrands》白皮书,公布全球最大100个快速消费品牌(The biggest fast-moving consumer goods FMCG brands in the world)。有7个中国国产品牌入围该榜单。

这一排名依据主要来自各个品牌在2017财年的全球零售销售额。中国品牌的最高席位被康师傅夺得(第12名),其次是蒙牛(第16位)、伊利(第18位)和金龙鱼(第24位),它们都是跻身TOP50的佼佼者。除此之外,加多宝位列第55名,娃哈哈第65名,双汇排在第76名。

与其它国家品牌相比,依靠单一市场的销量与竞争对手叫板,是中国快消品牌的最大特色。比如,蒙牛、伊利和金龙鱼几乎只在中国市场销售,但其销量却在全球阵营中遥遥领先,Euromonitor将其比喻为 “一夫一妻制的大品牌”(monogamous megabrand)。

相反,在100个全球最大快消品品牌中,大多数品牌都是全球化业务的热爱者。可口可乐就凭借覆盖全球的市场勇夺榜首,第二大(百事可乐)、第三大(雀巢咖啡)和第四大(乐事)快消品品牌的销量合并起来才与它持平。

其实,可口可乐近年来的境遇并非一帆风顺,全球掀起的糖份抵制浪潮让众多碳酸类饮料处处碰壁。比如,墨西哥政府从2014年开始对含糖饮料额外征税10%,让可口可乐在拉丁美洲的销售额下降了逾1/5。但从那之后,可口可乐试图转型为一家“全品类饮料公司”,更加注重茶、咖啡、果汁、植物性饮料和瓶装水。与此同时重塑了公司结构,赋予区域团队更多权力,帮助它们变得更独立,也更有效率。

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年轻消费者群体的崛起,转型成为不少快消企业斩获销量的助推器,经历了多年业绩下滑的康师傅就因此迎来了销量回暖。它一方面通过降油、调料包减盐、面体创新等措施,回应人们对健康的诉求;另一方面进行产品升级、口味转换满足消费的需求变化。2017财年,康师傅的销量排名全球第12名,也是中国阵营此次获得的最优成绩。

汰渍(Tide)在榜单中排名第8,是家庭护理类别中销量最高的品牌。它所在的宝洁公司在被CEO大卫·泰勒接手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削减一半以上的品牌,并承诺到2021年减少100亿美元的年度成本,而“幸存下来”的品牌则集中了过去分散的创新资源。Tide在美国推出了“植物液体洗涤剂”的新品,并为汰渍洗涤俱乐部 (Tide Wash Club)提供洗衣粉的免费配送服务。

惹眼的营销正在为品牌影响力持续加温。

乐事推出“Do Us A Flavor”众包活动,号召热爱烹饪的人们研发乐事新口味,数百万粉丝在乐事的网站和社交媒体上投票进行角逐,这一招既提高了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又帮助企业测试了新口味的受欢迎程度。2017财年,乐事销量在全球排名第4,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包装食品首次跻身榜单10强。在全球快消品销量中,排名第五的巴黎欧莱雅也是“在线营销”的热衷者,它和Facebook联合起来开发了有关AR技术的合作——用户可以通过Facebook相机产品尝试巴黎欧莱雅的化妆产品。

Euromonitor认为,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端”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在线购物和互动也在渗透他们每时每刻的生活。接下来,无法满足新现状的品牌即将失败,适应潮流的品牌则会发起新一轮的猛烈攻击。

来源:Euromonitor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康师傅

3.7k
  • 港股午评:恒生科技指数涨0.17%,食品、芯片股走强,康师傅控股涨超11%
  • 康师傅方便面玩不出新花样,“复活”老爆款

关于界面智库

界面智库是界面新闻旗下的财经和商业智库,聚焦宏观政策、区域经济、产业趋势和资本市场等。我们的宗旨是扎根事实、演绎趋势、探索新知,助力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关于专题策划、研究报告、指数产品和论坛培训等合作,请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jiemianzhiku@jiemian.com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球最大100个快消品牌,中国品牌被称“一夫一妻制大牌”

康师傅、蒙牛、伊利、金龙鱼、加多宝、娃哈哈、双汇跻身榜单前100位。依靠单一市场的销量与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叫板,是中国快消品牌的最大特色。

记者 | 刘怡君

近日英国调查公司欧睿(Euromonitor)发布《Top 100 Megabrands》白皮书,公布全球最大100个快速消费品牌(The biggest fast-moving consumer goods FMCG brands in the world)。有7个中国国产品牌入围该榜单。

这一排名依据主要来自各个品牌在2017财年的全球零售销售额。中国品牌的最高席位被康师傅夺得(第12名),其次是蒙牛(第16位)、伊利(第18位)和金龙鱼(第24位),它们都是跻身TOP50的佼佼者。除此之外,加多宝位列第55名,娃哈哈第65名,双汇排在第76名。

与其它国家品牌相比,依靠单一市场的销量与竞争对手叫板,是中国快消品牌的最大特色。比如,蒙牛、伊利和金龙鱼几乎只在中国市场销售,但其销量却在全球阵营中遥遥领先,Euromonitor将其比喻为 “一夫一妻制的大品牌”(monogamous megabrand)。

相反,在100个全球最大快消品品牌中,大多数品牌都是全球化业务的热爱者。可口可乐就凭借覆盖全球的市场勇夺榜首,第二大(百事可乐)、第三大(雀巢咖啡)和第四大(乐事)快消品品牌的销量合并起来才与它持平。

其实,可口可乐近年来的境遇并非一帆风顺,全球掀起的糖份抵制浪潮让众多碳酸类饮料处处碰壁。比如,墨西哥政府从2014年开始对含糖饮料额外征税10%,让可口可乐在拉丁美洲的销售额下降了逾1/5。但从那之后,可口可乐试图转型为一家“全品类饮料公司”,更加注重茶、咖啡、果汁、植物性饮料和瓶装水。与此同时重塑了公司结构,赋予区域团队更多权力,帮助它们变得更独立,也更有效率。

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年轻消费者群体的崛起,转型成为不少快消企业斩获销量的助推器,经历了多年业绩下滑的康师傅就因此迎来了销量回暖。它一方面通过降油、调料包减盐、面体创新等措施,回应人们对健康的诉求;另一方面进行产品升级、口味转换满足消费的需求变化。2017财年,康师傅的销量排名全球第12名,也是中国阵营此次获得的最优成绩。

汰渍(Tide)在榜单中排名第8,是家庭护理类别中销量最高的品牌。它所在的宝洁公司在被CEO大卫·泰勒接手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削减一半以上的品牌,并承诺到2021年减少100亿美元的年度成本,而“幸存下来”的品牌则集中了过去分散的创新资源。Tide在美国推出了“植物液体洗涤剂”的新品,并为汰渍洗涤俱乐部 (Tide Wash Club)提供洗衣粉的免费配送服务。

惹眼的营销正在为品牌影响力持续加温。

乐事推出“Do Us A Flavor”众包活动,号召热爱烹饪的人们研发乐事新口味,数百万粉丝在乐事的网站和社交媒体上投票进行角逐,这一招既提高了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又帮助企业测试了新口味的受欢迎程度。2017财年,乐事销量在全球排名第4,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包装食品首次跻身榜单10强。在全球快消品销量中,排名第五的巴黎欧莱雅也是“在线营销”的热衷者,它和Facebook联合起来开发了有关AR技术的合作——用户可以通过Facebook相机产品尝试巴黎欧莱雅的化妆产品。

Euromonitor认为,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端”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在线购物和互动也在渗透他们每时每刻的生活。接下来,无法满足新现状的品牌即将失败,适应潮流的品牌则会发起新一轮的猛烈攻击。

来源:Euromonitor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