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写】新陶氏化学独立上市:一场世纪交易的台前幕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写】新陶氏化学独立上市:一场世纪交易的台前幕后

4月2日,全新的陶氏化学将从名为陶氏杜邦的联合体中分拆,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庄键 何苗

编辑 | 张慧

被任命为杜邦临时CEO后不久,爱德华·布林恩(Edward Breen)接到了陶氏化学CEO利伟诚(Andrew Liveris)的电话。这位竞争对手显然不只是来表达祝贺的,布林恩也猜到了利伟诚的来意。两人约定,本周日在美国费城共进午餐。

几天后的午餐会上,利伟诚和布林恩探讨了把杜邦和陶氏合二为一,随后再拆分为三家独立公司的计划。杜邦和陶氏分别创立于1802年和1897年,都是世界500强榜单上的常客。两家化工巨头当时的市值均在600亿美元左右,这使得对等合并成为可能。

利伟诚希望布林恩能认真考虑自己的提议,并暗示还有其他交易对手可供选择。这次秘密会谈数天后,布林恩给利伟诚回了电话,同意促成交易。

杜邦和陶氏在2015年10月擦出火花的上述过程,在《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中有着详细记录。

42个月后的今天(4月2日),这场世纪交易即将走向又一个重要节点:新陶氏将从名为陶氏杜邦的联合体中分拆,独立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预估,新公司的股价将在53-60美元之间,意味着新陶氏的市值有望高于400亿美元。

同日,新陶氏将替代陶氏杜邦,成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三十只成分股之一,该指数包括了苹果、可口可乐等美国知名企业的股票。

布林恩(左)与利伟诚(右)握手。图片来源:陶氏杜邦官网

相比于在陶氏工作了30余年的利伟诚,布林恩只能算是化工行业的新手。他在2015年加入杜邦董事会,不到一年后,被委任为公司的临时CEO。

布林恩成为公司一员时,杜邦正忙着与激进投资者进行控制权之争。这场纷争最终导致杜邦时任CEO柯爱伦(Ellen Kullman)的下台。在布林恩接替她之前,柯爱伦已在这一岗位上工作了六年。

2015年1月,对冲基金特里安(Trian)开始公开表达对杜邦的不满,该基金合伙人佩尔茨(Peltz)要求杜邦实施更大范围的变革,比如分拆部分业务。特里安基金持有杜邦约3%的股份,是公司的第五大股东。

激进投资者专注于发掘被市场低估的企业,并通过积极参与公司管理,提高作为股东的利益。它们介入企业运营的方式通常较为激进,这也是它们得名“激进投资者”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杜邦当时的确在着手分拆业务。这部分资产被命名为科慕,以生产钛白粉和特氟龙等高性能化学品闻名。但佩尔茨希望杜邦能再接再厉,继续将旗下的材料、营养健康和农化等业务拆分为不同板块。

柯爱伦拒绝了这一提议。她认为,目前的业务结构有助于公司在规模、渠道及品牌等方面获得更多利益。在柯爱伦看来,特里安基金过于关注分拆业务这样的高风险举动了。

为了缓解与激进投资者的争端,杜邦曾提议向特里安基金提供一个董事会席位,但前提是佩尔茨本人不能成为候选人。

这显然不能满足佩尔茨的要求。根据他提出的方案,杜邦董事会需为他提供两个席位,他自己需占据其中一个。同时,特种化学品公司科慕的董事会中,也需有两个席位属于特里安基金。

这场斗争在2015年5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进入高潮。杜邦管理层提名的12位董事会成员全数获得了通过,佩尔茨未能得到机会提名自己中意的候选人。

但事后证明,尽管柯爱伦赢下了这场关键战役,却很快输掉了整个战争。

柯爱伦(右)与佩尔茨(左)握手。图片来源:杜邦官网

股东大会后的五个月里,杜邦的股价下跌了近28%。期间,公司还两度调低了年度业绩预期。

柯爱伦将杜邦的股价和业绩下滑归结于外部市场因素,但一些投资者对她失去了耐心,指责她没有能力兑现所提出的变革公司的承诺。

2015年成为了过往五年来,杜邦在营收和利润方面表现最差的一年。

柯爱伦于当年10月黯然离职,布林恩由此上位。

在分析师们看来,杜邦新任一把手将赢得激进投资者的支持。他曾在2002年至2012年间担任泰科国际的CEO,任期内,这家工业巨头被分拆为三家专注于不同业务的公司。

不出意外,布林恩上任后很快公开表态称,杜邦正在与竞争对手探讨农化板块整合的可能性。

在杜邦陷入腥风血雨的前一年,它的交易对象——陶氏也曾上演过类似的剧情。但有所不同的是,陶氏CEO利伟诚成功平息了纷争。

这次扮演主角的是另一家对冲基金第三点(Third Point)。第三点的掌门人丹·罗伯(Dan Loeb)建议将陶氏一分为二,把特种化学品和石油炼化板块置入不同的公司运营。

在罗伯看来,将这两项业务放在同一屋檐下,不利于陶氏的长期发展。陶氏坚持捍卫现有的战略,宣称保留原材料板块有利于控制成本。

双方僵持之际,激进投资者也曾有意发起代理权战争。陶氏在此时明智地做出了让步,以避免事态扩大。

陶氏董事会因此加入了四名独立董事,其中两人由第三点基金指派。2014年末,陶氏还宣布与第三点基金达成了为期一年的停战协议,约定在此期间,激进投资者不得公开批评公司。

这份协议到期的时间为2015年11月。正是在停战书失效前的一个月,陶氏和杜邦的一把手举行了那场秘密会晤。此后,利伟诚和布林恩又见了几次面,并草拟出一份供两家公司实施交易的框架协议。

几个星期后,特里安基金的佩尔茨受邀前往巴尔的摩,与杜邦董事会成员见面。在这次会谈中,佩尔茨表态称,他会支持布林恩晋升为公司的常任CEO,但前提是,杜邦保证以下三种情况至少会出现一种:杜邦分拆部分业务;杜邦与先正达就农化板块展开交易;亦或是杜邦与陶氏合并。

佩尔茨更倾向于最后那个选项。

多年前,他在与利伟诚的一次午餐中得知,陶氏对与杜邦的交易很感兴趣。两人当时就此展开过讨论,但结论是,时机尚不成熟。

在巴尔的摩的这次会面中,布林恩并未告知佩尔茨,他已经与利伟诚再度探讨了两家公司交易的可行性。

2015年11月,杜邦董事会决定任命布林恩为常任CEO。当时有敏锐的分析师认为,这意味着杜邦有可能会采取更为激进的战略,但没有人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

那个月底,布林恩拜访了特里安基金位于纽约的办公室。在佩尔茨签署保密协议后,布林恩向他透露了那个秘密:杜邦正与陶氏筹划交易。考虑到特里安基金在拆分大型企业集团方面的丰富经验,陶氏和杜邦都希望这家机构能够参与其中。

不久后,陶氏和杜邦召集了数百名来自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公司的顾问,研究如何将两家公司进行先合并后拆分的交易。

2015年12月11日,陶氏和杜邦对外宣布了这个足以引爆华尔街的消息。两家公司将进行对等合并,新公司更名为陶氏杜邦(DowDuPont),利伟诚将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布林恩成为CEO。原陶氏股东所持有的每股股份将能换得新公司的1股股份,原杜邦股东所持有的每股股份则能获得陶氏杜邦1.282股的股份。

新公司的市值一度达到1300亿美元,超越巴斯夫跻身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

但合并不过是拉开了这桩交易的序幕。陶氏杜邦最终将分拆为三家独立上市公司,分别负责材料科学、特种产品和农业三个不同板块。

科慕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克诺(Mark Vergnano)或许是这桩交易最为合适的点评人之一。他曾在杜邦工作三十多年,随着科慕的分拆而离开公司。

马克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20年前,企业更倾向于多元化发展的模式,它能对冲市场波动之于某项业务的影响,从而让公司层面实现整体平衡。但过去这些年,更为聚焦和专业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这也是投资者的诉求。

公司将更专注于某个具体的业务方向,是这种改变带来的好处。但风险在于,企业也因此把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里。“你需要权衡其中的利弊。”马克诺摊开两只手,做出了一个左右掂量的动作。

陶氏与杜邦交易宣布后的近两年时间,围绕分拆细节的讨论不时进行,其中最引入注目的是第三点对冲基金的提议:陶氏与杜邦合并后,应该拆分为六家,而非原计划的三家公司。它给出的理由是,目前的拆分计划仍然不足以让业务变得聚焦,特别是材料科学板块的产品类别过于繁杂。

这项提议并未被直接采纳,但激进投资者的抗议还是起到了作用。陶氏杜邦随后修改了交易方案,将部分原先被划入材料科学板块的业务,调整到了特种材料板块。该业务的年营收额约为80亿美元,占到陶氏杜邦营业总额的十分之一。新的分拆计划宣布后,第三点和特里安投资基金均表示了欢迎。

2017年9月,陶氏与杜邦正式完成合并,并以陶氏杜邦(DowDuPont)的名义上市,分拆计划的最终方案也逐一揭晓。

即将分拆出来的三家公司中,材料科学公司被命名为陶氏(下称新陶氏),除了原有的功能塑料、功能材料和化学品等业务外,杜邦的功能性材料板块也将成为新公司的一部分。

特种产品公司则将命名为杜邦,包括杜邦的营养健康、电子通讯、安全保护等部门,以及陶氏的电子材料业务。

原属于杜邦和陶氏的农化业务则将整合为一家新公司,命名为科迪华。

陶氏杜邦成立的半年后,63岁的利伟诚宣布退休,他此前曾暗示,有可能在2018年离开公司。利伟诚在一份声明中提及,陶氏完成转型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在是时候兑现他的退休承诺了。从2004年起,他就开始担任陶氏的CEO。

新陶氏的首任CEO将由吉姆·菲特林(Jim Fitterling)接手,他此前担任陶氏杜邦材料科学板块的COO(首席运营官),是一位在陶氏化学工作了30多年的老员工。

在三家分拆上市的公司中,产品涵盖塑料、聚氨酯和有机硅等业务的新陶氏将是体量最大的,但它的营业收入会小于合并拆分前。按照目前的业务框架测算,新陶氏在2018年的营收为487亿美元,员工总数5.4万人。

新杜邦的营收规模约为225亿美元,拥有2.4万名员工,仅次于新陶氏。科迪华则是三家公司中体量最小的,营收规模约为143亿美元,拥有2万名员工,它将成为位居拜耳和先正达之后的全球农化龙头。

在与激进投资者的漫长博弈后,陶氏和杜邦终于完成了自我革新。公司的新掌门人也开始重新审视与这些特殊股东的关系。

今年1月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新陶氏CEO菲特林曾这样评价激进投资者,“他们希望能从公司分红和股价表现方面获得更好的回报,同时要求企业更为聚焦自身的主营业务,合理地规划投资方案,在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尽量降低运营成本。”

这也可以解释菲特林在为新陶氏规划未来时,为何特别强调,将注重现金回报。他提及,公司计划将每年净利润的65%,用于提高股东分红和实施股票回购。这显然是资本市场,特别是激进投资者所乐于见到的。

新陶氏独立后,陶氏杜邦的下一次分拆将在两个月后发生。专注于农化板块的科迪华计划于今年6月挂牌上市。陶氏杜邦也将同时更名为杜邦,而它的掌门人还会是那位老熟人,曾经担任原杜邦CEO的爱德华·布林恩,他在半年前获得了这项新任命。

故事的结局似乎与故事的开头有着几分相似,但一切已注定迥然不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陶氏化学

2k
  • 陶氏化学向麦格理资产管理旗下基金出售美国墨西哥湾沿岸部分基础设施资产40%股权
  • 陶氏化学宣布业务部门领导层变动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写】新陶氏化学独立上市:一场世纪交易的台前幕后

4月2日,全新的陶氏化学将从名为陶氏杜邦的联合体中分拆,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庄键 何苗

编辑 | 张慧

被任命为杜邦临时CEO后不久,爱德华·布林恩(Edward Breen)接到了陶氏化学CEO利伟诚(Andrew Liveris)的电话。这位竞争对手显然不只是来表达祝贺的,布林恩也猜到了利伟诚的来意。两人约定,本周日在美国费城共进午餐。

几天后的午餐会上,利伟诚和布林恩探讨了把杜邦和陶氏合二为一,随后再拆分为三家独立公司的计划。杜邦和陶氏分别创立于1802年和1897年,都是世界500强榜单上的常客。两家化工巨头当时的市值均在600亿美元左右,这使得对等合并成为可能。

利伟诚希望布林恩能认真考虑自己的提议,并暗示还有其他交易对手可供选择。这次秘密会谈数天后,布林恩给利伟诚回了电话,同意促成交易。

杜邦和陶氏在2015年10月擦出火花的上述过程,在《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中有着详细记录。

42个月后的今天(4月2日),这场世纪交易即将走向又一个重要节点:新陶氏将从名为陶氏杜邦的联合体中分拆,独立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预估,新公司的股价将在53-60美元之间,意味着新陶氏的市值有望高于400亿美元。

同日,新陶氏将替代陶氏杜邦,成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三十只成分股之一,该指数包括了苹果、可口可乐等美国知名企业的股票。

布林恩(左)与利伟诚(右)握手。图片来源:陶氏杜邦官网

相比于在陶氏工作了30余年的利伟诚,布林恩只能算是化工行业的新手。他在2015年加入杜邦董事会,不到一年后,被委任为公司的临时CEO。

布林恩成为公司一员时,杜邦正忙着与激进投资者进行控制权之争。这场纷争最终导致杜邦时任CEO柯爱伦(Ellen Kullman)的下台。在布林恩接替她之前,柯爱伦已在这一岗位上工作了六年。

2015年1月,对冲基金特里安(Trian)开始公开表达对杜邦的不满,该基金合伙人佩尔茨(Peltz)要求杜邦实施更大范围的变革,比如分拆部分业务。特里安基金持有杜邦约3%的股份,是公司的第五大股东。

激进投资者专注于发掘被市场低估的企业,并通过积极参与公司管理,提高作为股东的利益。它们介入企业运营的方式通常较为激进,这也是它们得名“激进投资者”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杜邦当时的确在着手分拆业务。这部分资产被命名为科慕,以生产钛白粉和特氟龙等高性能化学品闻名。但佩尔茨希望杜邦能再接再厉,继续将旗下的材料、营养健康和农化等业务拆分为不同板块。

柯爱伦拒绝了这一提议。她认为,目前的业务结构有助于公司在规模、渠道及品牌等方面获得更多利益。在柯爱伦看来,特里安基金过于关注分拆业务这样的高风险举动了。

为了缓解与激进投资者的争端,杜邦曾提议向特里安基金提供一个董事会席位,但前提是佩尔茨本人不能成为候选人。

这显然不能满足佩尔茨的要求。根据他提出的方案,杜邦董事会需为他提供两个席位,他自己需占据其中一个。同时,特种化学品公司科慕的董事会中,也需有两个席位属于特里安基金。

这场斗争在2015年5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进入高潮。杜邦管理层提名的12位董事会成员全数获得了通过,佩尔茨未能得到机会提名自己中意的候选人。

但事后证明,尽管柯爱伦赢下了这场关键战役,却很快输掉了整个战争。

柯爱伦(右)与佩尔茨(左)握手。图片来源:杜邦官网

股东大会后的五个月里,杜邦的股价下跌了近28%。期间,公司还两度调低了年度业绩预期。

柯爱伦将杜邦的股价和业绩下滑归结于外部市场因素,但一些投资者对她失去了耐心,指责她没有能力兑现所提出的变革公司的承诺。

2015年成为了过往五年来,杜邦在营收和利润方面表现最差的一年。

柯爱伦于当年10月黯然离职,布林恩由此上位。

在分析师们看来,杜邦新任一把手将赢得激进投资者的支持。他曾在2002年至2012年间担任泰科国际的CEO,任期内,这家工业巨头被分拆为三家专注于不同业务的公司。

不出意外,布林恩上任后很快公开表态称,杜邦正在与竞争对手探讨农化板块整合的可能性。

在杜邦陷入腥风血雨的前一年,它的交易对象——陶氏也曾上演过类似的剧情。但有所不同的是,陶氏CEO利伟诚成功平息了纷争。

这次扮演主角的是另一家对冲基金第三点(Third Point)。第三点的掌门人丹·罗伯(Dan Loeb)建议将陶氏一分为二,把特种化学品和石油炼化板块置入不同的公司运营。

在罗伯看来,将这两项业务放在同一屋檐下,不利于陶氏的长期发展。陶氏坚持捍卫现有的战略,宣称保留原材料板块有利于控制成本。

双方僵持之际,激进投资者也曾有意发起代理权战争。陶氏在此时明智地做出了让步,以避免事态扩大。

陶氏董事会因此加入了四名独立董事,其中两人由第三点基金指派。2014年末,陶氏还宣布与第三点基金达成了为期一年的停战协议,约定在此期间,激进投资者不得公开批评公司。

这份协议到期的时间为2015年11月。正是在停战书失效前的一个月,陶氏和杜邦的一把手举行了那场秘密会晤。此后,利伟诚和布林恩又见了几次面,并草拟出一份供两家公司实施交易的框架协议。

几个星期后,特里安基金的佩尔茨受邀前往巴尔的摩,与杜邦董事会成员见面。在这次会谈中,佩尔茨表态称,他会支持布林恩晋升为公司的常任CEO,但前提是,杜邦保证以下三种情况至少会出现一种:杜邦分拆部分业务;杜邦与先正达就农化板块展开交易;亦或是杜邦与陶氏合并。

佩尔茨更倾向于最后那个选项。

多年前,他在与利伟诚的一次午餐中得知,陶氏对与杜邦的交易很感兴趣。两人当时就此展开过讨论,但结论是,时机尚不成熟。

在巴尔的摩的这次会面中,布林恩并未告知佩尔茨,他已经与利伟诚再度探讨了两家公司交易的可行性。

2015年11月,杜邦董事会决定任命布林恩为常任CEO。当时有敏锐的分析师认为,这意味着杜邦有可能会采取更为激进的战略,但没有人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

那个月底,布林恩拜访了特里安基金位于纽约的办公室。在佩尔茨签署保密协议后,布林恩向他透露了那个秘密:杜邦正与陶氏筹划交易。考虑到特里安基金在拆分大型企业集团方面的丰富经验,陶氏和杜邦都希望这家机构能够参与其中。

不久后,陶氏和杜邦召集了数百名来自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公司的顾问,研究如何将两家公司进行先合并后拆分的交易。

2015年12月11日,陶氏和杜邦对外宣布了这个足以引爆华尔街的消息。两家公司将进行对等合并,新公司更名为陶氏杜邦(DowDuPont),利伟诚将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布林恩成为CEO。原陶氏股东所持有的每股股份将能换得新公司的1股股份,原杜邦股东所持有的每股股份则能获得陶氏杜邦1.282股的股份。

新公司的市值一度达到1300亿美元,超越巴斯夫跻身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

但合并不过是拉开了这桩交易的序幕。陶氏杜邦最终将分拆为三家独立上市公司,分别负责材料科学、特种产品和农业三个不同板块。

科慕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克诺(Mark Vergnano)或许是这桩交易最为合适的点评人之一。他曾在杜邦工作三十多年,随着科慕的分拆而离开公司。

马克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20年前,企业更倾向于多元化发展的模式,它能对冲市场波动之于某项业务的影响,从而让公司层面实现整体平衡。但过去这些年,更为聚焦和专业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这也是投资者的诉求。

公司将更专注于某个具体的业务方向,是这种改变带来的好处。但风险在于,企业也因此把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里。“你需要权衡其中的利弊。”马克诺摊开两只手,做出了一个左右掂量的动作。

陶氏与杜邦交易宣布后的近两年时间,围绕分拆细节的讨论不时进行,其中最引入注目的是第三点对冲基金的提议:陶氏与杜邦合并后,应该拆分为六家,而非原计划的三家公司。它给出的理由是,目前的拆分计划仍然不足以让业务变得聚焦,特别是材料科学板块的产品类别过于繁杂。

这项提议并未被直接采纳,但激进投资者的抗议还是起到了作用。陶氏杜邦随后修改了交易方案,将部分原先被划入材料科学板块的业务,调整到了特种材料板块。该业务的年营收额约为80亿美元,占到陶氏杜邦营业总额的十分之一。新的分拆计划宣布后,第三点和特里安投资基金均表示了欢迎。

2017年9月,陶氏与杜邦正式完成合并,并以陶氏杜邦(DowDuPont)的名义上市,分拆计划的最终方案也逐一揭晓。

即将分拆出来的三家公司中,材料科学公司被命名为陶氏(下称新陶氏),除了原有的功能塑料、功能材料和化学品等业务外,杜邦的功能性材料板块也将成为新公司的一部分。

特种产品公司则将命名为杜邦,包括杜邦的营养健康、电子通讯、安全保护等部门,以及陶氏的电子材料业务。

原属于杜邦和陶氏的农化业务则将整合为一家新公司,命名为科迪华。

陶氏杜邦成立的半年后,63岁的利伟诚宣布退休,他此前曾暗示,有可能在2018年离开公司。利伟诚在一份声明中提及,陶氏完成转型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在是时候兑现他的退休承诺了。从2004年起,他就开始担任陶氏的CEO。

新陶氏的首任CEO将由吉姆·菲特林(Jim Fitterling)接手,他此前担任陶氏杜邦材料科学板块的COO(首席运营官),是一位在陶氏化学工作了30多年的老员工。

在三家分拆上市的公司中,产品涵盖塑料、聚氨酯和有机硅等业务的新陶氏将是体量最大的,但它的营业收入会小于合并拆分前。按照目前的业务框架测算,新陶氏在2018年的营收为487亿美元,员工总数5.4万人。

新杜邦的营收规模约为225亿美元,拥有2.4万名员工,仅次于新陶氏。科迪华则是三家公司中体量最小的,营收规模约为143亿美元,拥有2万名员工,它将成为位居拜耳和先正达之后的全球农化龙头。

在与激进投资者的漫长博弈后,陶氏和杜邦终于完成了自我革新。公司的新掌门人也开始重新审视与这些特殊股东的关系。

今年1月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新陶氏CEO菲特林曾这样评价激进投资者,“他们希望能从公司分红和股价表现方面获得更好的回报,同时要求企业更为聚焦自身的主营业务,合理地规划投资方案,在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的基础上尽量降低运营成本。”

这也可以解释菲特林在为新陶氏规划未来时,为何特别强调,将注重现金回报。他提及,公司计划将每年净利润的65%,用于提高股东分红和实施股票回购。这显然是资本市场,特别是激进投资者所乐于见到的。

新陶氏独立后,陶氏杜邦的下一次分拆将在两个月后发生。专注于农化板块的科迪华计划于今年6月挂牌上市。陶氏杜邦也将同时更名为杜邦,而它的掌门人还会是那位老熟人,曾经担任原杜邦CEO的爱德华·布林恩,他在半年前获得了这项新任命。

故事的结局似乎与故事的开头有着几分相似,但一切已注定迥然不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