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布考斯基到海明威:我们是不是把酗酒的男作家想得太浪漫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布考斯基到海明威:我们是不是把酗酒的男作家想得太浪漫了

《饮酒漫谈》以“复古情结”为名,实则忽略了酗酒本身的恶劣性质。

1981年,布考斯基在圣佩德罗 图片来源:Rex

对于千禧一代的年轻人来说,比起泡夜店玩通宵,他们似乎更愿意把业余时间花在健身房。但是对于许多生活在20世纪的英美作家而言,酒精的吸引力非比寻常。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认为啤酒跟饮料没什么区别;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会在午饭前连喝两杯马提尼;而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对威士忌的热爱甚至夺去了他的性命。尽管如此,在当代人眼中,这些文坛大师醉态可掬的模样仍有其独特复古的魅力。

日前,一部名为《饮酒漫谈》(On Drinking)的文学选集在英国出版,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美国作家查尔斯·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关于饮酒的摘录。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诗歌、信件和小说,封面设计十分可爱,看起来就像一份温馨的父亲节礼物,几乎让人忘了这是一部以酗酒为主题的作品。

如果这世上还有人能真实地表达出酒精带来的愉悦、痛苦和耻辱,那一定非布考斯基莫属。他出生于1920年,年轻时辗转做过几份前途黯淡的工作,曾经一边开着酒吧一边为杂志撰稿,《时代周刊》甚至将他称为“贫民窟的桂冠诗人”。布考斯基声称自己痛恨人们为作家打上类型标签的行为,认为自己粗旷不羁的写作风格才是文学界的一股清流,并表示,比起黎明时分树叶上晶莹的露珠,其实他更擅长描写自己的排便过程。

事实上,布考斯基对“酒精能够激发创造力”之类的陈词滥调十分嗤之以鼻。1965年,他在给朋友道格拉斯·布莱泽克(Douglas Blazek)的一封信中写道:“酗酒其实是一种暂时性的自杀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随意自杀,接着再重新活过来。我喝酒是为了能够更强烈地感受自己的头脑、四肢和情感,写作不过是面对一张冷冰冰的白纸,而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可以随意走动,向窗外张望。”

实际上,酗酒也是一种彻底的自杀行为。布考斯基曾在1955年因酒精摄入过量导致严重的内出血,当时已经不省人事的他躺在慈善医院的地板上,鲜血从嘴里和下体喷涌而出,差点要了他的命。然而之后谈及此事时,这位酒鬼诗人竟津津有味地回忆道:“没错,我的肠胃彻底裂开了,内脏腐臭不堪,非常痛苦。”

1978年的布考斯基 图片来源: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饮酒漫谈》中的文字十分直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当忽略酗酒这一行为本身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正如英国作家奥利维亚·莱恩(Olivia Laing)在她那本关于作家和美酒的畅销书《回声泉之旅》(The Trip to Echo Spring)中所写的那样,一群酒鬼能够聚在一起,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酗酒者自欺欺人的本性”。事实上,加入匿名戒酒会(Alcoholics Anonymous)的第一步便是承认“在面对酒精时,自己已经无能为力”,可惜的是,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

“就那些酗酒的作家而言,他们的自传材料需要进行更为认真的筛查和选择,因为他们的否认造成了大量材料的失真,在看似诚实的叙述中,其实夹杂着许多自我神秘化与酒精作用下产生的幻觉。”尽管在《回声泉之旅》一书中,作者主要探寻了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海明威、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约翰·契弗(John Cheever)、约翰·贝里曼(John Berryman)、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六位文学大师与美酒的故事,但对布考斯基而言,这句话也同样适用。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布考斯基醉心于做一个落魄潦倒的人,但他却总能在生活中占据上风,无论是喝酒、打架、赛马还是女人,似乎没有他赢不了的东西。布考斯基曾经开设过一个名为“脏老头”的专栏,用于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生活,但身处一个被酒精控制的世界中,你终究无法获得真实的生命体验。也许,这首名为《蚂蚁爬过我酒醉的双臂》的小诗就已经是作者的极限了。

蚂蚁爬进我的嘴里

顺喉而下,

我用红酒把它们吞了下去

我拉上帘子

它们便爬到纱窗上

大街上,

爬上了教堂塔楼

在轮胎里边

寻找吃的东西

不过,这仍然是他的决定,

喝下那杯红酒,

拉上那窗帘。

如果布考斯基尚在人世,也许会对“有毒的男性气质”这一概念有着自己的见解。在阅读他的作品时,我们很难不被作者狭隘的大男子主义所震撼,毕竟许多语句听起来都极为恶俗。在《饮酒漫谈》收录的文章中,充满了性别歧视和物化女性的内容,并且对后者的描写极为刻板。

《饮酒漫谈》

布考斯基在自传体小说《邮局》(Post Office)中,曾经写过这样的句子:“她可真是个好护士,长腿大屁股,胸也不错。”此外,由他一手打造的自我形象Chinaski在描述自己强迫一名精神病患者的过程时,竟然显得十分坦然和满足:“她一直在喊:‘强奸啊!强奸啊!我被强奸了!’她说的没错。”

布考斯基在旅行回忆录《莎士比亚从未这样做》(Shakespeare Never Did This)中曾经表示,他对侵犯自己私人空间的女性十分鄙视。“……然后一位女作家开始说话了。我喝了些酒,所以实在记不清她到底写的是什么,可能是和动物有关的故事吧。我对她说,只要再把大腿露出来一些,我也许就能知道她是不是一个好作家了。”即便作者无意歧视女性,在我看来,这也是一个糟糕透顶的玩笑。

但这跟喝酒又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酒精能够对大脑起到解除抑制的化学作用,如果有人希望增强抑制作用,也许就和《广告狂人》时代那些血气方刚的男性没什么区别。

诚然,布考斯基的作品有许多值得欣赏的地方,他的诗歌饱含丰富的抒情,散文中又有打破传统的狂妄。但是,《饮酒漫谈》却以“复古情结”为名,实则忽略了酗酒本身的恶劣性质。正如莱恩在其作品中指出的那样,在痛苦折磨之外,酗酒对作家的影响其实很难一概而论。布考斯基于1994年逝世,享年73岁,而其他人就没这么幸运了。据美国作家路易斯·海德(Lewis Hyde)的统计,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6名美国作家中,4人有着常年酗酒的习惯,“而且我们中大约有一半的酒鬼作家最终选择了自杀。”无论如何,《饮酒漫谈》呈现出的内容不仅十分片面,而且充满了性别歧视的字眼,从这个层面来看,即便它谈论的是美酒,也不见得能给世人留下任何甘甜的回味。

(翻译:杨雅兰)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独立报

原标题:From Bukowski to Hemingway: There’s a problem with the way we idolise drunk male writer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布考斯基到海明威:我们是不是把酗酒的男作家想得太浪漫了

《饮酒漫谈》以“复古情结”为名,实则忽略了酗酒本身的恶劣性质。

1981年,布考斯基在圣佩德罗 图片来源:Rex

对于千禧一代的年轻人来说,比起泡夜店玩通宵,他们似乎更愿意把业余时间花在健身房。但是对于许多生活在20世纪的英美作家而言,酒精的吸引力非比寻常。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认为啤酒跟饮料没什么区别;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会在午饭前连喝两杯马提尼;而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对威士忌的热爱甚至夺去了他的性命。尽管如此,在当代人眼中,这些文坛大师醉态可掬的模样仍有其独特复古的魅力。

日前,一部名为《饮酒漫谈》(On Drinking)的文学选集在英国出版,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美国作家查尔斯·布考斯基(Charles Bukowski)关于饮酒的摘录。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诗歌、信件和小说,封面设计十分可爱,看起来就像一份温馨的父亲节礼物,几乎让人忘了这是一部以酗酒为主题的作品。

如果这世上还有人能真实地表达出酒精带来的愉悦、痛苦和耻辱,那一定非布考斯基莫属。他出生于1920年,年轻时辗转做过几份前途黯淡的工作,曾经一边开着酒吧一边为杂志撰稿,《时代周刊》甚至将他称为“贫民窟的桂冠诗人”。布考斯基声称自己痛恨人们为作家打上类型标签的行为,认为自己粗旷不羁的写作风格才是文学界的一股清流,并表示,比起黎明时分树叶上晶莹的露珠,其实他更擅长描写自己的排便过程。

事实上,布考斯基对“酒精能够激发创造力”之类的陈词滥调十分嗤之以鼻。1965年,他在给朋友道格拉斯·布莱泽克(Douglas Blazek)的一封信中写道:“酗酒其实是一种暂时性的自杀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随意自杀,接着再重新活过来。我喝酒是为了能够更强烈地感受自己的头脑、四肢和情感,写作不过是面对一张冷冰冰的白纸,而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可以随意走动,向窗外张望。”

实际上,酗酒也是一种彻底的自杀行为。布考斯基曾在1955年因酒精摄入过量导致严重的内出血,当时已经不省人事的他躺在慈善医院的地板上,鲜血从嘴里和下体喷涌而出,差点要了他的命。然而之后谈及此事时,这位酒鬼诗人竟津津有味地回忆道:“没错,我的肠胃彻底裂开了,内脏腐臭不堪,非常痛苦。”

1978年的布考斯基 图片来源: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饮酒漫谈》中的文字十分直白,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当忽略酗酒这一行为本身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正如英国作家奥利维亚·莱恩(Olivia Laing)在她那本关于作家和美酒的畅销书《回声泉之旅》(The Trip to Echo Spring)中所写的那样,一群酒鬼能够聚在一起,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酗酒者自欺欺人的本性”。事实上,加入匿名戒酒会(Alcoholics Anonymous)的第一步便是承认“在面对酒精时,自己已经无能为力”,可惜的是,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

“就那些酗酒的作家而言,他们的自传材料需要进行更为认真的筛查和选择,因为他们的否认造成了大量材料的失真,在看似诚实的叙述中,其实夹杂着许多自我神秘化与酒精作用下产生的幻觉。”尽管在《回声泉之旅》一书中,作者主要探寻了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海明威、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约翰·契弗(John Cheever)、约翰·贝里曼(John Berryman)、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六位文学大师与美酒的故事,但对布考斯基而言,这句话也同样适用。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布考斯基醉心于做一个落魄潦倒的人,但他却总能在生活中占据上风,无论是喝酒、打架、赛马还是女人,似乎没有他赢不了的东西。布考斯基曾经开设过一个名为“脏老头”的专栏,用于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生活,但身处一个被酒精控制的世界中,你终究无法获得真实的生命体验。也许,这首名为《蚂蚁爬过我酒醉的双臂》的小诗就已经是作者的极限了。

蚂蚁爬进我的嘴里

顺喉而下,

我用红酒把它们吞了下去

我拉上帘子

它们便爬到纱窗上

大街上,

爬上了教堂塔楼

在轮胎里边

寻找吃的东西

不过,这仍然是他的决定,

喝下那杯红酒,

拉上那窗帘。

如果布考斯基尚在人世,也许会对“有毒的男性气质”这一概念有着自己的见解。在阅读他的作品时,我们很难不被作者狭隘的大男子主义所震撼,毕竟许多语句听起来都极为恶俗。在《饮酒漫谈》收录的文章中,充满了性别歧视和物化女性的内容,并且对后者的描写极为刻板。

《饮酒漫谈》

布考斯基在自传体小说《邮局》(Post Office)中,曾经写过这样的句子:“她可真是个好护士,长腿大屁股,胸也不错。”此外,由他一手打造的自我形象Chinaski在描述自己强迫一名精神病患者的过程时,竟然显得十分坦然和满足:“她一直在喊:‘强奸啊!强奸啊!我被强奸了!’她说的没错。”

布考斯基在旅行回忆录《莎士比亚从未这样做》(Shakespeare Never Did This)中曾经表示,他对侵犯自己私人空间的女性十分鄙视。“……然后一位女作家开始说话了。我喝了些酒,所以实在记不清她到底写的是什么,可能是和动物有关的故事吧。我对她说,只要再把大腿露出来一些,我也许就能知道她是不是一个好作家了。”即便作者无意歧视女性,在我看来,这也是一个糟糕透顶的玩笑。

但这跟喝酒又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酒精能够对大脑起到解除抑制的化学作用,如果有人希望增强抑制作用,也许就和《广告狂人》时代那些血气方刚的男性没什么区别。

诚然,布考斯基的作品有许多值得欣赏的地方,他的诗歌饱含丰富的抒情,散文中又有打破传统的狂妄。但是,《饮酒漫谈》却以“复古情结”为名,实则忽略了酗酒本身的恶劣性质。正如莱恩在其作品中指出的那样,在痛苦折磨之外,酗酒对作家的影响其实很难一概而论。布考斯基于1994年逝世,享年73岁,而其他人就没这么幸运了。据美国作家路易斯·海德(Lewis Hyde)的统计,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6名美国作家中,4人有着常年酗酒的习惯,“而且我们中大约有一半的酒鬼作家最终选择了自杀。”无论如何,《饮酒漫谈》呈现出的内容不仅十分片面,而且充满了性别歧视的字眼,从这个层面来看,即便它谈论的是美酒,也不见得能给世人留下任何甘甜的回味。

(翻译:杨雅兰)

……………………

| ᐕ)⁾⁾ 更多精彩内容与互动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来源:独立报

原标题:From Bukowski to Hemingway: There’s a problem with the way we idolise drunk male writer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