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机遇不会等待任何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机遇不会等待任何人

一个人对事物要拥有发现的眼光,发明的智慧,发生的能力,与发展的方法,才能把握住机会。

文|单仁行 士老帽

法国著名思想家笛卡尔说: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机会是什么?

在我的家乡山东兖州,有三句讲“机会”的方言,叫做:

1、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2、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3、好大夫不过第二趟。

在机会到来之前,该做怎样的准备呢?那些机会稍纵即逝,我们又该如何把握它们?

有人说,人的一生中有三次重大机会,只要抓住一次,人生就会有质的飞跃。

机会是一个人的厚积薄发,与外在环境趋势的不谋而合。

趋势就是规律,在社会发展中,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在人类进步保持螺旋式上升,曲折向前时,它会与一个人的认知,有一个契合点。

这个点,就是一个人的智慧与世界趋势恰如其分的融合,融合对于一个人来讲就是机会来了。

机会有大有小,人与机会之间,有时候被动,有时候主动,看你想怎么动?

至于“垂青”一词儿是相互的,如果只是一方热忱,肯定没戏,只有三分钟热度,自然也远远不够。

一厢情愿的事,就是擀面杖吹火,一头热;不通风,不透气,自然也不可能发生关系。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间,变化的多是不适应发展的,保持恒定的事物,多是经历了时间验证。

万事万物都藏在日常表现中间,一个人对事物要拥有发现的眼光,发明的智慧,发生的能力,与发展的方法,才能把握住机会。

那些时代弄潮儿,没有谁不是这样过来的?

还记得共享单车吧,自行车有了,二维码有了,移动支付有了,智能手机有了,于是共享单车有了,这就是一个发现、发明、发生、发展的过程。

共享单车衰退了,不等于共享经济没落了,对于事物发展的短视,缺少系统思考与闭环的商业模式推演,是商业运营失利的根源。

一时得失不等于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文明交替都是站在累累白骨上的再出发。

可以想见,共享单车使用者数据充斥的价值,一定有更深邃的意义,只是在没有浮出水面之前,它藏在水面之下,不为人知。

人们豁然开朗的结果,恍然大悟的沉思,是人们习惯了做旁观者,所以才深陷其中。

万事万物都是道具,千方百计都是工具,我们要用好它们。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 “世界上一切伟大的历史事变和人物,都会重复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喜剧出现。”

不信的话,翻开历史看看真相,古今中外的商场战场,业已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事物,会不会是这样?

后来者能够从参照物当中考量出不足,从而做出修正,以期不再重蹈覆辙。

当一家企业经营找到了参照物,学习参照物的经验,克服参照物的不足,并能够解决掉我们认为的缺陷,从而超越前者。

天时、地利、人和是自然而然,时代财富特征表现千差万别:

有时候是股票,有时候是钞票,有时候是数据,有时候是房产,有时候是资源,有时候是能源。

有时候是不为人知,你要不小心发现了,就要完善它,秘而不宣才能闷声发财。

请不要把不甘心,不介意,不服气当初衷。生意就是个过滤器,过滤时间,更过滤认知。

当时代进入“休养生息”,就是盛世沉思,有看不见的硝烟散尽,属于每个人的机会也就来了。

麦肯锡在《全球化大转型》报告中,提到了五大转型方向:

1、商品贸易日渐萎缩;

2、服务贸易快速增加;

3、劳动力成本重要性持续下降;

4、创新研发越发重要;

5、区域贸易更加集中。

在全球化转型中,商品贸易日趋下滑,服务贸易日渐上升,表明了什么?

低端制造业正受到不得不转型的打击,体现了发达国家与地区对品质的要求。

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对满足基本生活的需求,这些从来都没有走出马斯洛需求的界限。

当你看到事情确定的时候,机会就不属于你;只有在事物不确定,需要甄别的时候,人与人对事物的判断力差异才有机会,这个判断离不开基于认知的直觉。

喇嘛尊者在《大师在喜马拉雅》中写到:“直觉乃真知之源,世间真理不需要世俗的验证”。

直觉来自于认知对事物的总结,一是日常信息数字流水,二是数据的累积,三是数学的逻辑。

数字不会撒谎,在数字背后的逻辑关系中,隐藏着能说透,不能说破的秘密,这一切在等待你去发现。

人们常说:人的激情很重要,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

机遇来了,光有激情还不行,还要看看下面几个可能需要留意的不足之处。

首先, 要看看个人素质、修为。

1、我们曾经用六期分享过企业家修为,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回到前面看看,反正文字不会过期。

2、要拥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找到追求利润的方法。

3、要具备行业专业知识,没有的话,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专业人才。

其次,要评估自己下面的几个能力,不断提升它们。

1、搞好人际关系 。

2、有“不要脸”的勇气,就是能够为梦想放下面子。

下面的话,不知道是不是李嘉诚说的:

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 说明你已经懂事了。

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 说明你已经成功了。

当用面子可以赚钱时候,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

当你还停留在那里喝酒、吹牛, 啥也不懂还装懂, 只爱所谓的面子, 说明你也就这样了!

3、勇敢不是冒险,决策需要胆识。

4、善始善终不容易做到,一件事儿如果不能坚持就不要开始。

再则,要对公司做出中肯的评估,就是看你和你的团队能不能胜任。

1、你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吗?每一年都必须做市场调研。

2、你的“正在进行时”,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更好的结果?

3、你的想法有没有备选方案?

如果靠投掷硬币来做一个决定,当你准备投掷第二次的时候,你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4、你会不会放弃正在从事的一切,重新开始新的事业

就是说,如果你意识到经营有问题,发现方向错误,甚至产业会没有未来,会不会马上停下来,忍痛割爱,重新开始?

最后,要考虑的是爱与善良,责任以及价值观满足等潜在因素。

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你就必须重新计划,你与机遇见面时交流的内容同样需要改写了。

1、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是让人生不后悔;

2、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是让选择不遗憾;

3、好大夫不过第二趟,是面对结果不可惜。

你准备好了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2019年,正在渐入佳境,企业运营需要做商业模式的闭环设计,还需要公司员工的运营技巧训练,你都组织好了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但机遇不会等待任何人

一个人对事物要拥有发现的眼光,发明的智慧,发生的能力,与发展的方法,才能把握住机会。

文|单仁行 士老帽

法国著名思想家笛卡尔说: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机会是什么?

在我的家乡山东兖州,有三句讲“机会”的方言,叫做:

1、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2、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3、好大夫不过第二趟。

在机会到来之前,该做怎样的准备呢?那些机会稍纵即逝,我们又该如何把握它们?

有人说,人的一生中有三次重大机会,只要抓住一次,人生就会有质的飞跃。

机会是一个人的厚积薄发,与外在环境趋势的不谋而合。

趋势就是规律,在社会发展中,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在人类进步保持螺旋式上升,曲折向前时,它会与一个人的认知,有一个契合点。

这个点,就是一个人的智慧与世界趋势恰如其分的融合,融合对于一个人来讲就是机会来了。

机会有大有小,人与机会之间,有时候被动,有时候主动,看你想怎么动?

至于“垂青”一词儿是相互的,如果只是一方热忱,肯定没戏,只有三分钟热度,自然也远远不够。

一厢情愿的事,就是擀面杖吹火,一头热;不通风,不透气,自然也不可能发生关系。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间,变化的多是不适应发展的,保持恒定的事物,多是经历了时间验证。

万事万物都藏在日常表现中间,一个人对事物要拥有发现的眼光,发明的智慧,发生的能力,与发展的方法,才能把握住机会。

那些时代弄潮儿,没有谁不是这样过来的?

还记得共享单车吧,自行车有了,二维码有了,移动支付有了,智能手机有了,于是共享单车有了,这就是一个发现、发明、发生、发展的过程。

共享单车衰退了,不等于共享经济没落了,对于事物发展的短视,缺少系统思考与闭环的商业模式推演,是商业运营失利的根源。

一时得失不等于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文明交替都是站在累累白骨上的再出发。

可以想见,共享单车使用者数据充斥的价值,一定有更深邃的意义,只是在没有浮出水面之前,它藏在水面之下,不为人知。

人们豁然开朗的结果,恍然大悟的沉思,是人们习惯了做旁观者,所以才深陷其中。

万事万物都是道具,千方百计都是工具,我们要用好它们。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 “世界上一切伟大的历史事变和人物,都会重复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喜剧出现。”

不信的话,翻开历史看看真相,古今中外的商场战场,业已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事物,会不会是这样?

后来者能够从参照物当中考量出不足,从而做出修正,以期不再重蹈覆辙。

当一家企业经营找到了参照物,学习参照物的经验,克服参照物的不足,并能够解决掉我们认为的缺陷,从而超越前者。

天时、地利、人和是自然而然,时代财富特征表现千差万别:

有时候是股票,有时候是钞票,有时候是数据,有时候是房产,有时候是资源,有时候是能源。

有时候是不为人知,你要不小心发现了,就要完善它,秘而不宣才能闷声发财。

请不要把不甘心,不介意,不服气当初衷。生意就是个过滤器,过滤时间,更过滤认知。

当时代进入“休养生息”,就是盛世沉思,有看不见的硝烟散尽,属于每个人的机会也就来了。

麦肯锡在《全球化大转型》报告中,提到了五大转型方向:

1、商品贸易日渐萎缩;

2、服务贸易快速增加;

3、劳动力成本重要性持续下降;

4、创新研发越发重要;

5、区域贸易更加集中。

在全球化转型中,商品贸易日趋下滑,服务贸易日渐上升,表明了什么?

低端制造业正受到不得不转型的打击,体现了发达国家与地区对品质的要求。

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对满足基本生活的需求,这些从来都没有走出马斯洛需求的界限。

当你看到事情确定的时候,机会就不属于你;只有在事物不确定,需要甄别的时候,人与人对事物的判断力差异才有机会,这个判断离不开基于认知的直觉。

喇嘛尊者在《大师在喜马拉雅》中写到:“直觉乃真知之源,世间真理不需要世俗的验证”。

直觉来自于认知对事物的总结,一是日常信息数字流水,二是数据的累积,三是数学的逻辑。

数字不会撒谎,在数字背后的逻辑关系中,隐藏着能说透,不能说破的秘密,这一切在等待你去发现。

人们常说:人的激情很重要,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

机遇来了,光有激情还不行,还要看看下面几个可能需要留意的不足之处。

首先, 要看看个人素质、修为。

1、我们曾经用六期分享过企业家修为,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回到前面看看,反正文字不会过期。

2、要拥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找到追求利润的方法。

3、要具备行业专业知识,没有的话,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专业人才。

其次,要评估自己下面的几个能力,不断提升它们。

1、搞好人际关系 。

2、有“不要脸”的勇气,就是能够为梦想放下面子。

下面的话,不知道是不是李嘉诚说的:

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 说明你已经懂事了。

当你用钱赚回面子的时候, 说明你已经成功了。

当用面子可以赚钱时候,说明你已经是人物了。

当你还停留在那里喝酒、吹牛, 啥也不懂还装懂, 只爱所谓的面子, 说明你也就这样了!

3、勇敢不是冒险,决策需要胆识。

4、善始善终不容易做到,一件事儿如果不能坚持就不要开始。

再则,要对公司做出中肯的评估,就是看你和你的团队能不能胜任。

1、你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吗?每一年都必须做市场调研。

2、你的“正在进行时”,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更好的结果?

3、你的想法有没有备选方案?

如果靠投掷硬币来做一个决定,当你准备投掷第二次的时候,你心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4、你会不会放弃正在从事的一切,重新开始新的事业

就是说,如果你意识到经营有问题,发现方向错误,甚至产业会没有未来,会不会马上停下来,忍痛割爱,重新开始?

最后,要考虑的是爱与善良,责任以及价值观满足等潜在因素。

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你就必须重新计划,你与机遇见面时交流的内容同样需要改写了。

1、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是让人生不后悔;

2、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是让选择不遗憾;

3、好大夫不过第二趟,是面对结果不可惜。

你准备好了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2019年,正在渐入佳境,企业运营需要做商业模式的闭环设计,还需要公司员工的运营技巧训练,你都组织好了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