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点剧读 牛角尖
当白娘子不再“御姐”,“万能仙”无限度升级,小青有了“母亲”、法海也不再一心除妖.......恭喜2019版《新白娘子传奇》(以下简称《新白娘子》),成功喜提“魔改剧”榜首。
《新白娘子》上线爱奇艺一周有余,围绕着该剧的讨论声量始终居高不下。首播当晚,该剧便以#新白娘子传奇 仙#、#鞠婧祎版 白娘子#两大话题置顶微博热搜,超亿万观众在线实时讨论。昨晚,随着经典桥段“许仙白娘子成亲”,该剧的全网热度达到74.21,登陆热播网剧榜首,为近期略显低迷的影视剧市场再添一把火。
只是,相较还不错的流量效应,该剧的口碑评价却深陷网友的讨伐当中。豆瓣上超1.1万网友打出了4.2低分,“毁经典”、“翻拍渣”、“寓意全无”正在成为网友口中的罪魁祸首。
“珠玉”在前,翻拍则显得压力倍增。赵雅芝、叶童版《新白娘子传奇》曾创下豆瓣9.8万人打下9.1高分的记录,是80、90后心中的一代经典;徐克版《青蛇》在传统神话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加入了武侠元素,开启“徐克式”武侠;刘涛、潘粤明版《白蛇传》虽不敌“前作”,但其7.3分的豆瓣评分也尚且中规中矩。
到了新世纪,小戏骨版《白蛇传》虽“人小鬼大”,却凭借着“致敬”、“演技炸裂”拿下豆瓣8.4高分;杨紫版《天乩之白蛇传说》也凭借年轻化的改编方式和“不卖情怀”的营销手法,刚好及格;年初上映的成人动漫《白蛇:缘起》堪称国漫崛起之新作,故事、特效虽达不到十全十美,却也彰显国漫之进步.......一众“翻拍”中,唯有2019版《新白娘子》口碑垫底,是特效不能打,还是人设不够好?显然都不是。
在经典面前,唯故事和内容屹立不倒!当“白素贞”被魔改至连“小小妖”都斗不过时,观众还能指望她推倒雷锋塔、抽干西湖水吗?
致敬、翻拍皆“缺失”,19版《白娘子》弱在哪?
翻拍作品多如牛毛,观众早已见怪不怪。只是,如《新白娘子》这般启用原版名称,却与其“毫不相干”者,并不多见。
开篇第一集,该剧便给观众留下了一片“惨白”的印象。除去滤镜白、服装白、妆容白以外,“御姐”白素贞也由几千年的道行蜕变为涉世未深、情窦初开的“小白”人设,不仅吃饭靠手抓、走路靠人扶,初入人间便与卖菜大姐来了一场“傻白”对话。观众这才明了剧方深意:这是一只修炼千年却智商退化的“傻白甜”大蟒蛇。
如果说“白素贞”智商退化,是剧方人设改动的第一步。那“许仙本仙”秒变“万能仙”是何意?在2019版《新白娘子》,“许仙”不仅不是肩不能挑担、遇事只会喊“娘子”的柔弱书生,反而上能为“白素贞”探案,下能为“正义”单手挑汉,身边时时刻刻莺燕环绕,还有一个青梅竹马时刻“备胎”,活脱脱一钱塘县“风云人物”,哪里还是观众认识的“穷酸大夫”。
除去“人设”大肆改动之外,老版中的“千年报恩”、“游湖借伞”、“断桥相会”等一个个经典桥段都未出现。许仙与白娘子的相识改成了影视剧中常见的“打假”现场;小青与白素贞的姐妹相识则变成了“相亲现场”;法海一出场就被许仙误认为是“采花贼”.......
类似的“魔改”桥段还有,14集才成亲的“许白”夫妇、蜈蚣精的拐卖儿童、许姐姐初次见面时的“查户口”式关照,以及多出来的法海师傅、青蛇母亲、白蛇追求者和许仙的“青梅竹马”等等。
大刀阔斧,可以说是《新白娘子》秉持着的改编原则。爱奇艺自制剧总经理、该剧制片人之一戴莹也曾于4月9日于微博发声,表示这是一次站在“原著”肩膀上的改编,并表示老版剧中的“报恩”桥段,后续将会呈现。“呈不呈现”观众尚且不知,但如此大刀阔斧的改编方式,当真是基于原著精髓?恐怕观众并不能提前感知。
新版《射雕英雄传》导演蒋家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与观众分享了自己的“翻拍”经验。在他看来,翻拍作品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老老实实的遵循原著,向经典致敬;要么就对其进行“创新性”改编,另辟蹊径。
显然,2019版《新白娘子》并非如戴莹所言的尊重原著,而是在“创新性”改编的道路上,放飞自我。只是,相较于杨紫版的《天乩之白蛇传说》,《新白娘子》中无论是白素贞的“傻白甜”,还是许仙的“万能仙”,以及白素贞的新追求者、许仙的青梅竹马等人物设定,都算不上“新鲜”。反倒是“前者”因未过多沾染“老版”情怀,剧情、人物设定极力再向“三世情缘”靠拢,而备受年轻受众喜爱。
由此可见,“魔改”性的创新也并非一无是处,而是需要恰当时机。
当“白蛇”不再传奇,改编则毫无意义
诚然,我们在评判一部作品好坏时,不应该只用“片面”的眼光对其审视。2019版《新白娘子》在故事、人设改编上虽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是一次失败的改编,但其在特效、服化道以及演员挑选上,还算用心。只是,抛开“视觉感”十足的表面审美,“内在的缺失”才是其改编失足之根本。
翻看过往的“白蛇”作品,不难发现,不同时代语境下,“白蛇”所传递出的核心价值观也有所不同,但其本质依旧是在刻画人性和惩恶扬善。以赵雅芝版的《新白娘子传奇》为“对称轴”。
在赵雅芝版之前,市面上流传的“白蛇”故事,还多为“妖性”之作。诸如冯梦龙笔下的“寡妇”白蛇、胡蝶出演的“半妖”白蛇等等,都带有着明显的“媚惑”色彩,直到遇见许仙,这才产生相见恨晚的爱意。
直到“赵雅芝”版白蛇出现,市面上的“白蛇故事”才多了些半人半仙的意味,此后的大量影视剧作品也多以“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为蓝图进行创作,表达人性真善美之余,也不忘弘扬传统文化。
那么,为什么说2019版《新白娘子》少了些“内在美”?主要原因在于这不是一次对经典传承的正确输出。无论是其改编中的“人设”改动、人物增添以及服化道等视觉层面的打磨,其本质要素还是拍给当下年轻受众看,而非当成了一部“传奇”作品在拍。这也就是观众为何在看这部剧时,缺少了代入感的重要原因。
以“许仙”为例。老版中“许仙”虽弱,甚至胆小怕事、懦弱无能,可也正是这种自带缺点的普通人物形象,在与天神、与命运对抗时,才会彰显“宿命论”的残酷。新版“许仙”能力虽更为强大,人设也更具担当,符合当下受众审美,但其人物自身所持有的悲剧性——一个凡人的无奈与挣扎,恰好消失全无。这种过于完美的“人设”改动如何与观众产生共情?
此外,新版中对此“情爱”的刻画目前也只停留在男男女女的恋爱情节,缺失了原版甚至大多数版本中所体现出的“大情大爱”。许仙与白素贞的爱恋,虽是佳话,但却是建立在人性考验、妻离子散以及得道修仙之上,水漫金山、雷峰塔倒等压倒性反抗既是对封建思想的抗争,同时也是对人性的哲学思考。
与其说2019版《新白娘子》是一部经典爱情传奇新编,不如说它更大程度上只是一部颜值蛮高的古装偶像剧。换言之,它还不具备口口相传,成为话本的传承资历。在以“传奇”为核心的古装爱情剧面前,人性与思考显然更具价值,而这也为市面上更多的“翻拍”爱情剧敲响了警钟:“预告”可以骗人、“宣传”可以骗人,内容却始终无法骗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