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马斯克“重型猎鹰”首次商飞成功,中国“零壹空间们”还要多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马斯克“重型猎鹰”首次商飞成功,中国“零壹空间们”还要多久

研发具有运载能力的中大型火箭、把微小卫星运入近地轨道,是包括蓝箭航天、星际荣耀、零壹等在内的中国民营公司的共同目标。

文|AI报道

2018年2月6日,SpaceX“猎鹰重型”火箭的首飞给了马斯克的那辆红色特斯拉电动跑车,播放着《SpaceOddity》把跑车送入了环太阳轨道。那是一场摇滚味的首飞。

时隔一年多的今天,北京时间2019年4月12日6时35分,“猎鹰重型”(Falcon Heavy)第二次发射,也是第一次商业发射。

据悉,重型猎鹰火箭本次搭载的是阿拉伯-6A通信卫星,该卫星重约6吨,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将用于为中东、欧洲和非洲地区提供通信服务。

业界公认,SpaceX的“猎鹰重型”是现役最强、史上最经济的运载火箭,在发展低成本进入空间能力上取得了开拓性进展,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次里程碑。

民营火箭入轨,不都像马斯克的“重型猎鹰”那样轻松

开拓太空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胆的创业。在火箭入轨这条道路上,不是都能成为马斯克的“重型猎鹰”,中国民营火箭还在探路期。

2019年3月27日17时39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目睹一枚火箭的坠落。

由民营火箭公司零壹空间发射的OS-M首型运载火箭暨“重庆·两江之星”号,在发射后50秒左右,火箭一二级分离后姿态失稳,在肉眼可见的范围内出现下坠,发射失败。与火箭一起坠毁的,还有来自民营卫星公司零重力实验室的灵鹊一号B星。

火箭坠落之后,零壹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1日发布公告,对3月27日该公司OS-M运载火箭发射失败的原因进行了简单说明。

公告称:3月27日17时39分,零壹空间OS-M运载火箭点火发射,火箭一级飞行正常,一二级分离正常。一二级分离后,火箭姿态失稳,发射失利,未能完成发射任务,各级残骸均落在安全区内。

零壹空间第一时间组织多方专家对火箭飞行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定位故障。经过数据判读和分析,目前初步确定原因是箭上速率陀螺在火箭飞行45.68秒后出现故障,导致火箭姿态发散。

后续,零壹团队将全面落实故障改进措施,优化火箭性能,更好地开展OS-M系列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工作,同时也将协助客户迅速启动卫星的相关理赔工作。

不只零壹空间,去年10月27日,蓝箭航天首枚民营入轨火箭“朱雀一号”在酒泉发射,因第三级出现异常未完成入轨。

民营火箭入轨,难在哪里?

虽然SpaceX在成立之初也经历过几次失败的发射,但在中国,民营火箭入轨的困难仿佛更加频出。

美国航空航天学会会员、“小火箭”工作室创始人邢强博士表示,将卫星送入轨道对于商业火箭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分界岭。将卫星送入轨道,就代表了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具备在轨交付能力。具备在轨交付的能力背后,也意味着民营航天拥有了独立自主的多级运载火箭的研制能力,具备了卫星的完整研制能力。

作为目前连接人类和太空的唯一运载工具,只有研发具有运载能力的入轨火箭,通过把载荷送入预定轨道,火箭进入轨道之后才有运载能力,才能形成商业闭环。

商业航天是一个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活动,即便是埃隆 马斯克,在最初也经历了三次发射失败,一度濒临破产。与资金雄厚的SpaceX相比,国内火箭公司显然不是一个量级。

据了解,零壹空间融资约8亿元,翎客航天只有几千万元。同时,资本市场不乏追求“速效”者。翎客航天技术总监楚龙飞认为,与资本合作时,要遵循火箭发展的科学规律做规划,对于运载火箭研发周期相对较长的事实,要做好打攻坚战和持久战的准备。

此外,Space X的成功与埃隆·马斯克重金招募大量顶尖人才密不可分。马斯克不仅挖到了曾在麦道飞机公司主持“大力神”火箭的工程师Chris Thompson、美国最大的引擎制造商TRW的液体推进器专家Tom Muller、波音公司发射总工程师Tim Buzza,还有大量来自美国航天界的工程师。

但对于中国民营火箭公司而言,人才从体制内院所流向民营企业,面临着中国式困境。黄志澄说,国内经历过航天任务实战考验的核心科技人员都在体制内。因此,民企想得到所需的人才资源,基本上只能靠“挖”。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刘志让曾表示,从宏观层面来说,人才不管在央企还是民企,都是为中国航天出力。但由于人才流动而带来的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让人担忧。

商业航天元年,太空竞争或“唤醒”民营火箭潜能

“太空竞争”,已然成为科技综合力领域新趋向。

此前,国家发改委提出,鼓励外商投资商业航天产业的上下游各领域。其中与火箭相关的投资领域包括运载火箭地面测试设备、运载火箭力学及环境实验设备。

政策红利下,中国从去年开始进入“商业航天元年”,民营火箭公司的竞争也已经从搭团队、拼融资,直接过渡到发射场,激烈程度超过市场预期。

此次零壹空间的发射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也是继蓝箭航天之后,第二家向入轨火箭发起挑战的国内民营火箭公司,代表着中国民营火箭公司的活力。据了解,星际荣耀已瞄准2019年进行首次入轨发射,翎客航天则提出了在2020年首次发射能垂直起降的回收式火箭……民营火箭的新一轮研发备战,一触即发。

而研发具有运载能力的中大型火箭、把微小卫星运入近地轨道,是包括蓝箭航天、星际荣耀、零壹等在内的中国民营公司的共同目标。

现阶段,民营火箭公司比拼的主要是研发和生产能力;未来,如何持续的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比拼的将是在可回收重复使用等方面的研发能力。重复使用是降低火箭发射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目前各国火箭研制的重点领域之一,而动力系统则是决定回收成功与重复使用的关键因素。

商业航天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面对行业发展的趋势,民营火箭公司应该脚踏实地,冷静地看待外界和资本的关注,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同时,寻找合适定位,为自己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马斯克“重型猎鹰”首次商飞成功,中国“零壹空间们”还要多久

研发具有运载能力的中大型火箭、把微小卫星运入近地轨道,是包括蓝箭航天、星际荣耀、零壹等在内的中国民营公司的共同目标。

文|AI报道

2018年2月6日,SpaceX“猎鹰重型”火箭的首飞给了马斯克的那辆红色特斯拉电动跑车,播放着《SpaceOddity》把跑车送入了环太阳轨道。那是一场摇滚味的首飞。

时隔一年多的今天,北京时间2019年4月12日6时35分,“猎鹰重型”(Falcon Heavy)第二次发射,也是第一次商业发射。

据悉,重型猎鹰火箭本次搭载的是阿拉伯-6A通信卫星,该卫星重约6吨,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将用于为中东、欧洲和非洲地区提供通信服务。

业界公认,SpaceX的“猎鹰重型”是现役最强、史上最经济的运载火箭,在发展低成本进入空间能力上取得了开拓性进展,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次里程碑。

民营火箭入轨,不都像马斯克的“重型猎鹰”那样轻松

开拓太空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胆的创业。在火箭入轨这条道路上,不是都能成为马斯克的“重型猎鹰”,中国民营火箭还在探路期。

2019年3月27日17时39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目睹一枚火箭的坠落。

由民营火箭公司零壹空间发射的OS-M首型运载火箭暨“重庆·两江之星”号,在发射后50秒左右,火箭一二级分离后姿态失稳,在肉眼可见的范围内出现下坠,发射失败。与火箭一起坠毁的,还有来自民营卫星公司零重力实验室的灵鹊一号B星。

火箭坠落之后,零壹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1日发布公告,对3月27日该公司OS-M运载火箭发射失败的原因进行了简单说明。

公告称:3月27日17时39分,零壹空间OS-M运载火箭点火发射,火箭一级飞行正常,一二级分离正常。一二级分离后,火箭姿态失稳,发射失利,未能完成发射任务,各级残骸均落在安全区内。

零壹空间第一时间组织多方专家对火箭飞行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定位故障。经过数据判读和分析,目前初步确定原因是箭上速率陀螺在火箭飞行45.68秒后出现故障,导致火箭姿态发散。

后续,零壹团队将全面落实故障改进措施,优化火箭性能,更好地开展OS-M系列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工作,同时也将协助客户迅速启动卫星的相关理赔工作。

不只零壹空间,去年10月27日,蓝箭航天首枚民营入轨火箭“朱雀一号”在酒泉发射,因第三级出现异常未完成入轨。

民营火箭入轨,难在哪里?

虽然SpaceX在成立之初也经历过几次失败的发射,但在中国,民营火箭入轨的困难仿佛更加频出。

美国航空航天学会会员、“小火箭”工作室创始人邢强博士表示,将卫星送入轨道对于商业火箭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分界岭。将卫星送入轨道,就代表了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具备在轨交付能力。具备在轨交付的能力背后,也意味着民营航天拥有了独立自主的多级运载火箭的研制能力,具备了卫星的完整研制能力。

作为目前连接人类和太空的唯一运载工具,只有研发具有运载能力的入轨火箭,通过把载荷送入预定轨道,火箭进入轨道之后才有运载能力,才能形成商业闭环。

商业航天是一个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活动,即便是埃隆 马斯克,在最初也经历了三次发射失败,一度濒临破产。与资金雄厚的SpaceX相比,国内火箭公司显然不是一个量级。

据了解,零壹空间融资约8亿元,翎客航天只有几千万元。同时,资本市场不乏追求“速效”者。翎客航天技术总监楚龙飞认为,与资本合作时,要遵循火箭发展的科学规律做规划,对于运载火箭研发周期相对较长的事实,要做好打攻坚战和持久战的准备。

此外,Space X的成功与埃隆·马斯克重金招募大量顶尖人才密不可分。马斯克不仅挖到了曾在麦道飞机公司主持“大力神”火箭的工程师Chris Thompson、美国最大的引擎制造商TRW的液体推进器专家Tom Muller、波音公司发射总工程师Tim Buzza,还有大量来自美国航天界的工程师。

但对于中国民营火箭公司而言,人才从体制内院所流向民营企业,面临着中国式困境。黄志澄说,国内经历过航天任务实战考验的核心科技人员都在体制内。因此,民企想得到所需的人才资源,基本上只能靠“挖”。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刘志让曾表示,从宏观层面来说,人才不管在央企还是民企,都是为中国航天出力。但由于人才流动而带来的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让人担忧。

商业航天元年,太空竞争或“唤醒”民营火箭潜能

“太空竞争”,已然成为科技综合力领域新趋向。

此前,国家发改委提出,鼓励外商投资商业航天产业的上下游各领域。其中与火箭相关的投资领域包括运载火箭地面测试设备、运载火箭力学及环境实验设备。

政策红利下,中国从去年开始进入“商业航天元年”,民营火箭公司的竞争也已经从搭团队、拼融资,直接过渡到发射场,激烈程度超过市场预期。

此次零壹空间的发射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也是继蓝箭航天之后,第二家向入轨火箭发起挑战的国内民营火箭公司,代表着中国民营火箭公司的活力。据了解,星际荣耀已瞄准2019年进行首次入轨发射,翎客航天则提出了在2020年首次发射能垂直起降的回收式火箭……民营火箭的新一轮研发备战,一触即发。

而研发具有运载能力的中大型火箭、把微小卫星运入近地轨道,是包括蓝箭航天、星际荣耀、零壹等在内的中国民营公司的共同目标。

现阶段,民营火箭公司比拼的主要是研发和生产能力;未来,如何持续的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比拼的将是在可回收重复使用等方面的研发能力。重复使用是降低火箭发射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目前各国火箭研制的重点领域之一,而动力系统则是决定回收成功与重复使用的关键因素。

商业航天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面对行业发展的趋势,民营火箭公司应该脚踏实地,冷静地看待外界和资本的关注,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同时,寻找合适定位,为自己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