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界面广东 邓晓 实习生陈丹凤
2019年4月16日,“春山沐金田——黄文波作品回顾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将主要围绕艺术家黄文波的手稿与正稿之间的关系纵向展开,共展出黄文波先生约一百余件作品及相关历史文献资料。
时间:2019年4月12日-4月25日 每天9:00--17:00(逢周一闭馆)
地点:广东省广州市二沙岛烟雨路38号广东美术馆8/9号厅
费用:免费(观众凭有效证件入场参观)
主办方:广东美术馆
黄文波早期扎根于苗寨,苗寨的生活成为其终其一生的创作灵感与主题,这些画作是桂西少数民族人文田野及岭南地区民俗记忆的鲜活缩影。在苗寨的采风过程中,他进行大量的写生,细腻地观察并了解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为日后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这一时期,黄文波创作了一系列如《金铺苗岭》《丰收序曲》等描绘苗寨劳动人民纯朴风情的油画作品。另一方面,黄文波在教学及群众美术普及方面的出色表现也为他的创作生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80年代后,黄文波在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任教素描课程,该时期的作品朴实纯净,人文气息淳厚,是其一生专注美术教育事业的印记。而素描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正是体现艺术家创作思想和观察方法较为独特的一面。无论是早期的苗寨主题创作,还是之后前往广州美术学院任教,黄文波的创作都延续着旺盛的艺术活力,朴实的创作题材贯穿了其整个艺术生涯。

本次展览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黄文波虽在学生时代便已凭借《春雨》一画成名,但他一直以来坚持扎根基层,把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收集到的素材加以整理和提炼,并结合自己对生活的亲身感受展开创作。在比对黄文波作品的正稿与手稿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艺术家从构思到完成的心路历程。反复推敲,会发现画面里人物的姿态及景物的描绘都进行过反复斟酌和调整,可以看出艺术家是如何通过一遍遍草稿修改来不断深化和完善主题,将真情实感融入画中,从而完成了一系列释放内心美好愿望的作品。

本次展览向观众呈现一个真实而立体的艺术家及其创作原貌,并对黄文波的艺术创作经历和教育生涯做一次较为完整的回顾。
艺术家简介:
黄文波(1941-200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1964年毕业于广美油画系后于广西从事群众艺术工作,1984年调回广州美术学院任教,先后担任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副主任、系党支部书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