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界面广东 林杨杰
地点:广州图书馆负一楼报告厅
时间:4月21日,周日下午3:00
爵士舞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一种配合爵士乐表演的舞蹈,动作本质是一种自由而随性的表现,随着音乐用身体的颠、抖、扭表达内心感受。它的魅力在于,同样的基础舞步,不同的表演者会因本身掌握舞种、气质和表现力等个人色彩的加入演绎出独特的风格来。对音乐剧舞蹈稍作了解的话,就会知道爵士舞是音乐剧演员的必学科目。
上世纪30年代,爵士舞开始应用到音乐剧舞台,涉及舞种广泛、节奏分明、观赏性强的特点让这种舞蹈能适合各种风格的作品,很快就被广泛应用,并且在诞生近百年的时间里,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爵士舞类型。爵士舞的形象时而淳朴、时而狎昵,有时还闪着纸醉金迷的亮片。为什么爵士舞经久不衰?又是谁让爵士舞和百老汇音乐剧密不可分?这一期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爵士舞的奥秘。
领衔讲演:

5岁开始学习舞蹈,1996年进入上海舞蹈学校,七年芭蕾专业学习。2006年起留学法国学习现代舞,就读法国圣埃蒂安国立音乐舞蹈学院,获得编舞硕士文凭。2008-2009年期间获得两届法国圣沙蒙国际舞蹈比赛的独舞金奖/评委最高荣誉奖/群舞银奖。
毕业后,应聘于法国共鸣爵士舞团Compagnie Résonance,成为舞团里主要演员和独舞演员。与著名美国编导Robert North/法国编导Kada Ghodbane合作作品《Lonely town lonely street》、《Boom Boom》等,与巴黎舞团Ballet Jazz Art的团长Raza Hammadi合作演出。个人作品:现代舞《革新Rénovation》 《你的抱歉来得太晚》; 少儿舞剧《鹅妈妈童谣Ma mère l’Oye》。
现今走访中法两国,创作跨界艺术项目/交流,2014年受邀参加中法建交50周年活动之广州国际灯光节开幕式,打造中法节目《珠江与塞纳河的对话》并担任总策划和编舞。2015年原创中法作品《光·风雅颂》在星海音乐厅演出。2017年与法国艺术团体Usine共同创作声光电装置艺术作品《雨打芭蕉》。同时与法国国立舞蹈中心/法国夏特莱剧场/广东艺术剧院一直保持合作关系,促进中法两国艺术文化交流。
联袂讲演:

自幼学习舞蹈、音乐,2009年考入广州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2012年留学美国于南卡罗莱纳大学学习戏剧表演与电影学。2013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推荐免试成为广州大学戏剧影视硕士研究生,硕士期间主持节目《东学西渐》,与深圳大学原校长章必功教授合作,访谈中国文化艺术内容过百期节目,在香港卫视、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澳亚卫视等电视台播出。
2014年加入雅村,为雅村初创主持人,主持近百场文化艺术活动、访谈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此后专攻文化艺术领域主持。2016年考上中山大学美学博士研究生,师从罗筠筠教授,在美学、艺术史、戏剧、舞蹈上进行深入的实践与研究。2018年参与协助法国艺术团体Usine与黄则玄老师的声光电装置艺术作品《雨打芭蕉》在里昂灯光节的展出,开始跨界艺术交流。
因美国学习戏剧的背景以及对音乐剧爵士的实践与热爱,与区洁老师、黄则玄老师共同创立MT(Musical Theater)剧团。
表演团队:广州MT(Musical Theater)剧团
剧团基于国际导师团队及演艺资源,联合打造具备音乐剧教学、文化普及、剧目创编、演出(线上、线下)于一体的音乐剧文化推广平台。着重于采用原创剧目,结合英国圣三一学院音乐剧认证,以培养音乐剧演员“歌、舞、演”三项全能为目标。

本场讲座将由舞蹈艺术家黄则玄与主持人肖伊谷携手MT剧团为大家带来爵士舞文化背景与表演艺术结合的丰富讲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