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不造车”华为亮相上海车展,到底是什么操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造车”华为亮相上海车展,到底是什么操作

华为究竟造不造车,其实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文|AI报道

华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科大讯飞……高阶无人驾驶、5G智能座舱……如果没有看到大众、BBA、日产等这些老牌车企,恐怕今年的上海车展谁都会以为走错了片场,还以为是一个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布会呢。

经历了28年来首次负增长后,2019年整体车市仍然下行,几乎所有厂商都将重点转向5G和AI,以期寻求新的市场突破口。

华为进军汽车的动作,一开始便受到很大关注。亮相本次车展,它会汽车行业带来什么?

华为是否造车悬念尘埃落定

华为参加上海车展的消息在车展前早已传开,一众媒体纷纷围绕着华为是否进军汽车行业展开揣测和分析。今日,这一悬念终于尘埃落地。

4月17日,上海车展媒体日第二天,华为召开媒体沟通会。华为轮值主席徐直军表示:华为的上甘岭没有变。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致力于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汽车行业说ICT企业进入了汽车,但我们还觉得汽车进入了ICT呢,总体上我们在ICT行业30多年,汽车行业100多年,终于迎来融合,会产生化学反应,影响远超二者本身。”他这样解释道。

未来汽车增量价值有70%

华为正在用自己的技术帮助车企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此前北汽新能源与华为联合设立的1873 戴维森创新实验室,将共同开发面向下一代的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

未来的汽车将会是一台计算机的话,华为已经可以提供计算机的“心脏”了。目前华为与奥迪的 L4 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就是基于去年刚刚推出的昇腾 310 芯片。

搭载在奥迪 Q7 上的华为 MDC600 车载数据中心

该模块算力可达 352TOPS,支持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计算。

“未来汽车价值的构成 70% 不会在传统的车身、底盘上,而是自动驾驶的软件,以及计算和连接的技术。”徐直军表示,“在自动驾驶汽车上,你付出的钱大部分将会用在新增的相关部分。未来汽车的形态将会发生巨大改变,所以我们不会选择造车。”

虽然不造车,但华为仍希望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做到绝对领先,其中包括车路协同,以及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在华为的愿景中,汽车内的计算芯片将由目前的一百余块精简为三块,分别用于控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娱乐功能和动力部分。华为对此提出了 Mobile PC 概念。

华为希望未来汽车内部的线路可以大幅精简,同时算力也变得集中起来。

华为推出的人工智能芯片可以解决智能驾驶汽车发展过程中的算力需求。此外,华为还发布了Octopus云端自动驾驶服务,其中包括算力、模型、训练、模拟驾驶测试等服务。可以帮助客户更方便开发自己的智能驾驶技术。

华为提出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汽车厂商竞相献上橄榄枝

这个车展,华为注定很忙。

在车展前夕,4月14日晚,徐直军为北汽高端新能源品牌北极狐(ARCFOX)站台,高调宣布与“与北汽联手成立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致辞

当晚,北汽发布IMC(Intelligent Module Criterion)智能模块标准架构。并且高调宣布,这一平台将是全球首个商业搭载5G技术的平台。通过与华为合作,IMC架构率先搭载了算力最高每秒352万亿次的芯片,此外,IMC架构还采用了百兆以上的全新以太网EE架构,以及包括三组激光雷达在内的超过30个智能感知设备,实现L3至L4等级以上自动驾驶技术。

全球首个商业搭载5G技术的平台——IMC架构

15日上午,徐直军再次亮相上汽“2019创行者大会”。牵手上汽、中国移动、上海国际汽车城共同启动“5G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而这与此前东风与华为的合作“异曲同工”。

而在此前的4月2日,华为还曾牵手东风汽车集团、襄阳市人民政府签署“智行隆中”智慧城市项目。当天Sharing-VAN移动出行服务平台首次公开亮相。Sharing-VAN外观时尚简约,车内既没有驾驶座,没有方向盘、油门和刹车,可供6人同时乘坐,可用于智慧物流、移动零售等应用场景。

东风汽车与华为合作打造的无人驾驶车Sharing-Van

同是电子设备起家,不同侧重点

华为,LG。一个着重智能科技,一个着重电池

同是上海车展新面孔,华为和LG两个科技层面的巨头都在车展上设立了独立的场馆,可以说是新势力中比较特殊的存在。但二者取向各有不同。

LG作为韩国知名的综合性集团,已经涉足于动力电池的研发与生产,同时LG也与越南的汽车品牌VinFast建立了合资企业,为电动汽车生产电池组。

LG展台

而华为则将重点放在互联网层面的技术,华为董事长曾经也公开表示过,华为只针对车联网和汽车中的电子部分进行研发和生产,并没有对汽车主机厂有过任何的投资,可谓是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向汽车行业进行辅助。

据悉,华为目前已经跟一汽、北汽、上汽、东风、广汽、长安、奥迪、奔驰、DS等车企进行了合作,对车联网、自动驾驶等层面进行深度的探讨,并且为汽车厂商制定工业互联网的方案和技术支持。

在AI报道看来,在新能源汽车不断扩展的未来,科技领域的巨头企业将会更多的凭借自身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加速推动汽车与先进制造、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地深度融合。

所以,华为究竟造不造车,其实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华为

6.2k
  • 调研早知道 | 和华为的合作还在进程中,赛力斯股价又接近历史新高
  • 盘前机会前瞻|华为超充联盟正式成立,这几家公司已抢先布局,其中1股在液冷超充领域已与华为达成全方位合作(附概念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造车”华为亮相上海车展,到底是什么操作

华为究竟造不造车,其实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文|AI报道

华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科大讯飞……高阶无人驾驶、5G智能座舱……如果没有看到大众、BBA、日产等这些老牌车企,恐怕今年的上海车展谁都会以为走错了片场,还以为是一个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布会呢。

经历了28年来首次负增长后,2019年整体车市仍然下行,几乎所有厂商都将重点转向5G和AI,以期寻求新的市场突破口。

华为进军汽车的动作,一开始便受到很大关注。亮相本次车展,它会汽车行业带来什么?

华为是否造车悬念尘埃落定

华为参加上海车展的消息在车展前早已传开,一众媒体纷纷围绕着华为是否进军汽车行业展开揣测和分析。今日,这一悬念终于尘埃落地。

4月17日,上海车展媒体日第二天,华为召开媒体沟通会。华为轮值主席徐直军表示:华为的上甘岭没有变。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致力于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汽车行业说ICT企业进入了汽车,但我们还觉得汽车进入了ICT呢,总体上我们在ICT行业30多年,汽车行业100多年,终于迎来融合,会产生化学反应,影响远超二者本身。”他这样解释道。

未来汽车增量价值有70%

华为正在用自己的技术帮助车企开发自动驾驶汽车。此前北汽新能源与华为联合设立的1873 戴维森创新实验室,将共同开发面向下一代的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

未来的汽车将会是一台计算机的话,华为已经可以提供计算机的“心脏”了。目前华为与奥迪的 L4 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就是基于去年刚刚推出的昇腾 310 芯片。

搭载在奥迪 Q7 上的华为 MDC600 车载数据中心

该模块算力可达 352TOPS,支持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计算。

“未来汽车价值的构成 70% 不会在传统的车身、底盘上,而是自动驾驶的软件,以及计算和连接的技术。”徐直军表示,“在自动驾驶汽车上,你付出的钱大部分将会用在新增的相关部分。未来汽车的形态将会发生巨大改变,所以我们不会选择造车。”

虽然不造车,但华为仍希望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做到绝对领先,其中包括车路协同,以及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在华为的愿景中,汽车内的计算芯片将由目前的一百余块精简为三块,分别用于控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娱乐功能和动力部分。华为对此提出了 Mobile PC 概念。

华为希望未来汽车内部的线路可以大幅精简,同时算力也变得集中起来。

华为推出的人工智能芯片可以解决智能驾驶汽车发展过程中的算力需求。此外,华为还发布了Octopus云端自动驾驶服务,其中包括算力、模型、训练、模拟驾驶测试等服务。可以帮助客户更方便开发自己的智能驾驶技术。

华为提出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汽车厂商竞相献上橄榄枝

这个车展,华为注定很忙。

在车展前夕,4月14日晚,徐直军为北汽高端新能源品牌北极狐(ARCFOX)站台,高调宣布与“与北汽联手成立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致辞

当晚,北汽发布IMC(Intelligent Module Criterion)智能模块标准架构。并且高调宣布,这一平台将是全球首个商业搭载5G技术的平台。通过与华为合作,IMC架构率先搭载了算力最高每秒352万亿次的芯片,此外,IMC架构还采用了百兆以上的全新以太网EE架构,以及包括三组激光雷达在内的超过30个智能感知设备,实现L3至L4等级以上自动驾驶技术。

全球首个商业搭载5G技术的平台——IMC架构

15日上午,徐直军再次亮相上汽“2019创行者大会”。牵手上汽、中国移动、上海国际汽车城共同启动“5G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而这与此前东风与华为的合作“异曲同工”。

而在此前的4月2日,华为还曾牵手东风汽车集团、襄阳市人民政府签署“智行隆中”智慧城市项目。当天Sharing-VAN移动出行服务平台首次公开亮相。Sharing-VAN外观时尚简约,车内既没有驾驶座,没有方向盘、油门和刹车,可供6人同时乘坐,可用于智慧物流、移动零售等应用场景。

东风汽车与华为合作打造的无人驾驶车Sharing-Van

同是电子设备起家,不同侧重点

华为,LG。一个着重智能科技,一个着重电池

同是上海车展新面孔,华为和LG两个科技层面的巨头都在车展上设立了独立的场馆,可以说是新势力中比较特殊的存在。但二者取向各有不同。

LG作为韩国知名的综合性集团,已经涉足于动力电池的研发与生产,同时LG也与越南的汽车品牌VinFast建立了合资企业,为电动汽车生产电池组。

LG展台

而华为则将重点放在互联网层面的技术,华为董事长曾经也公开表示过,华为只针对车联网和汽车中的电子部分进行研发和生产,并没有对汽车主机厂有过任何的投资,可谓是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向汽车行业进行辅助。

据悉,华为目前已经跟一汽、北汽、上汽、东风、广汽、长安、奥迪、奔驰、DS等车企进行了合作,对车联网、自动驾驶等层面进行深度的探讨,并且为汽车厂商制定工业互联网的方案和技术支持。

在AI报道看来,在新能源汽车不断扩展的未来,科技领域的巨头企业将会更多的凭借自身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加速推动汽车与先进制造、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地深度融合。

所以,华为究竟造不造车,其实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