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李易峰的价值重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李易峰的价值重估

在这个越来越难诞生“常青树”的娱乐场里,李易峰急需一场逆风翻盘。

文 | 不止文娱 吕玥

2014年是娱乐圈极其热闹的一年。

这一年,吴亦凡、鹿晗前后脚从SM解约回国,韩圈女孩们实现了在家门口追星的梦想;

这一年,借着《古剑奇谭》和杨幂的东风,长期无名的过气选秀明星李易峰突然翻红;

这一年,与荣信达结束七年合作关系的杨洋,也因为《左耳》、《盗墓笔记》俘获无数粉丝。

业界赋予了他们四人共同的新标签——四大流量小生。

然而,短短不到四年时间一切都变了。

流量依然是商业价值的代名词,却是大众口头厌弃的一种明星类型,甚至这些流量的粉丝被打上了“脑残”的标签,随大众陷入了沉默的螺旋。

五年后的今日,李易峰已经32岁了,他的商业价值指数在2019年一季度排在20名开外,活跃粉丝排名也仅仅是第10名,对于大众来说,也已经很长时间没在热搜榜上看到过他的名字。

图片来源:艾漫娱乐指数

过去被称为“欢瑞一哥”的他离开了这个将他带上顶峰的公司,转身签约了一家叫做“博众星和”的公司,公司的法人代表张一旭是他的现任经纪人,也曾是井柏然的前经纪人,而股东郭婷婷则曾是黄晓明的经纪人。

新生代层出不穷,粉丝注意力转变时间越缩越短,在这个越来越难诞生“常青树”的娱乐场里,李易峰急需一场逆风翻盘。

从偶像到演员

12年前,正值暑假的校草李易峰同时报名了《加油,好男儿!》和《快乐男声》两个节目。

出挑的外貌让李易峰在《加油,好男儿》中迅速收获了极高的人气,虽然最终止步于第八名,但他依然与前三名井柏然、乔任梁、付辛博一起被粉丝们合称为“倾城四少”。

依靠着选秀拿到娱乐圈入场券的李易峰,选择签约了胡海泉的公司——EQ唱片公司。羽泉将《四叶草》、《我爱的人伤我的最深》两首歌当做礼物送给了他,同时也在录音棚里一遍遍磨练着他的唱功。

然而,李易峰的校草气质和羽泉的风格明显格格不入。在宣传附赠这两首歌的写真时,记者问道:“你觉得自己适合海泉老师的音乐风格吗?”李易峰非常耿直地回答:“还不错,但是毕竟是上年纪的人写的歌,可能跟我还是……”

首张EP失败,公司不得不帮他寻找多元发展的新出路——综艺节目主持人。但李易峰的性格并不属于“综艺咖”,在《超级大赢家》和《百科全说》的节目现场,李易峰的主持冷场程度,可以说完全不亚于《天天向上》里的王一博。

2008年《超级大赢家》

“我不是我说很努力,我只是说我不喜欢这个,我真不是很喜欢,我坐在这儿干吗?”

力不从心的李易峰似乎觉得自己还是更熟悉歌手这一路径,于是他选择离开EQ,与索尼音乐签约。

索尼音乐是一家全球性的唱片公司,在大中华区像王力宏、周杰伦、张信哲这样的顶级歌手都曾是其旗下艺人。但比较尴尬的是,当时的索尼音乐在内地名叫新索音乐,这家公司由上海新汇集团、上海精文投资公司与索尼音乐共同投资组建,签下的歌手要么是非专业的陆毅、韩雪、秦海璐,要么就是像李易峰这样选秀节目出身的新人。

《那首歌》ep签售

2010年,李易峰携签约索尼音乐首张EP《那首歌》回归歌手身份,满身偶像包袱、讲话都带着些许港台腔的他,完全没想到这张EP依然是毫无水花。梦想着当歌手的李易峰,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唱歌、综艺都不行,摆在李易峰面前的只有拍戏这一条路可选了。好在李易峰在选秀节目后参演东方卫视自制剧《网球王子》时,并没有像综艺那样感到极度不适,随后的都市爱情剧的“幸福三部曲”系列,他因为其中的第二部《幸福最晴天》拿到了2011年国剧盛典最佳新演员奖。终于,有人在俗套的都市爱情剧里,看到了这个外貌不凡的人。

“我最喜欢李易峰,看好他一定能成为巨星。”

连续主持两届比赛的曹可凡在加油好男儿的全国巡演上这样说道。而这句话,终于在2014年成为现实。

缘于电视剧版《小时代》,李易峰与出品方欢瑞世纪有了联系。欢瑞也算是慧眼识珠,签下了他,并给了一个极好的资源——一部改编自游戏的电视剧《古剑奇谭》男主角。

“二次出道”艺人李易峰因此剧在短短几周内一炮而红。随后欢瑞世纪又用《活色生香》、《盗墓笔记》两部剧给李易峰的热度添了一把火,同时还获得了包括食品饮料、电子产品、日用品、软件、服装配饰等领域十多个品牌代言。

2015这一年,李易峰拿下了最具商业价值明星第一名,同时还入选《第一财经周刊》评选的“中国最具品牌价值明星榜”第一名。

当然,李易峰也让欢瑞赚得盆满钵满。

根据财报,2014年和2015年欢瑞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4亿元、4.74亿元,同时净利润分别为5110.67万、1.71亿元。而其中2015年由李易峰主演的的《盗墓笔记》从爱奇艺获得贴片+会员分成5280万,《麻雀》税后收入为1.2亿。

根据2015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数据显示,李易峰个人收入为6900万元,欢瑞世纪在合同期第一年获得李易峰演艺经纪合约收入的30%作为佣金,也就是说除了剧集欢瑞靠李易峰个人就赚了2000万。

2016年,欢瑞世纪成功借壳上市,李易峰也成为了持有20万股的明星股东。

但好景不长,欢瑞的上市,也是和李易峰关系走向低潮的开始。欢瑞期望着日后每个剧都能复制《古剑奇谭》的成功,但《古剑奇谭》中的主演并不能依靠同类角色永远站在顶峰。

当“只求稳定增长”的公司,遇上“急于转型突破”演员,价值冲突自然让双方背道而驰。

一边是更年轻的刘昊然们、吴磊们层出不穷,一边是自己的作品一直徘徊在及格线以下,再加上不间断的恶评、负面新闻,已到而立之年的李易峰已经没有退路,因而撕去“流量”、“小鲜肉”标签的心情也就变得异常迫切。

2016年,因为拿到百花奖最佳男配角被群嘲的李易峰,跟着银熊影帝廖凡一起演了电影《心理罪》。他开始思考怎样提高自己的演技,开始想怎么更好塑造角色。当时,片中李易峰的一场大特写镜头的哭戏,让不少人开始评价他的演技有进步。

2018年,《动物世界》是李易峰整年唯一一部电影作品,在豆瓣宣传时他直言“希望豆瓣的朋友们手下留情,很害怕因为我这颗’老鼠屎',破坏了这部电影。”

在片中,他不再是外表光鲜的偶像,在李易峰的脸上,观众看到了郑开司这个人物情绪的变化。

从青春偶像到实力演员分几步?在30岁的当口,李易峰至少是完成了跨越两个身份的第一步。

艺人到底是什么?

“在娱乐圈里,无论是老中青还是男女基,十个明星里有九个不喜欢被叫做「明星」,「偶像」同样也是被嫌弃的指代名词。”腾讯娱乐采访组主编张立意在2015年腾讯娱乐白皮书的前言里这样写到。

确实,从传统观念来看艺人仅是一个职业,他们也仅是依靠着唱功、演技、艺能、艺术天赋等职业技能获得了份受人关注的工作的“人”。因此,他们更愿意称自己是演员/歌手/艺术家。

但如今情形已截然不同,艺人作为文娱产业链中的一环,就必须要具备商业变现的能力。因此,现在的艺人不仅是“人”,他们同时也兼具产品、商品等多重属性。

首先,艺人作为制造者们生产出的“产品”,自然是逃不过批量化生产、快速更新迭代的生产模式。

同时更重要的是,产品想要走向商品,就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因此“颜值”、“人设”、“故事”等凡是展现在台前种种皆为包装,就像是礼盒装的糕点,好看的包装会让糕点明显更高档、更符合品味,安慰剂效应下,或许你也会觉得更好吃。

而在追求高速的现代社会,在短时间里以低成本换取高回报,才是制造方的商业愿景,而这也就是选秀节目在十几年前大火后又卷土重来,在中国甚至是全亚洲都火热的原因。

同样,这个原理也适用于风靡一时的“流量明星+IP”剧,影视剧制作方们一旦制造出了一个《古剑奇谭》、一个李易峰,他们就想以最省力的方式快速炮制出几百部《古剑奇谭》、几百个李易峰。

第二,艺人作为在市场上交换流通的“商品”,也满足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双重属性,只是这类商品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消费符号化特征在当下更明显更突出。

通俗点说就是,满足“娱乐需求”这一使用价值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至关重要,艺人有没有拿得出手的、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不是大众的唯一选择标准,只要你身上自带某种独特的价值符号,你就有吸引大众的能力,以及让粉丝为你花钱的潜力。

在饭圈,粉丝们将只追逐但不出力不花钱的行为称为“白嫖”。透过这个词或许你已经清晰地看到了艺人的商品属性,同时群体里的煽动、从众也促成了更多冲动型消费,因此艺人不仅是商品,更是会被待价而沽、疯狂抢购的那种。

如何确定商品的商业价值呢?在大数据等高科技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可以被数字所量化,例如许多商业价值排行榜,都会以热度、口碑、专业、代言四大维度加权计算。

如果详细解释——

热度包括荧幕活跃度、个人社交热度,例如早期李易峰在《古剑奇谭》后迅速出演多部IP剧,艺人们都在微博上和粉丝们愉快互动。

口碑包括面向大众的舆情影响力和面向某一群体的圈粉能力,例如流量明星们大事小事都能登上热搜,外貌较好的李易峰其粉丝有七成以上是年轻女性。

专业包括作品专业度、通过包装塑造的个人专业形象,例如曾经的校草身份、正直的“李政委”标签、以及演技逐渐获认可的作品,都是李易峰的专业度加持点。

代言则是最直接的带货能力,比如“带货女王”杨幂、“匡威带货能手”欧阳娜娜、OPPO、VIVO、小米的代言人TFboys都是代言这一维度分值很高的艺人,他们将自己的影响力直接转化为了同款、代言商品的消费动力。

当然,艺人终究还是“人”。

性格、处事方式、世界观、理念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会出现和“人设”时而重合时而交错的现象,因此,这几年明星人设崩塌、翻车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

四年前柯震东吸毒案,让老板柴智屏几近崩溃,同时公司亏损200万;吴秀波前脚刚出轨,翟天临后脚抄论文,三次IPO失败的新丽传媒连受两击,最终卖身阅文;胜利事件后的YG公司,一个月时间就蒸发了2200多亿韩元(约13亿人民币)资金,韩国娱乐公司股价纷纷断崖式下跌。

2018年短暂沉淀后,李易峰在今年又要开启两部电视剧,一部民国戏,一部仍是都市里年轻人的故事,电影方面,目前还没什么消息。人们已经开始遗忘去年替他扳回口碑的那部电影作品,李易峰似乎又陷入了从电影退回电视剧的困境中。

而这个困境同样发生在其他流量明星身上,他们和李易峰一样选择了在同时段沉寂,思考着自己该以哪个身份再次重出江湖。

一场打破自己、打败对手的战争将至,而这,不是李易峰一个人的重估之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李易峰的价值重估

在这个越来越难诞生“常青树”的娱乐场里,李易峰急需一场逆风翻盘。

文 | 不止文娱 吕玥

2014年是娱乐圈极其热闹的一年。

这一年,吴亦凡、鹿晗前后脚从SM解约回国,韩圈女孩们实现了在家门口追星的梦想;

这一年,借着《古剑奇谭》和杨幂的东风,长期无名的过气选秀明星李易峰突然翻红;

这一年,与荣信达结束七年合作关系的杨洋,也因为《左耳》、《盗墓笔记》俘获无数粉丝。

业界赋予了他们四人共同的新标签——四大流量小生。

然而,短短不到四年时间一切都变了。

流量依然是商业价值的代名词,却是大众口头厌弃的一种明星类型,甚至这些流量的粉丝被打上了“脑残”的标签,随大众陷入了沉默的螺旋。

五年后的今日,李易峰已经32岁了,他的商业价值指数在2019年一季度排在20名开外,活跃粉丝排名也仅仅是第10名,对于大众来说,也已经很长时间没在热搜榜上看到过他的名字。

图片来源:艾漫娱乐指数

过去被称为“欢瑞一哥”的他离开了这个将他带上顶峰的公司,转身签约了一家叫做“博众星和”的公司,公司的法人代表张一旭是他的现任经纪人,也曾是井柏然的前经纪人,而股东郭婷婷则曾是黄晓明的经纪人。

新生代层出不穷,粉丝注意力转变时间越缩越短,在这个越来越难诞生“常青树”的娱乐场里,李易峰急需一场逆风翻盘。

从偶像到演员

12年前,正值暑假的校草李易峰同时报名了《加油,好男儿!》和《快乐男声》两个节目。

出挑的外貌让李易峰在《加油,好男儿》中迅速收获了极高的人气,虽然最终止步于第八名,但他依然与前三名井柏然、乔任梁、付辛博一起被粉丝们合称为“倾城四少”。

依靠着选秀拿到娱乐圈入场券的李易峰,选择签约了胡海泉的公司——EQ唱片公司。羽泉将《四叶草》、《我爱的人伤我的最深》两首歌当做礼物送给了他,同时也在录音棚里一遍遍磨练着他的唱功。

然而,李易峰的校草气质和羽泉的风格明显格格不入。在宣传附赠这两首歌的写真时,记者问道:“你觉得自己适合海泉老师的音乐风格吗?”李易峰非常耿直地回答:“还不错,但是毕竟是上年纪的人写的歌,可能跟我还是……”

首张EP失败,公司不得不帮他寻找多元发展的新出路——综艺节目主持人。但李易峰的性格并不属于“综艺咖”,在《超级大赢家》和《百科全说》的节目现场,李易峰的主持冷场程度,可以说完全不亚于《天天向上》里的王一博。

2008年《超级大赢家》

“我不是我说很努力,我只是说我不喜欢这个,我真不是很喜欢,我坐在这儿干吗?”

力不从心的李易峰似乎觉得自己还是更熟悉歌手这一路径,于是他选择离开EQ,与索尼音乐签约。

索尼音乐是一家全球性的唱片公司,在大中华区像王力宏、周杰伦、张信哲这样的顶级歌手都曾是其旗下艺人。但比较尴尬的是,当时的索尼音乐在内地名叫新索音乐,这家公司由上海新汇集团、上海精文投资公司与索尼音乐共同投资组建,签下的歌手要么是非专业的陆毅、韩雪、秦海璐,要么就是像李易峰这样选秀节目出身的新人。

《那首歌》ep签售

2010年,李易峰携签约索尼音乐首张EP《那首歌》回归歌手身份,满身偶像包袱、讲话都带着些许港台腔的他,完全没想到这张EP依然是毫无水花。梦想着当歌手的李易峰,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唱歌、综艺都不行,摆在李易峰面前的只有拍戏这一条路可选了。好在李易峰在选秀节目后参演东方卫视自制剧《网球王子》时,并没有像综艺那样感到极度不适,随后的都市爱情剧的“幸福三部曲”系列,他因为其中的第二部《幸福最晴天》拿到了2011年国剧盛典最佳新演员奖。终于,有人在俗套的都市爱情剧里,看到了这个外貌不凡的人。

“我最喜欢李易峰,看好他一定能成为巨星。”

连续主持两届比赛的曹可凡在加油好男儿的全国巡演上这样说道。而这句话,终于在2014年成为现实。

缘于电视剧版《小时代》,李易峰与出品方欢瑞世纪有了联系。欢瑞也算是慧眼识珠,签下了他,并给了一个极好的资源——一部改编自游戏的电视剧《古剑奇谭》男主角。

“二次出道”艺人李易峰因此剧在短短几周内一炮而红。随后欢瑞世纪又用《活色生香》、《盗墓笔记》两部剧给李易峰的热度添了一把火,同时还获得了包括食品饮料、电子产品、日用品、软件、服装配饰等领域十多个品牌代言。

2015这一年,李易峰拿下了最具商业价值明星第一名,同时还入选《第一财经周刊》评选的“中国最具品牌价值明星榜”第一名。

当然,李易峰也让欢瑞赚得盆满钵满。

根据财报,2014年和2015年欢瑞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4亿元、4.74亿元,同时净利润分别为5110.67万、1.71亿元。而其中2015年由李易峰主演的的《盗墓笔记》从爱奇艺获得贴片+会员分成5280万,《麻雀》税后收入为1.2亿。

根据2015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数据显示,李易峰个人收入为6900万元,欢瑞世纪在合同期第一年获得李易峰演艺经纪合约收入的30%作为佣金,也就是说除了剧集欢瑞靠李易峰个人就赚了2000万。

2016年,欢瑞世纪成功借壳上市,李易峰也成为了持有20万股的明星股东。

但好景不长,欢瑞的上市,也是和李易峰关系走向低潮的开始。欢瑞期望着日后每个剧都能复制《古剑奇谭》的成功,但《古剑奇谭》中的主演并不能依靠同类角色永远站在顶峰。

当“只求稳定增长”的公司,遇上“急于转型突破”演员,价值冲突自然让双方背道而驰。

一边是更年轻的刘昊然们、吴磊们层出不穷,一边是自己的作品一直徘徊在及格线以下,再加上不间断的恶评、负面新闻,已到而立之年的李易峰已经没有退路,因而撕去“流量”、“小鲜肉”标签的心情也就变得异常迫切。

2016年,因为拿到百花奖最佳男配角被群嘲的李易峰,跟着银熊影帝廖凡一起演了电影《心理罪》。他开始思考怎样提高自己的演技,开始想怎么更好塑造角色。当时,片中李易峰的一场大特写镜头的哭戏,让不少人开始评价他的演技有进步。

2018年,《动物世界》是李易峰整年唯一一部电影作品,在豆瓣宣传时他直言“希望豆瓣的朋友们手下留情,很害怕因为我这颗’老鼠屎',破坏了这部电影。”

在片中,他不再是外表光鲜的偶像,在李易峰的脸上,观众看到了郑开司这个人物情绪的变化。

从青春偶像到实力演员分几步?在30岁的当口,李易峰至少是完成了跨越两个身份的第一步。

艺人到底是什么?

“在娱乐圈里,无论是老中青还是男女基,十个明星里有九个不喜欢被叫做「明星」,「偶像」同样也是被嫌弃的指代名词。”腾讯娱乐采访组主编张立意在2015年腾讯娱乐白皮书的前言里这样写到。

确实,从传统观念来看艺人仅是一个职业,他们也仅是依靠着唱功、演技、艺能、艺术天赋等职业技能获得了份受人关注的工作的“人”。因此,他们更愿意称自己是演员/歌手/艺术家。

但如今情形已截然不同,艺人作为文娱产业链中的一环,就必须要具备商业变现的能力。因此,现在的艺人不仅是“人”,他们同时也兼具产品、商品等多重属性。

首先,艺人作为制造者们生产出的“产品”,自然是逃不过批量化生产、快速更新迭代的生产模式。

同时更重要的是,产品想要走向商品,就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因此“颜值”、“人设”、“故事”等凡是展现在台前种种皆为包装,就像是礼盒装的糕点,好看的包装会让糕点明显更高档、更符合品味,安慰剂效应下,或许你也会觉得更好吃。

而在追求高速的现代社会,在短时间里以低成本换取高回报,才是制造方的商业愿景,而这也就是选秀节目在十几年前大火后又卷土重来,在中国甚至是全亚洲都火热的原因。

同样,这个原理也适用于风靡一时的“流量明星+IP”剧,影视剧制作方们一旦制造出了一个《古剑奇谭》、一个李易峰,他们就想以最省力的方式快速炮制出几百部《古剑奇谭》、几百个李易峰。

第二,艺人作为在市场上交换流通的“商品”,也满足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双重属性,只是这类商品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消费符号化特征在当下更明显更突出。

通俗点说就是,满足“娱乐需求”这一使用价值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至关重要,艺人有没有拿得出手的、有艺术价值的作品,不是大众的唯一选择标准,只要你身上自带某种独特的价值符号,你就有吸引大众的能力,以及让粉丝为你花钱的潜力。

在饭圈,粉丝们将只追逐但不出力不花钱的行为称为“白嫖”。透过这个词或许你已经清晰地看到了艺人的商品属性,同时群体里的煽动、从众也促成了更多冲动型消费,因此艺人不仅是商品,更是会被待价而沽、疯狂抢购的那种。

如何确定商品的商业价值呢?在大数据等高科技发展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可以被数字所量化,例如许多商业价值排行榜,都会以热度、口碑、专业、代言四大维度加权计算。

如果详细解释——

热度包括荧幕活跃度、个人社交热度,例如早期李易峰在《古剑奇谭》后迅速出演多部IP剧,艺人们都在微博上和粉丝们愉快互动。

口碑包括面向大众的舆情影响力和面向某一群体的圈粉能力,例如流量明星们大事小事都能登上热搜,外貌较好的李易峰其粉丝有七成以上是年轻女性。

专业包括作品专业度、通过包装塑造的个人专业形象,例如曾经的校草身份、正直的“李政委”标签、以及演技逐渐获认可的作品,都是李易峰的专业度加持点。

代言则是最直接的带货能力,比如“带货女王”杨幂、“匡威带货能手”欧阳娜娜、OPPO、VIVO、小米的代言人TFboys都是代言这一维度分值很高的艺人,他们将自己的影响力直接转化为了同款、代言商品的消费动力。

当然,艺人终究还是“人”。

性格、处事方式、世界观、理念的不同,决定了他们会出现和“人设”时而重合时而交错的现象,因此,这几年明星人设崩塌、翻车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

四年前柯震东吸毒案,让老板柴智屏几近崩溃,同时公司亏损200万;吴秀波前脚刚出轨,翟天临后脚抄论文,三次IPO失败的新丽传媒连受两击,最终卖身阅文;胜利事件后的YG公司,一个月时间就蒸发了2200多亿韩元(约13亿人民币)资金,韩国娱乐公司股价纷纷断崖式下跌。

2018年短暂沉淀后,李易峰在今年又要开启两部电视剧,一部民国戏,一部仍是都市里年轻人的故事,电影方面,目前还没什么消息。人们已经开始遗忘去年替他扳回口碑的那部电影作品,李易峰似乎又陷入了从电影退回电视剧的困境中。

而这个困境同样发生在其他流量明星身上,他们和李易峰一样选择了在同时段沉寂,思考着自己该以哪个身份再次重出江湖。

一场打破自己、打败对手的战争将至,而这,不是李易峰一个人的重估之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