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立法会将于6月17日举行会议,届时,议员们会辩论和表决修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产生办法的议案。
可以说,香港政改表决已正式进入倒计时。
6月15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在香港多家报纸发表文章,“恳切呼吁”泛民议员三思,希望在方案表决时,泛民议员可以按多数民意,投下支持普选行政长官方案的重要一票。
同一日,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前总裁任志刚在内的50多名政商界人士联合署名,在《明报》A17版刊登全版广告,要求通过政改方案,让政改迈出重要一步。不过,界面新闻记者翻至报纸下一页,即见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黄洪等大学教授联合署名反对政改的全版广告。
支持和反对政改方案通过的意见在同一份报纸出现,在香港不是稀奇事。正如香港社会的多元性,各方的意见皆可很快地为大众所知。
但自香港回归以来,尚无其他事项像“行政长官产生办法”带来如此争议,让社会各界人士持续关注和发声,引起极为强烈的反响,并在本届香港政府施政期间达到了白热化。
政改表决,通过方案需取得2/3议员的支持,即至少47票(共70个议席)。立法会41位建制派议员已公开表示支持政府方案,但27名泛民主派(泛民)议员和本来被认为是建制派的议员梁家骝都表明,将反对政改方案。所以,本届香港政府如想通过,还需至少5票。
不少支持特区政府的重量级人物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都表示,方案通过仍有一定阻力。
他们在支持什么?
对于政改方案,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除反对的声音之外,政、商界人士多为支持方案。多个政团、社团、劳工团体和商会先后或发表声明,或公布民调结果,呼吁立法会通过政改方案,认为这是香港政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让港人首次有机会“一人一票”普选行政长官。
这其中,包括在立法会拥有最多13个议席的民建联(民主建港协进联盟),有7位议席的经民联(香港经济民生联盟),6位议席的工联会(香港工会联合会),以及香港中华总商会和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总商会等主要商会。
2015年以来,多家不同背景的研究机构和组织公布关于政改方案的民调,形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新民党常务副主席,立法会议员田北辰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访问时表示,总的来说,支持通过政改的人多过反对通过的人,大致是维持5:4的比例。
研究机构、社团、各界进行的民调结果显示,香港社会主流民意支持政改方案,希望特区立法会通过方案。香港研究协会4月22日-6月12日先后进行的三次民调结果显示,认为政改方案比现有选举制度更民主的受访者比例维持在69%-71%的水平;六成多的受访者认为立法会应通过方案。
广东社团总会、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九龙社团联会、新界社团联会、民建联、新民党等社团和政团相继发表民调结果,皆有至少六成的支持比例。香港总商会、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工业总会、香港地产建设商会、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等六大商会面向会员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90.8%受访会员支持政改方案。
田北辰表示,民调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政改方案经过充分的沟通,大部分市民也会觉得政改方案内容是合理的要求。“如果政改方案通过,则是香港民主发展很大的一步,由市民去选特首,以后的发展也会畅顺很多。”
临近政改方案表决,香港不少有影响力的商人也纷纷主动表态,表示了对方案的支持。最为世界华人熟知的富商李嘉诚至少有四次向传媒表示,香港的政改要向前行一步。“没有政改第一步,何来第二步?”李嘉诚强调,普选是香港七百多万市民的愿望,如果政改方案不获通过,“香港人,你和我都是输家。”
香港最大的珠宝公司周大福主席郑家纯表示,若政改方案在立法会不获通过,对香港社会、民生和经济影响十分大,最受苦的是香港市民大众。“如果再造成社会对立抗争,则会耗费社会资源和时间,产生忽视民生及经济的后果。”
人称“四叔”的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席李兆基则表示,如果特区政府的政改方案获得立法会通过,可以促进香港繁荣稳定,居民安居乐业,恒生指数甚至可望升上3万点以上。
曾经参加过第一任特首选举的九龙仓主席吴光正在卸任的记者会上,用近一小时时间表明自己对政改的看法。吴光正表示,立法会有议员扬言捆绑否决政改方案,他们是过分的,为了反对而反对,反而剥夺500万合资格选民的机会,“香港不可以再被这群人牵着鼻子走。”
他们在反对什么?
反对政改方案的声音主要来自泛民议员、学生和部分活跃于社会运动的民间团体,他们反对的理由集中于:提名方式、不同政见人能否当选行政长官以及方案再无修改空间。
据港政府提交给立法会的文件显示,泛民议员普遍认为,政改方案定下限制较大的框架,比如提委会的人数、构成和委员产生办法。泛民议员质疑提委会能否符合《基本法》“有广泛代表性”的规定,担心他们没有机会成为候选人。
香港媒体将获得提名称为“入闸”。泛民议员的代表人物——民主党主席刘慧卿认为,泛民主派人士将无法获得提委会全体委员过半数的支持,因而不可能“入闸”,“行政长官普选应不设任何政治筛选,并允许不同政见的人士成为候选人。”
如果没有提名委员会,那将用何种提名方式?以“真普选联盟”(在立法会有议席的人民力量、工党、公民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等联合组成)为例,他们提出“三轨制”方案,包含三个提名途径:公民提名、政党提名及提名委员会提名。
公民提名即要求参选人取得1%登记选民具名支持;政党提名则要求政党于最近一次立法会直接选举中取得5%或以上的有效得票。
特区政府回应称,选委会的构成方式能让社会各界均衡参与行政长官选举,提名委员会可确保获提名的行政长官候选人代表社会各界的利益,获得跨界支持。
公民提名的争议曾持续一段时间,不少学生团体也以公民提名作为口号。然而,行政长官梁振英2015年4月给出正式回应称,继续坚持公民提名,就是明知违反《基本法》而为之,就是为了出难题而出难题,结果只会在2017年剥夺香港人“一人一票”普选行政长官的权利。
香港最大劳工团体工联会理事长吴秋北接受界面新闻记者访问时表示,提名委员会并不是反对派所说的“小圈子选举”,而是根据香港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充分体现均衡参与。政改方案则放大选民的基础,让民主的成分再进一步提高,是非常大的进步。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兼香港特区基本法委员会主任李飞多次回应,基本法把提名权只授予提名委员会。
关键是迈出第一步
不少泛民议员和社会团体认为如果支持方案,则将来再无改进空间,在多个集会和游行现场高举“‘袋住先’等于‘袋一世’”的横幅”(编者注:粤语,指一时接受便无法摆脱之意)。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王光亚16日在接受香港《文汇报》等报纸专访时指出,对于有的人所说“袋住先”等于“袋一世”的说法,是一种歪曲和误导性的说法,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从来没有人这么说过。“现在关键是要先迈出第一步,通过普选法案,让普选成为现实。”
对于泛民的担忧,林郑月娥指出,《基本法》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提供可启动进一步修改行政长官产生办法的法律基础及程序,因此根本不存在无改进空间的问题。在2017年落实“一人一票”普选行政长官后,可根据香港特区的实际情况,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一步优化选举办法。
田北辰也认为,政制发展是循序渐进和持续演变的过程,相信选举安排可在2017年落实普选行政长官后继续优化。
多名泛民议员在多个场合声言,将继续捆绑式否决特区政府任何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为基础的政改方案,不会改变反对方案立场,并认为“应该改变或撤销人大常委会决定,重启政改五步曲”。
曾被认为是温和泛民的汤家骅议员16日也表示,勉强通过政改不利香港繁荣稳定,甚至会撕裂社会,他会坚持否决方案。
林郑月娥在多家报纸刊文,冀泛民议员回心转意,她承认,经过多番努力,无法说服部分泛民议员和某些政团。
林郑月娥表示,担心政改方案若被否决,香港的民主发展将停滞不前,社会及议会继续内耗,最终受害的将会是全港市民。
原本对通过方案持审慎乐观态度的民建联副主席陈勇眼下更为审慎。他表示,“这一方案为每个政党和选民都是有利,每个人都分享民主的权利,不会损害泛民的利益。”
接受界面新闻记者访问的吴秋北也对方案是否通过也表示不太乐观。吴秋北说,反对派用尽所有的方法否决政改方案,而泛民却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只追踪于国际标准。
吴秋北指出,普选是香港大部分市民的希望,政府的政改方案让500万合资格选民可以“一人一票”选特首,这是个非常大的进步。“如果方案否决,泛民相当于与整个时代和市民为敌,对市民也会非常可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