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4月28日发布的农村绿皮书报告,2018年农村宅基地空置率为10.7%,空房率最高达七成。村庄宅基地的闲置率呈现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东北第三、中部最低的格局。另据测算,全国约有360万亩农村宅基地空置。
一些农村变成“空村”了吗?这不是危言耸听。
根据4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8~2019)》报告,2018年,农村宅基地空置率为10.7%,样本村庄宅基地空置率最高达到71.5%。
农村空房率最高达七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有近八亿农村户籍人口,按照农业普查公报,全国约有2.3亿套农村房屋。按照10.7%空置率计算,接近2500万套住房空置。
为什么农村宅基地逐渐空置?
农村居民长期外出务工,是农村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原因。根据《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到2018年全国农村户籍人口5640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多达17266万人。因此多数宅基地处于空置状态。
反过来,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城市居民想去农村买一块宅基地。但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而农民只有该村的宅基地使用权,不能转让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外的人。也就是说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盖房子,现行法规政策是不允许的。
另外,国家鼓励农村人放弃宅基地,并给予一定补贴,让农村人去城里买房定居。
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农村闲置宅基地逐渐增多。
4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国祥研究员在发布该报告时表示,从调查村庄宅基地闲置率的分布来看,42%的村庄宅基地闲置率在5%以内,但另外有5%的村庄宅基地闲置率高于30%。
空房最多的不是中西部
根据该报告,绿皮书报告课题组于2019年1~2月调研了140个样本村庄,其中包括东部37个,中部48个,西部35个以及东北部地区20个样本村庄。
有意思的是,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四大区域统计分析,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村庄宅基地的闲置率分别为13.5%、7.7%、11.4%和11.1%,呈现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东北第三、中部最低的格局。
中国四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差异明显,各区空房主要原因也存在差异。
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最高的东部地区来看,调查结果显示,在城镇有其他住房,成为东部地区农村宅基地闲置的最主要原因,比例高达30.8%。其次为家庭成员长期外出务工,比例达27.3%。
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次于东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城镇有其他住房同样是中部地区农村空房的最主要原因,比例为27.6%。但不同的是,中部地区房屋损毁无法居住造成宅基地闲置比例高达27.3%。
此外,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由于当地缺乏产业支撑,农民不得不外出务工以维持生计,且较为落后的经济水平又阻碍了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在宅基地闲置成因分析中则表现为,38.0%的宅基地因家庭成员长期外出务工闲置,27.0%的宅基地因村内有其他住房而闲置,只有20.5%的宅基地因农户在城镇有其他住房而闲置。
东北地区人均耕地资源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规模化农业的主要区域,乡村人口流出明显。农户在城镇有其他住房、家庭成员长期外出务工寻求新的就业机会是东北地区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原因,分别占到34.3%、32.6%,该区域的农民收入水平也较高,收入结构更加多元,推动了人口的市民化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表示,全国闲置宅基地加起来是一个巨大的总量,光是一块闲置的农房、宅基地,要怎么样进行整治分类,怎么使这些资源能够激活就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当前农村有大量的闲置资源,这些资源如何通过全面深化农村的改革,把农村的资源激活,打通资源变资本、变财富方向的通道,我觉得是需要我们下一步高度重视的问题。”魏后凯说。
来源:21世纪经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