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杭银消费金融“扭亏为盈”的背后:被监管罚款、连续两年亏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杭银消费金融“扭亏为盈”的背后:被监管罚款、连续两年亏损

4月26日,杭州银行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并披露了杭银消费金融的业绩。报告显示,杭银消费金融2018年营业收入2.92亿元,净利润2040.33万元。

文 | 科技金融在线

4月26日,杭州银行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并披露了杭银消费金融的业绩。报告显示,杭银消费金融2018年营业收入2.92亿元,净利润2040.33万元。

消费金融行业一直以来都被称为“暴利”行业……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11日,共有34家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公司公布2017年全年经营业绩,有29家在2017年实现盈利,这29家公司2017年净利润总计达到154.86亿元。

由此可以看出,消费金融行业在赚钱能力方面可见一斑!然而凡事总有例外,近两年,有一家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不仅没有盈利,更是惨遭监管处罚,值得庆幸的是,随着该持牌系消金公司披露的2018年财报来看,连续亏损的魔咒或终于被解开。

01 扭亏为盈 2018年净利润2040万元

4月26日,杭州银行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并披露了杭银消费金融的业绩。报告显示,杭银消费金融2018年营业收入2.92亿元,净利润2040.33万元。

据科技金融在线了解,自连续两年亏损以来,杭银消费金融首次实现盈利。据杭州银行2016年、2017年财报显示,杭银消费金融2016年亏损999.3万元、2017年亏损3460万元。财报还显示,2018年杭银消费金融总资产为89.46亿元,净资产为4.76亿元。

2019年4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同意批复杭银消费金融将注册资本增加至12.6亿元,新增股东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4.92%,成第二大股东。

原有股东中,只有杭州银行持股增加,由40%上升至41.67%,西班牙对外银行、浙江网盛生意宝、海亮集团、中辉人造丝、浙江和盟投资集团持股比例均下降,增资后分别占比11.9%、3.97%、3.97%、1.785%、1.785%。

02 杭银消费金融被罚50万元

杭银消费金融成立三年多以来,发展并不算顺利。2018年5月28日,银监会浙江监管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对杭银消费金融处以50万元罚款,处罚理由是“信贷管理不审慎并形成风险”;另外也对杭银消金的风险主管处以警告处分,处罚理由同是“对杭银消费金融信贷管理不审慎并形成风险负有直接责任”,处罚日期为2018年5月14日。

对此,杭银消费金融曾表示,我司已不断加强风险管理措施,一是发现风险苗头后及时遏制或停掉该项业务;二是对公司其他消费分期贷业务进行全面风险排查;三是在经销商准入、经销商合作等方面不断加强风险管理,并通过加强贷后回访等工作不断提升经销商反欺诈风险能力。

此外,该报道还引援业内人士观点称,“经销商欺诈属于线下风险,通常是联合骗贷。需要放贷机构审核经销商的资质,还要做好暗中巡查的工作。”

公开信息显示,杭银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12月,初始注册资本5亿元,初始股东为杭州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浙江网盛生意宝(002095)、海亮集团、中辉人造丝、浙江和盟投资集团。

2015年11月,杭银消费金融获批开业,成为浙江省内首家全国性消费金融公司。

03 连续两年亏损 高层换血

事实上,杭银消费金融近两年不但面临过被罚,相较于大多数已经实现盈利的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面临连续两年业务处于亏损状态才叫人头痛。

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杭银消费金融公司经审计总资产为5.23 亿元,净资产为 4.9 亿元,营业收入 2,300 万元,净利润亏损999.3 万元。

而在2017年,随着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普遍走出亏损的阴影,作为成立较早的杭银消费金融仍未实现盈利……

2017年4月26日,浙江网盛生意宝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并披露了杭银消费金融业绩。

报告显示,2017年,杭银消费金融总资产16.7亿元,净资产4.56亿元,期内营业收入4991万元,营业利润亏损4621万元,净利润亏损3460万元。2017年上半年,杭银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2256.26万元,净利润亏损473.6万元。也就是,2017年下半年,杭银消费金融亏损了2986.4万元。

彼时的杭银消费金融曾通过书面表示,主要基于公司处于发展初创阶段这一事实,2018年即将扭亏为盈。

值得注意的是,在扭亏为盈的压力下,杭银消费金融也迎来了新的领导层。银保监会网站公示了三位高层的任职资格批复,分别为贝瑜出任董事长、金毅出任董事总经理、罗伯特出任副董事长。对此,杭银消费金融曾表示,原董事长应若飞和总经理冯世朋在2017年末提出离职,现在正在准备变更工商资料。

据了解,贝瑜原为宁波银行杭州分行行长,金毅原为杭州银行零售金融部副总经理,罗伯特则来自西班牙对外银行。

结尾

作为浙江省内首家全国性消费金融公司,可以看出,自成立以来杭银消费金融的发展可谓坎坷曲折,不仅连续两年亏损,还被监管处罚。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或许与其业务规模发展缓慢有关。

截止目前杭银消费金融业务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中线上业务主要是以“微易贷”为主的数字微贷业务,与一些平台合作如维信金科等。

线下业务主打“尊享贷”,面向公务员、事业单位、优质企业在职员工等客群,最高额度20万元,日利率最低0.0323%,贷款需提供身份证、I类借记卡以及6个月以上的公积金证明。该产品可在杭银消费金融APP以及微信公众号中申请,但实行邀请制,不接受用户主动申请。

此外,杭银消费金融也与一些场景方合作家装分期、教育分期等消费分期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目前官网信息显示,杭银消费金融消费分期贷的客户群体主要针对杭州地区本地常居民提供服务。而股东杭州银行作为城商行,在全国的网点分布也较少,对于杭银消费金融的业务拓展帮助有限。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就是造成了杭银消费金融业务规模发展缓慢,盈利状况也不乐观的原因。

同时,杭银消费金融还表示,在2018年,公司将聚焦自动审批、系统优化、载体建设、AI学习,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智能风控、智能系统、智能运营、智能管理等全位一体的“智能消费金融”体系。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杭银消费金融“扭亏为盈”的背后:被监管罚款、连续两年亏损

4月26日,杭州银行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并披露了杭银消费金融的业绩。报告显示,杭银消费金融2018年营业收入2.92亿元,净利润2040.33万元。

文 | 科技金融在线

4月26日,杭州银行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并披露了杭银消费金融的业绩。报告显示,杭银消费金融2018年营业收入2.92亿元,净利润2040.33万元。

消费金融行业一直以来都被称为“暴利”行业……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11日,共有34家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公司公布2017年全年经营业绩,有29家在2017年实现盈利,这29家公司2017年净利润总计达到154.86亿元。

由此可以看出,消费金融行业在赚钱能力方面可见一斑!然而凡事总有例外,近两年,有一家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不仅没有盈利,更是惨遭监管处罚,值得庆幸的是,随着该持牌系消金公司披露的2018年财报来看,连续亏损的魔咒或终于被解开。

01 扭亏为盈 2018年净利润2040万元

4月26日,杭州银行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并披露了杭银消费金融的业绩。报告显示,杭银消费金融2018年营业收入2.92亿元,净利润2040.33万元。

据科技金融在线了解,自连续两年亏损以来,杭银消费金融首次实现盈利。据杭州银行2016年、2017年财报显示,杭银消费金融2016年亏损999.3万元、2017年亏损3460万元。财报还显示,2018年杭银消费金融总资产为89.46亿元,净资产为4.76亿元。

2019年4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同意批复杭银消费金融将注册资本增加至12.6亿元,新增股东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4.92%,成第二大股东。

原有股东中,只有杭州银行持股增加,由40%上升至41.67%,西班牙对外银行、浙江网盛生意宝、海亮集团、中辉人造丝、浙江和盟投资集团持股比例均下降,增资后分别占比11.9%、3.97%、3.97%、1.785%、1.785%。

02 杭银消费金融被罚50万元

杭银消费金融成立三年多以来,发展并不算顺利。2018年5月28日,银监会浙江监管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对杭银消费金融处以50万元罚款,处罚理由是“信贷管理不审慎并形成风险”;另外也对杭银消金的风险主管处以警告处分,处罚理由同是“对杭银消费金融信贷管理不审慎并形成风险负有直接责任”,处罚日期为2018年5月14日。

对此,杭银消费金融曾表示,我司已不断加强风险管理措施,一是发现风险苗头后及时遏制或停掉该项业务;二是对公司其他消费分期贷业务进行全面风险排查;三是在经销商准入、经销商合作等方面不断加强风险管理,并通过加强贷后回访等工作不断提升经销商反欺诈风险能力。

此外,该报道还引援业内人士观点称,“经销商欺诈属于线下风险,通常是联合骗贷。需要放贷机构审核经销商的资质,还要做好暗中巡查的工作。”

公开信息显示,杭银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12月,初始注册资本5亿元,初始股东为杭州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浙江网盛生意宝(002095)、海亮集团、中辉人造丝、浙江和盟投资集团。

2015年11月,杭银消费金融获批开业,成为浙江省内首家全国性消费金融公司。

03 连续两年亏损 高层换血

事实上,杭银消费金融近两年不但面临过被罚,相较于大多数已经实现盈利的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面临连续两年业务处于亏损状态才叫人头痛。

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杭银消费金融公司经审计总资产为5.23 亿元,净资产为 4.9 亿元,营业收入 2,300 万元,净利润亏损999.3 万元。

而在2017年,随着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普遍走出亏损的阴影,作为成立较早的杭银消费金融仍未实现盈利……

2017年4月26日,浙江网盛生意宝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并披露了杭银消费金融业绩。

报告显示,2017年,杭银消费金融总资产16.7亿元,净资产4.56亿元,期内营业收入4991万元,营业利润亏损4621万元,净利润亏损3460万元。2017年上半年,杭银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2256.26万元,净利润亏损473.6万元。也就是,2017年下半年,杭银消费金融亏损了2986.4万元。

彼时的杭银消费金融曾通过书面表示,主要基于公司处于发展初创阶段这一事实,2018年即将扭亏为盈。

值得注意的是,在扭亏为盈的压力下,杭银消费金融也迎来了新的领导层。银保监会网站公示了三位高层的任职资格批复,分别为贝瑜出任董事长、金毅出任董事总经理、罗伯特出任副董事长。对此,杭银消费金融曾表示,原董事长应若飞和总经理冯世朋在2017年末提出离职,现在正在准备变更工商资料。

据了解,贝瑜原为宁波银行杭州分行行长,金毅原为杭州银行零售金融部副总经理,罗伯特则来自西班牙对外银行。

结尾

作为浙江省内首家全国性消费金融公司,可以看出,自成立以来杭银消费金融的发展可谓坎坷曲折,不仅连续两年亏损,还被监管处罚。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或许与其业务规模发展缓慢有关。

截止目前杭银消费金融业务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中线上业务主要是以“微易贷”为主的数字微贷业务,与一些平台合作如维信金科等。

线下业务主打“尊享贷”,面向公务员、事业单位、优质企业在职员工等客群,最高额度20万元,日利率最低0.0323%,贷款需提供身份证、I类借记卡以及6个月以上的公积金证明。该产品可在杭银消费金融APP以及微信公众号中申请,但实行邀请制,不接受用户主动申请。

此外,杭银消费金融也与一些场景方合作家装分期、教育分期等消费分期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目前官网信息显示,杭银消费金融消费分期贷的客户群体主要针对杭州地区本地常居民提供服务。而股东杭州银行作为城商行,在全国的网点分布也较少,对于杭银消费金融的业务拓展帮助有限。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或许就是造成了杭银消费金融业务规模发展缓慢,盈利状况也不乐观的原因。

同时,杭银消费金融还表示,在2018年,公司将聚焦自动审批、系统优化、载体建设、AI学习,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智能风控、智能系统、智能运营、智能管理等全位一体的“智能消费金融”体系。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