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限购2011——以杭州楼市为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限购2011——以杭州楼市为例

2011年,王石游学哈佛,郁亮抛出房地产“下半场”、“过冬论”,限购令开始在全国在部分城市推行。面对不寻常的2011年,作为房地产从业者,有必要记录这段历史。

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前行,2011年1月,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6月推出2.1版本,那一年还是微博最火的时候;那一年的“双十一”开始真正成为剁手党们的节日;经历了2011漫长的等待后,小米1手机于次年元月正式发布……

2011年2月,万科杭州良渚文化村的《村民公约》正式发布,好房子、好服务、好邻居的“三好”品牌逐渐形成。那一年,王石开始游学哈佛,半年内万科多位高管相继离职,去精英化的郁亮抛出了房地产“下半场”、“过冬论”,并仅仅用了4年就带领万科完成了1000亿到2000亿的征程。

在杭州,本土开发商大都注重创新、认真做产品,也成就了杭州人的审美水准。2005年,杭州市政府组织评选首届“杭州市最佳人居奖”,时任杭州市建委房开处处长张新是策划推动者,他请来专家,给数十个楼盘打分,并通过《杭州日报》邀请读者参与,最终获奖的九个楼盘有:绿城·春江花月、坤和·山水人家、金都·华庭、南都·江滨花园、世贸·清水公寓、华浙·白马公寓等。就在2005年,外来大鳄开始进入杭州,城市化提速。

金都华府项目在次年获奖,该项目在2003年土地出让时,由于紧邻铁路无人问津,金都拿下该地块后,邀请黄龙饭店、城站火车站的主创程泰宁担纲设计,两年后程泰宁当选院士。从钱江四桥进城,从高架上向右45度角看到一片大气典雅的住宅小区,就是金都华府。

金都华府用高品质的断桥铝合金+双层中空玻璃基本阻隔了火车经过时的噪音,小区内郁郁葱葱、流水潺潺,随处可见南宋皇城遗址的文脉展示,四个架空层分设“琴棋书画”四个主题,还有一个读书吧藏书千余册,项目配建胜利路幼儿园、天长小学分校。虽然很多人想买进去,但卖出来的老业主不多。

2011年,金都房产仍然是杭州一家举足轻重的企业,它是与绿城、南都同时起家的老牌本土房企,在杭州、厦门等地拥有多个项目,位于北京、武汉的项目则进入尾盘销售。绿色建筑是金都的关键词,大部分项目都会进行独立的声、光、风模拟测评,所得数据成为小区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优化的重要依据——类似现在的大数据原理。同时大量应用地源热泵、太阳能、雨水收集及水处理、地下室采光等,并采用合理的节能环保材料,达到低耗能、低排放与高舒适度。

一家企业的内功是否修炼好,一看团队的稳定性,二看项目交付,特别是精装修项目的交付。随着2007年后大鳄大举进军杭州,金都的职业经理人也是重点被挖的对象。

到2013年,国内一线大鳄基本入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杭州的用地强度算低的,一般容积率不会超过3.0,靠近景区的大都低于2.0,适合做低密度产品。再比如济南西部的高铁新城,区域内住宅普遍3.5的容积率,低楼层日照不满足规范的比比皆是——这些房源将无法办理出住宅产权。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开发商以价换量或许能够慢慢消化,一些三、四线城市新城区就只能沦为“鬼城”了——媒体报道芜湖城东新城晚上不见出租车,人气最旺小区入住率仅五成。

2006年5月底,建设部等相关部委下发《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要求90平方米以下住房须占项目总面积七成以上,也即“90/70政策”,《意见》中特别规定,施工图没有完成的都必须调整住房套型配比——从拿地到施工图短则半年,长则一年,这些功夫将白费!

当时有专家出来说90方是指“套型”面积,紧接着有官员辟谣说是“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含套内面积和公摊面积,高层的公摊大,套内面积就小——同为90方,不同类型产品的套内面积大小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时间地方和企业被这样神政策弄糊涂了。

不可否认的是,该政策出台后,大量项目重新规划设计重新报批,原本2007年上市的项目被人为推迟,造成短期的供不应求,2007年房价的第一轮暴涨就这样产生了——这就相当于好好的被逼吃错药,引发内分泌失调!

比如,还处于施工图阶段的金都文一路城市芯宇项目被要求调整为20%的总面积配建90方以下的户型——这就是为什么市中心地段设计这么多小户型的原因了——为了避免方案大改,城市芯宇1号楼全部做小户型,户型小了总套数就多了,套数多了公摊将变大,配套车位等也同步增加。由于地块局促,为满足车位指标,1号楼的地下室必须配建两层、局部三层——成本增加、工期延误。

2009年3月18日,杭州媒体报道,2006年6月1日开始实行的“90/70”政策松动,在严格执行了近三年后,“90/70”名存实亡。纪录这一时刻是因为:它曾经给企业、经办人带来极端痛苦的经历,设计院的工作量因此加倍……希望这种一刀切的政策永远成为历史!

回到2007年下半年,由于房价大涨,市场炙热到极点,一个个地王诞生,杭州首次出现“面粉比面包贵”的情况,反过来继续推升房价——国都枫华府第项目单价一夜暴涨4000。

然而,随着股市6000点后一路下挫,金融危机的爆发,楼市在2008年飞流直下。当年底,国务院出台“国13条”,救市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首次购买住房和改善性普通住房提供贷款利率7折优惠,最低首付下调为20%;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如杭州24条,包括减免契税、购房入户等,极大地促成了市场在2009年的火爆)。

2009年,伴随着四万亿计划的是房价如过山车般的疯狂上涨,在这一轮的大涨中,金都也是受益者,2009年的销售额突破50亿,排名当年中国房地产百强第46位,在浙江省内房企排名第5。省内排名第一的绿城则仅次于万科,排名全国第二。

2010年3月的“两会”上,关于高房价危害的提案,是当年最热的话题,社会舆论对高房价的批评已近顶点。但2010年“两会”刚刚闭幕,北京就拍出4个“地王”,地价和房价依旧处于飙升状态,全国一片愕然。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新国十条”应声出台,要求对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实施限购;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首套房贷款首付恢复至30%,贷款购买第二套的,首付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同时上海和重庆试点房地产税。

自此,限购时代来临,投资需求和大量改善型需求被挤出,市场陷入观望。数日后,金都高尔夫艺墅项目西区(大户型)领出预售证,无疑是受“限购”政策打击最大的产品类型——2007年夏天,金都九龙仓以37亿获得位于杭州之江转塘板块的地王,楼面单价8500。

2009年,之江转塘地价再次飙升,拿地的是华润新鸿基联合体,22.7亿元,折合楼面价15281。随后,项目规划了排屋和高层搭配的物业类型,命名“之江·九里”——传承华润“九里系”豪宅基因。预估其高层成本单方不会低于23000元。

2015年6月的首周,华润·九里取得了成交103套的好成绩,排名主城区个盘成交榜首,然而其成交均价仅为15023元/平方米!据报道:“之江九里在售户型89-220方,整体均价18500元/平方米左右,其中89方一口价130万起,139方240万起,优惠力度大,因此受到市场热捧。”

华润九里从2013年开盘起就亏本销售,一方面由于高价拿地,一方面也因为其所属的“之江新城”比起“钱江新城”、“城东新城”等获得的政府投资只能算是被遗忘的角落。“最美之江”,甘苦自知。

2009年,杭州土地出让金超千亿,超过上海排名第一。年底,杭州新火车东站开始建设,2013年7月1日正式启用。2012年11月,历时5年半,杭州地铁1号线开通,政府的投资都在大城东!从房价上也可以看出,2006年位于钱江新城的东方润园开盘时单价16000,到2010年底上涨至4万以上——当年4月,与东方润园一路之隔的杭州首个大型购物中心华润万象城开业了。反观之江板块,2006年单价6、7千,2010年最高涨到1.8万,2012年后迅速打回原形——最典型就是中海定山府项目,2013年趁市场热度换个案名大降清盘,2014年又再降,毫无底线。

4月17日“新国八条”出台后,4月30日,强大政治压力下,北京成为第一个明确提出限购的城市;9月29日“新国十条”限购升级,多部门再次出台有关“对于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的规定。9月30日,深圳加入。但其他城市并没有立即执行,经历数月的观望后,四季度楼市继续量价齐涨,至12月整个成交量又是一个新高!

2010年12月18日,北京房山万科长阳半岛小区第四次开盘,推出700套住宅,有7000人参加摇号,和前三次一样,又一次“日光盘”。那一年万科顺利实现了千亿。

由于杭州并没有立即执行“限购”政策,下半年市场重新回暖。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公布,“新国八条”把二套房贷首付比例进一步加码提至60%,同时国务院向各地分派房价调控督查组。

2011年2月28日,杭州出台限购令:本市居民限购2套房,非本市居民限购1套房。到当年4月,全国共48个城市陆续出台了限购令。至此,“限购”大行其道直至2014年。

2011年4月,金都夏宫高层首开,定价万元左右低于市场预期,引发员工及业内人士购买,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抢得了市场先机。然而,位于厦门的金都海尚国际就没那么幸运了。2011年11月,海尚国际开盘,之前一两个月全国各地的千余客户纷至沓来。然而进入11月后各地楼价纷纷跳水,“限购”让原先观望的市场彻底投降了。2013年5月,金都将高尔夫艺墅的股权转让给了绿城融创,案名改为“绿城·之江一号”。

从2007年到2010年,4年的时间,楼市走完了从顶峰到谷底、再到更高顶峰的一个完整周期,一方面超越了所有的经济逻辑,一方面透支了未来的增长极限。

官方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中国房地产的黄金十年中,全国城镇平均房价从每平方米2381元上涨到5791元,10年上涨143%。北京、上海、广州的房价涨幅则分别达到365%、500%和261%。从2000年到2013年房地产投资平均每年增幅24%,2000年一线城市每平米3000元的商品房,2013年后上升到4万以上。

根据相关资料,2001年土地出让收入只有1300亿,2007年突破1万亿,达到1.22万亿元,2010年突破2万亿元,达到2.75万亿元,2011年达到3.15万亿元。不仅如此,2011年围绕土地的5项直接税收8228亿元,抵押贷款净增1.27万亿元,如果将三者之和界定为“土地财政”,2011年与地方财政收入5.24万亿元基本相当。当货币与资产同时大规模膨胀下,房地产自然成为最好的蓄水池。

2011年《南风窗》专访张维迎,他谈到:“比如房地产的问题,2009年初比较冷,房价往下跌,那时候该跌就让它跌,应该顺其自然,但我们不是,一看房价下跌,着急上火,马上出台了刺激政策,结果价格上涨,没过几个月,又出台打压政策。这表明我们的宏观政策非常不成熟,一个经济体最忌讳的就是政策的朝令夕改。”

这几年的限购政策引发了离婚率和复婚率居高不下,可以称它为“恶政”吗?——例如十八世纪英国的“窗户税”(当时政府按窗户个数征税,底层人民为了逃避只能生活在黑暗中,同时也未能让政府增加多少财政收入)。目前一线城市的限购依然存在,然而2015年二季度以来,深圳前海等区域房价大涨,创新城市的活力、信贷政策、短期供求关系、政府救市效应、股市的蓄水池作用等共同发挥了作用。

快速致富和廉价信贷推动中国房价大涨10年后,这场繁荣在2014年走到了尽头。

2014年杭州房价下跌10%,跌幅位居全国首位!当前杭州主城区商品房存量接近16万套,等于同期上海和北京存量总和!媒体直呼“危险”!在杭州临平(余杭区政府所在地),2011年金都夏宫高层新开盘时的均价为11000元/方,而当前的价格是6500元/方——仅临平的供应量就接近杭州2014全年的去化量。

2014年7月29日,杭州市房管局官方微博宣布:主城区140平方米及以上住房和萧山余杭两区不再限购。8月29日,杭州市房管局官方微博宣布:杭州主城区14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商品住房、二手住房)取消限购。至此,杭州限购时代结束。

然而,各地巨量库存下,楼市并未见明显回暖,直至9月30日,央行出台房贷新政,主要内容包括: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时,可按照首套房贷政策执行;对于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等。

相对于此前信贷套数认定政策,本次政策“认房不认贷”,非常接地气。2014年11月,央行“降息”了。

2015年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下文: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从六成调整为不低于四成;住房公积金购买首套房首付两成,二套首付三成。财政部、国税总局同步下文:2年以上住房出售免征营业税,不足两年的差额征收。

5月11日,央行宣布半年来的第三次降息。各大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去库存,5月杭州成交近13000套,仅次于2009年的历史最高水平。然而,进入6月后一二手房开始成交乏力,连续两个月的持续放量后势头放缓、后劲不足。业内人士期待绿城“YOUNG”系列的几个项目尽快入市,带动楼市在“金九银十”再现一波高潮。

近期有媒体报道,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有望年内出台,其中完善税前扣除包括住房按揭贷款的利息支出,这无疑是个“精准”的巨大利好。购房按揭贷款利息抵扣个人所得税在国外是非常普遍的,如果这项改革能够在2015年内实施,消费者购房需求(特别是改善型的)将进一步释放,因为大家的购买力更强了。

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都是影响房地产业的重大政策,如果没有系统政策环境的支撑,就容易出现“90/70”这样的大笑话——正如张维迎所说,这是宏观政策出了问题,却用微观控制的方式去解决。

万科2011年报《致股东》说,“或许太阳之下,本来并无新事。经历过2006年以来完整行业周期的我们,对冬日的再临,不应有任何诧异,亦无须任何惊惶——决定行业广阔前景与向上趋势的长期性因素,并未发生改变;而驱动市场短期波动和反复调整的深层次矛盾,其实也别无二致。”

于是我们看到2011年起,以海亮、阳光城等为代表的房企开始全国化布局并迅速崛起——或许与周迪永、陈凯等明星经理人的加盟分不开——媒体报道,他们更倾向高度职业化的管理队伍,自上而下体现出年轻、奋进、创新的创业文化;在下属眼里,他们严谨细致、追求完美、近乎偏执,同时他们的以身作则也让下属心服口服。

2011年6月,李娜首次获得大满贯赛事法网冠军,极大振奋了国人的体育热情。7月,动车在温州发生追尾事故……2011年的各种不寻常由这些编织组成。作为房地产的从业者,记录这段历史一是回味什么叫“定力”,二是希冀探索更好前行的方法和路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限购2011——以杭州楼市为例

2011年,王石游学哈佛,郁亮抛出房地产“下半场”、“过冬论”,限购令开始在全国在部分城市推行。面对不寻常的2011年,作为房地产从业者,有必要记录这段历史。

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前行,2011年1月,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6月推出2.1版本,那一年还是微博最火的时候;那一年的“双十一”开始真正成为剁手党们的节日;经历了2011漫长的等待后,小米1手机于次年元月正式发布……

2011年2月,万科杭州良渚文化村的《村民公约》正式发布,好房子、好服务、好邻居的“三好”品牌逐渐形成。那一年,王石开始游学哈佛,半年内万科多位高管相继离职,去精英化的郁亮抛出了房地产“下半场”、“过冬论”,并仅仅用了4年就带领万科完成了1000亿到2000亿的征程。

在杭州,本土开发商大都注重创新、认真做产品,也成就了杭州人的审美水准。2005年,杭州市政府组织评选首届“杭州市最佳人居奖”,时任杭州市建委房开处处长张新是策划推动者,他请来专家,给数十个楼盘打分,并通过《杭州日报》邀请读者参与,最终获奖的九个楼盘有:绿城·春江花月、坤和·山水人家、金都·华庭、南都·江滨花园、世贸·清水公寓、华浙·白马公寓等。就在2005年,外来大鳄开始进入杭州,城市化提速。

金都华府项目在次年获奖,该项目在2003年土地出让时,由于紧邻铁路无人问津,金都拿下该地块后,邀请黄龙饭店、城站火车站的主创程泰宁担纲设计,两年后程泰宁当选院士。从钱江四桥进城,从高架上向右45度角看到一片大气典雅的住宅小区,就是金都华府。

金都华府用高品质的断桥铝合金+双层中空玻璃基本阻隔了火车经过时的噪音,小区内郁郁葱葱、流水潺潺,随处可见南宋皇城遗址的文脉展示,四个架空层分设“琴棋书画”四个主题,还有一个读书吧藏书千余册,项目配建胜利路幼儿园、天长小学分校。虽然很多人想买进去,但卖出来的老业主不多。

2011年,金都房产仍然是杭州一家举足轻重的企业,它是与绿城、南都同时起家的老牌本土房企,在杭州、厦门等地拥有多个项目,位于北京、武汉的项目则进入尾盘销售。绿色建筑是金都的关键词,大部分项目都会进行独立的声、光、风模拟测评,所得数据成为小区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优化的重要依据——类似现在的大数据原理。同时大量应用地源热泵、太阳能、雨水收集及水处理、地下室采光等,并采用合理的节能环保材料,达到低耗能、低排放与高舒适度。

一家企业的内功是否修炼好,一看团队的稳定性,二看项目交付,特别是精装修项目的交付。随着2007年后大鳄大举进军杭州,金都的职业经理人也是重点被挖的对象。

到2013年,国内一线大鳄基本入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杭州的用地强度算低的,一般容积率不会超过3.0,靠近景区的大都低于2.0,适合做低密度产品。再比如济南西部的高铁新城,区域内住宅普遍3.5的容积率,低楼层日照不满足规范的比比皆是——这些房源将无法办理出住宅产权。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开发商以价换量或许能够慢慢消化,一些三、四线城市新城区就只能沦为“鬼城”了——媒体报道芜湖城东新城晚上不见出租车,人气最旺小区入住率仅五成。

2006年5月底,建设部等相关部委下发《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要求90平方米以下住房须占项目总面积七成以上,也即“90/70政策”,《意见》中特别规定,施工图没有完成的都必须调整住房套型配比——从拿地到施工图短则半年,长则一年,这些功夫将白费!

当时有专家出来说90方是指“套型”面积,紧接着有官员辟谣说是“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含套内面积和公摊面积,高层的公摊大,套内面积就小——同为90方,不同类型产品的套内面积大小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时间地方和企业被这样神政策弄糊涂了。

不可否认的是,该政策出台后,大量项目重新规划设计重新报批,原本2007年上市的项目被人为推迟,造成短期的供不应求,2007年房价的第一轮暴涨就这样产生了——这就相当于好好的被逼吃错药,引发内分泌失调!

比如,还处于施工图阶段的金都文一路城市芯宇项目被要求调整为20%的总面积配建90方以下的户型——这就是为什么市中心地段设计这么多小户型的原因了——为了避免方案大改,城市芯宇1号楼全部做小户型,户型小了总套数就多了,套数多了公摊将变大,配套车位等也同步增加。由于地块局促,为满足车位指标,1号楼的地下室必须配建两层、局部三层——成本增加、工期延误。

2009年3月18日,杭州媒体报道,2006年6月1日开始实行的“90/70”政策松动,在严格执行了近三年后,“90/70”名存实亡。纪录这一时刻是因为:它曾经给企业、经办人带来极端痛苦的经历,设计院的工作量因此加倍……希望这种一刀切的政策永远成为历史!

回到2007年下半年,由于房价大涨,市场炙热到极点,一个个地王诞生,杭州首次出现“面粉比面包贵”的情况,反过来继续推升房价——国都枫华府第项目单价一夜暴涨4000。

然而,随着股市6000点后一路下挫,金融危机的爆发,楼市在2008年飞流直下。当年底,国务院出台“国13条”,救市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首次购买住房和改善性普通住房提供贷款利率7折优惠,最低首付下调为20%;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如杭州24条,包括减免契税、购房入户等,极大地促成了市场在2009年的火爆)。

2009年,伴随着四万亿计划的是房价如过山车般的疯狂上涨,在这一轮的大涨中,金都也是受益者,2009年的销售额突破50亿,排名当年中国房地产百强第46位,在浙江省内房企排名第5。省内排名第一的绿城则仅次于万科,排名全国第二。

2010年3月的“两会”上,关于高房价危害的提案,是当年最热的话题,社会舆论对高房价的批评已近顶点。但2010年“两会”刚刚闭幕,北京就拍出4个“地王”,地价和房价依旧处于飙升状态,全国一片愕然。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新国十条”应声出台,要求对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实施限购;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首套房贷款首付恢复至30%,贷款购买第二套的,首付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同时上海和重庆试点房地产税。

自此,限购时代来临,投资需求和大量改善型需求被挤出,市场陷入观望。数日后,金都高尔夫艺墅项目西区(大户型)领出预售证,无疑是受“限购”政策打击最大的产品类型——2007年夏天,金都九龙仓以37亿获得位于杭州之江转塘板块的地王,楼面单价8500。

2009年,之江转塘地价再次飙升,拿地的是华润新鸿基联合体,22.7亿元,折合楼面价15281。随后,项目规划了排屋和高层搭配的物业类型,命名“之江·九里”——传承华润“九里系”豪宅基因。预估其高层成本单方不会低于23000元。

2015年6月的首周,华润·九里取得了成交103套的好成绩,排名主城区个盘成交榜首,然而其成交均价仅为15023元/平方米!据报道:“之江九里在售户型89-220方,整体均价18500元/平方米左右,其中89方一口价130万起,139方240万起,优惠力度大,因此受到市场热捧。”

华润九里从2013年开盘起就亏本销售,一方面由于高价拿地,一方面也因为其所属的“之江新城”比起“钱江新城”、“城东新城”等获得的政府投资只能算是被遗忘的角落。“最美之江”,甘苦自知。

2009年,杭州土地出让金超千亿,超过上海排名第一。年底,杭州新火车东站开始建设,2013年7月1日正式启用。2012年11月,历时5年半,杭州地铁1号线开通,政府的投资都在大城东!从房价上也可以看出,2006年位于钱江新城的东方润园开盘时单价16000,到2010年底上涨至4万以上——当年4月,与东方润园一路之隔的杭州首个大型购物中心华润万象城开业了。反观之江板块,2006年单价6、7千,2010年最高涨到1.8万,2012年后迅速打回原形——最典型就是中海定山府项目,2013年趁市场热度换个案名大降清盘,2014年又再降,毫无底线。

4月17日“新国八条”出台后,4月30日,强大政治压力下,北京成为第一个明确提出限购的城市;9月29日“新国十条”限购升级,多部门再次出台有关“对于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的规定。9月30日,深圳加入。但其他城市并没有立即执行,经历数月的观望后,四季度楼市继续量价齐涨,至12月整个成交量又是一个新高!

2010年12月18日,北京房山万科长阳半岛小区第四次开盘,推出700套住宅,有7000人参加摇号,和前三次一样,又一次“日光盘”。那一年万科顺利实现了千亿。

由于杭州并没有立即执行“限购”政策,下半年市场重新回暖。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公布,“新国八条”把二套房贷首付比例进一步加码提至60%,同时国务院向各地分派房价调控督查组。

2011年2月28日,杭州出台限购令:本市居民限购2套房,非本市居民限购1套房。到当年4月,全国共48个城市陆续出台了限购令。至此,“限购”大行其道直至2014年。

2011年4月,金都夏宫高层首开,定价万元左右低于市场预期,引发员工及业内人士购买,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抢得了市场先机。然而,位于厦门的金都海尚国际就没那么幸运了。2011年11月,海尚国际开盘,之前一两个月全国各地的千余客户纷至沓来。然而进入11月后各地楼价纷纷跳水,“限购”让原先观望的市场彻底投降了。2013年5月,金都将高尔夫艺墅的股权转让给了绿城融创,案名改为“绿城·之江一号”。

从2007年到2010年,4年的时间,楼市走完了从顶峰到谷底、再到更高顶峰的一个完整周期,一方面超越了所有的经济逻辑,一方面透支了未来的增长极限。

官方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中国房地产的黄金十年中,全国城镇平均房价从每平方米2381元上涨到5791元,10年上涨143%。北京、上海、广州的房价涨幅则分别达到365%、500%和261%。从2000年到2013年房地产投资平均每年增幅24%,2000年一线城市每平米3000元的商品房,2013年后上升到4万以上。

根据相关资料,2001年土地出让收入只有1300亿,2007年突破1万亿,达到1.22万亿元,2010年突破2万亿元,达到2.75万亿元,2011年达到3.15万亿元。不仅如此,2011年围绕土地的5项直接税收8228亿元,抵押贷款净增1.27万亿元,如果将三者之和界定为“土地财政”,2011年与地方财政收入5.24万亿元基本相当。当货币与资产同时大规模膨胀下,房地产自然成为最好的蓄水池。

2011年《南风窗》专访张维迎,他谈到:“比如房地产的问题,2009年初比较冷,房价往下跌,那时候该跌就让它跌,应该顺其自然,但我们不是,一看房价下跌,着急上火,马上出台了刺激政策,结果价格上涨,没过几个月,又出台打压政策。这表明我们的宏观政策非常不成熟,一个经济体最忌讳的就是政策的朝令夕改。”

这几年的限购政策引发了离婚率和复婚率居高不下,可以称它为“恶政”吗?——例如十八世纪英国的“窗户税”(当时政府按窗户个数征税,底层人民为了逃避只能生活在黑暗中,同时也未能让政府增加多少财政收入)。目前一线城市的限购依然存在,然而2015年二季度以来,深圳前海等区域房价大涨,创新城市的活力、信贷政策、短期供求关系、政府救市效应、股市的蓄水池作用等共同发挥了作用。

快速致富和廉价信贷推动中国房价大涨10年后,这场繁荣在2014年走到了尽头。

2014年杭州房价下跌10%,跌幅位居全国首位!当前杭州主城区商品房存量接近16万套,等于同期上海和北京存量总和!媒体直呼“危险”!在杭州临平(余杭区政府所在地),2011年金都夏宫高层新开盘时的均价为11000元/方,而当前的价格是6500元/方——仅临平的供应量就接近杭州2014全年的去化量。

2014年7月29日,杭州市房管局官方微博宣布:主城区140平方米及以上住房和萧山余杭两区不再限购。8月29日,杭州市房管局官方微博宣布:杭州主城区14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商品住房、二手住房)取消限购。至此,杭州限购时代结束。

然而,各地巨量库存下,楼市并未见明显回暖,直至9月30日,央行出台房贷新政,主要内容包括: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时,可按照首套房贷政策执行;对于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等。

相对于此前信贷套数认定政策,本次政策“认房不认贷”,非常接地气。2014年11月,央行“降息”了。

2015年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下文: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从六成调整为不低于四成;住房公积金购买首套房首付两成,二套首付三成。财政部、国税总局同步下文:2年以上住房出售免征营业税,不足两年的差额征收。

5月11日,央行宣布半年来的第三次降息。各大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去库存,5月杭州成交近13000套,仅次于2009年的历史最高水平。然而,进入6月后一二手房开始成交乏力,连续两个月的持续放量后势头放缓、后劲不足。业内人士期待绿城“YOUNG”系列的几个项目尽快入市,带动楼市在“金九银十”再现一波高潮。

近期有媒体报道,个人所得税改革方案有望年内出台,其中完善税前扣除包括住房按揭贷款的利息支出,这无疑是个“精准”的巨大利好。购房按揭贷款利息抵扣个人所得税在国外是非常普遍的,如果这项改革能够在2015年内实施,消费者购房需求(特别是改善型的)将进一步释放,因为大家的购买力更强了。

土地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等都是影响房地产业的重大政策,如果没有系统政策环境的支撑,就容易出现“90/70”这样的大笑话——正如张维迎所说,这是宏观政策出了问题,却用微观控制的方式去解决。

万科2011年报《致股东》说,“或许太阳之下,本来并无新事。经历过2006年以来完整行业周期的我们,对冬日的再临,不应有任何诧异,亦无须任何惊惶——决定行业广阔前景与向上趋势的长期性因素,并未发生改变;而驱动市场短期波动和反复调整的深层次矛盾,其实也别无二致。”

于是我们看到2011年起,以海亮、阳光城等为代表的房企开始全国化布局并迅速崛起——或许与周迪永、陈凯等明星经理人的加盟分不开——媒体报道,他们更倾向高度职业化的管理队伍,自上而下体现出年轻、奋进、创新的创业文化;在下属眼里,他们严谨细致、追求完美、近乎偏执,同时他们的以身作则也让下属心服口服。

2011年6月,李娜首次获得大满贯赛事法网冠军,极大振奋了国人的体育热情。7月,动车在温州发生追尾事故……2011年的各种不寻常由这些编织组成。作为房地产的从业者,记录这段历史一是回味什么叫“定力”,二是希冀探索更好前行的方法和路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