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JMedia】说到赚钱,那些号称彩电第一的都被这家中国公司甩了好几条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JMedia】说到赚钱,那些号称彩电第一的都被这家中国公司甩了好几条街

创维数码2014财年利润约合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接近150%,不仅笑傲中国竞争对手,也远远甩开了陷入困境的夏普、东芝等老牌的日本彩电品牌。

小米说,我家电视内容第一,比友商多一倍;乐视说,被公证的谎言依然是谎言,我家超级电视长期垄断线上销量第一;海信说,我家智能电视激活终端超过1000万,绝对行业第一。

你们,究竟谁是第一?

互联网彩电企业和老牌彩电巨头都在用各种方式自称第一。然而,生意就是生意,最终还是要看赚钱指数,一时的口舌之争,毕竟也是为了真金白银。尤其是对于一家成熟上市公司来说,投资者和股东看中的是投资回报,企业盈利能力是最好的交代。那么做彩电,哪家中国企业最牛逼?哪家才是最赚钱的国产彩电品牌?

虽然线上造节销售不俗,但互联网彩电企业超低价卖电视机基本没有多少盈利。老牌巨头方面,海信电器201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亿元人民币,同比2013年下跌11.55%。2014年,海信电视营收263.63亿元人民币,营收同比增幅1.8%,电视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1.06个百分点至18.01%。

创维数码公布,截止2015年3月31日,2014财年实现营收401.35亿港元,同比增加1.7%,实现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31.28亿港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同比增幅达149.4%。

也就是说,创维数码一年的净利润比海信电器多出约11亿元人民币。即使撇除一次性收益,也比海信多出将近2个亿的净利润。

当然,受困中国彩电市场的“新常态”,创维2014财年在中国的彩电销量虽增长了10%至946万台,但营业额同比也下跌了7.1%至243.79亿港元。

据家电网查阅,2014年度,TCL多媒体实现营业收入265.66亿元人民币(335.26亿港元,以香港会计准则计算),同比下降15.55%,净利润1.9亿元(2.34亿港元)。TCL多媒体去年在中国市场电视机业务毛利率是20.4%,在海外是10.6%。

后彩电硬件时代,如何赚钱?

家电网主编李韬认为,业内都知道格力空调是空调业毛利最高的公司,2014年毛利率39.8%,但在竞争白热化的彩电业,价格战不断,提高毛利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创维去年毛利率是20%,高了0.7个百分点,毛利总额港币80.23个亿,卖彩电硬件不赚钱其实也是种片面的误解,树挪死人挪活,市场总是存在和变化的。

2014年是中国彩电市场充满挑战的一年,互联网企业的加入不仅对传统电视机制造商在价格及利润方面带来冲击,其经营模式也考验着传统制造业的能力。除了以上三家,长虹、康佳、海尔的彩电业绩基本维持低迷。

据家电网查阅,2015财年创维彩电销售目标是1500万台,其中中国1000万台,海外500万台。若最终达成目标,将超越日本索尼公司。创维称,随着日本家电品牌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减退,给中国家电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接下来,我们看看正在全球衰退的日本彩电品牌盈利现状。和创维数码一样,日本彩电企业采用的也是财年报告制度,也就是截止2015年3月31日。

索尼电视,不赚钱的第一

首先是最大的索尼,索尼电视2014财年实现营收8351亿日元(约合41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就彩电而言,索尼的销售收入还是领先中国企业,但因美元升值等汇率因素影响,全年营业利润为83亿日元(约合4.16亿元),营业利润率只有0.99%。

据家电网了解,日元兑美元汇率每贬值1日元,索尼电视业务的营业利润就要减少25亿日元(约1.2亿元人民币),而从2013年6月初到2015年6月初,日元兑美元汇率从99:1贬到了 124:1。

夏普电视2014财年营收3700亿日元(约合185.7亿元),同比下降10.6%。夏普电视所在数字信息家电部门去年营业亏损135亿日元(约合6.7亿元),营业利润率-3.1%。

业内分析人士称,夏普在液晶业务上巨亏,已经无暇顾及彩电产品业务发展,去年这家公司就退出了欧洲彩电市场,今年可能也会退出北美、澳洲等国际市场,中国彩电企业亟需抓住这个世界彩电产业西移的机会。

至于松下电视、东芝电视,去年基本都是深陷亏损泥潭。另据家电网了解,日本东芝电视今年1月29日就宣布将彻底退出国际彩电品牌市场,目前在北美、欧洲市场已经完成退出,在亚洲有望年底前完成退出,东芝电视在中国市场的品牌销售已经被TCL接手。

在上述人士看来,小米乐视海信等厂家就内容、用户、生态等第一名反复口水争夺愈演愈烈,但应看到国际彩电市场的价值,国内消费低迷,国产品牌走出去赚世界的钱更具长远意义,而且国产单一品牌和三星、LG比,角逐国际市场还有很大差距,中国企业亟需团结向外,借助集强优势来扩大海外销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创维集团

3.7k
  • 深圳市代表团调研考察华为、中兴、荣耀、创维、传音、迈瑞等企业海外分支机构
  • 创维电视联合创维安防、小湃共同发布“1+4+N”智慧养老方案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JMedia】说到赚钱,那些号称彩电第一的都被这家中国公司甩了好几条街

创维数码2014财年利润约合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接近150%,不仅笑傲中国竞争对手,也远远甩开了陷入困境的夏普、东芝等老牌的日本彩电品牌。

小米说,我家电视内容第一,比友商多一倍;乐视说,被公证的谎言依然是谎言,我家超级电视长期垄断线上销量第一;海信说,我家智能电视激活终端超过1000万,绝对行业第一。

你们,究竟谁是第一?

互联网彩电企业和老牌彩电巨头都在用各种方式自称第一。然而,生意就是生意,最终还是要看赚钱指数,一时的口舌之争,毕竟也是为了真金白银。尤其是对于一家成熟上市公司来说,投资者和股东看中的是投资回报,企业盈利能力是最好的交代。那么做彩电,哪家中国企业最牛逼?哪家才是最赚钱的国产彩电品牌?

虽然线上造节销售不俗,但互联网彩电企业超低价卖电视机基本没有多少盈利。老牌巨头方面,海信电器201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亿元人民币,同比2013年下跌11.55%。2014年,海信电视营收263.63亿元人民币,营收同比增幅1.8%,电视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1.06个百分点至18.01%。

创维数码公布,截止2015年3月31日,2014财年实现营收401.35亿港元,同比增加1.7%,实现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31.28亿港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同比增幅达149.4%。

也就是说,创维数码一年的净利润比海信电器多出约11亿元人民币。即使撇除一次性收益,也比海信多出将近2个亿的净利润。

当然,受困中国彩电市场的“新常态”,创维2014财年在中国的彩电销量虽增长了10%至946万台,但营业额同比也下跌了7.1%至243.79亿港元。

据家电网查阅,2014年度,TCL多媒体实现营业收入265.66亿元人民币(335.26亿港元,以香港会计准则计算),同比下降15.55%,净利润1.9亿元(2.34亿港元)。TCL多媒体去年在中国市场电视机业务毛利率是20.4%,在海外是10.6%。

后彩电硬件时代,如何赚钱?

家电网主编李韬认为,业内都知道格力空调是空调业毛利最高的公司,2014年毛利率39.8%,但在竞争白热化的彩电业,价格战不断,提高毛利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创维去年毛利率是20%,高了0.7个百分点,毛利总额港币80.23个亿,卖彩电硬件不赚钱其实也是种片面的误解,树挪死人挪活,市场总是存在和变化的。

2014年是中国彩电市场充满挑战的一年,互联网企业的加入不仅对传统电视机制造商在价格及利润方面带来冲击,其经营模式也考验着传统制造业的能力。除了以上三家,长虹、康佳、海尔的彩电业绩基本维持低迷。

据家电网查阅,2015财年创维彩电销售目标是1500万台,其中中国1000万台,海外500万台。若最终达成目标,将超越日本索尼公司。创维称,随着日本家电品牌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减退,给中国家电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接下来,我们看看正在全球衰退的日本彩电品牌盈利现状。和创维数码一样,日本彩电企业采用的也是财年报告制度,也就是截止2015年3月31日。

索尼电视,不赚钱的第一

首先是最大的索尼,索尼电视2014财年实现营收8351亿日元(约合41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就彩电而言,索尼的销售收入还是领先中国企业,但因美元升值等汇率因素影响,全年营业利润为83亿日元(约合4.16亿元),营业利润率只有0.99%。

据家电网了解,日元兑美元汇率每贬值1日元,索尼电视业务的营业利润就要减少25亿日元(约1.2亿元人民币),而从2013年6月初到2015年6月初,日元兑美元汇率从99:1贬到了 124:1。

夏普电视2014财年营收3700亿日元(约合185.7亿元),同比下降10.6%。夏普电视所在数字信息家电部门去年营业亏损135亿日元(约合6.7亿元),营业利润率-3.1%。

业内分析人士称,夏普在液晶业务上巨亏,已经无暇顾及彩电产品业务发展,去年这家公司就退出了欧洲彩电市场,今年可能也会退出北美、澳洲等国际市场,中国彩电企业亟需抓住这个世界彩电产业西移的机会。

至于松下电视、东芝电视,去年基本都是深陷亏损泥潭。另据家电网了解,日本东芝电视今年1月29日就宣布将彻底退出国际彩电品牌市场,目前在北美、欧洲市场已经完成退出,在亚洲有望年底前完成退出,东芝电视在中国市场的品牌销售已经被TCL接手。

在上述人士看来,小米乐视海信等厂家就内容、用户、生态等第一名反复口水争夺愈演愈烈,但应看到国际彩电市场的价值,国内消费低迷,国产品牌走出去赚世界的钱更具长远意义,而且国产单一品牌和三星、LG比,角逐国际市场还有很大差距,中国企业亟需团结向外,借助集强优势来扩大海外销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