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民谣故事 卷总
编辑 | 王悦
Start here:
就在不久前,身边很多从来不看家庭剧的年轻人都入了《都挺好》的坑。每天跟着苏大强一家子生气,可越到最后,却越听懂了片尾曲蕴藏的深意——
“轻轻拥抱是那么亲,却用了半生来走近……”
这也是我少有的不愿意错过片尾曲的追剧经历。当毛不易的声音伴着音乐缓缓倾诉,那些被剧情牵动的痛点也总能得到些许安抚。
有点意外,又丝毫不意外,这首歌的作者,是罗大佑。
65岁的罗大佑,为什么还能用音乐打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
01
这首《叮咛》刚上线的时候,有年轻的朋友纳闷:“教父”级别的罗大佑为什么愿意给电视剧写歌?还愿意把自己的歌给一个年轻歌手唱?
其实,他的音乐从来不是“高高在上”,更是从来没有离开过脚下的这个时代,反而一直走在时代的最前面,引领着流行和审美。概括来说,就是——
“潮”。
早在几十年前,罗大佑就已经为影视剧创作了无数“爆款”神作,这其中的许多经典作品,也都是由罗大佑创作、他人演唱完成。
提起《野百合也有春天》一定没有人感到陌生,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首歌其实也是80年代的电影《野雀高飞》的插曲,罗大佑也把这首歌交给了当年的新人女歌手潘越云演唱,自此成为经典。
1990年,三毛按照张爱玲的生平写就了电影剧本《滚滚红尘》,单从林青霞、张曼玉、秦汉的阵容卡司便已经能感受到影片在当年娱乐圈的轰动性。而比电影更“火”的,还是罗大佑创作、陈淑桦演唱的主题曲《滚滚红尘》:“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难聚,爱与恨的千古愁……”从60后到90后,相信都对这首歌非常熟悉。
除此之外,《搭错车》中的《是否》《酒干倘卖无》《一样的月光》等等等等,都是罗大佑曾为当年最红的影视剧创作的音乐。
你看,他一直代表的是一个年代下最流行、最时髦的新鲜事物啊。
02
80年代末,罗大佑来到香港发展,并在这里创建了厂牌“音乐工厂”。恰巧,这也是香港影坛最热闹的时期。离开TVB的杜琪峰转战大荧幕,并与刚刚回到香港的罗大佑惺惺相惜。此后,几乎有杜琪峰的电影,就能听到罗大佑的音乐。
也有人说,是罗大佑帮杜琪峰构建了一个延伸出银幕之外的“音乐江湖”。
1990年,杜琪峰凭借《阿郎的故事》在香港影坛立稳,周润发和张艾嘉在片中上演了一段撕心裂肺的爱情悲剧,片中的插曲正是罗大佑的《恋曲1990》。更让无数人泪奔的主题曲《你的样子》,恰如为片中发哥唱响的浪子悲歌:
“我听到传来的谁的声音象那梦里呜咽中的小河
我看到远去的谁的步伐遮住告别时哀伤的眼神
不明白的是为何你情愿让风尘刻画你的样子
就向早已忘情的世界曾经拥有你的名字我的声音”
绝不仅仅是在30年前,就算在30年后的今天再次听到这样的旋律,也足够让人惊叹。
罗大佑也对这首作品格外钟情,不久前还曾发过一个电音现场版的《你的样子》。
罗大佑电音版《你的样子》
舞台上的他穿着牛仔衬衫,双手紧紧握着麦克风,闭着眼睛随着节奏左右摆动脚步。伴着炫目的灯光,台下的人们也举起双手随着音乐摇摆,当一首曾经的浪子悲歌融入新的元素,瞬间成了最酷的蹦迪现场。
这完全不是为了赶时髦而强行加入的生硬改编,你会发现,当30年前的旋律和歌词融合了当下的新潮,不仅丝毫没有违和感,反而让音乐本身的魅力更加凸显。
原来,他真的一直是走在时代流行前端的逐浪人。
03
罗大佑的“潮”,不仅体现在音乐上,而是由内而外,由审美到修养贯通的气度和修为。
时光倒回40年前,罗大佑顶着一头爆炸头,穿着一身黑衣登场。总觉得这一时期的他,造型像极了年轻的Bob Dylan或是Lou Reed,他就是注定在人群中要被看到的那一个。
戴上墨镜,一个新的巨星横空出世,瞬间成了年轻人们效仿的潮流偶像。
曾有传闻说,罗大佑早期戴墨镜登台是因为做放射科医生养成的习惯。不过他在一次采访中否认了这个说法,他说,自己的性格算是内向,以前面对摄影机时也经常比较担心,所以才需要墨镜来帮忙。
大概从1986年开始,罗大佑慢慢摘掉了墨镜,后来,又剪掉了一头长发。如今,罗大佑的经典形象变成了黑框眼镜+衬衣牛仔裤,卷起的裤脚和袖口整洁利落,头发总是一丝不苟,眼镜背后的眼神依旧凌厉。这样的打扮,总是让人忘记他的年龄。
其实造型的改变对他来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头发其实是生活里的一个部分,我并不特别把它当作一种造型。”但就在这样的不经意之间,罗大佑便轻轻松松地树立了在人们心目中标志性的形象。
所以,所谓的时尚和潮流,从不属于那些卖力追赶的人;有的人,生来就是浪潮上的一部分。
04
60岁以后,在大多数人选择“退休”的年龄,罗大佑却更忙了。
近两年,他全世界地开巡演,并花了一整年在台北Legacy现场近距离演出。他和不同的新生代音乐人合作,一次又一次地翻新演出编曲,一次又一次地进行音乐试验。
他说,之所以这样做,别无其他,只是为了让音符继续前行。
不久前,罗大佑刚刚发了新歌,名字叫做《免费》。
免费 套餐的酒水免费
行规 两厢情愿无悔
先买一送一又下杀再送一杯
内附有群星联手跨年夜的票两位
网路 上网下载免费
以虚拟友情按赞来奉陪
在市服务器内面对面进化人类
升级到云端的规格格式化轮回
36年前,罗大佑在《未来的主人翁》中写下了对未来残酷的预言:“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36年后,他在《免费》中再次唱出了隐藏在时代美丽外壳下的深度思考。
当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大胆地讲出社会现实的真相,选择勇敢地站出来的那个人,依旧是罗大佑。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叶……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多年以后,二十年前那些从北京坐火车慕名前来上海,只为赶赴罗大佑第一场中国大陆演唱会的年轻人里,走出了许许多多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精英,他们创办杂志,他们善用媒体,他们在二十年的岁月里看过了太多的人事变故。
高晓松回忆看罗大佑演唱会激动场景:年轻人整火车整飞机地去现场追星
作为罗大佑的铁杆粉丝质疑,许知远正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当多年以后他再次面对当初见面时令他激动万分的“神”时,他所拥有的全新感触是前所未有的,他和罗大佑面对面访谈了数个小时,最后留下这样的句点:“这个时代始终在变,似乎唯有罗大佑没变,因为他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
这句感慨依然适用于二十年后的今天,当罗大佑再次回到中国的首都北京,回到最振奋人心且具有时代意义的演出场馆——工人体育场。
看一场罗大佑演唱会,是愿望清单上必须打卡的内容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们应该都回来了,那个属于他们的时代领袖回来了;如今正在离家的年轻人们也会来看一看,这位站在台上唱歌的“大叔”依然“少年”着,依然能在兴奋时跳跃,挥手,满场狂奔,然后在那些再熟悉不过的旋律声中,带着所有人泪流满面,且面带笑颜……
因为他是罗大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