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变哥@时金研究所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最近,A股上市公司优德精密遇到了一件糟心事。5月6日晚间,优德精密发布公告称,公司的董事黄崇胜收到了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但是却表示这件事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为这次调查事件是针对另一家上市公司怡球资源的。也就是说,优德精密“躺枪”了。
那么,怡球资源为何会被立案调查,怡球资源、优德精密、黄崇胜之间又有什么错综复杂的关系呢?
一、怡球资源涉嫌信披违规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对于怡球资源的相关高管来说,可能过得并不愉快。4月30日晚间,怡球资源发布公告称,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同时公司董事长黄崇胜,时任公司董事黄韦莛,时任公司董事会秘书WONG SOON MING也分别收到了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
虽然这次公告并未披露立案调查的具体事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次立案调查中涉及的时任董秘WONG SOON MING已经在2017年10月份辞去了怡球资源的董秘一职。而2017年,怡球资源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增长。
根据2017年年报,怡球资源在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53.84亿元,同比增长42.93%,实现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幅竟然高达1149.33%。在业绩暴增阶段选择辞职,董秘WONG SOON MING的行为未免有些蹊跷。
公开信息显示,怡球资源主要从事铝合金锭业务,利用所回收的各种废旧铝资源,进行分选、加工、熔炼等工序,生产出再生铝合金产品。主要产品是各种规格型号的铝合金锭,广泛运用于汽车、电器、机械、建筑、电力、交通、计算机、包装、五金等多个领域。
4月26日,怡球资源披露了2018年年报。年报显示,怡球资源在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62.97亿元,同比增长16.95%,实现净利润9752.30万元,同比减少69.80%。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怡球资源表示,主要是因为主营业务经营成本增加、公司调整内部原料分配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汇率波动、利息收入变动、有价证券价格波动等原因。
然而,怡球资源增收不增利的经营状况进入2019年后又进一步恶化,出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向下滑的局面。根据怡球资源发布的2019年一季报,2019年前三个月,怡球资源实现营业收入13.29亿元,同比减少16.65%;实现净利润854.50万元,同比减少88.89%。对于2019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降,怡球资源称主要是汇率波动、计提存货增加、有价证券价格波动、调解费用增加等原因导致的。
从2018年以来的业绩表现来看,怡球资源的经营状况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现在又遭到立案调查,势必对公司造成负面影响。从市场方面来看,5月6日开盘,怡球资源直接跌停,随后又连跌两天,5月8日,怡球资源的股价报收于1.97元/股,三日总跌幅达到16.88%。
二、曾有信披违规前科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怡球资源第一次因为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了。黄崇胜和黄韦莛此前也存在违规前科,曾因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及时和前后不一致等行为遭到上交所的通报批评。
2016年8月17日,怡球资源发布公告称,与交易对方北京蓝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2016年8月15日签订了合作协议,对北京蓝吉进行增资2000万元,获得增资后的北京蓝吉注册资本总额的25%。这份合作协议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协议,但是怡球资源却在公告中将协议界定为“意向性协议”,涉嫌信息披露不准确。
同时,在这份公告中,怡球资源利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渠道披露了与投资标的仅存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山东某电动车公司的信息,而且存在大量宣传、广告性用语。
其中,关于“山东某电动车公司2016年与2017年分别扩大5000辆产能,2018年再扩大1万辆产能,3年实现2万辆电动客车生产能力,届时实现年产值500亿元”等描述,并没有披露实现条件和事实依据。
另外,2017年1月14日,怡球资源披露了出售资产的公告,拟以4000万元的价格转让所持有的北京蓝吉25%的股权,预计产生约2000万元的投资收益。经后期核实,怡球资源在2016年12月16日与交易对方上海九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出售资产的股权转让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怡球资源2015年经审计的净利润约为975万元,这次资产出售产生的2000万元利润远远超过2015年经审计净利润的10%以上,而且绝对金额超过100万元,已经达到规定的披露标准。但是,怡球资源直至2017年1月14日才披露这笔资产出售事项,涉嫌信息披露严重滞后。
三、饱受争议的资本运作
其实,优德精密“躺枪”也并不是毫无依据。2016年9月份,优德精密登陆A股,而黄崇胜当时就已经是公司的董事了,但是没有持有优德精密的股份,而优德精密的二股东United Creation Management Limited的实控人则是黄崇胜的妻子林胜枝。
也就是说,黄崇胜既是怡球资源的董事长,也是优德精密的董事。不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与怡球资源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相比,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
2012年4月,怡球资源在A股上市,实控人是黄崇胜、林胜枝夫妇,两人都是中国台湾籍。
实际上,怡球资源在A股上市之前,黄崇胜曾经在马来西亚创办过马来西亚怡球金属熔化有限公司,并且这家公司还在马来西亚成功上市,当时的怡球资源只是马来西亚怡球的孙公司。
但是,在2008年,黄崇胜、林胜枝夫妇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股权转让,最终使马来西亚怡球退市。同时,马来西亚怡球和当时的怡球资源对调了身份,反倒成了怡球资源的孙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怡球当初在马来西亚退市的时候,出现了大幅亏损,亏损金额约3000万人民币。后来经过精心包装之后,来到A股,重新上市,就变成了现在的怡球资源。
这种充满“戏剧性”地操作,使怡球资源从上市开始就饱受争议,很多投资者担心黄崇胜在马来西亚所展现出来的资本操作手段会在A股“故技重施”。
果不其然,黄崇胜和林胜枝夫妇来到A股后,再次展现了他们的资本运作手段,最受投资者非议的是2016年1月份的一次海外收购。
2016年,怡球资源以15.28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了3926.7万股,并支付现金1550万美元,合计作价6.81亿元收购了原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Metalico公司100%的股权。
资料显示,Metalico成立于1997年,2005年3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Metalico是美国一家较大的含铁及非含铁废金属回收业务的企业,主要的销售对象为钢铁产业、高温合金产业、铸造产业及贵金属产业等的原材料消费者。
2015年9月,Metalico从纽交所退市,退市之后与黄崇胜和林胜枝夫妇100%持股的TML公司的子公司合并,于是成了TML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就成了怡球资源的关联公司。
按照通俗的说法,当时的Metalico实际上就是个壳公司,在退市之前连续三年出现亏损,2013年至2015年的净利润分别是-2.16亿元、-2.73亿元和-3.15亿元。
说到这里,可能不少人要有点糊涂了,Metalico在2015年9月份的时候已经被黄崇胜和林胜枝夫妇收购了,为什么又出现了怡球资源在2016年1月收购Metalico?
最让人非议的操作就在这里,事实上,2015年12月份,黄崇胜和林胜枝夫妇在收购了Metalico后,又将Metalico的大部分股权卖了出去,当时两家投资公司上海欣桂、文佳顺景分别收购了Metalico 57%和28.5%的股份,交易金额分别为4亿元和2亿元。
然后,在2016年1月份,怡球资源又花了6.8亿将Metalico买了回来。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先迅速买下一家公司,然后再卖出去,最后再买回来,如果说里面没有不可告人的猫腻,估计大部分投资者是不相信的。
还有一点也很可疑,以怡球资源对Metalico的收购价格分析,上海欣桂和文佳顺景这两家投资公司“突击入股”Metalico似乎并没有获得什么收益,基本上是白忙活一场。
四、近8万股民受影响
怡球资源2019年的一季报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股东总人数为78600人。
法律人士表示,怡球资源及相关高管是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而被立案调查的,这意味着怡球资源及相关高管极有可能构成虚假陈述。虽然怡球资源具体涉嫌哪方面信披违法还有待于证监会的调查结果,不过,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被调查后最终被罚的概率非常大。
参照以往的类似案件,一旦证监会作出正式处罚,对于怡球资源的股民而言,预计在2019年4月30日前(含当日)买入且在2019年5月1日及之后卖出或持有怡球资源股票的投资者具备初步的索赔资格。
近年来,投资者向上市公司成功索赔的案件并不少见。根据《证券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上市公司因虚假陈述等证券欺诈行为导致投资者权益受损的,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投资差额、佣金、印花税和利息损失等。
具体来看,投资者参加诉讼的流程并不复杂。证监会的正式处罚落地后,投资者方面仅需要提供股票交易记录、身份证明以及委托文件即可。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截止目前,相关股民维权平台已经收到93件针对怡球资源的投诉,其中69件已经被律师接受。不过,相比8万的股民来说,维权的人还是太少了,可见股民的维权意识都还不高,这也是很多高管敢肆意玩弄股民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