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诞生到上市,Uber到底改变了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诞生到上市,Uber到底改变了什么?

Uber首先改变了自己。

文|3eLife

5月10日,有原优步中国员工向媒体透露,“我们最近经常聚会,大家已经开始庆祝了”。而庆祝的原因,是他们在3月31日收到前公司发来的邮件,其中表示“您被认定为Uber前员工,并持有未兑现的RSU(限制权益股票),股票期权,或者(SAR)股票增值分红。Uber将根据您历史工作档案中的信息,给发送与您的未偿还资产相关的信息”。

而在北京时间5月10日,也正是Uber在纽交所上市的日子。

【优步改变了出行!】

关于“网约车”这个点子是如何被提出,并第一个实践的,坊间流传着各种版本,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即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与朋友加雷特·坎普在巴黎游玩,因为苦于打不到车而萌生了开发手机打车软件的念头。这个说法之所以流传范围广,主要还是因为故事中描述的场景——两个大汉在街头不断地招手,却始终没有一辆出租车愿意在他们面前停下——很是能引起网友的共鸣。

不论这个故事真实性如何,由卡兰尼克创立的Uber确实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网约车鼻祖。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10月,Uber正式在旧金山地区推出第一款App,并掀起了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革命开端。随着“网约车”这一概念逐渐扩散到全球,并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同,现在都市中的年轻人在需要打车时,也越来越少在马路边挥手拦车,而是通过App来实现。

网约车这种新的经营模式,不仅对全球用户产生影响,也很快成为各地出租车司机的眼中钉。在巴黎,出租车司机会故意划破Uber用车的轮胎,甚至砸碎车窗;德国出租车司机罢工游行抵制Uber;而在美国本土,Uber也少不了与各大出租车公司打官司。

但是发展到后来,网约车与出租车竟然合作了起来,让无数出租车司机也有了从网上接单的机会,使得用户的出行效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优步改变了中国?】

很快,Uber就开始在全球范围落地自己的业务。在Uber全球化扩张过程中对我们影响最深的,就是2014年“优步中国”的诞生。而早在2015年10月20日,Uber中国就曾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补充其在成都的业务,称当时仅成都就已经超过纽约,成为Uber全球订单量最高的城市。

不过在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的同时,激烈激烈的网约车市场却也成为Uber发展历史上的“梦魇”。按照卡兰尼克在2016年的发言显示,当时Uber业务在美国已经盈利,却在中国一年亏损10亿美元,“我们有一个强劲的对手,他们在每一个城市都没有盈利,但是他们正在购买市场份额”。而这里提到的“强劲的对手”,就是由滴滴和快的合并而来的滴滴出行。

根据马化腾在香港大学演讲时的自述,滴滴和快的烧钱补贴时,最高一天亏损4000万,但谁也不敢收手,因为一收手就是前功尽弃。而在两家合并之后,这股子“真气”依然没有化开,为了让过往的亏损值回票价,滴滴出行必须在国内网约车市场取得压倒性的地位,因此面对加下来和优步中国的竞争,同样也没有收手。

在滴滴出行背后源源不断供血的是商业模式相对成熟,已经开始大步盈利的腾讯与阿里,而优步中国则需要在几乎没有盟友的情况下对抗这位烧钱界的“武林高手”。虽然优步依靠在全球其他地区的活力填补在华期间的亏损,但是一年如此大额度的亏损,还是让Uber选择了放弃。

2016年年中,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随后优步中国的员工也陆续收到了“补偿方案”。自此,滴滴出行成为国内网约车行业唯一的巨头。

【Uber改变了自己。】

在退出中国市场之后,Uber很快面临其发展至今最大的一个低谷,美国政府部门的调查,与Alphabet自动驾驶车部门Waymo打官司,被意大利法院下禁令,甚至创始人也被卷入各种负面新闻……一系列的内忧外患让许多人失去了对Uber的信心。最终,Uber的创始人兼CEO卡兰尼克抱憾离职,公司的多位高层也陆续离职,仅仅在几个月的时间里,Uber就失去了它的CEO、COO、CBO、CFO、CMO和工程部门SVP等多位高层。

根据外媒报道显示,彼时Uber为了寻找CEO候选人向不少科技高管抛去橄榄枝,但是多半都拒绝了这一职位,最后由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接盘这家内外交困,全球多地都面临危机的公司。而这位新上任的CEO,很快就对Uber现有业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将卡兰尼克时代备受重视的租车业务Xchange Leasing打包出售,彻底关闭了面向消费者的租赁汽车业务,以及剥离公司在俄罗斯以及东南亚等地资产和业务。

与此同时,Uber又寻找新的增长点,包括重视外卖服务、自动驾驶汽车等。根据Uber官方的数据显示,2018年其在共享出行业务上毛账单收入为415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净营收为9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0%;外卖服务的毛账单收入为8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168%;净营收为10亿美元,同比增长108%;货运服务和新移动服务在2018年的毛账单收入为3.67亿美元。因此不出意外的话,今后Uber也会在这些业务上继续投入更多的精力,谋取更多的盈利渠道。

当然,Uber旗下最为外界看好的业务,还属“未来科技”无人汽车。尽管在去年8月曾有消息称,Uber股东或将决定关闭这一业务,而后发生在美国本土的一场无人车事故也为其蒙上阴霾。但还是有投资者看好这一个项目,今年4月Uber宣布自动驾驶部门获得来自软银及丰田的10亿美元新融资。显然,在今后这一项目依旧会是Uber发展的重点之一。

【Uber改变未来……】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全球网约车第一股Lyft,亦或者网约车鼻祖Uber,在其本职的网约车业务上,都没能找到良好的盈利模式。这也使得公司在股价上遭遇了不小的打击,Lyft在上市首日收涨8.74%之后,在第二个交易日跌幅达到11.85%,跌破发行价。而Uber更是遭遇的上市即破发的沉重打击,市值一度不足700亿美金。好在CEO心态比较稳,在此前公布的招股书上就坦言Uber短期内不会实现盈利,“当我们看到明显的长期利益时,不会排除做出短期财务牺牲”。

其实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流血上市确实算不上新鲜事,相反有Lytf和Uber这两位先例在前,后续上市的其他网约车公司背负的压力还会相对更小,毕竟股价跌是业界常态,股价涨就是比行业鼻祖更厉害了(笑)。而在上市之后,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就更加多样化了,一方面通过发行股票可以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但同时这也意味需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且相应的数据也须更加透明。

而Uber上市后所面临的这些机遇和挑战,也应当能给其他网约车同行,例如滴滴、Ola、Grab等公司带来启示:以目前的市场行情,单一网约车模式就没有一家能够实现盈利。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这些网约车出行平台来说,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需要具备多样化服务进行平台经营业务的拓展,或者需要对技术的大力投入,抢先一步赢在未来。只有这样,方有可能在日后更加激烈的网约车全球战场中占据更多的优势。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Uber

2.7k
  • Uber及其首席执行官分别向特朗普就职基金捐赠100万美元
  • 瑞士常驻日内瓦代表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新任主席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诞生到上市,Uber到底改变了什么?

Uber首先改变了自己。

文|3eLife

5月10日,有原优步中国员工向媒体透露,“我们最近经常聚会,大家已经开始庆祝了”。而庆祝的原因,是他们在3月31日收到前公司发来的邮件,其中表示“您被认定为Uber前员工,并持有未兑现的RSU(限制权益股票),股票期权,或者(SAR)股票增值分红。Uber将根据您历史工作档案中的信息,给发送与您的未偿还资产相关的信息”。

而在北京时间5月10日,也正是Uber在纽交所上市的日子。

【优步改变了出行!】

关于“网约车”这个点子是如何被提出,并第一个实践的,坊间流传着各种版本,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即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与朋友加雷特·坎普在巴黎游玩,因为苦于打不到车而萌生了开发手机打车软件的念头。这个说法之所以流传范围广,主要还是因为故事中描述的场景——两个大汉在街头不断地招手,却始终没有一辆出租车愿意在他们面前停下——很是能引起网友的共鸣。

不论这个故事真实性如何,由卡兰尼克创立的Uber确实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网约车鼻祖。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10月,Uber正式在旧金山地区推出第一款App,并掀起了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革命开端。随着“网约车”这一概念逐渐扩散到全球,并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同,现在都市中的年轻人在需要打车时,也越来越少在马路边挥手拦车,而是通过App来实现。

网约车这种新的经营模式,不仅对全球用户产生影响,也很快成为各地出租车司机的眼中钉。在巴黎,出租车司机会故意划破Uber用车的轮胎,甚至砸碎车窗;德国出租车司机罢工游行抵制Uber;而在美国本土,Uber也少不了与各大出租车公司打官司。

但是发展到后来,网约车与出租车竟然合作了起来,让无数出租车司机也有了从网上接单的机会,使得用户的出行效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优步改变了中国?】

很快,Uber就开始在全球范围落地自己的业务。在Uber全球化扩张过程中对我们影响最深的,就是2014年“优步中国”的诞生。而早在2015年10月20日,Uber中国就曾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补充其在成都的业务,称当时仅成都就已经超过纽约,成为Uber全球订单量最高的城市。

不过在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的同时,激烈激烈的网约车市场却也成为Uber发展历史上的“梦魇”。按照卡兰尼克在2016年的发言显示,当时Uber业务在美国已经盈利,却在中国一年亏损10亿美元,“我们有一个强劲的对手,他们在每一个城市都没有盈利,但是他们正在购买市场份额”。而这里提到的“强劲的对手”,就是由滴滴和快的合并而来的滴滴出行。

根据马化腾在香港大学演讲时的自述,滴滴和快的烧钱补贴时,最高一天亏损4000万,但谁也不敢收手,因为一收手就是前功尽弃。而在两家合并之后,这股子“真气”依然没有化开,为了让过往的亏损值回票价,滴滴出行必须在国内网约车市场取得压倒性的地位,因此面对加下来和优步中国的竞争,同样也没有收手。

在滴滴出行背后源源不断供血的是商业模式相对成熟,已经开始大步盈利的腾讯与阿里,而优步中国则需要在几乎没有盟友的情况下对抗这位烧钱界的“武林高手”。虽然优步依靠在全球其他地区的活力填补在华期间的亏损,但是一年如此大额度的亏损,还是让Uber选择了放弃。

2016年年中,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随后优步中国的员工也陆续收到了“补偿方案”。自此,滴滴出行成为国内网约车行业唯一的巨头。

【Uber改变了自己。】

在退出中国市场之后,Uber很快面临其发展至今最大的一个低谷,美国政府部门的调查,与Alphabet自动驾驶车部门Waymo打官司,被意大利法院下禁令,甚至创始人也被卷入各种负面新闻……一系列的内忧外患让许多人失去了对Uber的信心。最终,Uber的创始人兼CEO卡兰尼克抱憾离职,公司的多位高层也陆续离职,仅仅在几个月的时间里,Uber就失去了它的CEO、COO、CBO、CFO、CMO和工程部门SVP等多位高层。

根据外媒报道显示,彼时Uber为了寻找CEO候选人向不少科技高管抛去橄榄枝,但是多半都拒绝了这一职位,最后由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接盘这家内外交困,全球多地都面临危机的公司。而这位新上任的CEO,很快就对Uber现有业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将卡兰尼克时代备受重视的租车业务Xchange Leasing打包出售,彻底关闭了面向消费者的租赁汽车业务,以及剥离公司在俄罗斯以及东南亚等地资产和业务。

与此同时,Uber又寻找新的增长点,包括重视外卖服务、自动驾驶汽车等。根据Uber官方的数据显示,2018年其在共享出行业务上毛账单收入为415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净营收为9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0%;外卖服务的毛账单收入为8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168%;净营收为10亿美元,同比增长108%;货运服务和新移动服务在2018年的毛账单收入为3.67亿美元。因此不出意外的话,今后Uber也会在这些业务上继续投入更多的精力,谋取更多的盈利渠道。

当然,Uber旗下最为外界看好的业务,还属“未来科技”无人汽车。尽管在去年8月曾有消息称,Uber股东或将决定关闭这一业务,而后发生在美国本土的一场无人车事故也为其蒙上阴霾。但还是有投资者看好这一个项目,今年4月Uber宣布自动驾驶部门获得来自软银及丰田的10亿美元新融资。显然,在今后这一项目依旧会是Uber发展的重点之一。

【Uber改变未来……】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全球网约车第一股Lyft,亦或者网约车鼻祖Uber,在其本职的网约车业务上,都没能找到良好的盈利模式。这也使得公司在股价上遭遇了不小的打击,Lyft在上市首日收涨8.74%之后,在第二个交易日跌幅达到11.85%,跌破发行价。而Uber更是遭遇的上市即破发的沉重打击,市值一度不足700亿美金。好在CEO心态比较稳,在此前公布的招股书上就坦言Uber短期内不会实现盈利,“当我们看到明显的长期利益时,不会排除做出短期财务牺牲”。

其实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流血上市确实算不上新鲜事,相反有Lytf和Uber这两位先例在前,后续上市的其他网约车公司背负的压力还会相对更小,毕竟股价跌是业界常态,股价涨就是比行业鼻祖更厉害了(笑)。而在上市之后,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就更加多样化了,一方面通过发行股票可以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但同时这也意味需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且相应的数据也须更加透明。

而Uber上市后所面临的这些机遇和挑战,也应当能给其他网约车同行,例如滴滴、Ola、Grab等公司带来启示:以目前的市场行情,单一网约车模式就没有一家能够实现盈利。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这些网约车出行平台来说,除了本职工作之外,还需要具备多样化服务进行平台经营业务的拓展,或者需要对技术的大力投入,抢先一步赢在未来。只有这样,方有可能在日后更加激烈的网约车全球战场中占据更多的优势。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