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中美贸易争端的升级,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而对美国大豆种植者这一群体而言,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可谓是“不可承受之重”。近日,美国全国及大豆主产州的大豆产业组织持续发声,反对美国政府对华加征关税。
5月13日,美国第一大大豆主产州依利诺伊州的大豆种植者协会(Illinois Soybean Growers)发布声明,协会会长Lynn Rohrscheib用“不雨则已,一雨倾盆(when it rains, it pours)”来形容依州豆农们的处境。她说,“华盛顿方面的一再误判,使农民的生计面临着威胁。去年夏天,关税令依州的豆农们一夜之间失掉了近三分之一的市场;而中美贸易谈判进程的不确定性,如今又让豆农们在种植季到来之际感到痛苦和不安。”
5月13日,美国大豆协会(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也发表公告阐明立场,反对行政当局将关税作为解决中美贸易问题的途径。美国大豆协会会长、肯塔基州豆农史达威(Davie Stephens)说,豆农们受够了关税带来的损失,“在各个农业区,低落沮丧的情绪与日俱增。我们的耐心逐渐消磨,我们的资产日益减缩,而关税所带来的压力却在不断累积。”
在5月7日,美国大豆协会曾发文敦促美国行政当局取消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计划,并迅速与中国达成协议。史达威称,受贸易战影响的大豆农民们已“走投无路”。这篇文章经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翻译发布后,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环球时报、中国日报等中国主流媒体的广泛引用。
对美国大豆产业而言,中国市场凝聚了四十余年的辛勤耕耘,这意味着许多行业人士为此投入了人生中三分之二的时间和心血。早在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交的2个月后,美国大豆协会的首席执行官就作为美国农业专家随代表团访问中国,了解了中方希望推动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满足民众对蛋白质需求的愿望,并开始着手在中方有关单位与美方合作机构之间建立联系,将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在之后的四十年间,美国大豆产业在中国的工作始终体现了的互利合作、互惠共赢的精神。
可以说,中美建交四十年来,两国关系的历史性发展为两国带来了双赢,而美国大豆产业与有荣焉。而受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影响,过去近一年间,中美之间的大豆贸易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正如史达威所言:“我们亲历了中美大豆贸易的发展,现在却可能在余生都无法看到它恢复到曾经的规模。”
来源: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