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政务峰会在天津举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政务峰会在天津举行

5月15日,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政务峰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峰会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天津市互联网办公室、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和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共同承办。

5月15日,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政务峰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峰会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天津市互联网办公室、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和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共同承办。全国人大常委、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长江小涓,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小红出席峰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等单位领导,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部分重点城市政务工作主要负责人和专家代表约260人参加交流研讨。

本次峰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更好更快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导向,围绕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27号)、《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发〔2018〕45号)等一系列文件精神,交流“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经验,研究政务服务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共谋智能政务改革发展,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小红在致辞中指出,我们已经迎来了万物互联、万象更新的智能时代,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吹响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号角,开启了“放管服”改革的智能时代。进入新时代以来,天津迎来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承载着“一基地三区”建设的历史重任。今年是天津跨越负重前行、滚石上山的战略性调整阶段至关重要的一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指示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三个着力”为元为纲,深化改革,加快开放,大力实施承诺制智能化标准化便利化 “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营造一流营商发展环境。

小红副市长强调,推进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是天津市政府落实中央精神,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政府现代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通过政务服务领域大数据高效采集、整合共享、融合利用,运用互联网+新型技术,打造智能决策、智能监管、智能服务、智能办公的新型政府,是智能政务发展的历史必然。

小红副市长希望大家以本次高峰论坛为平台,为促进我国智能政务发展建言献策,共同商讨推动智能政务,深化“放管服”改革,这必将对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激扬思想,启迪智慧,引领思潮,为“智慧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长江小涓作了题为《智能技术与政务服务——机遇与挑战》的主旨发言,首先介绍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技术,总书记特别强调要运用人工智能提升服务和治理水平,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做出工作部署。之后重点从两方面对智能技术与政务服务融合发展进行了讲解。一方面是智能技术助力政府高效履职,从政府经济调节多维多层实时数据支持、市场监管及时精准有效、社会管理变不能为成为可以为、公共服务有效响应及边界变化等方面,介绍智能化给政府履行职能带来的新变化。另一方面是智能政务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智能政务潜力极大,线上服务减少办事负担、服务标准化、服务便利化、节约服务成本,智慧交通、智能化“无人审批”、智能化推送服务提升便利服务,新的服务与治理模式效率更高,复杂环境锻炼出强大技术能力保护知识产权、探知信誉,为政府治理赋能。同时挑战很多,潜在风险控制压力大,公共数据与个人隐私、智慧城市建设、企业从提供服务中获得大量数据,存在风险。最后谈了几点体会,智能时代的公共治理,一是智能技术使政府更好履行职能,二是大量问题超出传统治理范围与内容,三是在多难选择中寻求标准和程序的平衡,四是公共数据使用与隐私保护是长期争议,五是智能政务理论与实践重大课题,中国有利条件,为全球提供经验与案例

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冉文做了题为《贵州以“五化”推进政务服务创新突破》的主旨发言,介绍了贵州“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概况,按照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工作时提出的“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的要求,在财力有限,基础薄弱,缺乏像腾讯、阿里一样的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基础上,实现了一次性投入、集约化建设、共享共用的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办事一张网、平台一体化、全省一盘棋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格局,重点从把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作为提升服务效率的基本前提,把推进政务服务全程电子化作为“一网通办”的重要基础,把政务服务集成化作为创新服务方式的重要突破,把推进政务服务移动化作为改进提升服务的主要手段,把推进政务服务智能化作为创新发展的探索方向五个方面分享了贵州“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动的现实情况。

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应用管理处处长陈治佳做了题为《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主旨发言,介绍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进智能化在政务服务领域运用的要求,讲解了全国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的建设情况,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提出政务“一网通办”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操作性,以及对智能化系统的风险防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水平,建设一流营商发展环境。

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天津市营商环境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高级经济师赵宏伟作了题为《实施“一制三化”改革 打造智能政务·便利天津》的主旨发言,介绍了天津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先后经历了1.0(一门一站式)、2.0(一审一核现场审批式)、3.0(三集中三到位式)、4.0(行政审批局+一门一窗一网式)、5.0(人工智能审批)五个发展阶段。去年以来,创新推出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一制三化”改革,提升“放管服”集成改革,大力推进智能政务建设,剑指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重点从6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集成新时代放管服改革。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一颗印章管审批。三是实施承诺审批,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四是推行网上办事,建设一体化政务平台。五是实施审管联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六是推进智能政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分享了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智能政务发展,打造智能政务·便利天津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之后从3个方面提出了智能政务的机遇和思考。

一是智能政务之必要。智能政务是“放管服”改革的必然要求。智能政务是大数据应用的必然选择。智能政务是发展公共服务的必然趋势。智能政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由之路。智能政务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必要目标。

二是智能政务之基础。概括为“少、通、简、快”四个字,“少”即:行政审批少,办事环节少,直接干预少。“通”即:思想观念通,职能运转通,网络系统通。“简”即:申请材料简,运行流程简,系统功能简。“快”即:信息交换快,数据处理快,办事效率快。

三是智能政务之路径。概括为四个推动,即:推动一颗印章全贯通、全覆盖、管到底,推动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推动政府诚信、企业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推动审管联动、数据共享、智能政务应用。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支持小微企业,壮大实体经济,发展“一带一路”,推进国际合作,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国令第716号),加快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深化“一制三化”改革,减少政府事权,放活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公平、高效、透明、便捷的政务服务,全力打造“智能政务、便利天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之后进行了智能政务沙龙,围绕智能政务——内容之创新和和智能政务——问题之破解两个主题进行了探讨。

在智能政务——内容之创新沙龙环节,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鲍静从政务服务在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等方面的进展情况,河北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博从如何更好落实“一枚印章管到底”,宁波市政务办公室副巡视员章成智从在智能政务建设中如何处理实体大厅与网上大厅融合的问题,湖南省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向世聪从如何做到“政府部门审批一个事项”向“企业群众办一件事情”转变,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蒋红军从如何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省“一网通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杨建权从智能政务在审管联动中应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了讲解交流,分享了在推进智能政务改革中的经验和心得。

在智能政务——问题之破解沙龙环节,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余荣红从电子材料取代纸质材料的可行性及还存在的障碍和风险,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王晓霞从人工智能技术在现代政府治理中的作用如何界定,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刘强从智能政务在政府决策支持方面得到充分应用,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机构部总经理尚朝辉从智能政务建设过程中如何用好第三方资源,江苏省淮安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张守美从如何解决专业智能自助终端在24小时无人值守场所部署以及智能终端的维护问题和安全问题,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建平从智能政务的发展是否适用机器换人,各抒己见,深刻分析研判了智能政务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政务峰会在天津举行

5月15日,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政务峰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峰会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天津市互联网办公室、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和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共同承办。

5月15日,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智能政务峰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峰会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天津市互联网办公室、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和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共同承办。全国人大常委、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长江小涓,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小红出席峰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等单位领导,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部分重点城市政务工作主要负责人和专家代表约260人参加交流研讨。

本次峰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更好更快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导向,围绕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27号)、《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发〔2018〕45号)等一系列文件精神,交流“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经验,研究政务服务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共谋智能政务改革发展,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小红在致辞中指出,我们已经迎来了万物互联、万象更新的智能时代,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吹响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号角,开启了“放管服”改革的智能时代。进入新时代以来,天津迎来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承载着“一基地三区”建设的历史重任。今年是天津跨越负重前行、滚石上山的战略性调整阶段至关重要的一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指示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三个着力”为元为纲,深化改革,加快开放,大力实施承诺制智能化标准化便利化 “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营造一流营商发展环境。

小红副市长强调,推进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是天津市政府落实中央精神,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政府现代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通过政务服务领域大数据高效采集、整合共享、融合利用,运用互联网+新型技术,打造智能决策、智能监管、智能服务、智能办公的新型政府,是智能政务发展的历史必然。

小红副市长希望大家以本次高峰论坛为平台,为促进我国智能政务发展建言献策,共同商讨推动智能政务,深化“放管服”改革,这必将对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激扬思想,启迪智慧,引领思潮,为“智慧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院长江小涓作了题为《智能技术与政务服务——机遇与挑战》的主旨发言,首先介绍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技术,总书记特别强调要运用人工智能提升服务和治理水平,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做出工作部署。之后重点从两方面对智能技术与政务服务融合发展进行了讲解。一方面是智能技术助力政府高效履职,从政府经济调节多维多层实时数据支持、市场监管及时精准有效、社会管理变不能为成为可以为、公共服务有效响应及边界变化等方面,介绍智能化给政府履行职能带来的新变化。另一方面是智能政务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智能政务潜力极大,线上服务减少办事负担、服务标准化、服务便利化、节约服务成本,智慧交通、智能化“无人审批”、智能化推送服务提升便利服务,新的服务与治理模式效率更高,复杂环境锻炼出强大技术能力保护知识产权、探知信誉,为政府治理赋能。同时挑战很多,潜在风险控制压力大,公共数据与个人隐私、智慧城市建设、企业从提供服务中获得大量数据,存在风险。最后谈了几点体会,智能时代的公共治理,一是智能技术使政府更好履行职能,二是大量问题超出传统治理范围与内容,三是在多难选择中寻求标准和程序的平衡,四是公共数据使用与隐私保护是长期争议,五是智能政务理论与实践重大课题,中国有利条件,为全球提供经验与案例

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冉文做了题为《贵州以“五化”推进政务服务创新突破》的主旨发言,介绍了贵州“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概况,按照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工作时提出的“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的要求,在财力有限,基础薄弱,缺乏像腾讯、阿里一样的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基础上,实现了一次性投入、集约化建设、共享共用的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办事一张网、平台一体化、全省一盘棋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格局,重点从把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作为提升服务效率的基本前提,把推进政务服务全程电子化作为“一网通办”的重要基础,把政务服务集成化作为创新服务方式的重要突破,把推进政务服务移动化作为改进提升服务的主要手段,把推进政务服务智能化作为创新发展的探索方向五个方面分享了贵州“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动的现实情况。

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应用管理处处长陈治佳做了题为《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主旨发言,介绍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进智能化在政务服务领域运用的要求,讲解了全国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的建设情况,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提出政务“一网通办”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操作性,以及对智能化系统的风险防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水平,建设一流营商发展环境。

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天津市营商环境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高级经济师赵宏伟作了题为《实施“一制三化”改革 打造智能政务·便利天津》的主旨发言,介绍了天津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先后经历了1.0(一门一站式)、2.0(一审一核现场审批式)、3.0(三集中三到位式)、4.0(行政审批局+一门一窗一网式)、5.0(人工智能审批)五个发展阶段。去年以来,创新推出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一制三化”改革,提升“放管服”集成改革,大力推进智能政务建设,剑指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加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重点从6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集成新时代放管服改革。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一颗印章管审批。三是实施承诺审批,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四是推行网上办事,建设一体化政务平台。五是实施审管联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六是推进智能政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分享了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智能政务发展,打造智能政务·便利天津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之后从3个方面提出了智能政务的机遇和思考。

一是智能政务之必要。智能政务是“放管服”改革的必然要求。智能政务是大数据应用的必然选择。智能政务是发展公共服务的必然趋势。智能政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由之路。智能政务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必要目标。

二是智能政务之基础。概括为“少、通、简、快”四个字,“少”即:行政审批少,办事环节少,直接干预少。“通”即:思想观念通,职能运转通,网络系统通。“简”即:申请材料简,运行流程简,系统功能简。“快”即:信息交换快,数据处理快,办事效率快。

三是智能政务之路径。概括为四个推动,即:推动一颗印章全贯通、全覆盖、管到底,推动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推动政府诚信、企业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推动审管联动、数据共享、智能政务应用。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支持小微企业,壮大实体经济,发展“一带一路”,推进国际合作,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国令第716号),加快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深化“一制三化”改革,减少政府事权,放活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公平、高效、透明、便捷的政务服务,全力打造“智能政务、便利天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之后进行了智能政务沙龙,围绕智能政务——内容之创新和和智能政务——问题之破解两个主题进行了探讨。

在智能政务——内容之创新沙龙环节,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鲍静从政务服务在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等方面的进展情况,河北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博从如何更好落实“一枚印章管到底”,宁波市政务办公室副巡视员章成智从在智能政务建设中如何处理实体大厅与网上大厅融合的问题,湖南省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向世聪从如何做到“政府部门审批一个事项”向“企业群众办一件事情”转变,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蒋红军从如何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省“一网通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杨建权从智能政务在审管联动中应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了讲解交流,分享了在推进智能政务改革中的经验和心得。

在智能政务——问题之破解沙龙环节,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余荣红从电子材料取代纸质材料的可行性及还存在的障碍和风险,天津市委党校(天津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王晓霞从人工智能技术在现代政府治理中的作用如何界定,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副局长刘强从智能政务在政府决策支持方面得到充分应用,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机构部总经理尚朝辉从智能政务建设过程中如何用好第三方资源,江苏省淮安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张守美从如何解决专业智能自助终端在24小时无人值守场所部署以及智能终端的维护问题和安全问题,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建平从智能政务的发展是否适用机器换人,各抒己见,深刻分析研判了智能政务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