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界面四川 谢佳
据央视新闻报道,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著名作品包括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等,这位“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一直被视作是华人的骄傲。
贝聿铭生平:
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生于广州。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
曾获得过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等。
他的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投身建筑事业70多年来,优秀的作品早已遍布世界各地。
对于贝聿铭大师的成就,各大媒体也介绍了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言。
通过梳理贝聿铭大师的作品履历,发现其在北京、苏州、香港等国内城市都有代表作。贝聿铭大师与四川也曾有过不浅的缘分。
每一个成功的艺术家,都是极具个人特色和标签的。其作品往往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出自谁的手笔。
比如知名摄影师蜷川实花,高饱和度的花卉写真;比如崇尚自然,设计出光之教堂的安藤忠雄;再比如今天的主角——设计了法国巴黎卢浮宫广场前玻璃金字塔的贝聿铭。

能让贝聿铭这样的建筑大师为自己所在的城市,设计一座地标建筑,肯定是历经几代人都视之为骄傲的存在。
而作为天府之心——成都,曾有幸与贝聿铭大师产生过交集。
据悉,1997年初,成都市政府准备对天府广场(当时称作人民南路广场)进行改造建设。而在规划设计方面,贝聿铭接受了成都市政府的邀请,由自己的贝氏建筑事务所来主持了这次天府广场总体规划和成都博物馆的设计。
据资料显示:2000年年中,贝聿铭的儿子贝定中、贝礼中等人到成都考察后,与成都市政府签订了《天府广场总体规划和成都博物馆设计意向协议书》,随后开始运行相关规划设计。
同年底,贝氏建筑事务所提出的规划方案得到了四川省、成都市领导和专家的认可。称其设计方案手笔大、构思新、具有独特、新颖、严谨、流畅的特点。

从上面的规划图中可以发现,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天府广场方案中,广场东西部也有两栋类似卢浮宫前的“水晶”金字塔式建筑。这是贝聿铭拿手的玻璃艺术再现。
据称,这个设计方案还有水池、河渠、光影喷泉、城市瀑布等水景景观。如果这个方案最终能够成行,成都天府广场或许会被冠名为"东方卢浮宫”。
当年专家和市民对贝氏设计方案的反馈。图片来源:华西网
通过一系列专家研讨和市民意见征求,因为考虑到未来地铁交通、与周边建筑的协调、广场活动空间等问题,最后这个方案没有落实。
虽然天府广场设计方案没有通过,但贝聿铭与四川的缘分还在延续。
据了解,在汶川地震后的重建工作中,贝聿铭团队负责设计了映秀的汶川青少年活动中心,这次终于是在四川留下了一个珍贵的代表作。

汶川青少年活动中心2011年建成,设有抗震救灾展示室、地震体验室、4D电影院、多功能报告厅、图书中心、中小型培训教室等多个功能区域。
这座具备多功能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地震后灾区居民的生活和心理重建提供了更好的抚慰,是贝聿铭大师留给四川最好的设计作品之一。
贝聿铭大师最后的代表作是2008年在卡塔尔多哈落成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正如他自己所说,建筑是有生命的,一座城市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
虽然贝聿铭大师的辞世,让全世界喜欢他设计作品的人倍感遗憾。但正如贝大师和四川、和成都的缘分一样,好的作品终究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真正美好的事物,只看一眼就会留存在心中万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