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比芬太尼厉害百倍,变种毒品攻陷温哥华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比芬太尼厉害百倍,变种毒品攻陷温哥华

在2018年,过量服用夺去了1,489人的生命。温哥华市在2016到2018的三年期间,共记录了991人因非法药物而死亡。

文 | 温哥华头条

卑诗省毒品问题向来很严重,卑诗法医服务处(BC Coroners Service)公布了一份新的数据,今年(2019)前三个月每月有89人死于毒品过量服用。

报告中透露一个惊人的消息:一种比芬太尼更毒上一百倍的新型毒品:卡芬太尼(carfentanil),正式登上罪恶的舞台。

先看这个数字,里面透露两个信息,一个好,一个坏。

好消息是它相当于平均每天不到三人死亡,比去年同期平均每月132人减少近三分之一。这是自2012年以来第一季度同比下降。最小的下降幅度是在二月,当时死亡人数从2018年的88人下降到2019年的63人。

有人因吸毒而死,其实都不是好消息,死得再少也还是令人难受,但卑诗法医服务处的数据,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内幕”,即,一种比芬太尼毒性高100倍,被称为卡芬太尼的合成阿片类药物正肆虐卑诗省。

卡芬太尼是什么鬼东西

先让我们岔出来,看看卡芬太尼这东西。

卡芬太尼在1974年,首次被杨森制药成功合成,它虽然也是阿片类药物,但其他同类药物与它一对比就显得十分小儿科。它可以迅速抢夺大脑中阿片受体,具有压倒性的效力。毫无疑问,这种药效惊人的药物一面世,就立即引起了大众的顾虑和恐慌。所以它的唯一常规用途,也只能作为如大象、熊等大型动物的全身麻醉剂。

然而,即使用在如此庞大的大象身上,兽医都必须非常注意大象身上有无肺水肿和毛细血管出血的迹象。为了防止大象丧命于这种可怕的药物, 他们要经常观察有无粉红色的泡沫从大象的鼻子渗出。除了大型动物麻醉剂外,卡芬太尼还有另外一个更让人恐惧的身份—— 化学武器。

2002年,车臣分裂武装在莫斯科大剧院劫持了8百名人质。俄罗斯特种部队在与恐怖分子僵持三天无果后,竟将希望寄托于卡芬太尼身上。当时一种气溶胶版本的卡芬太尼和药效没那么强的瑞芬太尼被混在一起,通过排气口送入剧院内。僵局确实是被打破了,40名恐怖分子全部被击毙。

然而,在场的800多名人质也因卡芬太尼的药物作用全部陷入昏迷。还是在大剂量纳洛酮 (阿片类药物的解毒剂)的使用下,才得以唤醒大部分人质。但让人沮丧的是,其中130多名人质却再也醒不来了。

卡芬太尼 毒性强过芬太尼

卑诗法医服务处的数据发现,本季度所有过量死亡病例中约有85%检测到这两种致命药物(芬太尼和卡芬太尼),而2018年为87%。虽然看起来减少了2%,但与卡芬太尼有关的死亡人数却在飙升,截至今年3月底,在芬太尼检测到227的死亡案例中,有64例检测到卡芬太尼,而2018年为35例。

报告显示,滥药死亡个案中,超过三分之二年龄介乎30至59岁,男性占个案四分之一。而每10宗个案,就有9宗发生在私人物业内,其中一半以上属于住宅。意思是,这类毒品多半是在舞会或者窝在家中偷偷吸食为主。

另外,2016年有993名省民因非法药物过量死亡。2017年,这一数字上升了近50%,达到1,487。在2018年,过量服用夺去了1,489人的生命。温哥华市在2016到2018的三年期间,共记录了991人因非法药物而死亡。

不过,卑诗法医服务处也表示,受监督的消费场所或药物过量预防站(即毒品注射屋)没有死亡的情况发生。

又据《省报》(The Province)报道,2019年由Adam Winstock博士及其在伦敦的研究团队领导的全球药物调查,对36个国家的130,000多名人员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询问了1,960名加拿大人),发现加拿大人过去12个月内使用可卡因的天数为10天(几乎每月一次),接近一年6天全球答案的两倍(排第一的是苏格兰,每年平均使用12天)。

更重要的是,加拿大的可卡因价格每克约85加元,与世界其他地区(平均120加元)相比,便宜得太多,这可能使加拿大的瘾君子戒毒比戒烟还难。

好山好水 都被毒品毁个净

特约评论员丁一味表示,尽管有毒品注射屋,还是有人愿意透过“非正式管道”取得不知内含成份的毒品,难怪致死率那么高。

“不过这不是我关心的。”丁一味提到,卡芬太尼和派对药丸、合成大麻这些药性强大的毒品,被称为新型精神活性物质(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NPS),他说:“我关心的其实是去年10月间,加拿大卫生部的一份报告,那份报告的重点是,由于芬太尼危机,几十年来第一次,加拿大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可能会缩短。实际上在BC省,芬太尼过量造成的死亡已经使BC省平均寿命在2014到2016年期间缩短了一个月。”

丁一味说,去年加拿大卫生部的新闻发布,让他记忆犹新,当时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谭泰瑞莎(Theresa Tam,译音)在报告中说,加拿大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在过去许多年里一直在稳定地延长,但是这个趋势可能会发生改变。仅在2017这一年的时间里就有将近四千个加拿大人死于芬太尼过量,也就是说,平均每天11人。

“其实不用看报告的结果,我们都能猜想得到,大部分死于芬太尼过量的加拿大人必是男性,当然,报告还提到了,这些男性的年龄在20岁到59岁之间。他们当中无家可归者和原住民的比例超出其他群体。”

丁一味认为,“现在江湖上出现了比芬太尼更毒上100倍的卡芬太尼,也许明年再调查平均寿命,恐怕缩短了不止一个月,省府和联邦势必要更加重视。”

他指出,很多人移民加拿大,是因为这边有好山好水,寿命顶多是附加原因,毕竟有好山好水的大环境,才能助人长寿,“然而,现在毒品的泛滥拉低了平均寿命,它的意义则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充满了滥药的问题,就算我们自己可以有足够的定力不碰它,但如何能够让我们的下一代远离这样的环境,却成了移民后的一大课题,说来相当讽刺。”

丁一味期望政府执法部门拿出百分之一千的勇气,去打击越来越严重的毒品问题,还给所有加拿大人一个干净的空间,让加拿大除了好山好水之外,还有“好环境”。

图源:Pixabay、CBC

编辑:李天治

责任编辑:林伯宴

平台:温哥华头条

微信ID:Vancouverheadlin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比芬太尼厉害百倍,变种毒品攻陷温哥华

在2018年,过量服用夺去了1,489人的生命。温哥华市在2016到2018的三年期间,共记录了991人因非法药物而死亡。

文 | 温哥华头条

卑诗省毒品问题向来很严重,卑诗法医服务处(BC Coroners Service)公布了一份新的数据,今年(2019)前三个月每月有89人死于毒品过量服用。

报告中透露一个惊人的消息:一种比芬太尼更毒上一百倍的新型毒品:卡芬太尼(carfentanil),正式登上罪恶的舞台。

先看这个数字,里面透露两个信息,一个好,一个坏。

好消息是它相当于平均每天不到三人死亡,比去年同期平均每月132人减少近三分之一。这是自2012年以来第一季度同比下降。最小的下降幅度是在二月,当时死亡人数从2018年的88人下降到2019年的63人。

有人因吸毒而死,其实都不是好消息,死得再少也还是令人难受,但卑诗法医服务处的数据,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内幕”,即,一种比芬太尼毒性高100倍,被称为卡芬太尼的合成阿片类药物正肆虐卑诗省。

卡芬太尼是什么鬼东西

先让我们岔出来,看看卡芬太尼这东西。

卡芬太尼在1974年,首次被杨森制药成功合成,它虽然也是阿片类药物,但其他同类药物与它一对比就显得十分小儿科。它可以迅速抢夺大脑中阿片受体,具有压倒性的效力。毫无疑问,这种药效惊人的药物一面世,就立即引起了大众的顾虑和恐慌。所以它的唯一常规用途,也只能作为如大象、熊等大型动物的全身麻醉剂。

然而,即使用在如此庞大的大象身上,兽医都必须非常注意大象身上有无肺水肿和毛细血管出血的迹象。为了防止大象丧命于这种可怕的药物, 他们要经常观察有无粉红色的泡沫从大象的鼻子渗出。除了大型动物麻醉剂外,卡芬太尼还有另外一个更让人恐惧的身份—— 化学武器。

2002年,车臣分裂武装在莫斯科大剧院劫持了8百名人质。俄罗斯特种部队在与恐怖分子僵持三天无果后,竟将希望寄托于卡芬太尼身上。当时一种气溶胶版本的卡芬太尼和药效没那么强的瑞芬太尼被混在一起,通过排气口送入剧院内。僵局确实是被打破了,40名恐怖分子全部被击毙。

然而,在场的800多名人质也因卡芬太尼的药物作用全部陷入昏迷。还是在大剂量纳洛酮 (阿片类药物的解毒剂)的使用下,才得以唤醒大部分人质。但让人沮丧的是,其中130多名人质却再也醒不来了。

卡芬太尼 毒性强过芬太尼

卑诗法医服务处的数据发现,本季度所有过量死亡病例中约有85%检测到这两种致命药物(芬太尼和卡芬太尼),而2018年为87%。虽然看起来减少了2%,但与卡芬太尼有关的死亡人数却在飙升,截至今年3月底,在芬太尼检测到227的死亡案例中,有64例检测到卡芬太尼,而2018年为35例。

报告显示,滥药死亡个案中,超过三分之二年龄介乎30至59岁,男性占个案四分之一。而每10宗个案,就有9宗发生在私人物业内,其中一半以上属于住宅。意思是,这类毒品多半是在舞会或者窝在家中偷偷吸食为主。

另外,2016年有993名省民因非法药物过量死亡。2017年,这一数字上升了近50%,达到1,487。在2018年,过量服用夺去了1,489人的生命。温哥华市在2016到2018的三年期间,共记录了991人因非法药物而死亡。

不过,卑诗法医服务处也表示,受监督的消费场所或药物过量预防站(即毒品注射屋)没有死亡的情况发生。

又据《省报》(The Province)报道,2019年由Adam Winstock博士及其在伦敦的研究团队领导的全球药物调查,对36个国家的130,000多名人员进行了调查(其中包括询问了1,960名加拿大人),发现加拿大人过去12个月内使用可卡因的天数为10天(几乎每月一次),接近一年6天全球答案的两倍(排第一的是苏格兰,每年平均使用12天)。

更重要的是,加拿大的可卡因价格每克约85加元,与世界其他地区(平均120加元)相比,便宜得太多,这可能使加拿大的瘾君子戒毒比戒烟还难。

好山好水 都被毒品毁个净

特约评论员丁一味表示,尽管有毒品注射屋,还是有人愿意透过“非正式管道”取得不知内含成份的毒品,难怪致死率那么高。

“不过这不是我关心的。”丁一味提到,卡芬太尼和派对药丸、合成大麻这些药性强大的毒品,被称为新型精神活性物质(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NPS),他说:“我关心的其实是去年10月间,加拿大卫生部的一份报告,那份报告的重点是,由于芬太尼危机,几十年来第一次,加拿大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可能会缩短。实际上在BC省,芬太尼过量造成的死亡已经使BC省平均寿命在2014到2016年期间缩短了一个月。”

丁一味说,去年加拿大卫生部的新闻发布,让他记忆犹新,当时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谭泰瑞莎(Theresa Tam,译音)在报告中说,加拿大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在过去许多年里一直在稳定地延长,但是这个趋势可能会发生改变。仅在2017这一年的时间里就有将近四千个加拿大人死于芬太尼过量,也就是说,平均每天11人。

“其实不用看报告的结果,我们都能猜想得到,大部分死于芬太尼过量的加拿大人必是男性,当然,报告还提到了,这些男性的年龄在20岁到59岁之间。他们当中无家可归者和原住民的比例超出其他群体。”

丁一味认为,“现在江湖上出现了比芬太尼更毒上100倍的卡芬太尼,也许明年再调查平均寿命,恐怕缩短了不止一个月,省府和联邦势必要更加重视。”

他指出,很多人移民加拿大,是因为这边有好山好水,寿命顶多是附加原因,毕竟有好山好水的大环境,才能助人长寿,“然而,现在毒品的泛滥拉低了平均寿命,它的意义则是,我们生活的环境充满了滥药的问题,就算我们自己可以有足够的定力不碰它,但如何能够让我们的下一代远离这样的环境,却成了移民后的一大课题,说来相当讽刺。”

丁一味期望政府执法部门拿出百分之一千的勇气,去打击越来越严重的毒品问题,还给所有加拿大人一个干净的空间,让加拿大除了好山好水之外,还有“好环境”。

图源:Pixabay、CBC

编辑:李天治

责任编辑:林伯宴

平台:温哥华头条

微信ID:Vancouverheadlin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