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食品头条 李珂
编辑|橘子
若干年前,曾有观点斥责顶新集团(以下简称:顶新)“日资背景却扛民族品牌”,“400亿喂肥日本股东”等等;却不料,如今的顶新,竟“逼”得日本三大便利店之一的全家“赔了夫人又折兵”。
01、全家陷败局
近日,因合资公司中国全家“拆伙”一事,日本全家与中国台湾顶新闹上法院。据知情人士透露,开曼群岛法院已于今年2月25日宣判日本全家败诉,所有诉讼费用由日方承担。换句话说,大陆2500家全家便利店的营运,短期内不会受到影响。
针对这起诉讼,继本月17日日本全家首度在企业官网透过日、英、中三种语言,发布公开声明后,昨日再度透过官网发布声明:“关于中国FamilyMart事业相关诉讼报导之声明(2)”,且态度比第一次更加强硬。
食品君浏览了声明全文,内容大致如下:
一、针对诉讼进度。
日本全家表示,该公司于2018年10月向开曼群岛法院提起诉讼,实际上目前还没有定数。
虽然,法院判决日本全家和顶新“基于中国全家之股东协议规定之仲裁条款,应先经仲裁庭判断是否存有因难以回复之信赖关系破坏而导致强制解散命令之法律依据”,暂时停止了上述诉讼的审理。
不过,日本全家表示,该公司已于2019年3月就此暂停审理的判决,向开曼群岛上诉法院提出上诉。法院也受理了该上诉的审理要求,并预定在今后适当的时期进行审理。
二、针对诉讼后续。
日本全家强调,今后会继续进行法律程序,一告到底。“本公司今后也会继续进行法律程序。无论由哪个纷争解决机构进行审理,本公司都迫切期待能透过其公正之判断判明真相,以适当之形式作出本公司诉求之强制解散命令。 ”
三、针对诉讼费用。
日本全家指出,顶新在5月18日的声明中表示,法院已判定相关诉讼费用由日本全家负担,但事实并非如此。具体诉讼费如何负担,将在今后的诉讼程序中确定,目前尚未确定。
此番声明,显然是针对顶新18日晚间发布的、有关于日本全家的指控“与事实全然不符”的公告。
公告中,顶新表示,日本全家的指控等同以公然方式诋毁顶新,不仅严重损害顶新的名誉,同时对中国大陆全家的经营,特别是对2万名员工与加盟事业伙伴,以及每天进店惠顾的200万名消费者造成了负面影响。
顶新还表示,日本全家若有任何争议,须遵循法律途径解决,按照仲裁进行,这也是顶新向开曼群岛法院所提出的主张之一。而上述声明,已获得开曼群岛法院一审判决的支持,日本全家的子公司FMCH,因此被判需负担诉讼费用。
02、日资遭架空
早在2018年10月,日本全家已于合资公司登记地——开曼群岛向合伙人顶新提起诉讼。并表示,自2012年起,顶新在合资公司的交易内容上并未向全家方面告知。另外,在品牌使用费方面,也长期延迟支付。
另一方面,顶新的说辞则是:“和竞争对手相较,全家在品牌权利金等方面的费用过高”而为公司辩护,并要求停止诉讼。
2019年2月,开曼群岛的法庭认为这个案子须先交由仲裁法庭处理,暂停审议这起诉讼。而全家对这样的判决不服,并于3月提起上诉。目前,双方关系正逐步恶化。
事实上,日本全家与顶新的冲突由来已久,甚至在业内人士看来,全家早已“被架空”。
2004年,日本全家跨入中国大陆市场,看准了便利店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潜力,才与顶新合作抢占当地市场。由日台双方组成的合资公司,顶新的出资比约为6成,日本全家约为4成,在便利店的营运模式上,几乎都采用了日本全家的经营方式。
此后的十五年间,顶新在中国大陆开出超过2500家全家便利店,是中国大陆销售额第2高、门店数量第3多的便利店,年销售额为170亿美元,市场占有率达到8.4%,
不过,日本全家在中国市场遭遇的窘境,却被漂亮的业绩所掩盖。就在公司营运于中国当地步上轨道后,顶新在态度上出现了转变。日本全家与顶新的冲突,在2017年前后出现,主要是品牌使用费和股东共有利润的分配问题。
据日本全家相关人士透露,“我们与顶新之间,早已失去了所有信赖关系。”
双方的纠葛不仅是利益分配分歧,还有经营理念。“顶新有一套自己的产品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系统,每年在中国市场新开300~400家门店。但日本全家有时对顶新的一些本土化策略并不十分理解。比如,到具有潜力的二、三线城市拓展门店,在顶新看来势在必行,但日方却不认为有必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力拓展该类市场。”一知情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也有知情人士告诉食品君,“全家及顶新的合资公司,很多员工无法忍耐官司缠身,继而陆续出走。从多年前开始,合资公司里就几乎没有日本全家的员工了。”在他看来,在中国大陆的全家超商,其销售的便当等食品,几乎都由顶新生产。未来,如果真的与顶新拆伙,全家方面也势必需要另寻合作对象。
03、“大佬”变“故人”
全家,并非第一家与顶新分道扬镳的日资企业。事实上,朝日集团控股、卡乐比、伊藤忠商事等日资企业,在进军中国市场时都曾找上顶新。然而,这些日企,也都陆续在2015-2018年间与顶新解除了合作关系。
看好台湾休闲食品市场,顶新控股的味全在2012年以日本卡乐比持股51%、味全持股49%的模式,合资在味全斗六厂设立生产线,抢进台湾地区薯制品休闲食品市场,并以超人气的Jagabee加卡比薯条抢占市场。
彼时,味全预估,台湾地区薯类的休闲食品市场规模约10多亿元,台北地区卡乐比预计第1年可以抢下薯类休闲食品约1成市占率,带进约1-2亿元营收,并计画在5年内将市占率拉高至35%,成为薯类休闲食品第一品牌。
不过,遭“食用油”事件波及,Jagabee加卡比薯条在台湾地区销售遇挫,业绩下滑近半。2015年底,日本卡乐比与味全就展开了终止合作关系的谈判。2016年,日本卡乐比通过清算49%股权的模式,结束了双方合作关系,并改用其他模式在中国销售卡乐比产品。
倘若说顶新与卡乐比的合作还仅限于台湾和大陆部分地区,朝日和伊藤忠,则可谓顶新在中国市场的“灵魂级伴侣”。
2004年,朝日为了强化在中国的饮料业务,与顶新旗下康师傅控股合资成立了康师傅朝日饮品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茶类及水饮料,由朝日提供生产、销售经验,将康师傅饮品培养成中国最大的清凉饮料企业。
不过,近年来饮料行业竞争愈趋激烈,康师傅饮品的销售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2016年9月,朝日集团出售部分与康师傅合资公司的股份,并将持有的30.4%股份中的10%转让给康师傅及其母公司顶新。2017年7月,日本朝日集团控股为专注发展欧洲业务,宣布出售手中所有康师傅合资公司“康师傅饮品”的持股,将剩余20.4%股份以6.12亿美元出售给康师傅控股。
不同于朝日仅在康师傅饮品层面与顶新开展合作,日本全家大股东伊藤忠商事,甚至曾是顶新的大股东之一。
2008年,顶新感到,中国的市场太大,仅靠自身扩展市场会力不从心,于是洽谈此前就已建立合作关系的日本伊藤忠商事,并以7.1亿美元收购其20%的股份。2003年,顶新与伊藤忠更是合资在中国经营“全家”便利店。
不过,自2014年“食用油”事件发生后,两者之间的嫌隙日渐明显。伊藤忠高管曾私下透露,“顶新形象不太好,日本商社一定会有动作”。
事实上,伊藤忠随即宣布与中国大陆第二大的农畜业集团——正大集团(泰国卜蜂集团在大陆主要事业体)交叉持股,伊藤忠持有正大25%股权,正大则持有伊藤忠5%股权,彼此的深入合作更甚于顶新。甚至,在中国拥有广泛人脉的泰国华侨谢国民,还担任了上海政府的经济顾问,对伊藤忠经营大陆市场助力匪浅。
2018年7月,顶新与伊藤忠商事终于敲定台北101股权交易案。顶新以6.65亿美元,将持有台北101的37.17%股权售予伊藤忠;同时,顶新也以4.4亿美元买回伊藤忠持有顶新控股17.83%股权。
倘若顶新此次与日本全家彻底决裂,其与伊藤忠多年的合作关系可谓正式终结。从股权结构上来看,顶新与日资企业仅剩的一点“血脉”,可能只有归属于日本三洋食品的、康师傅33.6%的股份了。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