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重返土耳其-2 两个Murat拼成的卡帕多奇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重返土耳其-2 两个Murat拼成的卡帕多奇亚

二十年前VS二十年后的卡帕。

现在回想,我的第一大错误就是住在只有游客和旅馆老板的格尔美,第二大错误就是偷懒去报了两天红线绿线的团。结果我还使劲抱怨这个地方游客太多太商业化了。我自己就是个中国游客,往中国游客堆儿里扎,还嫌别人也是中国人,这不是自作孽吗。

但这是后话了,当时一点也没想通。一到就被传说中神奇的洞穴旅馆吓着了,真相是:寒冷潮湿黑暗,完全不适合现代人居住。旅馆也不需要check in,不用护照登记,我当时很奇怪,想了几天才想明白是老板为了逃税。老板先是热脸相迎,招呼小弟咖啡茶水伺候。听我说不打算坐热气球,他整个翻脸,问他什么都不理了。

好一个势利眼。也罢,我自己找旅行社一家家问去,首先得解决从卡帕去内姆鲁特山的事。而跑遍了传说中能从卡帕发团去内姆鲁特的旅行社,都没有找到适合的,每个人都热情许诺,最后买卖不成连再见都懒得和我说。最后,我进了家叫WOOP WOOP的店,一个矮墩墩壮实的男子接待了我。听完我的需求,他坚决的说,“不用报团,就自己坐大巴去Malatya或者Adiyaman,然后再从那边找当地的团包车过去,你从卡帕走不划算。——另外,你在这还要待几天?红线绿线你报了吗?”我欣赏他的直接,决定和他谈生意。几个计算器的来回,我意识到他给的价格比网上还低,成交,还附赠领我去玫瑰谷看日落。

这位叫Murat的青年和我同岁,土生土长的格尔美当地人,刚踏足旅游业八个月,之前在安塔利亚做了十年厨师。他喜欢做饭,一点也不喜欢做导游。

“那你干嘛还回来做导游?”

“挣钱啊,这比我喜欢什么重要。厨师辛苦,钱也不多。说实话,我的饭也做的不好。但我英文好,对这里又很熟悉,做导游上手会很快,而且我表哥的旅行社需要帮手。”

“你家里人呢?都做什么?”我开始查户口。

“有个哥哥开热气球,父母种地。我们其实是农民,有很多地,”他指指远处的一个地方,“那边地全是我们家的,但荒了。你看这旁边全是葡萄树,卡帕地区产土耳其最好的葡萄酒。但这块地方游客多,葡萄地都被踩坏了。”

“但哪怕这样,也没人管。做旅游收入要高得多,不是吗?”

“是。但我其实不喜欢游客,到处都吵吵嚷嚷的。以前还好,都是日本人和欧美人,不幸的是,现在都是中国人。”

当一个中国顾客的面批评中国人这样好吗?而我竟然没生气!还觉得他是个实在人!

他继续交代他的生活:“周一到周日无休,只有冬天可以休息几天,冬天相对人少一些。但也不比过去,以前冬天的卡帕非常安静,是最美的。感谢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我们现在一年四季都是旺季。”

我惊讶,“所以你觉得政府好咯?可我在伊斯坦布尔的朋友们都讨厌政府啊。”

他有点不屑的说:“那些人都是中产阶级吧,他们不知道百姓疾苦。政府减了我们的税,又免费给卡帕做旅游宣传,游客才越来越多,大家的收入才高起来。卡帕的旅游发展了几十年,却是近十年才真正让我们得到收益。”

“所以你会给他们投票咯?”

“我当然会投给AK PARTY(执政党)!”

“但我听说总统一直在让土耳其变得伊斯兰化,戴头巾的女人越多越多,还颁布了禁酒令……”

“我们都是穆斯林,我们当然应该是一个穆斯林国家!”他大口喝着手上的啤酒。

玫瑰谷的日落美的让人觉得不应该和身边吵吵嚷嚷的一百个游客一起分享,旁边这位五短身材的小哥相比较反而有趣一些。他非常严厉的质问我为什么中国的网络上他们土耳其男人的名声很糟。

我想起很多旅游论坛上的置顶帖子都是“小心土耳其男人”,“土耳其男人是爱情骗子”之类的标题。

“明明别的国家也有很多这样的男人,凭什么针对我们土耳其人?因为我们的护照不够高级吗?这是一种种族歧视!亚洲女孩也应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你们很多女孩带着浪漫的想法想在旅行中艳遇,太天真了。这样遇到的男人有几个想认真发展的!不过我知道,你们觉得我们土耳其男人特别英俊。”

他逼视我的眼睛,要求一个肯定的回答。我差点笑喷,“不觉得。”

他仿佛被冒犯了:“那你是特例。我的那些亚洲前女友们可都这么觉得。”

我知道他可能真不是吹牛。我亲眼见过旅馆多人间的中国女孩晚上和刚认识的土耳其男人吃晚饭就再也没回来。还有镇上和景点充斥着各种热情的店主,我只是问个盘子的价格,他们就问我有没有丈夫,每个人都带着强烈的自信。除了严厉的Murat,我不敢和格尔美镇的任何土耳其男子交谈。连旅馆老板,这样一个中年大叔(至少看上去是),都娇嗔的对我同房间的阿根廷大姐说,“带我走吧。”

Murat才初涉导游行业不久,远不及我遇到的其他导游更世故。绿线的团大家都没有在带去购物的地方买东西,那个留着hipster胡子的导游逼着我们在那盘亘了四十分钟未果。于是去下一个景点的时候,站那不到五分钟他就赶着要发车了。讲解的时候也是敷衍了事,问多几个问题他便不知。

要不是已经付了四晚房费,我只想赶紧结束卡帕去内姆鲁特山。然而终于站在内姆鲁特山的时候,看着四周景色,我才觉得看过卡帕之后再看任何石头都是曾经沧海了。

我看着比我想象中小十倍的神像,数着我花了多少个钟头千辛万苦的才到这呢。辛酸的抬起头,正好与一个白衬衣的男子四目相对。

“你好。”他用英文跟我打招呼。

我们交谈起来,他也叫Murat,是第二次来内姆鲁特山。看见神像与十年前相比毁坏严重,特别心疼。他对这里的历史和每座神像的来历都娓娓道来,英文很好,用词是很书面高级的那种,虽然有时不太流利。

“真抱歉,我十几年没说过英文了。二十年前,我做过英文导游,在卡帕多奇亚。后来回老家做中学老师,教土耳其语文,就再也没用英文了。”他有点不好意思。

卡帕?!二十年前?!

“我刚从卡帕来!我不喜欢那,很失望,旅游业太可怕了,太商业化了。”

他很惊讶:“不会吧?我离开后再也没有回去过,不知道现在变成什么样。我们那个时候并不会的,那时候游客没有现在多,还没有热气球。有了热气球之后,游客就爆炸一样变得特别多了。”

“我也认识一个卡帕的导游,他也叫Murat。但他和你完全不同。”

他大概知道我的意思,却低着头,谦虚的说:“时代不一样,人也不一样。”

他回忆起在卡帕做导游的日子,脸上都是笑意:“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欧洲人,美国人,还有香港的。中国朋友没有,那时候很少有中国游客哩。但那时候我们没有上网,FACEBOOK什么的,都是写信。我还留着他们给我写的信和明信片。”

我想起格尔美的Murat,他和我说了五句话就开始以“我的朋友”相称,但我们最后连FACEBOOK也没加,“那你为什么不继续留在那做导游呢?导游收入应该也比老师高,而且那时候英文好的人并不多。”

“是啊,但我更喜欢做老师,而且我的家人都在这边。”

他没等日落就走了,我们分别的时候握了握手,他听说我接着要去凡城,认真的祝我一路平安,让我注意安全,不要随便信任土耳其男人。

我坐在神像前一直想着这两个Murat,当然,我不能妄下论断说他们就代表了过去和现在的卡帕,可我感觉到旅游业对人的侵蚀。也是在那之后,我对卡帕的怨结才解开。尽管错过了二十年前游客稀少的卡帕,那时我也许能独享整个玫瑰谷的日落,但和另一个Murat的交谈,也让我感觉回到了那个质朴的卡帕。

卡帕,再见。

***

本文转载自663(yunke66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关注乐趣频道【歪楼 】的微信公众号:esay141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重返土耳其-2 两个Murat拼成的卡帕多奇亚

二十年前VS二十年后的卡帕。

现在回想,我的第一大错误就是住在只有游客和旅馆老板的格尔美,第二大错误就是偷懒去报了两天红线绿线的团。结果我还使劲抱怨这个地方游客太多太商业化了。我自己就是个中国游客,往中国游客堆儿里扎,还嫌别人也是中国人,这不是自作孽吗。

但这是后话了,当时一点也没想通。一到就被传说中神奇的洞穴旅馆吓着了,真相是:寒冷潮湿黑暗,完全不适合现代人居住。旅馆也不需要check in,不用护照登记,我当时很奇怪,想了几天才想明白是老板为了逃税。老板先是热脸相迎,招呼小弟咖啡茶水伺候。听我说不打算坐热气球,他整个翻脸,问他什么都不理了。

好一个势利眼。也罢,我自己找旅行社一家家问去,首先得解决从卡帕去内姆鲁特山的事。而跑遍了传说中能从卡帕发团去内姆鲁特的旅行社,都没有找到适合的,每个人都热情许诺,最后买卖不成连再见都懒得和我说。最后,我进了家叫WOOP WOOP的店,一个矮墩墩壮实的男子接待了我。听完我的需求,他坚决的说,“不用报团,就自己坐大巴去Malatya或者Adiyaman,然后再从那边找当地的团包车过去,你从卡帕走不划算。——另外,你在这还要待几天?红线绿线你报了吗?”我欣赏他的直接,决定和他谈生意。几个计算器的来回,我意识到他给的价格比网上还低,成交,还附赠领我去玫瑰谷看日落。

这位叫Murat的青年和我同岁,土生土长的格尔美当地人,刚踏足旅游业八个月,之前在安塔利亚做了十年厨师。他喜欢做饭,一点也不喜欢做导游。

“那你干嘛还回来做导游?”

“挣钱啊,这比我喜欢什么重要。厨师辛苦,钱也不多。说实话,我的饭也做的不好。但我英文好,对这里又很熟悉,做导游上手会很快,而且我表哥的旅行社需要帮手。”

“你家里人呢?都做什么?”我开始查户口。

“有个哥哥开热气球,父母种地。我们其实是农民,有很多地,”他指指远处的一个地方,“那边地全是我们家的,但荒了。你看这旁边全是葡萄树,卡帕地区产土耳其最好的葡萄酒。但这块地方游客多,葡萄地都被踩坏了。”

“但哪怕这样,也没人管。做旅游收入要高得多,不是吗?”

“是。但我其实不喜欢游客,到处都吵吵嚷嚷的。以前还好,都是日本人和欧美人,不幸的是,现在都是中国人。”

当一个中国顾客的面批评中国人这样好吗?而我竟然没生气!还觉得他是个实在人!

他继续交代他的生活:“周一到周日无休,只有冬天可以休息几天,冬天相对人少一些。但也不比过去,以前冬天的卡帕非常安静,是最美的。感谢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我们现在一年四季都是旺季。”

我惊讶,“所以你觉得政府好咯?可我在伊斯坦布尔的朋友们都讨厌政府啊。”

他有点不屑的说:“那些人都是中产阶级吧,他们不知道百姓疾苦。政府减了我们的税,又免费给卡帕做旅游宣传,游客才越来越多,大家的收入才高起来。卡帕的旅游发展了几十年,却是近十年才真正让我们得到收益。”

“所以你会给他们投票咯?”

“我当然会投给AK PARTY(执政党)!”

“但我听说总统一直在让土耳其变得伊斯兰化,戴头巾的女人越多越多,还颁布了禁酒令……”

“我们都是穆斯林,我们当然应该是一个穆斯林国家!”他大口喝着手上的啤酒。

玫瑰谷的日落美的让人觉得不应该和身边吵吵嚷嚷的一百个游客一起分享,旁边这位五短身材的小哥相比较反而有趣一些。他非常严厉的质问我为什么中国的网络上他们土耳其男人的名声很糟。

我想起很多旅游论坛上的置顶帖子都是“小心土耳其男人”,“土耳其男人是爱情骗子”之类的标题。

“明明别的国家也有很多这样的男人,凭什么针对我们土耳其人?因为我们的护照不够高级吗?这是一种种族歧视!亚洲女孩也应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你们很多女孩带着浪漫的想法想在旅行中艳遇,太天真了。这样遇到的男人有几个想认真发展的!不过我知道,你们觉得我们土耳其男人特别英俊。”

他逼视我的眼睛,要求一个肯定的回答。我差点笑喷,“不觉得。”

他仿佛被冒犯了:“那你是特例。我的那些亚洲前女友们可都这么觉得。”

我知道他可能真不是吹牛。我亲眼见过旅馆多人间的中国女孩晚上和刚认识的土耳其男人吃晚饭就再也没回来。还有镇上和景点充斥着各种热情的店主,我只是问个盘子的价格,他们就问我有没有丈夫,每个人都带着强烈的自信。除了严厉的Murat,我不敢和格尔美镇的任何土耳其男子交谈。连旅馆老板,这样一个中年大叔(至少看上去是),都娇嗔的对我同房间的阿根廷大姐说,“带我走吧。”

Murat才初涉导游行业不久,远不及我遇到的其他导游更世故。绿线的团大家都没有在带去购物的地方买东西,那个留着hipster胡子的导游逼着我们在那盘亘了四十分钟未果。于是去下一个景点的时候,站那不到五分钟他就赶着要发车了。讲解的时候也是敷衍了事,问多几个问题他便不知。

要不是已经付了四晚房费,我只想赶紧结束卡帕去内姆鲁特山。然而终于站在内姆鲁特山的时候,看着四周景色,我才觉得看过卡帕之后再看任何石头都是曾经沧海了。

我看着比我想象中小十倍的神像,数着我花了多少个钟头千辛万苦的才到这呢。辛酸的抬起头,正好与一个白衬衣的男子四目相对。

“你好。”他用英文跟我打招呼。

我们交谈起来,他也叫Murat,是第二次来内姆鲁特山。看见神像与十年前相比毁坏严重,特别心疼。他对这里的历史和每座神像的来历都娓娓道来,英文很好,用词是很书面高级的那种,虽然有时不太流利。

“真抱歉,我十几年没说过英文了。二十年前,我做过英文导游,在卡帕多奇亚。后来回老家做中学老师,教土耳其语文,就再也没用英文了。”他有点不好意思。

卡帕?!二十年前?!

“我刚从卡帕来!我不喜欢那,很失望,旅游业太可怕了,太商业化了。”

他很惊讶:“不会吧?我离开后再也没有回去过,不知道现在变成什么样。我们那个时候并不会的,那时候游客没有现在多,还没有热气球。有了热气球之后,游客就爆炸一样变得特别多了。”

“我也认识一个卡帕的导游,他也叫Murat。但他和你完全不同。”

他大概知道我的意思,却低着头,谦虚的说:“时代不一样,人也不一样。”

他回忆起在卡帕做导游的日子,脸上都是笑意:“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欧洲人,美国人,还有香港的。中国朋友没有,那时候很少有中国游客哩。但那时候我们没有上网,FACEBOOK什么的,都是写信。我还留着他们给我写的信和明信片。”

我想起格尔美的Murat,他和我说了五句话就开始以“我的朋友”相称,但我们最后连FACEBOOK也没加,“那你为什么不继续留在那做导游呢?导游收入应该也比老师高,而且那时候英文好的人并不多。”

“是啊,但我更喜欢做老师,而且我的家人都在这边。”

他没等日落就走了,我们分别的时候握了握手,他听说我接着要去凡城,认真的祝我一路平安,让我注意安全,不要随便信任土耳其男人。

我坐在神像前一直想着这两个Murat,当然,我不能妄下论断说他们就代表了过去和现在的卡帕,可我感觉到旅游业对人的侵蚀。也是在那之后,我对卡帕的怨结才解开。尽管错过了二十年前游客稀少的卡帕,那时我也许能独享整个玫瑰谷的日落,但和另一个Murat的交谈,也让我感觉回到了那个质朴的卡帕。

卡帕,再见。

***

本文转载自663(yunke66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关注乐趣频道【歪楼 】的微信公众号:esay141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