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过不好这一生,不只是因为《我是路人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过不好这一生,不只是因为《我是路人甲》

横店影视城存在30年,没有一个明星走出来,其他影视城应该也是这样吧,这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也缺少天赋的群演,根本没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他们早晚要面对的现实,无奈又残酷,梦迟早会醒。

《我是路人甲》海报。图片来源:网络

文/老冲

王婷问万国鹏:你老实吗?

万国鹏兴奋地举起一根手指:老实,一等一的!

王婷:那你现在想亲我吗?

万国鹏:特别特别想!(又怕王婷生气)呃……我是开玩笑的。

王婷扑上去,一个急促的深吻,王婷转头往回走两步。

你怎么这么多口水!?

我从没看过这么奇异的电影,没有大牌演员其实并不奇怪,在那些所谓“先锋”作品里,通常是没有大牌的,这不妨碍它们成为一部电影,甚至是一部好电影,但是至少演员是专业的,我所理解的专业,一是要受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是那么回事儿,二是至少有点天赋,一笑一哭一挥手,像那么回事。

《我是路人甲》里,就没有这样的演员,就连袁咏仪演她自己,也是不带任何“表演”痕迹的,这不是因为她是大师,技巧高超到风过了无痕那么传奇,她在化妆间里,就是像自己休息时一样和特约演员聊天,至于现实中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我想是不会的——她在电影里只待了几分钟,以“特约演员”(大牌演员叫客串)的形式,扮演一个小型拯救者的角色——这当然是一种虚构。

我一开始以为这是一部剧情化了的纪录片,或者反过来说更准确一点,纪录片化的剧情片,甚至演员都是用自己的本名,他们的演技实在没有办法评定优劣,因为根本就没有。

怪不得尔冬升拍了两年多,恐怕是教了他们两年吧,最后的结果仍然是动作稚嫩,走位痕迹太重,表情要么木讷要么浮夸,没有张力就用夸张来弥补,好在尔冬升很聪明,他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上了,他做的很好。

整个儿电影看上去就是拍摄花絮的组合,而且持续到了两个多小时,好在消解了现实和虚构的幕后总是有趣的,你能在银幕上看见斯坦尼康、穿着雨衣的录音师,在爆炸溅起的尘土泥水中,像耍猴一样看着演员跑来跑去,跑完了副导演就喊一声,很好!再来一条!群众演员们趴在战壕里,就像在露天电影院里,故意坐在银幕背后,也像看耍猴一样,看着同伴们跑来跑去……原来拍戏是这样的!

尔冬升不得不给他们设计浓得化不开的鸡汤剧情,他总要有个理由把观众留在电影院里两个多小时,这些小伙子还是一无所有,必须不断地喊出自己的梦想,才有战胜那些蝇营狗苟的龌龊和潜规则的勇气,才有存在的理由。每当这样的台词和场景出现,他们就特别真诚,即使是不容易让人接受的、带着虚假的真诚。

虚假体现在哪里呢?横店影视城存在30年,没有一个明星走出来,其他影视城应该也是这样吧,这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也缺少天赋的群演,根本没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他们早晚要面对的现实,无奈又残酷,梦迟早会醒,区别在于美梦醒来是痛苦的,噩梦醒来总会有点幸灾乐祸的快乐。

就连他们的偶像王宝强也是如此,他作为主角的《道士下山》恰好在同一个档期上演,看上去已经是一个成功的演员了,但他在仍然缺乏太多的专业技巧和天赋,他被导演相中的理由与其说是天赋,不如说是天性——人的某一方面的特质,总会在他身上没有多少掩饰的表现出来。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凭借无畏的努力赢得尊重。

他和《我是路人甲》里的演员一样,都是导演的棋子,导演想到拍一部(只是)这样的电影,就用到了他。尔冬升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万国鹏作为主演,在演完这部电影之后,仍然只能徘徊在尔冬升的门口,求一个角色,尔冬升则让他提包当助理,让他受点挫,最后只给他一个很小的角色。

影片中其他演员更是如此,这就是现实,离开这部戏,这些群演仍然是不能再普通的“演工”,这部电影之外99.99%的戏里,是不可能让他们出演重要角色的。

这个世界是为明星和成功者准备的,他们通常都是既有专业技巧,又有天赋,必须吃得苦,肯努力的人,还要加上与之相伴而来的人脉、资源和机遇,差哪一点都不行。从这个角度看,尔冬升还是很牛,他居然真敢让这些“演工”,在一部很认真的电影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哪怕是一时的,而且不是以一种虚伪的“施舍”关注的方式。

尔冬升在这部电影里有两点平衡做得最好,第一是成功地塑造了几个女性形象,她们是无一例外的现实主义者,她们赚钱、顾家、生孩子,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非常坚定,不是为了梦想生活,就是为了生活本身,这已经触摸到了某种本质意义的思考。

她们很好地平衡了那些为了自己所谓梦想,不惜把生活弄得鸡飞狗跳,连寻常日子都过不好的男性形象,如果没有这些女性,那些所谓梦想就不是虚假而是虚伪了。

第二更加奇异一些,过于励志的剧情、过于激烈的冲突,和水平普遍偏低的演技之间的鸿沟,被真诚的努力填满了,反而形成一种很有悲壮感的张力,就像一个小孩站在抢了自己最爱的玩具的壮汉面前无所畏惧,跳着脚叫板:快还给我,我不怕你!

最戏剧化的冲突,却出现在戏剧化的情节设计之外,这是最有意思的现实力量。

尔冬升出生在演员世家,19岁就演了《三少爷的剑》,年少成名,根本和群众演员不是一路的,后来他改做导演,拍的最好的都是现实题材,而且是小人物,他说自己曾经在轿车里,看着旁边公交车里挤成一团的普通人,就觉得自己很不自在,这听起来也挺虚假的,但他确实愿意自己掏钱,花这么多的时间,拍一部没有明星也没有什么希望的电影,至少在对待电影本身的态度上,他是真诚的。

从现实来看,我们绝大部分都是路人甲,必须仰望明星和名人,感受那样的压迫感,甚至我们就算认为太多明星和名人是靠脸这种少数派的天赋人权,却也有像马云这样丑的要命的人高高在上,连嫉妒的空间都压迫到极致,好像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都过不好这一生,除了膜拜他们几乎没有什么选择。

刚才我坐在电影院里,作为稀稀拉拉的几个观众之一,看见银幕里的怡帆,在横店的广场上,带着木讷的表情,在幻想中站在辉煌的灯光下,带着超越的激情奋力起舞,想着她怎么努力都不太可能成为舞蹈大师,我就看到了自己,使劲抹了一把眼泪,眼睛刺痛得不行。

过不好这一生,不只是因为《我是路人甲》,但是,如果我不对每一个明天抱有希望,多做一点,改变一点,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过不好这一生,不只是因为《我是路人甲》

横店影视城存在30年,没有一个明星走出来,其他影视城应该也是这样吧,这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也缺少天赋的群演,根本没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他们早晚要面对的现实,无奈又残酷,梦迟早会醒。

《我是路人甲》海报。图片来源:网络

文/老冲

王婷问万国鹏:你老实吗?

万国鹏兴奋地举起一根手指:老实,一等一的!

王婷:那你现在想亲我吗?

万国鹏:特别特别想!(又怕王婷生气)呃……我是开玩笑的。

王婷扑上去,一个急促的深吻,王婷转头往回走两步。

你怎么这么多口水!?

我从没看过这么奇异的电影,没有大牌演员其实并不奇怪,在那些所谓“先锋”作品里,通常是没有大牌的,这不妨碍它们成为一部电影,甚至是一部好电影,但是至少演员是专业的,我所理解的专业,一是要受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是那么回事儿,二是至少有点天赋,一笑一哭一挥手,像那么回事。

《我是路人甲》里,就没有这样的演员,就连袁咏仪演她自己,也是不带任何“表演”痕迹的,这不是因为她是大师,技巧高超到风过了无痕那么传奇,她在化妆间里,就是像自己休息时一样和特约演员聊天,至于现实中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我想是不会的——她在电影里只待了几分钟,以“特约演员”(大牌演员叫客串)的形式,扮演一个小型拯救者的角色——这当然是一种虚构。

我一开始以为这是一部剧情化了的纪录片,或者反过来说更准确一点,纪录片化的剧情片,甚至演员都是用自己的本名,他们的演技实在没有办法评定优劣,因为根本就没有。

怪不得尔冬升拍了两年多,恐怕是教了他们两年吧,最后的结果仍然是动作稚嫩,走位痕迹太重,表情要么木讷要么浮夸,没有张力就用夸张来弥补,好在尔冬升很聪明,他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上了,他做的很好。

整个儿电影看上去就是拍摄花絮的组合,而且持续到了两个多小时,好在消解了现实和虚构的幕后总是有趣的,你能在银幕上看见斯坦尼康、穿着雨衣的录音师,在爆炸溅起的尘土泥水中,像耍猴一样看着演员跑来跑去,跑完了副导演就喊一声,很好!再来一条!群众演员们趴在战壕里,就像在露天电影院里,故意坐在银幕背后,也像看耍猴一样,看着同伴们跑来跑去……原来拍戏是这样的!

尔冬升不得不给他们设计浓得化不开的鸡汤剧情,他总要有个理由把观众留在电影院里两个多小时,这些小伙子还是一无所有,必须不断地喊出自己的梦想,才有战胜那些蝇营狗苟的龌龊和潜规则的勇气,才有存在的理由。每当这样的台词和场景出现,他们就特别真诚,即使是不容易让人接受的、带着虚假的真诚。

虚假体现在哪里呢?横店影视城存在30年,没有一个明星走出来,其他影视城应该也是这样吧,这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也缺少天赋的群演,根本没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他们早晚要面对的现实,无奈又残酷,梦迟早会醒,区别在于美梦醒来是痛苦的,噩梦醒来总会有点幸灾乐祸的快乐。

就连他们的偶像王宝强也是如此,他作为主角的《道士下山》恰好在同一个档期上演,看上去已经是一个成功的演员了,但他在仍然缺乏太多的专业技巧和天赋,他被导演相中的理由与其说是天赋,不如说是天性——人的某一方面的特质,总会在他身上没有多少掩饰的表现出来。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凭借无畏的努力赢得尊重。

他和《我是路人甲》里的演员一样,都是导演的棋子,导演想到拍一部(只是)这样的电影,就用到了他。尔冬升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万国鹏作为主演,在演完这部电影之后,仍然只能徘徊在尔冬升的门口,求一个角色,尔冬升则让他提包当助理,让他受点挫,最后只给他一个很小的角色。

影片中其他演员更是如此,这就是现实,离开这部戏,这些群演仍然是不能再普通的“演工”,这部电影之外99.99%的戏里,是不可能让他们出演重要角色的。

这个世界是为明星和成功者准备的,他们通常都是既有专业技巧,又有天赋,必须吃得苦,肯努力的人,还要加上与之相伴而来的人脉、资源和机遇,差哪一点都不行。从这个角度看,尔冬升还是很牛,他居然真敢让这些“演工”,在一部很认真的电影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哪怕是一时的,而且不是以一种虚伪的“施舍”关注的方式。

尔冬升在这部电影里有两点平衡做得最好,第一是成功地塑造了几个女性形象,她们是无一例外的现实主义者,她们赚钱、顾家、生孩子,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且非常坚定,不是为了梦想生活,就是为了生活本身,这已经触摸到了某种本质意义的思考。

她们很好地平衡了那些为了自己所谓梦想,不惜把生活弄得鸡飞狗跳,连寻常日子都过不好的男性形象,如果没有这些女性,那些所谓梦想就不是虚假而是虚伪了。

第二更加奇异一些,过于励志的剧情、过于激烈的冲突,和水平普遍偏低的演技之间的鸿沟,被真诚的努力填满了,反而形成一种很有悲壮感的张力,就像一个小孩站在抢了自己最爱的玩具的壮汉面前无所畏惧,跳着脚叫板:快还给我,我不怕你!

最戏剧化的冲突,却出现在戏剧化的情节设计之外,这是最有意思的现实力量。

尔冬升出生在演员世家,19岁就演了《三少爷的剑》,年少成名,根本和群众演员不是一路的,后来他改做导演,拍的最好的都是现实题材,而且是小人物,他说自己曾经在轿车里,看着旁边公交车里挤成一团的普通人,就觉得自己很不自在,这听起来也挺虚假的,但他确实愿意自己掏钱,花这么多的时间,拍一部没有明星也没有什么希望的电影,至少在对待电影本身的态度上,他是真诚的。

从现实来看,我们绝大部分都是路人甲,必须仰望明星和名人,感受那样的压迫感,甚至我们就算认为太多明星和名人是靠脸这种少数派的天赋人权,却也有像马云这样丑的要命的人高高在上,连嫉妒的空间都压迫到极致,好像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都过不好这一生,除了膜拜他们几乎没有什么选择。

刚才我坐在电影院里,作为稀稀拉拉的几个观众之一,看见银幕里的怡帆,在横店的广场上,带着木讷的表情,在幻想中站在辉煌的灯光下,带着超越的激情奋力起舞,想着她怎么努力都不太可能成为舞蹈大师,我就看到了自己,使劲抹了一把眼泪,眼睛刺痛得不行。

过不好这一生,不只是因为《我是路人甲》,但是,如果我不对每一个明天抱有希望,多做一点,改变一点,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