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好莱坞与东方主义:不断重塑的阿拉丁意味着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好莱坞与东方主义:不断重塑的阿拉丁意味着什么?

好莱坞长期以来对中东人存在刻板印象,《阿拉丁》真人版电影在纠正该方面的表现上可圈可点,尽管如此,该电影仍有不少不足之处。

在真人版《阿拉丁》中,梅纳·玛索德饰演阿拉丁,威尔·史密斯饰演神灯精灵。图片来源:Daniel Smith/Walt Disney Pictures

1992年上映的动画电影《阿拉丁》广受好评,深受观众喜爱,但其仍难逃刻板印象的桎梏。《阿拉丁》真人版电影于今年5月24日上映,为避免重蹈动画版本深陷刻板印象的覆辙,迪士尼向一个由来自中东、南亚等地的穆斯林学者、活跃人士和创意工作者组成的社区咨询委员会寻求建议。因长期在美国媒体上为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群体发声,我受邀成为小组的一员。

迪士尼这样的大型电影公司希望倾听更多群体的声音,意味着好莱坞更为重视文化多样性。好莱坞长期以来对中东人存在刻板印象,且不乏抹黑之举。《阿拉丁》真人版电影在纠正该方面的表现上可圈可点,尽管如此,该电影仍有不少不足之处。

魔法精灵和好色酋长

1978年,文学教授爱德华·赛义德在其开创性著作《东方学》一书中指出,历史上西方文化一直对中东抱有刻板印象,是为了证明对中东实施控制是正当的。

1921年电影《沙漠情酋》的电影海报。图片来源:Library of Congress

东方主义在好莱坞有着悠久的历史。《沙漠情酋》和《天方夜谭》(1942年)等早期好莱坞电影将中东描绘成一片广袤的梦幻乐土——在这片魔法沙漠上,触目皆为精灵、飞毯,富人与“哈来姆”们(harem,即旧时中东文明中富人的女眷)住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此类描述难说客观公允,但至少无伤大雅,它们一定程度上无视了中东文化内部的细分差异,同时笼统地将该区域描绘为落后的、亟待西方文明解放的地区。

好景不长,中东地区爆发系列冲突和战争,1967年阿以战争、1973年阿拉伯产油国对西方实施石油禁运、伊朗人质危机、海湾战争接踵而至。充满异域风情的中东在美国媒体笔下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暴力和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

正如媒体学者杰克·G·沙欣(Jack G. Shaheen)所观察到的,过去50年间,数百部好莱坞电影将伊斯兰教与圣战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穆斯林要么是“敌对的异域入侵者”,要么是“好色、油腻、狂热推广核武器的酋长”。

令人别扭的动画版《阿拉丁》

在此背景下,东方主义出现在1992年出品的迪士尼动画电影《阿拉丁》中便在意料之中。

首先是电影片头曲《阿拉伯之夜》中使用了这样的歌词描述这片土地:“他们会割掉你的耳朵,只是因为不喜欢你的面孔。”并宣称,“多么残暴,但嘿,这就是我的家乡!”此歌歌词遭到阿拉伯裔美国人反歧视委员会的抗议,迪士尼随后在家庭录像带版本中删掉了有关割耳朵的歌词,但仍留下“残暴”一词。

其次是人物的外在表现方式。很多人注意到,阿拉伯坏人一般形貌丑陋,操一口外国口音。而诸如阿拉丁和茉莉公主等阿拉伯好人则长得像欧洲人,说话带有美国白人口音。

在动画片《阿拉丁》中,善良的阿拉伯人带有白种人特征,而坏人则操着外国口音。图片来源:Disney

此外,这部电影还延续了西方模糊中东文化内部差异的传统。例如,茉莉公主来自阿格拉巴(原为巴格达,后受1991年海湾战争影响而虚构),养了一头宠物老虎名为“乐雅”(Rajah),但“乐雅”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印度名字。

曲折的进展之路

“9·11”事件之后,许多电影老调重弹,将中东与恐怖主义等同。不过令人惊讶的是,部分电影中同样出现了一些正面的中东人和穆斯林形象。

2012年,我出版了《媒体中的阿拉伯人和穆斯林:“9·11”之后的种族和表现》(Arabs and Muslims in the Media: Race and Representation after 9/11)一书。在书中,我详细阐述了编剧和制片人在“9·11”事件后采取何种方法抵消刻板印象。

最常见的方法是向观众展示一位热爱美国的中东裔美国人或美国穆斯林,以抵消涉及恐怖分子的描画。例如,在电视剧《国土安全》中,伊朗裔美国穆斯林法拉·舍拉齐(Fara Sherazi)是一名中央情报局分析员。在剧中她遭一名穆斯林恐怖分子杀害身亡,以表现“善良”的美国穆斯林愿为美国赴死。但这类方法并未改变中东人和穆斯林一般会被描绘成对西方的威胁这一事实。在媒体中,绝大多数中东人和穆斯林以恐怖分子的形象出现,加入一个“好”的相关角色并不能改变人们的刻板印象。

另一种常见方法则是,回归以往的东方主义,仅将中东表现为充满异国情调和浪漫主义之地。也许编剧和制片人认为,与将中东与恐怖主义挂钩相比,异域风情无论如何还是略胜一筹。

比如,2004年的电影《沙漠骑兵》讲述了1891年一位美国牛仔前往阿拉伯沙漠参加赛马竞技的故事,东方主义在影片中表现得极为典型。片中富裕酋长有一位邪恶、权欲熏心的侄子,酋长女儿陷于其手上,正是这位美国牛仔将酋长之女解救出来。

又如,2017年的电影《维多利亚与阿卜杜勒》描绘了维多利亚女王和其印度穆斯林仆人阿卜杜勒·卡里姆之间的友情,尽管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样的友谊几无可能。该电影确实对19世纪英国的种族主义和伊斯兰恐惧症进行了批判,但同时也对阿卜杜勒进行了幼稚化和异域化处理。

暂撇下编剧和制片人的努力不提,某些很显眼的问题仍然存在。2010年影片《波斯王子:时之刃》由杰克·吉伦哈尔担纲主演;2014年影片《法老与众神》中的埃及角色则由克里斯蒂安·贝尔和乔尔·埃哲顿饰演。

为何此类角色要由白人演员扮演?当大众提出质疑时,制片人雷德利·斯科特曾发表过一番臭名昭著的言论,他公然表示“无法接受要在介绍影片时说男主是来自哪个地方的穆罕默德·某某。我也不打算为这样的片子拉赞助”。

新版《阿拉丁》是否作出改进?

或许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迪士尼高管试着向我们这些文化顾问寻求建议。真人版《阿拉丁》确实获得不少显著进步。

片中的阿拉丁由埃及裔加拿大演员梅纳·玛索德饰演。鉴于带有中东血统的演员很少担纲主演,选玛索德作为主角可谓重要之举。片子中同样出现了不少画着深色妆容以贴近中东人肤色的白人临时演员,但无论如何迪士尼选择了带有中东血统的演员饰演大部分主要角色。

茉莉公主一角由印度裔英国女演员娜奥米·斯科特饰演则饱受争议。据悉,许多观众希望此角色由来自阿拉伯或中东的女演员来扮演。此外,他们不确定选用印度裔演员是否会强化西方观众认为“东方”文化内部差异可任意互换的想法。不过,影片中确实提及了茉莉公主的母亲来自另一个国家。

真人版《阿拉丁》剧照

2019年版《阿拉丁》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延续了回归充满魔法色彩的东方主义的趋势,似乎可对当地的恐怖主义形象作出显著改善。但事实上,旧调重弹地用异国情调替代赤裸裸的种族主义并不是什么勇敢之举。公平地说,《阿拉丁》与《沙漠骑兵》等其他顺应这一趋势的东方主义电影存在区别,至少它不是一部围绕白人主角的经历展开的电影。

不过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在影片中,“好人”均带有美国口音,而那些带有非美国口音的角色,尽管并非全部,也大多是“坏人”。当代观众将会和1992年甚至1922年的观众一样,面临着同样的困难。他们要在过于笼统的“东方”之内,找出独特的中东文化。毕竟,肚皮舞和宝莱坞舞蹈、不同的穆斯林头巾turban和keffiyeh、伊朗口音和阿拉伯口音都在影片中交替出现。

正如在涉恐故事中加入正面中东人的形象不能起多大作用一样,在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东方故事中加入正面元素同样也难起甚积极影响。欲达多样化之效,需超越陈腐意象,对故事类型作出扩充。

当然,《阿拉丁》作为一个奇幻故事,关于其表象准确性的质疑似乎有些夸张。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电影,梅纳·玛索德、娜奥米·斯科特和威尔·史密斯均在其中贡献精湛表演。但是在过去百年间,好莱坞已经拍摄了900多部相关电影,加深了公众对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刻板印象。这些密锣紧鼓上映的片子还对大众看法和政策造成了影响。

如果电影市场上有900部电影中的阿拉伯人、伊朗人和穆斯林不以恐怖分子形象出现,这些影片也没有遵循东方主义的老套路,那么我们可以说,像《阿拉丁》这样的电影便“只是娱乐”。而在那之前,我们仍需借神灯精灵之力,从更为细微和多样的角度展示东方文化。

本文作者Evelyn Alsultany是南加州大学副教授。

(翻译:刘其瑜)

来源:The Conversation

原标题:How the new ‘Aladdin’ stacks up against a century of Hollywood stereotyping

最新更新时间:06/18 14:1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好莱坞与东方主义:不断重塑的阿拉丁意味着什么?

好莱坞长期以来对中东人存在刻板印象,《阿拉丁》真人版电影在纠正该方面的表现上可圈可点,尽管如此,该电影仍有不少不足之处。

在真人版《阿拉丁》中,梅纳·玛索德饰演阿拉丁,威尔·史密斯饰演神灯精灵。图片来源:Daniel Smith/Walt Disney Pictures

1992年上映的动画电影《阿拉丁》广受好评,深受观众喜爱,但其仍难逃刻板印象的桎梏。《阿拉丁》真人版电影于今年5月24日上映,为避免重蹈动画版本深陷刻板印象的覆辙,迪士尼向一个由来自中东、南亚等地的穆斯林学者、活跃人士和创意工作者组成的社区咨询委员会寻求建议。因长期在美国媒体上为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群体发声,我受邀成为小组的一员。

迪士尼这样的大型电影公司希望倾听更多群体的声音,意味着好莱坞更为重视文化多样性。好莱坞长期以来对中东人存在刻板印象,且不乏抹黑之举。《阿拉丁》真人版电影在纠正该方面的表现上可圈可点,尽管如此,该电影仍有不少不足之处。

魔法精灵和好色酋长

1978年,文学教授爱德华·赛义德在其开创性著作《东方学》一书中指出,历史上西方文化一直对中东抱有刻板印象,是为了证明对中东实施控制是正当的。

1921年电影《沙漠情酋》的电影海报。图片来源:Library of Congress

东方主义在好莱坞有着悠久的历史。《沙漠情酋》和《天方夜谭》(1942年)等早期好莱坞电影将中东描绘成一片广袤的梦幻乐土——在这片魔法沙漠上,触目皆为精灵、飞毯,富人与“哈来姆”们(harem,即旧时中东文明中富人的女眷)住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此类描述难说客观公允,但至少无伤大雅,它们一定程度上无视了中东文化内部的细分差异,同时笼统地将该区域描绘为落后的、亟待西方文明解放的地区。

好景不长,中东地区爆发系列冲突和战争,1967年阿以战争、1973年阿拉伯产油国对西方实施石油禁运、伊朗人质危机、海湾战争接踵而至。充满异域风情的中东在美国媒体笔下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暴力和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

正如媒体学者杰克·G·沙欣(Jack G. Shaheen)所观察到的,过去50年间,数百部好莱坞电影将伊斯兰教与圣战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穆斯林要么是“敌对的异域入侵者”,要么是“好色、油腻、狂热推广核武器的酋长”。

令人别扭的动画版《阿拉丁》

在此背景下,东方主义出现在1992年出品的迪士尼动画电影《阿拉丁》中便在意料之中。

首先是电影片头曲《阿拉伯之夜》中使用了这样的歌词描述这片土地:“他们会割掉你的耳朵,只是因为不喜欢你的面孔。”并宣称,“多么残暴,但嘿,这就是我的家乡!”此歌歌词遭到阿拉伯裔美国人反歧视委员会的抗议,迪士尼随后在家庭录像带版本中删掉了有关割耳朵的歌词,但仍留下“残暴”一词。

其次是人物的外在表现方式。很多人注意到,阿拉伯坏人一般形貌丑陋,操一口外国口音。而诸如阿拉丁和茉莉公主等阿拉伯好人则长得像欧洲人,说话带有美国白人口音。

在动画片《阿拉丁》中,善良的阿拉伯人带有白种人特征,而坏人则操着外国口音。图片来源:Disney

此外,这部电影还延续了西方模糊中东文化内部差异的传统。例如,茉莉公主来自阿格拉巴(原为巴格达,后受1991年海湾战争影响而虚构),养了一头宠物老虎名为“乐雅”(Rajah),但“乐雅”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印度名字。

曲折的进展之路

“9·11”事件之后,许多电影老调重弹,将中东与恐怖主义等同。不过令人惊讶的是,部分电影中同样出现了一些正面的中东人和穆斯林形象。

2012年,我出版了《媒体中的阿拉伯人和穆斯林:“9·11”之后的种族和表现》(Arabs and Muslims in the Media: Race and Representation after 9/11)一书。在书中,我详细阐述了编剧和制片人在“9·11”事件后采取何种方法抵消刻板印象。

最常见的方法是向观众展示一位热爱美国的中东裔美国人或美国穆斯林,以抵消涉及恐怖分子的描画。例如,在电视剧《国土安全》中,伊朗裔美国穆斯林法拉·舍拉齐(Fara Sherazi)是一名中央情报局分析员。在剧中她遭一名穆斯林恐怖分子杀害身亡,以表现“善良”的美国穆斯林愿为美国赴死。但这类方法并未改变中东人和穆斯林一般会被描绘成对西方的威胁这一事实。在媒体中,绝大多数中东人和穆斯林以恐怖分子的形象出现,加入一个“好”的相关角色并不能改变人们的刻板印象。

另一种常见方法则是,回归以往的东方主义,仅将中东表现为充满异国情调和浪漫主义之地。也许编剧和制片人认为,与将中东与恐怖主义挂钩相比,异域风情无论如何还是略胜一筹。

比如,2004年的电影《沙漠骑兵》讲述了1891年一位美国牛仔前往阿拉伯沙漠参加赛马竞技的故事,东方主义在影片中表现得极为典型。片中富裕酋长有一位邪恶、权欲熏心的侄子,酋长女儿陷于其手上,正是这位美国牛仔将酋长之女解救出来。

又如,2017年的电影《维多利亚与阿卜杜勒》描绘了维多利亚女王和其印度穆斯林仆人阿卜杜勒·卡里姆之间的友情,尽管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样的友谊几无可能。该电影确实对19世纪英国的种族主义和伊斯兰恐惧症进行了批判,但同时也对阿卜杜勒进行了幼稚化和异域化处理。

暂撇下编剧和制片人的努力不提,某些很显眼的问题仍然存在。2010年影片《波斯王子:时之刃》由杰克·吉伦哈尔担纲主演;2014年影片《法老与众神》中的埃及角色则由克里斯蒂安·贝尔和乔尔·埃哲顿饰演。

为何此类角色要由白人演员扮演?当大众提出质疑时,制片人雷德利·斯科特曾发表过一番臭名昭著的言论,他公然表示“无法接受要在介绍影片时说男主是来自哪个地方的穆罕默德·某某。我也不打算为这样的片子拉赞助”。

新版《阿拉丁》是否作出改进?

或许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迪士尼高管试着向我们这些文化顾问寻求建议。真人版《阿拉丁》确实获得不少显著进步。

片中的阿拉丁由埃及裔加拿大演员梅纳·玛索德饰演。鉴于带有中东血统的演员很少担纲主演,选玛索德作为主角可谓重要之举。片子中同样出现了不少画着深色妆容以贴近中东人肤色的白人临时演员,但无论如何迪士尼选择了带有中东血统的演员饰演大部分主要角色。

茉莉公主一角由印度裔英国女演员娜奥米·斯科特饰演则饱受争议。据悉,许多观众希望此角色由来自阿拉伯或中东的女演员来扮演。此外,他们不确定选用印度裔演员是否会强化西方观众认为“东方”文化内部差异可任意互换的想法。不过,影片中确实提及了茉莉公主的母亲来自另一个国家。

真人版《阿拉丁》剧照

2019年版《阿拉丁》最大的问题在于,它延续了回归充满魔法色彩的东方主义的趋势,似乎可对当地的恐怖主义形象作出显著改善。但事实上,旧调重弹地用异国情调替代赤裸裸的种族主义并不是什么勇敢之举。公平地说,《阿拉丁》与《沙漠骑兵》等其他顺应这一趋势的东方主义电影存在区别,至少它不是一部围绕白人主角的经历展开的电影。

不过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在影片中,“好人”均带有美国口音,而那些带有非美国口音的角色,尽管并非全部,也大多是“坏人”。当代观众将会和1992年甚至1922年的观众一样,面临着同样的困难。他们要在过于笼统的“东方”之内,找出独特的中东文化。毕竟,肚皮舞和宝莱坞舞蹈、不同的穆斯林头巾turban和keffiyeh、伊朗口音和阿拉伯口音都在影片中交替出现。

正如在涉恐故事中加入正面中东人的形象不能起多大作用一样,在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东方故事中加入正面元素同样也难起甚积极影响。欲达多样化之效,需超越陈腐意象,对故事类型作出扩充。

当然,《阿拉丁》作为一个奇幻故事,关于其表象准确性的质疑似乎有些夸张。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电影,梅纳·玛索德、娜奥米·斯科特和威尔·史密斯均在其中贡献精湛表演。但是在过去百年间,好莱坞已经拍摄了900多部相关电影,加深了公众对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的刻板印象。这些密锣紧鼓上映的片子还对大众看法和政策造成了影响。

如果电影市场上有900部电影中的阿拉伯人、伊朗人和穆斯林不以恐怖分子形象出现,这些影片也没有遵循东方主义的老套路,那么我们可以说,像《阿拉丁》这样的电影便“只是娱乐”。而在那之前,我们仍需借神灯精灵之力,从更为细微和多样的角度展示东方文化。

本文作者Evelyn Alsultany是南加州大学副教授。

(翻译:刘其瑜)

来源:The Conversation

原标题:How the new ‘Aladdin’ stacks up against a century of Hollywood stereotyping

最新更新时间:06/18 14:1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