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食品头条 李珂
编辑|橘子
一直被当作国产品牌的“金龙鱼”要在国内上市了。
这家借道中粮打入国内市场、并以深不可测的实力在“竞品地盘”呼风唤雨的东南亚企业,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年收入超过1600亿,当之无愧的行业“巨无霸”。不仅如此,若论“大单品”,红牛也好,海天酱油也罢,在金龙鱼面前都只能自叹弗如。
01、快速辅导
上海证监局官网的信息显示,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海嘉里)已经完成了辅导,进入冲刺A股的实质性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券商辅导周期在半年左右,但是益海嘉里从2019年2月27日报送到6月11日结束,历时不到4个月时间。
在大部分消费者的认知里,金龙鱼一直是国产品牌;但实际上,金龙鱼的品牌属于益海嘉里,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外资企业。
除了金龙鱼,这家外资企业还拥“欧丽薇兰”、“胡姬花”、“香满园”、“海皇”、“丰苑”、“金味”、“锐龙”、“绿涤”、“洁劲100”等多个品牌,产品涵盖了小包装食用油、大米、面粉、挂面、米粉、豆奶、餐饮专用粮油、食品原辅料、油脂化工等多个领域。
其中,金龙鱼的生产、销售和物流网络,覆盖了中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839个县市,拥有近350个销售处,1585个经销商以及5000多家分销商,超过100万个终端保证供应。
食品君查阅工商资料发现,益海嘉里的股东分别为Bathos Company Limited和上海阔海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99.99%和0.01%。其中的Bathos Company Limited是一家于1990年在香港地区成立的公司。
食品君留意到,Bathos Company Limited也是益海嘉里旗下公司,其直接和间接股东为众多位居益海嘉里集团管理层的骨干员工。可以说,该公司即是益海嘉里的高管持股平台。
今年2月21日,益海嘉里母公司——丰益国际发布的2018年财报显示,丰益国际的年营收为444.97亿美元,同比上升2.1%,核心净利润13.04亿美元,同比上升27.4%。其中,中国市场在丰益国际的营收比例超过一半,而金龙鱼食用油绝对是其营收的主要“贡献者”。
近日发布的总结报告,第一次公布了金龙鱼食用油的具体营收状况。数据显示,金龙鱼粮油2018年营业收入1670.74亿元,相较于2017年的1507.66亿元增长10.81%,年营业收入连续两年突破1500亿元的大关。此外,2019年前4个月,金龙鱼粮油的营业收入为403.5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丰益国际和市场份额第三的鲁花也存在着资本上的“联系”。丰益国际合资合作公司列表显示,其持有常熟鲁花食用油有限公司33%的股权,以及持有莱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25%的股权。
一业内人士表示,完成上市辅导到最终IPO,还得一段时间。“辅导阶段”结束后,接受辅导公司进行IPO相关准备,并向证监会提交材料和申报,此后还需要经过预披露资料、披露资料、发审委审核、路演等流程,股票才能正式发行,至少需要18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金龙鱼顺利上市,预计市值将超过千亿。
02、扎根国内
尽管金龙鱼的品牌在国内家喻户晓,却鲜有人了解其背后的老板郭鹤年。在李嘉诚“撤离”的当下,郭鹤年主掌的“郭家”,以及“郭家”拥有的金龙鱼,确实反其道而行,一头“扎进”国门。
一直以来,这位祖籍福建的老华侨,在东南亚地区是除了政治领袖外,最被国际社会熟识的企业家。在马来西亚的富豪榜上,郭鹤年年年位居榜首。在最新发布的《2019胡润全球富豪榜》中,郭鹤年以950亿元位列大中华区第15位。
郭鹤年家族的产业远不止农产品那么简单,而是覆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方方面面:例如,知名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就是郭鹤家的产业,而为钻石卡会员赠送的葡萄酒,也是郭氏家族控制下企业生产的,可谓是一条龙服务。
出生于1923年,今年已96岁高龄的郭鹤年,将国内的主要业务交由其侄子郭孔丰打理。从公司治理角度来看,金龙鱼粮油因股权分散而无实际控制人,但就公司实际经营来说,郭孔丰是金龙鱼粮油的掌门人,负责金龙鱼粮油的经营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因粮油产业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因此,对外资机构较为敏感,而郭孔丰本就是爱国华侨,已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获齐齐哈尔市颁发的荣誉市民称号,不仅解决了郭孔丰的国籍争议,也解决了金龙鱼粮油的国籍争议。
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顺理成章”的上市了。
事实上,益海嘉里谋求上市的消息由来已久。金龙鱼粮油曾在2009年计划分拆中国业务的30%,在中国香港申请上市,当时预期上市规模约30亿-40亿美元,但遭遇香港金融市场动荡,预计发行价无法达到预期,上市就此搁置。
折戟港股IPO之后,丰益国际的中国上市计划沉寂多年。直至2017年5月,丰益国际董事长郭孔丰再次对外提及,公司正在对中国业务进行内部重组,并有可能单独上市。2018年2月,丰益国际发布的2017年四季报显示,从可能分拆上市的基础出发,已基本完成中国业务的内部重组。
今年2月21日,在丰益国际发布的2018年业绩快报中,其再次强调了关于中国业务IPO事宜。报告称,集团最近要把中国控股公司转变为一家股份制公司,以期在中国上市。由于拟上市的工作目前仍未结束,建议股东谨慎行事。
一个星期后,上海证监局披露了益海嘉里拟申请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并上市的消息。
对此,益海嘉里集团副董事长、首席运营官穆彦魁曾对外表示,金龙鱼要在国内上市,融资并不是主要目的,而在于上市之后,金龙鱼便能顺理成章地变身成为一家地道的国内企业,彻底摆脱“外资”的限制。
03、寡头之争
如同饮料行业中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洗化行业中的宝洁与联合利华,在寡头垄断的食用油行业,金龙鱼、福临门两大品牌占据着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在两大品牌的背后,则是益海嘉里和中粮两大巨头之间的纷争。
作为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中粮集团,背负着国字号盛名的综合性央企,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贸易、生物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诸多领域成绩卓著;而益海嘉里的母公司——丰益国际得益于中国市场的贡献,集合粮油上下游产业链经营优势,不断超越,打破原先“ABCD”(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世界四大粮商格局,跻身世界粮油前列。
在目前的中国食用油市场,中粮集团旗下的福临门和益海嘉里旗下的金龙鱼已经成为两大绝对主力品牌。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花生油品牌市场份额占比前三位的分别是金龙鱼23.86%、福临门16.05%、鲁花13.15%。在寡头竞争的格局中,率先推出小包装食用油产品的金龙鱼抢得了先机,福临门成了金龙鱼的追赶者。
中粮主体粮油业务是在香港上市,拥有福临门的港股“中国粮油控股”2018年收入约为934亿,显然,金龙鱼遥遥领先。
福临门与金龙鱼的关系却也复杂。
在1991年金龙鱼诞生的背后,有中粮的身影。在和益海嘉里粮油的合作中,中粮虽然占据股权上的优势,但并没有金龙鱼商标的使用权,因而,在后来销售渐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后,益海嘉里便投资自建工厂,中粮却分享不到金龙鱼成长所带来的“果实”。
最终,中粮断绝与益海嘉里合作,抽身自创福临门品牌。由合作到竞争,从朋友变对手,再到后来金龙鱼母公司——丰益国际参股福临门。两者之间的感情瓜葛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但现实是,福临门和金龙鱼的竞争日益加剧。
虽然与金龙鱼有很大差距,但中粮仍然信心满满,在新“全产业链”的企业格局下,欲凭借“从田间到餐桌”的优势,与益海嘉里分庭抗争。
据悉,中粮国际也计划2019年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丰益国际集团董事长郭孔丰此前曾表示:“公司已经就IPO事宜与银行人士举行了会议,公司可能利用IPO的所得收益为并购提供融资。”中粮的步步逼近,让金龙鱼倍感压力,因此公司可能利用IPO为并购提供融资,与中粮争夺市场。
一分析人士表示,目前金龙鱼已经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如果益海嘉里在募得资金后对国内中小油脂加工企业进行收购的话,其对国内粮油行业的垄断度将变得更高。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