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解密华源科技会:改变硅谷华人历史的组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解密华源科技会:改变硅谷华人历史的组织

2012年,谢青出任华源科技会的会长,这是美国最大的华人企业家协会。这个2001年诞生于硅谷的组织,十余年间从“草根”走向“高大上”,成了大陆留学生在硅谷20年奋斗历程的缩影,它改变了很多企业与企业家的轨迹。

华源科技协会2012年年会。图片来源:网络

2012年,谢青出任华源科技会的会长,这是美国最大的华人企业家协会。

这个2001年诞生于硅谷的组织,十余年间从“草根”走向“高大上”,成了大陆留学生在硅谷20年奋斗历程的缩影,它改变了很多企业与企业家的轨迹。

美国西海岸的硅谷,遍布着中国大陆留学生的足迹

起源

华源会根源于那个年代大陆留学生,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却无路可寻的呐喊。

上世纪80年代起,谢青这批第一代留学生走出国门,毕业后留在了硅谷。90年代,他们“占领”硅谷大大小小的企业,打出了名声。

他们收入不菲,但是开了眼界之后,财富不再是他们的最高追求。

他们的生活有点乏味:每天两点一线,早上面对和北京三环一样拥堵的硅谷101大道,中午在华人餐馆就餐,相互寒暄几句,回忆在清华、北大的趣事,吐一吐拿不到绿卡的苦水,下班后再随着拥堵的车流回家。

那个年代,他们是硅谷最优秀的员工。工作任劳任怨,专业化程度高,是资本家的赚钱机器。

当机器都疲惫时,这些年轻人产生了强烈需求,他们渴望创业,实现更高价值。但在那个年代,大陆华人在硅谷创业就像天方夜谭:没有投资人、没有经验、没有帮手。硅谷的投资者认为,大陆华人更适合搞技术,而不是当老板。

孤独和无助间,这些年轻人开始抱团,他们以大学教室为据点举办交流活动,邀请有经验的前辈来讲课。

斯坦福大学,是大陆留学生团体聚会的主要地点之一

谢青是这个团体中的一员,那时候,他们每次活动有几十个人参加,其中一个帅小伙,后来回国创立了百度。

没有固定时间与地点、不成体系,相比其他同胞,大陆年轻人的组织是如此简陋。那个时候,华人创业者在硅谷已经有了主流组织,分别是台湾人创办的玉山协会、香港人主导的AAMA协会,大陆留学生可以去听会,但是很难融入交流,没有人重视他们。

困难越大,渴望越强烈。他们开始将活动定为每月一次,拉来了更多大陆留学生当会员,聚会时喝的饮料也从可乐换成了红酒。

但规模并没有产生质变,他们依旧是找不到方向的探路者。

腾飞

没有方向,因为缺乏可参照的案例。当时,大陆创业者开始尝试在硅谷做企业,但是很难做到高水平,投资人不信任这个群体。

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NetScreen出现。在硅谷华人界,NetScreen至今是一个传奇。

1996年,谢青从斯坦福辍学,结识了Intel的邓锋和思科的柯严,三人以硬件芯片防火墙为创意,成立了NetScreen。

三人一边上班,一边搞这项副业,休息时间全扔在了这上面。

对于当时大陆留学生而言,美国VC的投资,可望却不可求

钱不够用了,谢青四处找投资人。大的VC他没有机会得见,小的VC给的都是白眼,最后费尽周折从香港和台湾人那里融到了100万美元。

拿着钱闷头干了1年,NetScreen推出了第一台设备,上市后卖“疯了”,硅谷很多企业都用它。

至此,美国投资人开始换眼镜看待大陆的创业者。1998年,红杉资本给NetScreen投了400万美元。

2001年,NetScreen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大环境下上市,年营收冲向1.38亿美元。再之后,它被Juniper公司以4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

NetScreen将大陆华人创业者的声望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多蠢蠢欲动的年轻人觉得:我肯定也行。而那些投资者们也想:或许可以给他们些钱试试看。

NetScreen让这个团体找到了方向。

它上市的这一年,大陆留学生团体正式发起成立了华源会,他们将年会设置在了Santa Clara的会议中心,结果还是挤满了人。

不仅有大陆人,还有香港人和台湾人,厚重的镜片下,是一双双狼一样的眼睛。他们觉得,NetScreen之后,属于大陆创业者的时代来了。

经典

时代确实变了。之后的几年里,因为更容易从VC那里得到帮助,硅谷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大陆创业者。

达成了最原始目标后,华源会的功能发生了变化。美国企业家开始参会,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合作伙伴。后来,李彦宏、张朝阳、沈南鹏们回国做成了大企业,华源会又变成了两岸的桥梁,有中国本土的创业者前来交流,美国投资者也来尝试把钱投到中国去。

2005年,华源会年会的主题是“中国,走向主流”。彼岸的华人,开始眺望硅谷外面的世界。

那届华源会请了很多内地企业家,搜狐的张朝阳、网易的丁磊、百度的李彦宏、联想的杨元庆、UT斯达康的吴鹰、步步高的段永平……马云起初行程有冲突,后来还是抽空飞了一趟,待了48个小时。

48个小时,改变了两家企业。

雅虎投资阿里巴巴的故事,起始于05年的华源会

华源会上,马云碰到了杨致远,他们曾在北京有一面之缘,但是不熟,孙正义介绍他俩认识。

在高尔夫球场上挥了一杆之后,马云和杨致远做了一个私下的交流,杨致远和马云说:“咱们都是中国人,一块儿做点儿事情。”

这之后,马云从雅虎融了10亿美元,让出了43%的股份。

这个单笔融资额度纪录保持了很久,10年后,它的价值翻了接近一百倍。

华源会上拿到的10亿美金,改变了阿里巴巴。那个时候,阿里巴巴还没有上市,对手eBay的市值则是500多亿美金。

在中国电商战场,阿里巴巴和eBay正猛烈交火。阿里巴巴的底气不是很足,背后的高盛等资本也不好看它。

马云需要一大笔钱来“打仗”,国内的银行不肯给他,那时候国内的PE、VC的规模也小,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在这个节点上,杨致远给的10亿美元无疑是救命稻草。

有了充足资金,精明的马云通过运作不断压榨eBay在中国的占有率,直至后者退出。后来,他还打到了eBay的“老家”美国。

另一边,对于雅虎来说,这笔投资也变成了命线。尽管后来阿里收回了一部分股权,但截至其登陆纽交所时,雅虎仍持有阿里22.6%的股份。

随着Google、Facebook等新贵崛起,雅虎在互联网业界的风光不再。这笔投资回报,成了支撑雅虎股价和投资者信心的重要砝码。

回归

2012年,作为创始者之一的谢青接过了华源会的印章。

促成华源会成立的谢青,在2012年成为会长

华源会的职能,再一次发生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升温,更多的留学生渴望回国创业,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在硅谷生活了10几年甚至超过20年。以往熟悉的故土环境,对于他们而言却很陌生。

华源会的工作,是给他们提供中国的资讯、机会和资金。

通过华源会,谢青本人也投资了100多个大大小小的项目,其中既有从硅谷回中国的创业者,也有其清华的学弟。

华源会的主要活动地点,也从硅谷迁移至了北京和上海。这个曾经改变硅谷华人历史的组织,正寄望在故土重现曾经的辉煌。

作者:陈光

-END-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解密华源科技会:改变硅谷华人历史的组织

2012年,谢青出任华源科技会的会长,这是美国最大的华人企业家协会。这个2001年诞生于硅谷的组织,十余年间从“草根”走向“高大上”,成了大陆留学生在硅谷20年奋斗历程的缩影,它改变了很多企业与企业家的轨迹。

华源科技协会2012年年会。图片来源:网络

2012年,谢青出任华源科技会的会长,这是美国最大的华人企业家协会。

这个2001年诞生于硅谷的组织,十余年间从“草根”走向“高大上”,成了大陆留学生在硅谷20年奋斗历程的缩影,它改变了很多企业与企业家的轨迹。

美国西海岸的硅谷,遍布着中国大陆留学生的足迹

起源

华源会根源于那个年代大陆留学生,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却无路可寻的呐喊。

上世纪80年代起,谢青这批第一代留学生走出国门,毕业后留在了硅谷。90年代,他们“占领”硅谷大大小小的企业,打出了名声。

他们收入不菲,但是开了眼界之后,财富不再是他们的最高追求。

他们的生活有点乏味:每天两点一线,早上面对和北京三环一样拥堵的硅谷101大道,中午在华人餐馆就餐,相互寒暄几句,回忆在清华、北大的趣事,吐一吐拿不到绿卡的苦水,下班后再随着拥堵的车流回家。

那个年代,他们是硅谷最优秀的员工。工作任劳任怨,专业化程度高,是资本家的赚钱机器。

当机器都疲惫时,这些年轻人产生了强烈需求,他们渴望创业,实现更高价值。但在那个年代,大陆华人在硅谷创业就像天方夜谭:没有投资人、没有经验、没有帮手。硅谷的投资者认为,大陆华人更适合搞技术,而不是当老板。

孤独和无助间,这些年轻人开始抱团,他们以大学教室为据点举办交流活动,邀请有经验的前辈来讲课。

斯坦福大学,是大陆留学生团体聚会的主要地点之一

谢青是这个团体中的一员,那时候,他们每次活动有几十个人参加,其中一个帅小伙,后来回国创立了百度。

没有固定时间与地点、不成体系,相比其他同胞,大陆年轻人的组织是如此简陋。那个时候,华人创业者在硅谷已经有了主流组织,分别是台湾人创办的玉山协会、香港人主导的AAMA协会,大陆留学生可以去听会,但是很难融入交流,没有人重视他们。

困难越大,渴望越强烈。他们开始将活动定为每月一次,拉来了更多大陆留学生当会员,聚会时喝的饮料也从可乐换成了红酒。

但规模并没有产生质变,他们依旧是找不到方向的探路者。

腾飞

没有方向,因为缺乏可参照的案例。当时,大陆创业者开始尝试在硅谷做企业,但是很难做到高水平,投资人不信任这个群体。

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NetScreen出现。在硅谷华人界,NetScreen至今是一个传奇。

1996年,谢青从斯坦福辍学,结识了Intel的邓锋和思科的柯严,三人以硬件芯片防火墙为创意,成立了NetScreen。

三人一边上班,一边搞这项副业,休息时间全扔在了这上面。

对于当时大陆留学生而言,美国VC的投资,可望却不可求

钱不够用了,谢青四处找投资人。大的VC他没有机会得见,小的VC给的都是白眼,最后费尽周折从香港和台湾人那里融到了100万美元。

拿着钱闷头干了1年,NetScreen推出了第一台设备,上市后卖“疯了”,硅谷很多企业都用它。

至此,美国投资人开始换眼镜看待大陆的创业者。1998年,红杉资本给NetScreen投了400万美元。

2001年,NetScreen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大环境下上市,年营收冲向1.38亿美元。再之后,它被Juniper公司以4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

NetScreen将大陆华人创业者的声望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多蠢蠢欲动的年轻人觉得:我肯定也行。而那些投资者们也想:或许可以给他们些钱试试看。

NetScreen让这个团体找到了方向。

它上市的这一年,大陆留学生团体正式发起成立了华源会,他们将年会设置在了Santa Clara的会议中心,结果还是挤满了人。

不仅有大陆人,还有香港人和台湾人,厚重的镜片下,是一双双狼一样的眼睛。他们觉得,NetScreen之后,属于大陆创业者的时代来了。

经典

时代确实变了。之后的几年里,因为更容易从VC那里得到帮助,硅谷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大陆创业者。

达成了最原始目标后,华源会的功能发生了变化。美国企业家开始参会,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合作伙伴。后来,李彦宏、张朝阳、沈南鹏们回国做成了大企业,华源会又变成了两岸的桥梁,有中国本土的创业者前来交流,美国投资者也来尝试把钱投到中国去。

2005年,华源会年会的主题是“中国,走向主流”。彼岸的华人,开始眺望硅谷外面的世界。

那届华源会请了很多内地企业家,搜狐的张朝阳、网易的丁磊、百度的李彦宏、联想的杨元庆、UT斯达康的吴鹰、步步高的段永平……马云起初行程有冲突,后来还是抽空飞了一趟,待了48个小时。

48个小时,改变了两家企业。

雅虎投资阿里巴巴的故事,起始于05年的华源会

华源会上,马云碰到了杨致远,他们曾在北京有一面之缘,但是不熟,孙正义介绍他俩认识。

在高尔夫球场上挥了一杆之后,马云和杨致远做了一个私下的交流,杨致远和马云说:“咱们都是中国人,一块儿做点儿事情。”

这之后,马云从雅虎融了10亿美元,让出了43%的股份。

这个单笔融资额度纪录保持了很久,10年后,它的价值翻了接近一百倍。

华源会上拿到的10亿美金,改变了阿里巴巴。那个时候,阿里巴巴还没有上市,对手eBay的市值则是500多亿美金。

在中国电商战场,阿里巴巴和eBay正猛烈交火。阿里巴巴的底气不是很足,背后的高盛等资本也不好看它。

马云需要一大笔钱来“打仗”,国内的银行不肯给他,那时候国内的PE、VC的规模也小,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在这个节点上,杨致远给的10亿美元无疑是救命稻草。

有了充足资金,精明的马云通过运作不断压榨eBay在中国的占有率,直至后者退出。后来,他还打到了eBay的“老家”美国。

另一边,对于雅虎来说,这笔投资也变成了命线。尽管后来阿里收回了一部分股权,但截至其登陆纽交所时,雅虎仍持有阿里22.6%的股份。

随着Google、Facebook等新贵崛起,雅虎在互联网业界的风光不再。这笔投资回报,成了支撑雅虎股价和投资者信心的重要砝码。

回归

2012年,作为创始者之一的谢青接过了华源会的印章。

促成华源会成立的谢青,在2012年成为会长

华源会的职能,再一次发生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升温,更多的留学生渴望回国创业,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在硅谷生活了10几年甚至超过20年。以往熟悉的故土环境,对于他们而言却很陌生。

华源会的工作,是给他们提供中国的资讯、机会和资金。

通过华源会,谢青本人也投资了100多个大大小小的项目,其中既有从硅谷回中国的创业者,也有其清华的学弟。

华源会的主要活动地点,也从硅谷迁移至了北京和上海。这个曾经改变硅谷华人历史的组织,正寄望在故土重现曾经的辉煌。

作者:陈光

-END-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