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2018年9月12日,蔚来顶着全球最快上市车企的光环,背靠中国最豪华的互联网投资圈,以64亿美元估值强势登陆纽交所,笑逐颜开的创始人李斌一时风光无两。如果说市场对蔚来在2018年的表现或多或少还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当5月28日蔚来公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后,不少报道开始看衰蔚来。
蔚来在一季度财报公布之后迅速宣布了一则融资消息:与亦庄国投签订100亿人民币融资的框架协议。
6月7日,InvestorPlace刊登的一篇分析师文章称,蔚来面临三大问题:1、趋于白热化的竞争;2、负的毛利率;3、越来越低的政府补贴。
李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别人会认为,蔚来有这么多员工,已经是个大公司,还是个上市公司,但是在汽车行业里,我们还是一个处于投入期的公司,我们还是一个很年轻的公司,蔚来还是要着眼将来。”
去年底,李斌曾对艾问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真正重要的是谁能赢得未来,它的钱是花在哪,如果这些钱都是给李斌买飞机,自己给自己发工资了,当然这种公司你赶紧离开远一点,但如果你看到蔚来的钱花到哪了,就不会有疑惑了。”
这番话并不难理解,但在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之后,我们仍有疑惑,期待蔚来解答。
第一问:造一辆能挣钱的车,需要多久?
造一辆挣钱的车,指的是对于蔚来每交付一辆车,可以保证毛利率是正的。
财务数据显示,蔚来在今年一季度卖车的毛利率为-7.2%,也就是说,蔚来今年前三个月,在不考虑公司整体的运营成本的情况下,卖出去的每辆ES8亏损约27600元。
持续的盈利能力,是衡量一家企业是否具备可持续经营和可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注意,这里讨论的是盈利能力,不是现阶段是否盈利。
对比早几年上市的特斯拉,自2010年登陆纳斯达克起,这家公司的毛利率就始终是正的,且8年中有7年都维持在20%左右。
再算另一笔账。如果我们把盈利能力放大到整个公司层面来看,艾问(iask-media.com)根据蔚来2018年财报数据估算,在仅考虑生产制造成本的情况下,蔚来每辆车的毛利要想变成正的,至少每年要卖出26067辆汽车。
距离这个数字,蔚来还需要多久?
第二问:一家上市企业,如何对投资人负责?
2018年9月,蔚来通过IPO募集到68.5亿人民币,被视作是蔚来前进路上的里程碑,投资人也一度对蔚来信心满满。但今年3月,在蔚来发布上市以来的首份年报后,股价跌至目前的2.55美元/股附近。
投资者坐不住了。
美国当地时间6月10日,一位股东对蔚来提起诉讼。控诉显示,蔚来在IPO上市注册表中提到,IPO募集资金中的25%将被用于开发制造工厂并打造自己的供应链,预期的效果是制造成本的显着降低,并减少对江淮汽车的依赖。但今年3月,蔚来透露暂时不自建制造工厂,将继续与江淮进行制造合作。
李斌曾对艾问表示,如果要给蔚来的用户、员工和投资人排个顺序的话,投资人是放在第三位的。这其实无可厚非,只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当投资人有意见,蔚来要如何应对呢?
第三问:卖车和生活方式,蔚来打算如何盈利?
李斌不止一次地强调,蔚来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而是在卖新的生活方式。
今年2月,李斌在一档国外节目中再次对这一理论做了解读:首先,蔚来希望用自己的App将客户与包含其他蔚来用户的整个社交网络连接起来;其次,蔚来打造了名为“蔚来中心”NIO House的用户线下生活空间,希望“蔚来中心”能够成为用户分享欢乐、共同成长的社区。
不管这是不是李斌的初心,蔚来App和NIO House确实存在。但从财报数字中,我们暂时没有看到这样的服务直接为蔚来带来盈利。
故事可以听,未来可以想象,但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如何让这套创新商业模式尽快滚动起来,为企业创造价值,提升各版块业务收入,才是当务之急。
第四问:技术到底是不是核心优势?
关于技术,已经有太多质疑蔚来的报道。核心技术层面,蔚来到底干了啥?
蔚来当然还是拥有不少技术专利的,电动动力系统、电池热管理技术、汽车底盘结构等等,据不完全统计,蔚来成立至今在全球的发明专利数超过500个,在国内仅次于北汽新能源。
同时蔚来表示,他们是全球除了特斯拉以外,唯一同时掌握“三电”(电机、电控、电池包)和“三智”(智能网关、智能座舱、自动辅助驾驶)这六项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车企。
电池、电机和电控,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三电技术”。其中电池是成本最高的元件,电机驱动系统次之。目前,蔚来的电池是直接从宁德时代采购电芯,自己完成电池包的组装,而蔚来一直大力宣传的换电技术和三合一电驱桥技术虽然确有创新,但还难言拥有电动车行业的核心优势。
与此同时,蔚来在2016年-2018年间累计研发费用为80.66亿人民币,相较特斯拉过去12年在研发上的投入(61.4亿美元),蔚来的技术研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