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换帅之后,腾讯金融科技会走向何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换帅之后,腾讯金融科技会走向何方?

相比于过去几年的巩固市场地位,腾讯希望的是金融科技业务在未来承担更多元化的角色。

记者 | 饶文怡

腾讯金融科技业务迎来了近年最重要的一次人事变动。

6月19日,腾讯内部发文宣布两项人事任命。赖智明作为公司副总裁,派任腾讯投资发起的香港虚拟银行Infinium Limited董事长,不再担任腾讯金融科技业务负责人职务。林海峰晋升为公司副总裁,全面负责腾讯金融科技业务(FiT线)的管理与发展,不再担任投资并购部联合负责人职务。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上述虚拟银行仍在腾讯金融科技业务板块内。腾讯在声明中称,虚拟银行强化了腾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科技布局,是腾讯在香港业务的关键一环。香港金管局去年颁布的《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提到,香港金管局对虚拟银行划定的范围是零售业务和普惠金融。

腾讯金融科技前身为于2005年成立的腾讯财付通。一直以来,这项业务被认为是腾讯在金融领域与劲敌阿里巴巴展开竞争的最重要武器,但在发展早期,财付通在老对手蚂蚁金服面前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一个数据是,在微信红包推出之前,财付通在移动支付的份额还不足10%。

真正让它们杀出一片天地的,是2013年落地的微信支付,以及稍后一年内推出的微信红包功能。借助微信高效的社交链条,以及传统节日营造的习俗,腾讯为旗下的金融科技业务赢得了足够多的关注。财付通也因而获得了稳定发展的根基。

2015年,腾讯将原来的基础支付、互联网理财等金融科技业务合并,并组建了FiT业务线,而后进一步升级为腾讯金融科技。这一切转变的背后,赖智明扮演了重要角色。

2009年加入腾讯的赖智明,从2012年起成为了财付通的掌门人。在他的引导下,微信红包功能最终落地,从而引爆了财付通的发展。

2013年末,腾讯的开发人员在一次头脑风暴中想出了推出类似传统红包的功能,并结合微信社交关系链进行传播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赖智明加入了“红包数额不同”的概念,最终形成了“拼手气红包”的玩法。这一玩法最终使得微信红包在2014年春节期间成为爆款产品。

腾讯在声明中称,赖智明抓住了快捷支付机遇,为移动支付弯道超车和攻取行业制高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当FiT进一步发展后,赖智明扮演的更多是将腾讯体系下不同金融业务打通的角色。在他的领导下,腾讯旗下包括理财、证券、银行、保险等业务最终形成了自身的金融生态,而移动支付则是这个生态的入口。除此之外,包括微信乘车码、区块链发票等功能也是FiT在新方向上的一些探索。

对于腾讯而言,营收极大依赖于游戏业务的状况必须有所改变,而包括金融、云服务、广告业务在内的各项业务,将会在增加营收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腾讯2019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营收也首次被单独披露了,该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44%至人民币218亿元。腾讯方面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目前腾讯理财通的用户量超1.5亿,资金保有量已经超过6000亿元。

2016年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赖智明也曾经提到过,从潜在的业务量、对用户的影响力、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及为腾讯和社会创造财富的潜力来看,金融科技业务不会比游戏等领域逊色;他也希望,金融将成为腾讯未来跨业务发展的核心动力。

如今,随着腾讯投资并购业务合伙人林海峰接任负责人职位后,进入新时代的FiT除了传统的金融业务之外,未来也许将会有更多新可能。

界面新闻记者得知,在这次人事调整落地后,腾讯总裁刘炽平在一次内部沟通会上表示,“(林海峰)在投资并购方面非常成功,负责过Fintech很多领域的投资,对金融科技也有很多理解,能力毋庸置疑。”

自2010年加入腾讯以来,林海峰就一直参与着腾讯投资版图的布局,并且主要负责了金融科技、电商、企业服务等领域的相关业务。腾讯方面在这次人事变动的声明中提到:“林海峰担任业务一线领军人,将发挥其复合型管理人才的优势,带领腾讯金融科技拥抱新机遇。”

天风证券在201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总结腾讯发展金融业务的逻辑:基于QQ和微信两个中国最大的用户平台,以用户为起点,构建起全场景延伸的金融帝国。目前,腾讯金融在其开放平台中,已经与银行、基金、保险、证券等各行业200多家金融机构进行了合作。

而在腾讯2018年年报中,金融科技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被提及:腾讯未来在金融科技方面,将推动支付产品开发的创新,增加新的支付使用场景;同时也会扩展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及产品组合,以满足用户的财富管理及财务需要。

在上述内部沟通会上,刘炽平提及了自己对腾讯金融科技发展的看法,他认为,支付平台未来可以成为和业界开放合作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加强自己的风控、与业界合作、对监管合作等多种能力;腾讯公司整个金融科技生态也在不断壮大,技术和能力需要支撑这个生态不断成长。

可以看出,相比于过去几年的巩固市场地位,腾讯希望的是金融科技业务在未来承担更多元化的角色。在这个背景下,林海峰也就成为了接手这一块业务的合适人选。

在林海峰的带领下,腾讯金融科技的一个可能的新方向是,它们会和包括零售、广告等腾讯其它相关业务进一步形成协同,从而围绕线上线下消费形成一个更加庞大的生态。

这一点可以从林海峰在年初的腾讯投资年会发言上体现。当时他表示:“互联网上半场所有的解构和重构都发生在线上,而在下半场有一个更大更广阔的场景,那就是还没有被充分数字化,或者没有被充分用更小的颗粒度去数字化的线下场景。”

他举出的一个例子是,现在很多零售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都非常初级,无法获知顾客的购买逻辑以及路径。按照他的思路,全链条的数字化能力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需要腾讯的不同业务之间可以深度协同。在零售、广告、金融等业务结合之后,用户在线上线下的许多行为都可以被追溯及分析,腾讯在其中获得的数据将有可能贯穿用户进行消费决策的整个流程,这将为腾讯的数字化构建壁垒。

此外,林海峰本人在过往经手的投资项目包括了京东、拼多多等,在电商领域的投资经历,也有助于他进一步拉近腾讯金融科技业务与上述腾讯旗下业务领域的距离。

在这个可能性中,腾讯金融科技将会肩负更加明显的基础设施色彩,这在另一方面也继续降低了它们成为腾讯旗下又一项拆分业务的可能。

此前,有关腾讯金融业务拆分的消息一直络绎不绝。2018年,天风证券甚至为腾讯金融科技给出了估值:1200亿-1400亿美元,这与蚂蚁金服1500亿美元的估值相差不远。

不过,腾讯方面却一直给这一传闻降温。除了将金融科技业务的营收单独在财报中列出外,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在今年的财报记者会上公开表示,腾讯短期内不会再有分拆旗下业务的计划。

一旦腾讯金融科技业务真的要在集团未来的to B业务中扮演更多角色,尤其是和其他业务进一步协同的话,那么对外分拆并不是一个好选择。现在看来,与其期待腾讯金融科技成为腾讯系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倒不如期待未来它们会在林海峰的带领下,是否会有更丰富的业务内涵。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换帅之后,腾讯金融科技会走向何方?

相比于过去几年的巩固市场地位,腾讯希望的是金融科技业务在未来承担更多元化的角色。

记者 | 饶文怡

腾讯金融科技业务迎来了近年最重要的一次人事变动。

6月19日,腾讯内部发文宣布两项人事任命。赖智明作为公司副总裁,派任腾讯投资发起的香港虚拟银行Infinium Limited董事长,不再担任腾讯金融科技业务负责人职务。林海峰晋升为公司副总裁,全面负责腾讯金融科技业务(FiT线)的管理与发展,不再担任投资并购部联合负责人职务。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上述虚拟银行仍在腾讯金融科技业务板块内。腾讯在声明中称,虚拟银行强化了腾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科技布局,是腾讯在香港业务的关键一环。香港金管局去年颁布的《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提到,香港金管局对虚拟银行划定的范围是零售业务和普惠金融。

腾讯金融科技前身为于2005年成立的腾讯财付通。一直以来,这项业务被认为是腾讯在金融领域与劲敌阿里巴巴展开竞争的最重要武器,但在发展早期,财付通在老对手蚂蚁金服面前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一个数据是,在微信红包推出之前,财付通在移动支付的份额还不足10%。

真正让它们杀出一片天地的,是2013年落地的微信支付,以及稍后一年内推出的微信红包功能。借助微信高效的社交链条,以及传统节日营造的习俗,腾讯为旗下的金融科技业务赢得了足够多的关注。财付通也因而获得了稳定发展的根基。

2015年,腾讯将原来的基础支付、互联网理财等金融科技业务合并,并组建了FiT业务线,而后进一步升级为腾讯金融科技。这一切转变的背后,赖智明扮演了重要角色。

2009年加入腾讯的赖智明,从2012年起成为了财付通的掌门人。在他的引导下,微信红包功能最终落地,从而引爆了财付通的发展。

2013年末,腾讯的开发人员在一次头脑风暴中想出了推出类似传统红包的功能,并结合微信社交关系链进行传播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赖智明加入了“红包数额不同”的概念,最终形成了“拼手气红包”的玩法。这一玩法最终使得微信红包在2014年春节期间成为爆款产品。

腾讯在声明中称,赖智明抓住了快捷支付机遇,为移动支付弯道超车和攻取行业制高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当FiT进一步发展后,赖智明扮演的更多是将腾讯体系下不同金融业务打通的角色。在他的领导下,腾讯旗下包括理财、证券、银行、保险等业务最终形成了自身的金融生态,而移动支付则是这个生态的入口。除此之外,包括微信乘车码、区块链发票等功能也是FiT在新方向上的一些探索。

对于腾讯而言,营收极大依赖于游戏业务的状况必须有所改变,而包括金融、云服务、广告业务在内的各项业务,将会在增加营收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腾讯2019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营收也首次被单独披露了,该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44%至人民币218亿元。腾讯方面提供的官方数据显示,目前腾讯理财通的用户量超1.5亿,资金保有量已经超过6000亿元。

2016年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赖智明也曾经提到过,从潜在的业务量、对用户的影响力、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及为腾讯和社会创造财富的潜力来看,金融科技业务不会比游戏等领域逊色;他也希望,金融将成为腾讯未来跨业务发展的核心动力。

如今,随着腾讯投资并购业务合伙人林海峰接任负责人职位后,进入新时代的FiT除了传统的金融业务之外,未来也许将会有更多新可能。

界面新闻记者得知,在这次人事调整落地后,腾讯总裁刘炽平在一次内部沟通会上表示,“(林海峰)在投资并购方面非常成功,负责过Fintech很多领域的投资,对金融科技也有很多理解,能力毋庸置疑。”

自2010年加入腾讯以来,林海峰就一直参与着腾讯投资版图的布局,并且主要负责了金融科技、电商、企业服务等领域的相关业务。腾讯方面在这次人事变动的声明中提到:“林海峰担任业务一线领军人,将发挥其复合型管理人才的优势,带领腾讯金融科技拥抱新机遇。”

天风证券在201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总结腾讯发展金融业务的逻辑:基于QQ和微信两个中国最大的用户平台,以用户为起点,构建起全场景延伸的金融帝国。目前,腾讯金融在其开放平台中,已经与银行、基金、保险、证券等各行业200多家金融机构进行了合作。

而在腾讯2018年年报中,金融科技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被提及:腾讯未来在金融科技方面,将推动支付产品开发的创新,增加新的支付使用场景;同时也会扩展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及产品组合,以满足用户的财富管理及财务需要。

在上述内部沟通会上,刘炽平提及了自己对腾讯金融科技发展的看法,他认为,支付平台未来可以成为和业界开放合作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加强自己的风控、与业界合作、对监管合作等多种能力;腾讯公司整个金融科技生态也在不断壮大,技术和能力需要支撑这个生态不断成长。

可以看出,相比于过去几年的巩固市场地位,腾讯希望的是金融科技业务在未来承担更多元化的角色。在这个背景下,林海峰也就成为了接手这一块业务的合适人选。

在林海峰的带领下,腾讯金融科技的一个可能的新方向是,它们会和包括零售、广告等腾讯其它相关业务进一步形成协同,从而围绕线上线下消费形成一个更加庞大的生态。

这一点可以从林海峰在年初的腾讯投资年会发言上体现。当时他表示:“互联网上半场所有的解构和重构都发生在线上,而在下半场有一个更大更广阔的场景,那就是还没有被充分数字化,或者没有被充分用更小的颗粒度去数字化的线下场景。”

他举出的一个例子是,现在很多零售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都非常初级,无法获知顾客的购买逻辑以及路径。按照他的思路,全链条的数字化能力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需要腾讯的不同业务之间可以深度协同。在零售、广告、金融等业务结合之后,用户在线上线下的许多行为都可以被追溯及分析,腾讯在其中获得的数据将有可能贯穿用户进行消费决策的整个流程,这将为腾讯的数字化构建壁垒。

此外,林海峰本人在过往经手的投资项目包括了京东、拼多多等,在电商领域的投资经历,也有助于他进一步拉近腾讯金融科技业务与上述腾讯旗下业务领域的距离。

在这个可能性中,腾讯金融科技将会肩负更加明显的基础设施色彩,这在另一方面也继续降低了它们成为腾讯旗下又一项拆分业务的可能。

此前,有关腾讯金融业务拆分的消息一直络绎不绝。2018年,天风证券甚至为腾讯金融科技给出了估值:1200亿-1400亿美元,这与蚂蚁金服1500亿美元的估值相差不远。

不过,腾讯方面却一直给这一传闻降温。除了将金融科技业务的营收单独在财报中列出外,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在今年的财报记者会上公开表示,腾讯短期内不会再有分拆旗下业务的计划。

一旦腾讯金融科技业务真的要在集团未来的to B业务中扮演更多角色,尤其是和其他业务进一步协同的话,那么对外分拆并不是一个好选择。现在看来,与其期待腾讯金融科技成为腾讯系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倒不如期待未来它们会在林海峰的带领下,是否会有更丰富的业务内涵。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