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双会场"组织研讨国企改革发展实践案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双会场"组织研讨国企改革发展实践案例

与会者认为,改革开放40年,山东国有企业风雨兼程、百炼成钢,涌现出一个个鲜活的改革样本。

文 | 新华网  

6月20日,山东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研讨会、山东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发展研讨会在济南和烟台同时举办,山东社科界、企业界、媒体等代表通过学习研讨万华集团改革发展的实践案例,集中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和经验,为山东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与会者认为,改革开放40年,山东国有企业风雨兼程、百炼成钢,涌现出一个个鲜活的改革样本。当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到了最“吃劲”的阶段,需要国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在新时代下作出更大贡献。

“学万华,既要学具体做法,更应深入理解背后蕴含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方法论”,这是研讨会上达成的共识。

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綦好东与万华有过两次交流。他表示,爱国敬业、尊重人才、敢为人先更是万华几代掌门人的重要特质。“但仅有担当创新精神不够,还要有正确方法和方法论。”他认为,无论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与技术创新相得益彰、系统推进,还是成功实施生存战略、发展战略和全球化战略的有机统一,万华都采取了系统思维和方法,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的成功之路。

万华万变不离“创新”,让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张述存印象最深刻。他表示,万华的成功归纳起来就是理念创新出新路、制度创新立基石、科技创新筑优势、管理创新激活力、文化创新塑品牌、开放创新拓新篇这相互关联的六个层面的创新。

万华实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周喆总结过去四十年改革历程,他很感慨:“改到深处就是壮士断腕般的痛,敢不敢忍痛开刀,能不能坚持到底,是成败的关键。”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冰说,万华经验有两点启示,一是国企能够搞好,二是国企搞好就必须进行持续深入的改革。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剧锦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紧跟中央经济改革整体部署,走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山东之路、“齐鲁大道”。将这条实践道路向纵深推进,山东正持续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五年时间我们考察过三次,每次都有新收获。”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军说,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担当作为上看,山钢与万华都有差距。山钢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切实使各产业公司成为独立经营主体,全面推开子公司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2020年将实现全覆盖。

山东省各级各部门也都在出实招、谋良策。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徐国钧表示,人社部门将全面查找政策落实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认真解决落实不到位、配套机制不完善、有关规定不执行的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和国有企业活力。

山东省国资委主任张斌表示,通过将混改纳入业绩考核,山东省国资委推动省属企业实施混改三年行动计划,力争通过3年努力,省属企业及各级子企业混改比例再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75%以上;加快资产证券化,逐户确定实施路径,力争到明年资产证券化率达到60%以上,同时稳步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适时在面上推开。

近期,新华社对万华集团、潍柴集团的国企改革创新实践进行报道,获得良好社会反响,在山东形成一股学习先进国企、研讨国企改革的热潮。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山东"双会场"组织学习万华样本 研讨国企改革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双会场"组织研讨国企改革发展实践案例

与会者认为,改革开放40年,山东国有企业风雨兼程、百炼成钢,涌现出一个个鲜活的改革样本。

文 | 新华网  

6月20日,山东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研讨会、山东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发展研讨会在济南和烟台同时举办,山东社科界、企业界、媒体等代表通过学习研讨万华集团改革发展的实践案例,集中总结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和经验,为山东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与会者认为,改革开放40年,山东国有企业风雨兼程、百炼成钢,涌现出一个个鲜活的改革样本。当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到了最“吃劲”的阶段,需要国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在新时代下作出更大贡献。

“学万华,既要学具体做法,更应深入理解背后蕴含的改革创新精神和方法论”,这是研讨会上达成的共识。

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綦好东与万华有过两次交流。他表示,爱国敬业、尊重人才、敢为人先更是万华几代掌门人的重要特质。“但仅有担当创新精神不够,还要有正确方法和方法论。”他认为,无论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与技术创新相得益彰、系统推进,还是成功实施生存战略、发展战略和全球化战略的有机统一,万华都采取了系统思维和方法,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的成功之路。

万华万变不离“创新”,让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张述存印象最深刻。他表示,万华的成功归纳起来就是理念创新出新路、制度创新立基石、科技创新筑优势、管理创新激活力、文化创新塑品牌、开放创新拓新篇这相互关联的六个层面的创新。

万华实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周喆总结过去四十年改革历程,他很感慨:“改到深处就是壮士断腕般的痛,敢不敢忍痛开刀,能不能坚持到底,是成败的关键。”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冰说,万华经验有两点启示,一是国企能够搞好,二是国企搞好就必须进行持续深入的改革。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剧锦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紧跟中央经济改革整体部署,走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山东之路、“齐鲁大道”。将这条实践道路向纵深推进,山东正持续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五年时间我们考察过三次,每次都有新收获。”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军说,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担当作为上看,山钢与万华都有差距。山钢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切实使各产业公司成为独立经营主体,全面推开子公司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2020年将实现全覆盖。

山东省各级各部门也都在出实招、谋良策。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徐国钧表示,人社部门将全面查找政策落实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认真解决落实不到位、配套机制不完善、有关规定不执行的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和国有企业活力。

山东省国资委主任张斌表示,通过将混改纳入业绩考核,山东省国资委推动省属企业实施混改三年行动计划,力争通过3年努力,省属企业及各级子企业混改比例再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75%以上;加快资产证券化,逐户确定实施路径,力争到明年资产证券化率达到60%以上,同时稳步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适时在面上推开。

近期,新华社对万华集团、潍柴集团的国企改革创新实践进行报道,获得良好社会反响,在山东形成一股学习先进国企、研讨国企改革的热潮。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山东"双会场"组织学习万华样本 研讨国企改革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