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慕容复的大业,张朝阳的梦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慕容复的大业,张朝阳的梦想

张朝阳如今的落寞,台上的大佬、手下的弟兄心知肚明,但没人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还好上天不薄,搜狐有两栋大厦兜底,哪怕公司破产清算,张朝阳仍是亿万富翁。

文 | 阿尚叔

折腾了一生,终于当上了皇帝。

《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头戴皇冠,对着一帮等着吃糖的孩子说,众卿家,平身赐坐。

今天的张朝阳,就像极了小说中的慕容复。

二十年前,张朝阳是中国的“互联网教父”。去美国挖人,说得李彦宏心动,回国创办了百度;去深圳演讲,在台下做听众的马化腾备受鼓舞,做了QQ。后来遇到困难,马化腾想三百万卖掉QQ,找的第一个人就是大哥张朝阳。

2000年,马云借着主持第一届“西湖论剑“、金庸助阵,才和张朝阳、丁磊等人平起平坐。到了2007年,张朝阳一个电话,马云特意抽出半小时,专门跑到KTV捧场。

如今,中国互联网的门户时代早已过去,但身为搜狐掌门人的张朝阳,仍沉浸在往日的荣光之中。

杭州举办的首届西湖论剑,你能认出几个?

2016年,张宣称要用3年时间,带领搜狐重回互联网舞台中心。两周前,“狐友”社交App上线。这位当年只愿出60万收购QQ的大哥说,“狐友”承载着搜狐的未来。

听起来,“狐友”肯定会有些看家本领,不然怎么和微信、微博对阵?

但阿尚叔(ID:ashangshu)注册后,发现“狐友”更像是二者的杂交体,是个简化版的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注册便自动关注张朝阳。

不到两天,张朝阳就有了250万粉丝,成为狐友王国最大的一个V,或者说王。

但疯如慕容复,都知道给叩拜的孩子发发糖,这样孩子喊万岁时才喊得起劲儿。而我们这位“狐王”,却不见给粉丝任何福利,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中,一天批阅、转发几十条奏章。

从数据来看,狐友的失败几成定局。

时隔两周,张朝阳的粉丝只有257.8万,这应该接近狐友的总注册量了。这一举搜狐全体之力获得的下载量,甚至还不及微博大V、微信大号的粉丝零头。

当然,狐友只是刚起步,拿绝对数据对比,并不公平。但还有几个重要指标:增长量、留存率、使用率和推荐率。

和10天前相比,狐友注册量平均每天增长不到1万,增长量和推荐率可见一斑。而坐拥两百万粉的张朝阳,消息转发量只有区区几条,留存率和使用率更让人担忧。

这一方面是受狐友App从应用商店下线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产品没有真正亮点。

发布会上,张朝阳强调的“简单易用、纯粹开放、注重隐私”等,都是非常基础的功能。确实,这些狐友都做到了。

如果狐友在十年前推出,想必会受到热捧。

但这位大哥,您请看看日历,现在都是2019年了!

这就像你在北京七环开了一家餐馆,把新老朋友都叫过去捧场,结果菜一上来,发现都是包子面条小米粥之类,吃起来和小区楼下的没啥区别,那下一次,大家还会去吗?

哪怕你再说,你看,我们的面条都是用白面做的,小米粥都是用水熬出来的,别人会怎么看你?耍我们呢?至少得拿出个特色菜或者亮门绝活展示下诚意吧?

当然,如果是在饥荒时代施粥,那是另一回事,总会有人蜂拥而至的。这就像20年前张朝阳把互联网带进中国、创办搜狐一样。可如今,信息和软件都不稀缺,网民早就营养过剩了。

现在,我们有了微博,有了微信,有了手机QQ,让大家换一个社交阵地,就要在体验上超出过往,超出预期。海底捞为啥能够火爆,就是因为他们的服务更好,比人们预期的还好。

狐友下载趋势

创办百度贴吧的俞军,曾总结过产品经理的12条军规,在互联网行业流传甚广,如今他又总结了3条核心的产品方法论,其中第1条就是:

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换用成本。

以此来剖析狐友,它比微博、微信等好在哪里?哪怕有一两条胜出也行,但尚叔是没感觉到。

之前上台挑战过的对手,陌陌基于地理位置打匿名社交,支付宝“圈子”是用芝麻信用分看美女,王欣的“马桶MT”是打“阅后即焚”功能,抖音的“多闪”是打视频社交,老罗的“聊天宝”则是通过聊天赚钱吸引人,都有亮点或试图降低换用成本,但都无法撼动二微地位。“狐友”呢?

就像是,在战事硝烟散去多年后,失败一方的士兵披挂整齐跑到当年的战场上,插上旗帜,宣称他们终将取得胜利。

可敬,可笑,但又可悲。路过的人,甚至没几个正眼去看。

每个产品,都蕴含着创始人的灵魂。“狐友”火不起来,根子还在张朝阳身上。

阿尚叔(ID:ashangshu)这代人,多对张朝阳等第一代互联网精英充满敬意,他们打破了老板的固有形象。原来,并不是每个老板不都是大肚子、官架子,还可以阳光、酷帅、国际范儿、高智商……张朝阳就是其中最为传奇的一个。

搜狐的产品,也曾一路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上大学那会,还有chinaren社区,但有了校内,chinaren就成过去时了。打开电脑,登QQ,上新浪看体育,上搜狐看新闻,登网易邮箱,看跟帖,成为每天习惯性动作。

2008年,搜狐赞助北京奥运,声望达到顶峰。追剧,更是要上搜狐视频。《越狱》、《生活大爆炸》、《纸牌屋》等热播美剧,只在搜狐视频上能看。

搜狗输入法,不知不觉中,也慢慢替代了微软拼音、智能ABC和QQ输入法。能去搜狐工作,是我们那代大学生的梦想。

但互联网行业瞬息万变,有了微博、微信,尚叔就很少再去网站看新闻了。

门户时代落幕,BAT成为新巨头,张朝阳不再是媒体的焦点,风头比不上一亿小目标的王思聪,创业圈流行的是马云语录,互联网行业信奉的是俞军的12条军规,新老媒体人都汇聚到张小龙的树下。

与此同时,头条、滴滴、美团等新巨头崛起,百度靠着竞价、新浪依托微博、网易凭借游戏仍占一席之地,搜狐则滑向边缘,市值仅5.5亿美元,不及腾讯、阿里零头。

尽管搜狐很努力,社区、搜索、视频、游戏、微博、客户端、直播、电商、社交等,只要你能想到和互联网沾边的,搜狐都碰过,但没有哪个产品成为行业第一。

张朝阳抑郁过后,也身体力行地为自家产品站台,在客户端上看新闻,在千帆直播上学英语,喊着重回舞台中心。

无奈,大势已去。按照目前市值,去除旗下的搜狗和畅游股份,搜狐资产都是负3亿美金了。

看看狐友发布会上的来宾,一个明星、若干网红、数十学生,和围着慕容复等着吃糖的孩子有何分别?

英雄白头,美人迟暮,让人唏嘘,也让人警醒。

武林人士行走江湖,命悬一线,要有看家本领、独门绝技,也要守住要害、护好命门。

张朝阳和慕容复有着同样的优点,见识广博,过目不忘,“斗转星移“用得出神入化,慕容复能“以彼之道还治彼身”,张朝阳的搜狐则被称为“中国版雅虎“,连名字都有相通之处。

但两人又有着同样的弱点,过于自我,不顾其他,过于聪明,不愿深扎。

慕容复一表人才,家学渊博,心心念念着他的复国大业,一出场就享受着一众江湖人士的追捧,先是想着从西夏借兵,破灭后求助大理,大理不行后又想笼络结下世仇的萧远山父子,处处碰壁后,还拜四大恶人之首“恶贯满盈”段延庆当干爹,最后落到和小孩子过家家的结局。

张朝阳也是,清华本科,麻省理工博士,恩师是MIT多媒体实验室主任、《数字化生存》作者尼戈洛庞帝。他年少得志,34岁创搜狐,36岁去美国敲钟,曾名列中国IT富豪榜前三,被誉为“中国互联网教父”,和明星闹绯闻成为媒体头条。

两人都沉浸在自己梦想当中,欲罢不能。

慕容复从没想过,大燕复国,能为百姓带来什么;张朝阳似乎也没有想过,搜狐复兴,能为用户带来什么体验,能为社会带来什么变革。

如果说慕容复比之乔峰、段誉等人差在哪里,差的不是武功,而是愿景。人家是希望世界和平,百姓安康,你却想着四处借兵,不惜血雨腥风。

同样,张朝阳比之马云、马化腾等人差在哪里,差的也不是金钱,而是使命。

马云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马化腾要“连接一切”,张一鸣主张“信息创造价值”,程维强调“让出行更美好”……

这些不只是口号,而是能够深入人心的价值观和产品标签,以及由此展开的故事。

搜狐呢?

张朝阳整天喊着重回互联网舞台中心,但回去之后能为用户带来啥,要做啥,要成为啥,却始终没有给出简明清晰的一句话,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看看搜狐的官方表述:

企业使命:

致力创新我们致力于创建中国最领先的新媒体、网络应用、通讯及移动增值服务平台,关注用户的感受,把技术上的创新展现成对用户产品上的贴心,为用户带来极致体验。

锐意进取无论是品牌、创意、客户满意度、经营业绩以及给予投资者的回报,搜狐公司都将在中国乃至世界具领先地位。

隔着屏幕,我都能闻到一股自恋的臭味和腐朽的酸味。没有服务用户的初心,没有打磨产品的专心,没有改变世界的雄心,只有成为老大的野心。就这,还谈什么贴心。

搜狐难以走远,狐友难以火爆,病根就在这里。

慕容复之所以疯癫,张朝阳之所以沮丧,病根也在这里。一个是放不下未来,一个是放不下过去。一个是放不下当皇帝的梦想,一个是放不下做教父的荣光。

这样说,可能对张朝阳有些残忍。复出之后,他已经不计较外界看法,只是自顾自地努力,甚至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坚持跑步、直播,参加各种会议,出席各种活动。

他似乎已经顿悟,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准备活到老,学到老。谈到竞争对手,一脸淡定,“熬也要把他们熬死”。

这种做法,看似努力,实则偷懒,是过于聪明的表现。

一家企业的掌门人,时间如此宝贵,不去调研市场,不去打磨产品,不去培养新人,却雷打不动地每天花一个小时直播英语,还美其名曰,“希望英语接近美国本土人说话的水平,通过学习英语了解天下的知识……”

大哥,你都在美国留学十年,已经是麻省理工的博士后了,还学英语学个鸟啊?是想当马云、俞敏洪的英语老师吗?

可能有人不理解,这顶多是努力方向不对,为啥说这是过于聪明的表现?

因为聪明人懂得偷懒,能找到自己的舒适区,尤其是身为学霸的张朝阳,更知道把一门功课从30分学到60分,比从60分学到80分容易得多,比从80分学到90分、95分更要轻松十倍。

但是,如果企业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有一款产品能在90分以上。

丁磊明白这个道理,把网易邮箱做到全国第一,转型游戏就有了用户基础;周鸿祎也明白这个道理,先是查杀流氓插件、再推免费杀毒版本、又查网页病原推浏览器,让360成为安全代名词……

张朝阳呢?每一门都是60来分,和慕容复一样斗转星移,谁家武功都学个一招两式,但会得再多,照样打不过乔峰的降龙十八掌。

《天龙八部》中,慕容复显得越来越弱,其实不是他变弱了,而是别人掌握了绝学,段誉学会了六脉神剑,虚竹学会了北冥神功。

互联网江湖也是一样,不进则退。搜狐没有变弱,只是对手不断进化,越来越强大。

“努力”,对于如今的张朝阳来说,就成了维系自我形象的遮羞布了,而且成本最低。

慕容复最后的疯癫,路过的王语嫣、段誉都看不下去,连金庸老爷子都于心不忍,修订版中给他配了位丫鬟,算是有人不离不弃。

张朝阳如今的落寞,台上的大佬、手下的弟兄心知肚明,但没人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还好上天不薄,搜狐有两栋大厦兜底,哪怕公司破产清算,张朝阳仍是亿万富翁。

千帆直播也好,狐友App也罢,依然可以作为张朝阳的私人领地,在网络世界的一角,通过叫嚷发糖,哄聚一些人气。

我们,远处看看,默默祝福就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张朝阳

  • 张朝阳与俞敏洪,“互联网拓荒者”不惧“折腾”
  • 张朝阳将在北京天文馆讲解“广义相对论下的光线偏折”  为搜狐视频播主大会预热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慕容复的大业,张朝阳的梦想

张朝阳如今的落寞,台上的大佬、手下的弟兄心知肚明,但没人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还好上天不薄,搜狐有两栋大厦兜底,哪怕公司破产清算,张朝阳仍是亿万富翁。

文 | 阿尚叔

折腾了一生,终于当上了皇帝。

《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头戴皇冠,对着一帮等着吃糖的孩子说,众卿家,平身赐坐。

今天的张朝阳,就像极了小说中的慕容复。

二十年前,张朝阳是中国的“互联网教父”。去美国挖人,说得李彦宏心动,回国创办了百度;去深圳演讲,在台下做听众的马化腾备受鼓舞,做了QQ。后来遇到困难,马化腾想三百万卖掉QQ,找的第一个人就是大哥张朝阳。

2000年,马云借着主持第一届“西湖论剑“、金庸助阵,才和张朝阳、丁磊等人平起平坐。到了2007年,张朝阳一个电话,马云特意抽出半小时,专门跑到KTV捧场。

如今,中国互联网的门户时代早已过去,但身为搜狐掌门人的张朝阳,仍沉浸在往日的荣光之中。

杭州举办的首届西湖论剑,你能认出几个?

2016年,张宣称要用3年时间,带领搜狐重回互联网舞台中心。两周前,“狐友”社交App上线。这位当年只愿出60万收购QQ的大哥说,“狐友”承载着搜狐的未来。

听起来,“狐友”肯定会有些看家本领,不然怎么和微信、微博对阵?

但阿尚叔(ID:ashangshu)注册后,发现“狐友”更像是二者的杂交体,是个简化版的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注册便自动关注张朝阳。

不到两天,张朝阳就有了250万粉丝,成为狐友王国最大的一个V,或者说王。

但疯如慕容复,都知道给叩拜的孩子发发糖,这样孩子喊万岁时才喊得起劲儿。而我们这位“狐王”,却不见给粉丝任何福利,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中,一天批阅、转发几十条奏章。

从数据来看,狐友的失败几成定局。

时隔两周,张朝阳的粉丝只有257.8万,这应该接近狐友的总注册量了。这一举搜狐全体之力获得的下载量,甚至还不及微博大V、微信大号的粉丝零头。

当然,狐友只是刚起步,拿绝对数据对比,并不公平。但还有几个重要指标:增长量、留存率、使用率和推荐率。

和10天前相比,狐友注册量平均每天增长不到1万,增长量和推荐率可见一斑。而坐拥两百万粉的张朝阳,消息转发量只有区区几条,留存率和使用率更让人担忧。

这一方面是受狐友App从应用商店下线的影响,但最主要的,还是产品没有真正亮点。

发布会上,张朝阳强调的“简单易用、纯粹开放、注重隐私”等,都是非常基础的功能。确实,这些狐友都做到了。

如果狐友在十年前推出,想必会受到热捧。

但这位大哥,您请看看日历,现在都是2019年了!

这就像你在北京七环开了一家餐馆,把新老朋友都叫过去捧场,结果菜一上来,发现都是包子面条小米粥之类,吃起来和小区楼下的没啥区别,那下一次,大家还会去吗?

哪怕你再说,你看,我们的面条都是用白面做的,小米粥都是用水熬出来的,别人会怎么看你?耍我们呢?至少得拿出个特色菜或者亮门绝活展示下诚意吧?

当然,如果是在饥荒时代施粥,那是另一回事,总会有人蜂拥而至的。这就像20年前张朝阳把互联网带进中国、创办搜狐一样。可如今,信息和软件都不稀缺,网民早就营养过剩了。

现在,我们有了微博,有了微信,有了手机QQ,让大家换一个社交阵地,就要在体验上超出过往,超出预期。海底捞为啥能够火爆,就是因为他们的服务更好,比人们预期的还好。

狐友下载趋势

创办百度贴吧的俞军,曾总结过产品经理的12条军规,在互联网行业流传甚广,如今他又总结了3条核心的产品方法论,其中第1条就是:

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换用成本。

以此来剖析狐友,它比微博、微信等好在哪里?哪怕有一两条胜出也行,但尚叔是没感觉到。

之前上台挑战过的对手,陌陌基于地理位置打匿名社交,支付宝“圈子”是用芝麻信用分看美女,王欣的“马桶MT”是打“阅后即焚”功能,抖音的“多闪”是打视频社交,老罗的“聊天宝”则是通过聊天赚钱吸引人,都有亮点或试图降低换用成本,但都无法撼动二微地位。“狐友”呢?

就像是,在战事硝烟散去多年后,失败一方的士兵披挂整齐跑到当年的战场上,插上旗帜,宣称他们终将取得胜利。

可敬,可笑,但又可悲。路过的人,甚至没几个正眼去看。

每个产品,都蕴含着创始人的灵魂。“狐友”火不起来,根子还在张朝阳身上。

阿尚叔(ID:ashangshu)这代人,多对张朝阳等第一代互联网精英充满敬意,他们打破了老板的固有形象。原来,并不是每个老板不都是大肚子、官架子,还可以阳光、酷帅、国际范儿、高智商……张朝阳就是其中最为传奇的一个。

搜狐的产品,也曾一路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上大学那会,还有chinaren社区,但有了校内,chinaren就成过去时了。打开电脑,登QQ,上新浪看体育,上搜狐看新闻,登网易邮箱,看跟帖,成为每天习惯性动作。

2008年,搜狐赞助北京奥运,声望达到顶峰。追剧,更是要上搜狐视频。《越狱》、《生活大爆炸》、《纸牌屋》等热播美剧,只在搜狐视频上能看。

搜狗输入法,不知不觉中,也慢慢替代了微软拼音、智能ABC和QQ输入法。能去搜狐工作,是我们那代大学生的梦想。

但互联网行业瞬息万变,有了微博、微信,尚叔就很少再去网站看新闻了。

门户时代落幕,BAT成为新巨头,张朝阳不再是媒体的焦点,风头比不上一亿小目标的王思聪,创业圈流行的是马云语录,互联网行业信奉的是俞军的12条军规,新老媒体人都汇聚到张小龙的树下。

与此同时,头条、滴滴、美团等新巨头崛起,百度靠着竞价、新浪依托微博、网易凭借游戏仍占一席之地,搜狐则滑向边缘,市值仅5.5亿美元,不及腾讯、阿里零头。

尽管搜狐很努力,社区、搜索、视频、游戏、微博、客户端、直播、电商、社交等,只要你能想到和互联网沾边的,搜狐都碰过,但没有哪个产品成为行业第一。

张朝阳抑郁过后,也身体力行地为自家产品站台,在客户端上看新闻,在千帆直播上学英语,喊着重回舞台中心。

无奈,大势已去。按照目前市值,去除旗下的搜狗和畅游股份,搜狐资产都是负3亿美金了。

看看狐友发布会上的来宾,一个明星、若干网红、数十学生,和围着慕容复等着吃糖的孩子有何分别?

英雄白头,美人迟暮,让人唏嘘,也让人警醒。

武林人士行走江湖,命悬一线,要有看家本领、独门绝技,也要守住要害、护好命门。

张朝阳和慕容复有着同样的优点,见识广博,过目不忘,“斗转星移“用得出神入化,慕容复能“以彼之道还治彼身”,张朝阳的搜狐则被称为“中国版雅虎“,连名字都有相通之处。

但两人又有着同样的弱点,过于自我,不顾其他,过于聪明,不愿深扎。

慕容复一表人才,家学渊博,心心念念着他的复国大业,一出场就享受着一众江湖人士的追捧,先是想着从西夏借兵,破灭后求助大理,大理不行后又想笼络结下世仇的萧远山父子,处处碰壁后,还拜四大恶人之首“恶贯满盈”段延庆当干爹,最后落到和小孩子过家家的结局。

张朝阳也是,清华本科,麻省理工博士,恩师是MIT多媒体实验室主任、《数字化生存》作者尼戈洛庞帝。他年少得志,34岁创搜狐,36岁去美国敲钟,曾名列中国IT富豪榜前三,被誉为“中国互联网教父”,和明星闹绯闻成为媒体头条。

两人都沉浸在自己梦想当中,欲罢不能。

慕容复从没想过,大燕复国,能为百姓带来什么;张朝阳似乎也没有想过,搜狐复兴,能为用户带来什么体验,能为社会带来什么变革。

如果说慕容复比之乔峰、段誉等人差在哪里,差的不是武功,而是愿景。人家是希望世界和平,百姓安康,你却想着四处借兵,不惜血雨腥风。

同样,张朝阳比之马云、马化腾等人差在哪里,差的也不是金钱,而是使命。

马云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马化腾要“连接一切”,张一鸣主张“信息创造价值”,程维强调“让出行更美好”……

这些不只是口号,而是能够深入人心的价值观和产品标签,以及由此展开的故事。

搜狐呢?

张朝阳整天喊着重回互联网舞台中心,但回去之后能为用户带来啥,要做啥,要成为啥,却始终没有给出简明清晰的一句话,这才是最要命的地方。

看看搜狐的官方表述:

企业使命:

致力创新我们致力于创建中国最领先的新媒体、网络应用、通讯及移动增值服务平台,关注用户的感受,把技术上的创新展现成对用户产品上的贴心,为用户带来极致体验。

锐意进取无论是品牌、创意、客户满意度、经营业绩以及给予投资者的回报,搜狐公司都将在中国乃至世界具领先地位。

隔着屏幕,我都能闻到一股自恋的臭味和腐朽的酸味。没有服务用户的初心,没有打磨产品的专心,没有改变世界的雄心,只有成为老大的野心。就这,还谈什么贴心。

搜狐难以走远,狐友难以火爆,病根就在这里。

慕容复之所以疯癫,张朝阳之所以沮丧,病根也在这里。一个是放不下未来,一个是放不下过去。一个是放不下当皇帝的梦想,一个是放不下做教父的荣光。

这样说,可能对张朝阳有些残忍。复出之后,他已经不计较外界看法,只是自顾自地努力,甚至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坚持跑步、直播,参加各种会议,出席各种活动。

他似乎已经顿悟,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准备活到老,学到老。谈到竞争对手,一脸淡定,“熬也要把他们熬死”。

这种做法,看似努力,实则偷懒,是过于聪明的表现。

一家企业的掌门人,时间如此宝贵,不去调研市场,不去打磨产品,不去培养新人,却雷打不动地每天花一个小时直播英语,还美其名曰,“希望英语接近美国本土人说话的水平,通过学习英语了解天下的知识……”

大哥,你都在美国留学十年,已经是麻省理工的博士后了,还学英语学个鸟啊?是想当马云、俞敏洪的英语老师吗?

可能有人不理解,这顶多是努力方向不对,为啥说这是过于聪明的表现?

因为聪明人懂得偷懒,能找到自己的舒适区,尤其是身为学霸的张朝阳,更知道把一门功课从30分学到60分,比从60分学到80分容易得多,比从80分学到90分、95分更要轻松十倍。

但是,如果企业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必须有一款产品能在90分以上。

丁磊明白这个道理,把网易邮箱做到全国第一,转型游戏就有了用户基础;周鸿祎也明白这个道理,先是查杀流氓插件、再推免费杀毒版本、又查网页病原推浏览器,让360成为安全代名词……

张朝阳呢?每一门都是60来分,和慕容复一样斗转星移,谁家武功都学个一招两式,但会得再多,照样打不过乔峰的降龙十八掌。

《天龙八部》中,慕容复显得越来越弱,其实不是他变弱了,而是别人掌握了绝学,段誉学会了六脉神剑,虚竹学会了北冥神功。

互联网江湖也是一样,不进则退。搜狐没有变弱,只是对手不断进化,越来越强大。

“努力”,对于如今的张朝阳来说,就成了维系自我形象的遮羞布了,而且成本最低。

慕容复最后的疯癫,路过的王语嫣、段誉都看不下去,连金庸老爷子都于心不忍,修订版中给他配了位丫鬟,算是有人不离不弃。

张朝阳如今的落寞,台上的大佬、手下的弟兄心知肚明,但没人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还好上天不薄,搜狐有两栋大厦兜底,哪怕公司破产清算,张朝阳仍是亿万富翁。

千帆直播也好,狐友App也罢,依然可以作为张朝阳的私人领地,在网络世界的一角,通过叫嚷发糖,哄聚一些人气。

我们,远处看看,默默祝福就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