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B站
文|ACGx
哔哩哔哩(゜-゜)つロ 干杯~
B站终于迎来了自己十岁的生日。
在6月26日晚间于上海举办的十周年晚会上,B站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回顾了自己刚刚走过的十年时光。
从最初的ACG类个人网站,再到如今员工数超过3000人、拥有4930万正式会员、1.01亿月活用户的上市公司,B站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代中国年轻人成长的缩影。在这里,不仅有同好之间的深度交流,也有不同职业、年龄、社会背景之间年轻网民的互相包容和理解。
是什么在过去十年间一直支撑着B站能够健康成长?这六段真实发生的故事,或许能够给到我们答案。
兴趣
对于B站,陈睿的确算得上是真爱。
作为B站的前2万名用户,时任金山网络(现猎豹移动)联合创始人的陈睿,不仅见证了这家弹幕视频网站发展初期的小众垂直以及默默无闻,还在2011年作为天使投资了当时规模并不大的B站,并于2014年猎豹移动成功IPO后正式加入,成为了B站的合伙人和董事长。
这一切的动力,都是来源于他个人的兴趣。
“兴趣”,是B站能够将如此多的年轻人聚集到一起的关键词。
无论是发展初期以动画、漫画、游戏相关视频为主,还是现在涵盖了音乐、科技、游戏、时尚、生活、国风、Vlog等多种内容领域,B站上的内容结构总是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变化而不断扩充,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甚至还有超过1827万人在B站观看与学习有关的视频。正所谓“一入B站深似海”,任何人在B站上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搜索一个关键词,都很容易发掘出一些令人惊叹且非常有创意的内容,令人欲罢不能。
而形成这种良好内容生态的功劳,都需要归功于UP主。正如同何同学、老番茄、华农兄弟、信誓蛋蛋等UP主一样,他们因为兴趣的驱使来到了B站,又基于希望能跟同好进行交流的初心认真创作投稿。而这样的UP主越活数量,目前在B站已经突破了73万。
就在B站十周年晚会举办的前几天,陈睿关注到了一位UP主创作的视频,标题很吓人,叫做《【短评】B站十周年,它改变了游戏行业》。原来,这个视频说的是很多B站游戏区的UP主,通过自己的创作向外展示了不少好游戏的评测以及实况视频,让优秀的游戏能够有一个展示渠道和用户触达,改变了许多好游戏因为没钱做营销而被玩家忽略的尴尬境地。
“这个视频的UP主说了一句话:B站游戏区让口碑作品不再埋没。我看到这个视频之后,我觉得对我们过誉了,其实是B站UP主他们改变了中国的游戏行业。”陈睿说。
2018年1月25日,B站正式发布了UP主的“创作激励计划”,其目的就是希望UP主们能够坚持创作视频,不会因为来自现实生活的压力而放弃创作。
“我们可能因为爱好,会一个月两个月坚持做一件事情。但是假如要三年五年做一件事的话,单凭爱好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解决基本的生活回报的问题。”陈睿表示,B站对优质内容的衡量的标准并不是看流量,而是更注重用户包括点赞、投币在内的一系列正向反馈。截至目前,已经共有16万UP主从这项计划中受益,有1379名B站员工,每天的工作就是服务好UP主。
那么,B站在过去十年之间到底做了什么?
陈睿将其总结为两点:为用户打造一个好的社区,为创作者搭建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这一切最终的目的,就是围绕用户的兴趣,不断产出最好的内容,从而给用户带去无尽的快乐。
耐心
在B站看来,“创作者”的概念其实不仅仅局限于个人UP主,同时也包含与其进行深度合作的超一百个专业内容创作机构。2018年,B站提出了一个名为“MADE BY bilibili”的计划,想要通过参与投资、出品、发行的方式,让专业的团队在动画、漫画、游戏、电影、纪录片、综艺等领域持续创作出精品内容。
其中在动画领域,B站已经参与出品了71部国产动画,投资了16个国产原创动画团队——成立于2015年,因科幻类3D动画《疯味英雄》《幻镜诺德琳》收获大量拥趸的艺画开天,就是其中之一。
B站与艺画开天的故事,始于2017年。在当时,B站专为国产动画开辟的“国创区”刚刚成立,艺画开天的全新原创3D动画IP《灵笼:INCARNATION》刚刚提上了创作日程,为提升该作品的内容品质,双方在内容创作理念上曾进行了深度的交流。
艺画开天CEO阮瑞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和陈睿是在位于武汉的一家小龙虾店里,聊了很多关于创作灵感、理念等一系列内容,直到凌晨3点。
作为一名专注于科幻动画的内容创作者,阮瑞内心深处最希望的,是能够在创作过程中细细打磨,将东方的精神内涵通过国际一流的视听语言来打动全世界的观众。但这样做所面临的问题,就是需要观众对内容品质有所追求和足够的耐心,投资方对内容创作者能足够的宽容。
在创作《灵笼:INCARNATION》的过程中,艺画开天团队曾将女主角的设定推翻重来了好几次。如果没有B站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这部科幻动画其实很难呈现出现在这样的品质,艺画开天也无法推进另外一个动画项目——《三体》。
刘慈欣原作、曾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三体》,是中国文创行业公认的影视化难度较高的IP。不过早在2014年,UP主神游八方就曾利用《Minecraft》的游戏引擎,开始尝试制作同人动画《我的三体》,并在B站上得到了许多科幻迷的一致认可,甚至还获得了来自官方的改编授权。
如今细细想来,《我的三体》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说到底还是创作者对内容创作始终保持着百分百的热情。而对于已经开启制作的《三体》动画版,以及B站此前在2018国创发布会上公布的动画作品而言,耐心,恐怕就是其最终呈现品质能够令人满意的关键。
成长
“散人干不死”,这是知名UP主逍遥散人的应援口号。与很多人一样,逍遥散人也是从学生时代开始逛B站的。
2011年9月,年仅21岁、还在国外留学的逍遥散人,在B站游戏区发出了自己UP主生涯的第一份投稿。
由于《I wanna》系列游戏是以堪称“变态级”的高难度著称,玩家稍不注意就会“GAME OVER”,所以该游戏实况的录制难度其实大,对视频制作者的技术和心态都堪称双重的考验。
与很多UP主类似,逍遥散人开始制作视频的初衷非常的简单:“我当时其实花了六七天就打通了这个游戏。但是心里又觉得这么难的游戏打通了却没有记录下来,其实有些遗憾,于是就开始了录制生涯。”
第1期视频获得了800多的点击,这对当时的逍遥散人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在怀着与同好交流的心态下,逍遥散人利用课余时间陆续制作了更多的游戏实况。可惜好景不长,在制作第8期游戏实况视频的时候,逍遥散人曾遇到了操作上的难点,曾一度放弃了该系列视频的更新,后又因为视频留言区其他同好的鼓励重新坚持了下去,最终在第18期视频发布之后一举成名。
据逍遥散人个人统计,他在制作这18期视频的过程中,在游戏里共“死亡”了1.1万次,平均7秒就会“GAME OVER”一次,“散人干不死”的名号正是由此而来。
逍遥散人说,是大家留下的弹幕和留言让他获得了一种积极的能量。这不仅成为了他持续更新游戏实况视频的动力,也让他从原本一种比较自闭的生活状态,逐渐走出了校园的大门,开始参与外界的各种活动。与此同时,他在网络上也因为自己制作的高质量游戏视频,获得了超过270万B站用户的关注。
2019年2月,已经成为知名UP主的逍遥散人,登上了江苏卫视热门综艺节目《最强大脑》的舞台。逍遥散人说,当时他参加这个节目的初衷,主要就是想要了解一下学霸们的生活,不过没想到的是,在众多选手中还有几位同样热爱B站的小伙伴,其中也有人是他的粉丝。
在与其他参赛选手的交流中,逍遥散人发现,大家其实都是通过观看UP主的视频和飘过的一条条弹幕,来缓解自己日常的学习压力。UP主和普通用户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亲密无间的朋友,虽然素未谋面,但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大家通过网络上的视频、弹幕、留言聚集在一起,互相扶持。
“做视频其实真的是能够感动到一批人,并帮助大家走出各自的困境。我很开心,我希望我的视频能够一直拥有这种快乐的元素,让‘干不死’的精神伴随着大家一起快乐成长、努力进步。”
关爱
著名军事评论家、退役海军少将张召忠,是整个B站人气最高的UP主之一,粉丝数量超过了200万。今年67岁的他,仍然在通过自媒体的内容创作和运营,致力于向中国的年轻人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
在网络上,张召忠最初是被众多年轻网友诙谐地称为“局座”(战略忽悠局局长),这是因为他抛出的一些军事观点,如“雾霾可以防御激光武器”、“黄海海带绳会阻止美国核潜艇”,都曾因网友们的误读而引发了不少争议。也因此,“局座”一度成为了不少年轻网友的恶搞对象,不仅诞生了超多的表情包,与其相关的鬼畜视频甚至还一度占据了B站鬼畜区的半壁江山。
面对网络上发生的这一切,张召忠其实并不在意。在北京电视台一档节目的录制过程中,张召忠就主动将自己的各种表情包发了出来,结果把其他的嘉宾给吓坏了。
“你能容忍他们给你做这个?”
“我反而鼓励这些孩子做着玩,也从来没找过他们的麻烦。”
在张召忠的眼中,这些经常出没于网络上的年轻人,其实都是孩子。“不给自己拔份儿”,是与这些年轻人打成一片的第一步,也因此,B站就成为了张召忠当前进行国防教育的重点平台,他还曾多次通过B站直播与年轻的网友们进行互动。
作为一名特别关心年轻人成长的长辈,张召忠对B站的评价特别有趣:
“B站是孩子们的乐园。B站用户平均年龄24岁,这些年轻人其实需要保护。你想要批评这些孩子,首先得上B站、了解B站的文化,然后再批评他们,如果你没上过B站,就说他们哪里不好,那可不行。
B站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网站。你不要以为B站都全是什么舰娘、二次元小美女什么的,我之前准备2019年跨年演讲的时候,主题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么重要的题目,我其实都是在B站寻找相关的资料,内容非常丰富。
B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过去一年里,有1800万人在B站学习,不用入学考试就能学这么多东西,这当时是一件好事。
B站还是年轻人成长道路上的加油站。甭管你的成长环境如何,它始终是当下的中国年轻人无法绕开的网站,这些年轻人也能从中获得前进的力量。”
如今,“局座”已经不是张召忠在B站的唯一代号,许多B站用户更愿意称他为“小爷爷”,意思是指张召忠的心态比同龄人显得更年轻,外貌看起来也更帅。张召忠说,自己在B站的关键词是“可爱”,希望自己能够活到老学到老,为这些喜爱他的年轻人,再多做些事情。
弹幕
陈英杰是一位影视导演、编剧,他与B站之间的交集,是从纪录片开始的。
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上的意外火爆,拉开了B站进军纪录片市场的帷幕。除了与BBC、国家地理频道、Discovery展开内容合作之外,B站还开启了自己的纪录片拍摄之路——2018年6月上线,由B站和旗帜传媒联合出品的烧烤主题纪录片《人生一串》,就是陈英杰及其团队所制作。
B站的一大特色,就是在视频上飘过的弹幕。陈英杰说,这种有趣的网站交互功能,让他总是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学生时代的故事。
1995年至1999年,陈英杰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读书,每年都会有各类的文艺演出在学校小礼堂上演。当时他们学校的学生有一个“起哄”的传统,就是现场演出到达了某些特定的时机,台下的观众就会开始起哄,这让很多第一次在学校登台的人都觉得非常不适应。
但随着大家渐渐习惯了这种集体观看演出的形式后,许多人也会逐渐发现,一场没有“起哄”的演出,其实是失败的。这种习惯,其实就特别类似看足球比赛的时候吹喇叭、敲鼓,或者是在看演唱会的时候与其他歌迷一起合唱,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行为。
而到了网络时代,弹幕也起到了类似的效果。
在《人生一串》刚开始播出时,看弹幕,成为了陈英杰及其团队的工作需要。比如有弹幕说“刚拔完智齿的人了解一下”,也有人说“在跑步机上边跑步边看,感觉人生已经得到了升华”,还有人说“饿死我了,翻出一板健胃消食片吃了”……这些弹幕出现的时机和内容,本质上就是观众对作品内容质量最直接的反馈,非常有利于后续内容创作水平的提高。
纪录片的拍摄是很辛苦的,很多时候为了拍摄几个镜头,制作团队就需要提前踩点,还得想尽一切办法让烧烤摊老板同意拍摄。陈英杰说,《人生一串》每集片尾时出现的满屏幕“多谢款待”的弹幕,是他们持续工作下去的动力源泉。
为了回馈观众们留下的这些弹幕,陈英杰及其团队找到了一些熟悉弹幕语言的人咨询了一下,最终决定在《人生一串》第一季最后一集结尾的旁白中,说出这样一段话:
“这个夏天,烧烤让我们相遇相识。招待不周,但愿交情不浅,江湖路远,有缘来年再见。”
当这一集在B站上线时,除了密密麻麻的“多谢款待”弹幕之外,还出现了这样新的留言:
“明年一定再见,我们不见不散。”
责任
李国飞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目前是“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的一员。
“美丽中国”是北京立德未来助学公益基金会下设的教育非营利项目。在过去的十年多年时间里,该支教项目已累计为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近300所中小学舒总了超过1900名老师,让超过50万的中国孩子受益。
之所以李国飞会毅然放弃重点小学教师的工作去参与支教,就是他希望有一天能够让中国的孩子无论出身如何,都能获得同等的优质教育。
在长期的支教工作中,李国飞发现,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巨大投入,中国偏远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缺少的不是硬件,是软件——即优秀的师资,以及学校、家庭教育观念和资源的改变。于是在原本“美丽中国”支教项目的基础上,“美丽小学”项目也应运而生。
2019年6月18日,由B站资助的“哔哩哔哩美丽小学”,在云南大理巍山正式揭牌。
在保证学校方面有着足够发展空间的基础上,B站所提供的资金讲用于该学校师资建设以及校园硬件设施的维护升级,并提供艺术、科创课程资源及综合素养培育等方面的支持。此外,B站还将利用自身的平台资源,多渠道联合招募更多的青年支教老师,并在项目结束后为他们提供更长足的发展机会。
经过十年时间的不断发展,B站已经成为中国年轻人最聚集的线上社区之一。它正通过自身的平台资源,逐渐打造出了一条令普通用户以及内容创作者都能感到满意的平台内容生态体系,并开始承担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正如陈睿在十周年晚会上所说,希望这家公司未来为社会作出的贡献,以及所获得的成就,都能够值得起这一批年轻奋斗者所付出的青春。
哔哩哔哩(゜-゜)つロ 干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