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客猫
那个定下“百国千亿万店”战略的“十元店”想要上市了。
据彭博社报道,名创优品正在计划IPO,或可募资10亿美元,上市地点可能是中国香港或美国,时间未定。
对此,名创优品方面回应称,2018年1月15日举办的名创优品品牌战略大会上已正式启动IPO项目及员工股权激励项目。名创优品当时表示,希望通过向社会公开募股,增加名创优品筹集资金的渠道,从而为名创优品全球业务的扩张提供资本支持。
在很多人还看不懂名创模式的时候,它已经想要登陆资本市场,那它凭什么?又有什么阻碍?
叶国富的创业路
叶国富生长在湖南十堰,由于家境贫寒,他早早就选择南下广东打拼。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广东佛山做钢管厂的业务员,虽然周围的同事都比他学历高,但他观察到,许多人并不熟悉业务流程,所以他每次出业务之前都会事先了解当天的生产进度。就因为这样,一年的时间,他做到了业绩第一。
2000年,在朋友的说服下到福建开始做陶瓷生意,但由于合伙人提出的条件苛刻,他选择回到老巢继续做销售。第一次创业草草收场。
2001年,由于认识了做化妆品销售的妻子,两人开始计划开化妆品店。一年后,他的化妆品店开张,在佛山首创了“既卖化妆品又给顾客化妆”的方式,扩张了4家店。
2004年,在看到10元店和小饰品的商机后,叶国富决定把4家化妆品店的其中一家改为十元店。
2005年,十元店改名叫“哎呀呀”。不到两年,“哎呀呀”店铺达到1000多家,疯狂入驻二三线城市,发展成为年终端销售额累计30多亿元、纳税达数亿元的中国最大饰品连锁集团公司,甚至连续三年被评为“纳税大户”。
叶国富的一个很突出能力就是总能洞察消费者的心理,发现身边的商机。2013年,在日本进行考察期间,他发现日本大街上有很多200日元店,东西物美价廉,无论是商品品质还是店面装修都比哎呀呀好。碰巧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认识了日本的青年设计师三宅顺也,经过与其的多次促膝长谈,两人最终达成合作共识,开启创业征程。
“名创优品”由此诞生。叶国富与三宅顺各自分工,三宅顺也负责品牌、产品设计和日本公司的运营,而叶国富则负责中国供应链整合和中国公司的运营。
似乎在一夜之间,国内各大城市悄无声息低吹起了“名创优品”之风,这家“日系店”开始走上了疯狂的扩张之路。
“快速扩张”和“争议”
在名创优品的成长过程中,“快速扩张”和“争议”是离不开的标签。
2018年名创优品营收突破25亿美元,较2017年增长了39%,平均每月开店80-100家,截至目前已在全球有3600多家店,中国2300家,海外1300家,开业的国家和地区超过80个,分别位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等地。
叶国富曾说过,名创优品的一个对标企业是屈臣氏。屈臣氏用了50年,进驻50多个国家,而名创优品用了5年,已经进驻了80多个国家。并且他认为,名创优品在进驻的80多个国家中目前还没有竞争对手。
在走过5个年头后,名创优品确定了“百国千亿万店”中期战略规划。截至2022年,名创优品将在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开设10000家门店,产生营收1000亿元。
在扩张模式上,名创优品采用了直营、合作与加盟三种形式。而实际上,即使是“加盟商”,亦并不会享有独立经营权,公司只是利用加盟商既有的资源实现渠道整合,实际上加盟商只相当于投资人。通过这种模式扩张,名创优品一方面可以整合加盟商与自身的渠道资源,另一方面也可降低扩张的成本,从而达到快速占领市场的目的。
在扩张的进程中,“抄袭”“山寨”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白字红底的logo被指出想抄袭优衣库,“日系”的风格被认为是抄袭无印良品,许多产品的外观也像极了大牌产品。
而在行业内的竞争中,名创优品也没少收到其他公司的指责。此前,诺米创始人陈浩曾公开指责叶国富抢注诺米商标权;平板家具PIY品牌创始人沈文蛟公开指责名创优品旗下品牌MINIHOME的产品设计抄袭了PIY的NUDE衣帽架等。
面对抄袭的争议,叶国富曾说出很令人惊奇的话语,“在设计界,从来只是互相借鉴,没有模仿。”
“三高三低”打造极高性价比
名创优品成立的2013年,正是线下零售业口中的寒冬。彼时,电商借助互联网的红利迅猛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的线下关店潮。在大家疑虑线下是不是没得做的时候,名创优品简直是“一股清流”,也是实体零售反击电商的案例。
马云曾讲过,新零售就是线上+线下,但叶国富直言,“不要听马云忽悠,马云会把你们带到沟里面,要听我忽悠才行。”
叶国富将零售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叫渠道为王,就是找经销商、代理商、各种渠道;下半场是以产品为王,以产品来决定销售。
“名创优品为什么能这么快走向世界?我觉得是几个打法做到位,第一个坚持做好产品、做好设计,价格惊喜。第二个坚持做低毛利,坚持不赚快钱,永续经营的经营哲学。”
名创优品最突出的特点是性价比,那如何打造极高的性价比?叶国富总结过六个点,“三高三低”:高颜值、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低毛利、低价格。
不赚快钱也就意味着低毛利,名创优品一直强调8%的毛利是底线,这也让其产品保持低价的优势。叶国富表示,坚守这个底线其实很简单,就是死守,没有秘诀,即便价格上升一点消费者也感觉不到,但他过不了心理那一关,就索性把毛利控制住。“只有坚持低毛利,门槛越来越高,竞争对手才进不来,全球所有优秀的零售企业都是不赚快钱。”
低价是否就没有高品质?名创优品一直在打破这个规律,用找对好的供应商来开发好产品。可以说,优质的制造商是名创优品一块牢固的基石。据叶国富表述,今天跟名创优品合作的供应商都是这个行业数一数二的,甚至说世界级的品牌制造商。
同时,名创优品采取“直采”的模式规模化采购,通过缩短工厂到店铺距离的方法,在保证产品优质的同时,还可以尽可能地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价格。目前名创优品在中国70%的产品是49块钱以下,还有30%的产品价格在49到99块钱之间,基本上百分之百产品都在一百元以下。
由于面对的用户群体是年轻人,所以在确保优质低价的同时,还要保证产品能够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叶国富非常注重产品设计,“今天有句话叫颜值即正义,颜值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而高颜值的产品一定是通过设计的。”所以,名创优品有专门的设计团队,并且在设计上花费了很多精力。
“很多中国企业家说新零售是‘产品+线上+线下’,通过技术来实现。我认为,这些技术你有别人都有,这不是核心竞争力。零售企业最核心最本质的就是一定要重视产品,重视产品的设计,产品的性价比,产品的品质。就这三点,一定能打造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零售商业模式。”叶国富说道。
摆在上市前的问题
从成立至今,名创优品只引入了一次外部资本,就是与腾讯、高瓴资本签署的合共10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协议。
要完成“百国千亿万店”的战略,自然是需要更多的资金,这也是名创优品启动IPO的原因之一。
在名创优品的模式开始走红后,各种模仿的品牌迅速出现,但很多都活不下去。虽然名创优品坚持了下来,但不代表它没有困境。
一开始名创优品是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但如今电商比如拼多多、快手等通过低廉的价格和社交裂变红利开始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名创优品的价格优势是否能不能保持还不一定,这必然会要求其加大迎合其他市场需求的力度。在增量市场中,名创优品也做了尝试,2019年年初开始先后和漫威、Kakao Friends、故宫等IP合作开发联名产品,用跨界模式来寻找更多的突破口。
其次,门店边界的问题。名创优品依靠大量拓店来维持资金上的平衡,如果门店数量到达一个临界点时,这也是摆在名创优品面前的现实问题。而且,据投中网报道,目前名创优品有10%的店铺处于亏损状态,原因是选址不理想、租金过高这两方面。
还有一个问题是与上市息息相关的,毛利率。虽然叶国富认为名创优品的毛利率低给其发展带来了优势,但8个点的低毛利率一定会引起资本市场的担心,这是其上市的一个阻碍。
当然,“抄袭”纠纷也是名创优品需要解决的问题,毕竟“借鉴”的说法并不会一直走得通。
十年前的“十元店”一定想不到,今天的“十元店”可以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低价与高品质可以相对并存。所以,我们也不能准确预测到未来“十元店”的发展趋势。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市场下沉一定是个大趋势,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名创优品的定价模式很适合下沉市场的发展,当然也就拥有了这场竞争的“入场券”。
叶国富说过,“今天在中国看得懂名创优品模式的大概只有10%的比例,等中国有50%的人看得懂我们的时候,我们很快就过千亿。”那资本市场会看得懂这个模式吗?
(以上部分资料参考于投资界、艾问人物、北京商报、封面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