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奔驰GLB:一辆事先张扬的爆款车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奔驰GLB:一辆事先张扬的爆款车型

假如车市的消费升级依旧存在,GLB大概率能让奔驰在紧凑级SUV市场迎来2-3年的红利期。

文|买车问问 袁梦泉

伴随奔驰GLB的官方信息的发布以及在工信部申报目录中的亮相,这款奔驰重量级产品引发的消费者关注度非常高,身为一款“最便宜的7座奔驰SUV”,GLB的话题和流量属性自然跑不了,并且当这样一款车出现在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节点,更容易令人好奇它未来会在豪华SUV市场掀起怎样的波澜。

设计的回归与讨巧

奔驰享受了一整代产品的设计红利之后,在换代CLS身上开始摸索新的设计语言,但目前看来效果并不圈粉,包括GLC的中期改款也被许多人吐槽美感不再,而GLB的出现,总算是将外界对奔驰的设计预期拉回到正常水平线上。

GLB的定位相当明确,既然前有GLA、GLC这两款城市感与豪华感较强的车型,GLB需要作出区分。

因此它在概念车阶段给出的感觉就是回归到偏向越野和硬朗的风格,在谍照面世时还被戏多的外媒冠以“小号G级”的说法,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只是营销层面上的噱头,但GLB外观散发出的气场,还是展现出往日GLK的些许神韵。

不同于此前奔驰诸多车型的无节制套娃和设计语言下放,GLB这次在许多外观造型细节上的处理上有了新形态。比如顺应车身姿态采用了方正设计的前大灯,进行略微上扬处理的窗线,几乎垂直于地面的车尾轮廓,都在力求和目前的奔驰SUV产品形成差异。

还有一点就是越野套件恰到好处的夸张度,在新一期工信部新车目录当中,国产GLB申报的就是搭载越野套件的版本。

朴素的工信部证件照不会说谎,看客并不会感受到GLB是那种带有特别硬派特别直男气质的产品,其整体仍以纯良风貌示人。这份对于主流审美的契合,会让GLB有个不错的眼缘,而不至于像吉姆尼、牧马人、大G这类方正造型的SUV被特定标签化。

GLB出现在第321批工信部新车目录中

相比外观,GLB在内饰层面上就没有太多悬念了,不过它也不会令人失望,毕竟GLB和新款A级轿车以及新CLA一样都是出自MFA2平台,使用同样的家族式内装在情理之中,非对称布局、组合式大屏、涡轮状的空调出风口等元素构成了GLB的内饰视觉。

且不论买不买得起,一个基本事实是,当这套内饰放在去年上市的国产A级轿车上时,已经让不少都市精致小青年和小姐姐心生向往,既然“为内饰设计买单”的操作已经在奔驰A级轿车上应验过,同样的情况也势必会发生在GLB上。

况且GLB也并不是一昧套用现成设计,它在门板、中控台饰条等细节处也做了一些调整,虽然整个布局形式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可言,甚至还有一点功利气息,但在这个大屏被滥用、车内基础美感都惨遭破坏的时代里,奔驰的设计依然保留着豪华感,仅此一点,就足以让GLB和很多同价位车型区分开来。

所以只靠方正的外部造型+内部的豪华感,已经足够GLB向目标群体发起进攻。按照30万元区间年轻消费人群选购车辆时核心三大件标准——外观、内饰、LOGO来看,GLB无疑会很对他们的胃口,剩下的,只是如何从GLB和竞品之间做选择题而已。

微妙的竞品

GLB国产之后的定价不难猜想,结合GLA(26.48-39.58万元)和GLC(39.08-57.6万元)的指导价,GLB会围绕30-4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大做文章。即便北奔将GLB的起售价放入30万元内拉低门槛,其最后的主销型号依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30万元之上。

不过30万元价格带恰好是各类品牌、各类细分产品高度重合的一个区间,消费升级的买家再多,在众品牌的哄抢之下,谁都不敢保证能够躺着割韭菜。

宝马X1和奥迪Q3将是GLB的长期首要对手,在去年的业绩中,临近换代的奥迪Q3卖出超过7万台,而宝马X1在中国市场疯狂售出了近10万台,贡献了华晨宝马1/5的销量,同时奥迪和宝马相继引入了Q2L和X2作为细分市场补充,奔驰则只能靠GLA单打独斗。

紧凑级SUV市场的软肋令奔驰不敢怠慢,身处该细分区隔GLA销量虽然不差,但考虑到GLA的内部空间实在是一言难尽,碰上年纪稍长或者心态保守的消费者基本上都是战败,更多时候是以价格去和X1、Q3强行对标,更不用提被对手的产品组合夹击。

GLB的到来,除了解决这一大难题,它在产品上还带有后发优势,从尺寸到配置,都比对手做了略高出半级的设定。

GLB“高半级”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它提供了该级别、该价位豪华SUV级别罕见的2+3+2的座椅布局形式。

我们无需纠结车身只有4.6米出头的GLB布局7座究竟有没有必要,因为走量的任务还是要交给5座车型来完成。实际上官方也早就准备好了GLB第三排“更适合身高168cm以下乘客”这类应对话术。

比这个更重要的是,当许多买家出现“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的购车心态时,能够提供7座版本的GLB十分容易给终端留下“空间优秀”的潜在印象,从而建立起独特优势,尽管不少消费者心知肚明第三排座椅的实用性有限,但在同级对比中,内心依旧会倾向座椅数量更多的车型。

因此当那些把空间放在前三需求的潜在客户只在BBA之间做抉择的话,在这个价位可选的其实只有X1和GLB,二者争夺细分市场龙头的胜负手在于:GLB的参数占优、豪华感具有优势,而宝马X1进入了车型成熟期,落地价格相比GLB会更便宜。

当然,在和德系对手竞争的同时,GLB的另一群潜在对手是那些实际成交价已经落到30万元附近的二线豪华品牌SUV。GLB的到来,凯迪拉克XT5、沃尔沃XC60和英菲尼迪QX50等车型多少会感到紧张,奔驰更高级的设计感和更强大品牌溢价都有助于1.3T的GLB从这些2.0T车型的嘴里抢走份额。

小结:

假如车市的消费升级依旧存在,GLB大概率能让奔驰在紧凑级SUV市场迎来2-3年的红利期。同时GLB在产品端也准备得很充分,豪华的设计、更大的尺寸加上7座布局,都很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奔驰引入GLB和奥迪、宝马导入Q2L和X2作为产品补充作用不同的地方在于,GLB更像是晚到来几年的主力车系,可以松绑GLA去进行下探,同时作为那些预算够不到GLC的潜客们的备选。

-END-

本文版权由买车问问所有

转载请联系授权

版权联系:maicheww@qq.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奔驰

5.2k
  • 梅赛德斯-奔驰第一季度净利润17.31亿欧元
  •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会见德国戴姆勒卡车控股公司董事会成员戴明楷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奔驰GLB:一辆事先张扬的爆款车型

假如车市的消费升级依旧存在,GLB大概率能让奔驰在紧凑级SUV市场迎来2-3年的红利期。

文|买车问问 袁梦泉

伴随奔驰GLB的官方信息的发布以及在工信部申报目录中的亮相,这款奔驰重量级产品引发的消费者关注度非常高,身为一款“最便宜的7座奔驰SUV”,GLB的话题和流量属性自然跑不了,并且当这样一款车出现在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节点,更容易令人好奇它未来会在豪华SUV市场掀起怎样的波澜。

设计的回归与讨巧

奔驰享受了一整代产品的设计红利之后,在换代CLS身上开始摸索新的设计语言,但目前看来效果并不圈粉,包括GLC的中期改款也被许多人吐槽美感不再,而GLB的出现,总算是将外界对奔驰的设计预期拉回到正常水平线上。

GLB的定位相当明确,既然前有GLA、GLC这两款城市感与豪华感较强的车型,GLB需要作出区分。

因此它在概念车阶段给出的感觉就是回归到偏向越野和硬朗的风格,在谍照面世时还被戏多的外媒冠以“小号G级”的说法,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只是营销层面上的噱头,但GLB外观散发出的气场,还是展现出往日GLK的些许神韵。

不同于此前奔驰诸多车型的无节制套娃和设计语言下放,GLB这次在许多外观造型细节上的处理上有了新形态。比如顺应车身姿态采用了方正设计的前大灯,进行略微上扬处理的窗线,几乎垂直于地面的车尾轮廓,都在力求和目前的奔驰SUV产品形成差异。

还有一点就是越野套件恰到好处的夸张度,在新一期工信部新车目录当中,国产GLB申报的就是搭载越野套件的版本。

朴素的工信部证件照不会说谎,看客并不会感受到GLB是那种带有特别硬派特别直男气质的产品,其整体仍以纯良风貌示人。这份对于主流审美的契合,会让GLB有个不错的眼缘,而不至于像吉姆尼、牧马人、大G这类方正造型的SUV被特定标签化。

GLB出现在第321批工信部新车目录中

相比外观,GLB在内饰层面上就没有太多悬念了,不过它也不会令人失望,毕竟GLB和新款A级轿车以及新CLA一样都是出自MFA2平台,使用同样的家族式内装在情理之中,非对称布局、组合式大屏、涡轮状的空调出风口等元素构成了GLB的内饰视觉。

且不论买不买得起,一个基本事实是,当这套内饰放在去年上市的国产A级轿车上时,已经让不少都市精致小青年和小姐姐心生向往,既然“为内饰设计买单”的操作已经在奔驰A级轿车上应验过,同样的情况也势必会发生在GLB上。

况且GLB也并不是一昧套用现成设计,它在门板、中控台饰条等细节处也做了一些调整,虽然整个布局形式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可言,甚至还有一点功利气息,但在这个大屏被滥用、车内基础美感都惨遭破坏的时代里,奔驰的设计依然保留着豪华感,仅此一点,就足以让GLB和很多同价位车型区分开来。

所以只靠方正的外部造型+内部的豪华感,已经足够GLB向目标群体发起进攻。按照30万元区间年轻消费人群选购车辆时核心三大件标准——外观、内饰、LOGO来看,GLB无疑会很对他们的胃口,剩下的,只是如何从GLB和竞品之间做选择题而已。

微妙的竞品

GLB国产之后的定价不难猜想,结合GLA(26.48-39.58万元)和GLC(39.08-57.6万元)的指导价,GLB会围绕30-4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大做文章。即便北奔将GLB的起售价放入30万元内拉低门槛,其最后的主销型号依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在30万元之上。

不过30万元价格带恰好是各类品牌、各类细分产品高度重合的一个区间,消费升级的买家再多,在众品牌的哄抢之下,谁都不敢保证能够躺着割韭菜。

宝马X1和奥迪Q3将是GLB的长期首要对手,在去年的业绩中,临近换代的奥迪Q3卖出超过7万台,而宝马X1在中国市场疯狂售出了近10万台,贡献了华晨宝马1/5的销量,同时奥迪和宝马相继引入了Q2L和X2作为细分市场补充,奔驰则只能靠GLA单打独斗。

紧凑级SUV市场的软肋令奔驰不敢怠慢,身处该细分区隔GLA销量虽然不差,但考虑到GLA的内部空间实在是一言难尽,碰上年纪稍长或者心态保守的消费者基本上都是战败,更多时候是以价格去和X1、Q3强行对标,更不用提被对手的产品组合夹击。

GLB的到来,除了解决这一大难题,它在产品上还带有后发优势,从尺寸到配置,都比对手做了略高出半级的设定。

GLB“高半级”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它提供了该级别、该价位豪华SUV级别罕见的2+3+2的座椅布局形式。

我们无需纠结车身只有4.6米出头的GLB布局7座究竟有没有必要,因为走量的任务还是要交给5座车型来完成。实际上官方也早就准备好了GLB第三排“更适合身高168cm以下乘客”这类应对话术。

比这个更重要的是,当许多买家出现“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的购车心态时,能够提供7座版本的GLB十分容易给终端留下“空间优秀”的潜在印象,从而建立起独特优势,尽管不少消费者心知肚明第三排座椅的实用性有限,但在同级对比中,内心依旧会倾向座椅数量更多的车型。

因此当那些把空间放在前三需求的潜在客户只在BBA之间做抉择的话,在这个价位可选的其实只有X1和GLB,二者争夺细分市场龙头的胜负手在于:GLB的参数占优、豪华感具有优势,而宝马X1进入了车型成熟期,落地价格相比GLB会更便宜。

当然,在和德系对手竞争的同时,GLB的另一群潜在对手是那些实际成交价已经落到30万元附近的二线豪华品牌SUV。GLB的到来,凯迪拉克XT5、沃尔沃XC60和英菲尼迪QX50等车型多少会感到紧张,奔驰更高级的设计感和更强大品牌溢价都有助于1.3T的GLB从这些2.0T车型的嘴里抢走份额。

小结:

假如车市的消费升级依旧存在,GLB大概率能让奔驰在紧凑级SUV市场迎来2-3年的红利期。同时GLB在产品端也准备得很充分,豪华的设计、更大的尺寸加上7座布局,都很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奔驰引入GLB和奥迪、宝马导入Q2L和X2作为产品补充作用不同的地方在于,GLB更像是晚到来几年的主力车系,可以松绑GLA去进行下探,同时作为那些预算够不到GLC的潜客们的备选。

-END-

本文版权由买车问问所有

转载请联系授权

版权联系:maicheww@qq.co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