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聚焦近视矫正市场乱象,眼科专家提醒一旦近视就无法恢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聚焦近视矫正市场乱象,眼科专家提醒一旦近视就无法恢复

每家机构都说能矫正,孩子视力可以快速恢复提升,但眼科医生却说近视不能恢复。

图片来源:站酷

暑假已至,你是否也在为孩子愈发低下的视力焦虑?最近,西安街头大大小小的视力矫正机构迎来了络绎不绝咨询者。这些机构是如何矫正视力的?这些方式科学吗?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医生说近视不能恢复,矫正机构说可快速恢复

家住西安朱雀门外的王女士最近焦虑女儿的视力问题。“马上就要上六年级了,放假前学校体检,视力左眼0.6,右眼0.8。”王女士告诉记者,一年前孩子两只眼睛都是1.0,没想到这一年下降得这么快。

刚放暑假,王女士就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视力,医生给出两个选择:一是配近视镜,另外就是佩戴角膜塑形镜。考虑到佩戴角膜塑形镜价格昂贵,王女士选择了配近视镜。

能否通过矫正治疗,让孩子视力恢复如初呢?看到很多机构发的传单上写得神乎其神,她又带孩子去咨询,每家机构都说能矫正,孩子视力可以快速恢复提升,而且举出了很多治好的例子。但咨询眼科医生时,医生却说近视不能恢复。究竟该听谁的?

使用仪器大同小异,有近视矫正机构和治脱发是一家

近日,针对家长们的诸多困惑,记者走访了西安多家近视矫正机构。这些机构,基本都选址在中小学门口,有的学校门口有三五家,可见市场需求的旺盛。

视力矫正机构都宣称能快速恢复视力

7月4日,在边家村附近一家视力矫正中心,门外张贴的矫正范围为近视、弱视、远视等。一个小女孩正坐在椅上做矫正,她戴着特制的眼镜,面前摆放的是一个类似平板电脑的仪器,类似在播动画片,女孩在上面用手点击。

“这就是一种矫正睫状肌的训练,能够提升视力。”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店是连锁机构,在全国有多家店铺。店内的宣传页显示,使用的是矫正近视的平板电脑,并推出“店训+家训+校训+营养”四位一体视力防控服务模式,每周接受2-3次训练,即可达到稳定视力的效果。

在门外宣传栏上,有十几个孩子的照片和说明,如一个8岁男孩,近视,经过3个疗程矫正,右眼裸眼视力从0.6恢复到1.0,左眼裸眼视力从0.5恢复到1.0;一名14岁男孩经过一个疗程矫正,右眼从0.15恢复到0.8,左眼从0.2恢复到0.8等。

在附近另一家明目堂内,有个小学女生在做矫正,她的耳朵上贴着耳贴。“每次20分钟,轻轻松松提升视力!”看见这样的宣传,家长估计都会心动。店员说,店里有多种仪器治疗,再加上中医的耳贴,结合起来就能达到好的效果,并且承诺签约矫正,无效退款。

记者尝试体验了其中一种名为视康仪的仪器,貌似望远镜,双眼贴近屏幕,里面正在放猫和老鼠的动画片,但画面会有远近移动的调整。据介绍,这就是一种强迫眼睛远近交替看,达到睫状肌的调节,以此来放松眼睛达到矫正的功效。在这家店的宣传单上,同样有不少有名有姓有学校的孩子,通过治疗,视力飞速上升,比如“矫正11天,双眼视力都从0.12恢复到1.2”。

在另一家防控矫正中心,一男一女两个小学生正在检测视力。“可以使用仪器的训练来提高裸眼视力,也可以配自己研发的控度眼镜,两种都可以选择。”工作人员说,仪器可以天天来做,能够提高裸眼视力,如果佩戴专门的控度镜,可以达到很好的控制度数作用。记者注意到,这里的仪器也包括同款的视康仪,还有一种视力复健仪。“矫正的孩子很多,效果都很好,现在有优惠活动,很划算。”工作人员翻开记录本,密密麻麻都是孩子们登记的资料。

四年级家长于女士告诉记者,儿子近视,她曾经带到这种矫正中心体验过,进去之前测一下裸眼视力,做完仪器治疗后再测一次,当时裸眼视力确实提升了0.1,但回去后就无效了。目前是在医院戴的角膜塑形镜,希望能延缓发展。

一家机构两套牌子,治近视也治脱发

7月5日,高新路一家矫正机构设在小区的一层商铺里,令人诧异的是,这家机构居然有两块招牌,一块是矫正近视弱视的,另一块是防脱生发的。关于近视的治疗,一工作人员说使用的中医点穴的疗法,通过仪器轻压眼睛四周的穴道,使远红外磁波深入人体,与针灸扎针有相同的效果,活化视神经细胞,达到自动调节视物焦点的自愈能力。问及防脱发,同样是这位工作人员进行介绍。

在科技路上一家大型的矫正机构内,有一名女孩正在矫正,使用的是视力复健仪,仪器呈长条形状,有图案不断地前后移动,引导孩子眼睛远近交替看物。“眼睛保养总比不保养好。”工作人员表示。

采访中,每家机构基本都有孩子正在进行矫正训练,还不断有咨询电话,说明这块蛋糕真是不小。

走访5家机构均无行业许可,工作人员介绍前后矛盾

从走访的5家机构来看,均称是连锁机构,现场基本只能看到工商营业执照,再无其他行业许可。其中有两家机构与中医穴位原理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只是保健,不用专门办证。但涉及了中医的原理和操作,是否需要相关部门的许可或核准?

分析来看,各家机构使用的矫正仪器基本相同,几乎都是视康仪、视力复健仪,工作原理都是通过仪器,强制性地让孩子远近交替看物,来缓解视疲劳,有的还同时销售护眼灯、眼贴等。

从价格看,费用不菲,每次矫正训练时间基本都是40-45分钟,有的按次算一次大约100元,有的则是6800包一年,随时都可以做。销售的控度镜价格三四千元不等。

从工作人员的介绍来看,虽然嘴里冒的多是专业词语,但经常会自相矛盾,比如介绍说近视可以治疗可以摘镜,当记者表示医院医生说近视不能恢复时,又赶紧改口说提升的是裸眼视力。再问,提升裸眼视力是不是眼镜度数就降了?她又表示就是能降低度数。其实,这根本就是两码事。现场看起来,这些人员并无专业素质的门槛,应该是学会熟练操作仪器就可以,再加上一些推销技巧。

如果问到成功案例,每家都可以摆出很多,有照片有名字为证,但是否真有其事不得而知,是否涉嫌夸大宣传,似乎也无人监督。

庞大的近视学生群催生庞大的近视矫正市场

陕西省教育厅官网一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分析显示,2010年与2005年相比,陕西省初中和高中学生视力低下率继续增高。据调查,西安市2011年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42.3%,视力不良率为57%,较2005年增加18.4%。在分级调查中,小学一年级近视患病率为28.3%,三年级为44.9%,五年级为61.4%。小学阶段近视患病率翻了一番。农村小学生近视患病率29.35%,城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42.9%。

2018年,对西安一所重点小学学生视力状况监测发现,从一年级到五年级1200多孩子中,近视率从23.3%逐级攀升到了67.7%。其中一年级学生近视率23.3%,二年级31.7%,三年级48.8%,四年级58.9%,五年级67.7%。专家表示,西安市小学学生近视平均状况,呈现逐级上升的特征。

如此庞大的近视学生人群,自然催生了庞大的近视矫正或者说治疗市场,各种方法应运而生,市场混乱。每逢寒暑假,到各医院眼科检查、验光、矫正、配镜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寻求训练矫正、希望能够帮助孩子恢复视力的家长也趋之若鹜。

专家:能恢复视力的宣传都是骗人的

“街头的近视矫正机构其实就是一种生意,门槛低、夸大宣传,是监管的空白地带,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陕西省眼科研究所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主任李军说,凡是号称能恢复视力或降低度数的宣传,都是骗人的,不靠谱的,希望家长们能理性、科学地对待孩子的近视问题,不要被忽悠。

近视后提高裸眼视力无意义,很快就会回落

李军长期从事青少年近视宣传和防治工作,他还是教育部遴选的首批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

面对扎堆的近视患儿群体,为什么医疗机构不选择这些训练仪器进行服务呢?李军说,对于近视矫正机构宣传的通过进行睫状肌的锻炼,来达到矫正恢复视力的说法不科学,即使通过这样的训练,最多只能短期地缓解眼睛疲劳,不可能恢复视力降低近视度数。

对于机构宣称的能够提升裸眼视力,李军说,这只是暂时性的,很快就会回落,没有实际的价值。视力本身就是波动性的,休息放松了一会儿,或者进行了一会儿眼睛的放松调节,原本0.4的视力就可能提高到0.5,但这是短暂的,一旦用眼强度加大,很快就会回落回去。

针对控度镜,李军表示,这类产品都是给近视镜前面加了一层棱镜或者凸透镜,目的是把看远的焦距模拟为看近的焦距,让孩子看得轻松,但这样就抑制了眼睛本身的调节能力,长久使得眼睛不能得到锻炼,反而不好。

一旦近视就无法恢复,就像长高了不会缩回去一样

李军说,近视本质是眼球这个相机的镜头不对焦,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通过近视镜,让焦点移到视网膜上,这个移动的距离,就决定了近视的度数。正常情况下,只要眼球的生物学形态参数(眼轴、角膜曲率、晶状体)不变化,近视就不会变化。只有眼球生物学形态发生变化时,近视才会变化,比如屈光手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各种治疗近视的方法,包括梅花针、耳豆、艾草灸眼仪、针灸、按摩、训练仪器、特效眼镜、中药药敷等,只是噱头而已,没有一种法可以让角膜曲率变平坦,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可以让眼轴缩短。

也就是说,近视一旦形成是不能恢复的,就像孩子长高了不会缩回去一样。一旦近视,就无法恢复。近视后正常来说一年度数会增长100度,因此,我们要致力于控制近视度数的过快发展。目前医院临床上推荐的一种是低浓度阿托品的长期使用;一种是角膜塑形镜,晚上戴早晨摘。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对各种名目的近视矫正机构进行规范和查处,以免对家长造成误导,费时费钱耗力,反而耽误了孩子近视的预防和控制。

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发生有效措施

西安市第一医院视光学门诊部主任张学辉说,近视患者低龄化趋势很明显。来就诊的7到12岁基本都是近视,其中8岁以前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家长不注意培养孩子的用眼习惯、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等导致近距离用眼,应让孩子多睡觉多户外活动。

省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张坚提醒家长科学面对孩子的视力问题,让孩子每天至少户外活动2小时,放松眼睛,能够减少近视、弱视的发生。研究发现,阳光暴露是预防近视发生有效措施,建议中小学生每天至少户外活动2小时、每周至少14小时,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如果发现孩子有视力差,眯眼睛歪头视物等近视的前兆症状时,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及治疗。

六部门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了到2030年我国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的目标。

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

鉴于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领域乱象频发,特别是虚假、夸大宣传比较突出,严重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威胁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今年上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要求切实规范近视矫正工作,加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行为。要求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广告监管,依法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假冒中医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宣传虚假中医近视矫正疗效的非法行为,严厉打击假借中医近视防控技术欺骗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机构和人员,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中医医疗广告的监管。

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强调,儿童青少年近视后,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儿童青少年时期可以通过科学用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方式预防、控制和减缓近视。家长一旦发现儿童青少年视力异常,应当及时带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矫正。

不得使用“恢复”“近视治愈”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

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或个人必须严格依法执业、依法经营,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不得违反中医药法规定冒用中医药名义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技术欺骗消费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今年6月24日,陕西省药监局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用医疗器械监管,规范眼视光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对眼视光医疗器械的名称、说明书或者标签中,包含“近视治愈”等容易误导的词语以及与实际产品功能不相符的表述,要严格予以纠正。省药监局将加强对眼视光相关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市、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眼视光相关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及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生产、经营、使用眼视光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

可以看出,国家对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越来越重视。我们期待,从这个暑假开始,职能部门能够积极行动,打击夸大宣传、不规范的近视矫正机构,帮助家长们擦亮眼睛,科学进行近视防控。

来源:华商报

原标题:近视是如何矫正的?这些方法科学吗? 聚焦近视矫正市场乱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聚焦近视矫正市场乱象,眼科专家提醒一旦近视就无法恢复

每家机构都说能矫正,孩子视力可以快速恢复提升,但眼科医生却说近视不能恢复。

图片来源:站酷

暑假已至,你是否也在为孩子愈发低下的视力焦虑?最近,西安街头大大小小的视力矫正机构迎来了络绎不绝咨询者。这些机构是如何矫正视力的?这些方式科学吗?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医生说近视不能恢复,矫正机构说可快速恢复

家住西安朱雀门外的王女士最近焦虑女儿的视力问题。“马上就要上六年级了,放假前学校体检,视力左眼0.6,右眼0.8。”王女士告诉记者,一年前孩子两只眼睛都是1.0,没想到这一年下降得这么快。

刚放暑假,王女士就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视力,医生给出两个选择:一是配近视镜,另外就是佩戴角膜塑形镜。考虑到佩戴角膜塑形镜价格昂贵,王女士选择了配近视镜。

能否通过矫正治疗,让孩子视力恢复如初呢?看到很多机构发的传单上写得神乎其神,她又带孩子去咨询,每家机构都说能矫正,孩子视力可以快速恢复提升,而且举出了很多治好的例子。但咨询眼科医生时,医生却说近视不能恢复。究竟该听谁的?

使用仪器大同小异,有近视矫正机构和治脱发是一家

近日,针对家长们的诸多困惑,记者走访了西安多家近视矫正机构。这些机构,基本都选址在中小学门口,有的学校门口有三五家,可见市场需求的旺盛。

视力矫正机构都宣称能快速恢复视力

7月4日,在边家村附近一家视力矫正中心,门外张贴的矫正范围为近视、弱视、远视等。一个小女孩正坐在椅上做矫正,她戴着特制的眼镜,面前摆放的是一个类似平板电脑的仪器,类似在播动画片,女孩在上面用手点击。

“这就是一种矫正睫状肌的训练,能够提升视力。”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店是连锁机构,在全国有多家店铺。店内的宣传页显示,使用的是矫正近视的平板电脑,并推出“店训+家训+校训+营养”四位一体视力防控服务模式,每周接受2-3次训练,即可达到稳定视力的效果。

在门外宣传栏上,有十几个孩子的照片和说明,如一个8岁男孩,近视,经过3个疗程矫正,右眼裸眼视力从0.6恢复到1.0,左眼裸眼视力从0.5恢复到1.0;一名14岁男孩经过一个疗程矫正,右眼从0.15恢复到0.8,左眼从0.2恢复到0.8等。

在附近另一家明目堂内,有个小学女生在做矫正,她的耳朵上贴着耳贴。“每次20分钟,轻轻松松提升视力!”看见这样的宣传,家长估计都会心动。店员说,店里有多种仪器治疗,再加上中医的耳贴,结合起来就能达到好的效果,并且承诺签约矫正,无效退款。

记者尝试体验了其中一种名为视康仪的仪器,貌似望远镜,双眼贴近屏幕,里面正在放猫和老鼠的动画片,但画面会有远近移动的调整。据介绍,这就是一种强迫眼睛远近交替看,达到睫状肌的调节,以此来放松眼睛达到矫正的功效。在这家店的宣传单上,同样有不少有名有姓有学校的孩子,通过治疗,视力飞速上升,比如“矫正11天,双眼视力都从0.12恢复到1.2”。

在另一家防控矫正中心,一男一女两个小学生正在检测视力。“可以使用仪器的训练来提高裸眼视力,也可以配自己研发的控度眼镜,两种都可以选择。”工作人员说,仪器可以天天来做,能够提高裸眼视力,如果佩戴专门的控度镜,可以达到很好的控制度数作用。记者注意到,这里的仪器也包括同款的视康仪,还有一种视力复健仪。“矫正的孩子很多,效果都很好,现在有优惠活动,很划算。”工作人员翻开记录本,密密麻麻都是孩子们登记的资料。

四年级家长于女士告诉记者,儿子近视,她曾经带到这种矫正中心体验过,进去之前测一下裸眼视力,做完仪器治疗后再测一次,当时裸眼视力确实提升了0.1,但回去后就无效了。目前是在医院戴的角膜塑形镜,希望能延缓发展。

一家机构两套牌子,治近视也治脱发

7月5日,高新路一家矫正机构设在小区的一层商铺里,令人诧异的是,这家机构居然有两块招牌,一块是矫正近视弱视的,另一块是防脱生发的。关于近视的治疗,一工作人员说使用的中医点穴的疗法,通过仪器轻压眼睛四周的穴道,使远红外磁波深入人体,与针灸扎针有相同的效果,活化视神经细胞,达到自动调节视物焦点的自愈能力。问及防脱发,同样是这位工作人员进行介绍。

在科技路上一家大型的矫正机构内,有一名女孩正在矫正,使用的是视力复健仪,仪器呈长条形状,有图案不断地前后移动,引导孩子眼睛远近交替看物。“眼睛保养总比不保养好。”工作人员表示。

采访中,每家机构基本都有孩子正在进行矫正训练,还不断有咨询电话,说明这块蛋糕真是不小。

走访5家机构均无行业许可,工作人员介绍前后矛盾

从走访的5家机构来看,均称是连锁机构,现场基本只能看到工商营业执照,再无其他行业许可。其中有两家机构与中医穴位原理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只是保健,不用专门办证。但涉及了中医的原理和操作,是否需要相关部门的许可或核准?

分析来看,各家机构使用的矫正仪器基本相同,几乎都是视康仪、视力复健仪,工作原理都是通过仪器,强制性地让孩子远近交替看物,来缓解视疲劳,有的还同时销售护眼灯、眼贴等。

从价格看,费用不菲,每次矫正训练时间基本都是40-45分钟,有的按次算一次大约100元,有的则是6800包一年,随时都可以做。销售的控度镜价格三四千元不等。

从工作人员的介绍来看,虽然嘴里冒的多是专业词语,但经常会自相矛盾,比如介绍说近视可以治疗可以摘镜,当记者表示医院医生说近视不能恢复时,又赶紧改口说提升的是裸眼视力。再问,提升裸眼视力是不是眼镜度数就降了?她又表示就是能降低度数。其实,这根本就是两码事。现场看起来,这些人员并无专业素质的门槛,应该是学会熟练操作仪器就可以,再加上一些推销技巧。

如果问到成功案例,每家都可以摆出很多,有照片有名字为证,但是否真有其事不得而知,是否涉嫌夸大宣传,似乎也无人监督。

庞大的近视学生群催生庞大的近视矫正市场

陕西省教育厅官网一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分析显示,2010年与2005年相比,陕西省初中和高中学生视力低下率继续增高。据调查,西安市2011年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42.3%,视力不良率为57%,较2005年增加18.4%。在分级调查中,小学一年级近视患病率为28.3%,三年级为44.9%,五年级为61.4%。小学阶段近视患病率翻了一番。农村小学生近视患病率29.35%,城市小学生近视患病率42.9%。

2018年,对西安一所重点小学学生视力状况监测发现,从一年级到五年级1200多孩子中,近视率从23.3%逐级攀升到了67.7%。其中一年级学生近视率23.3%,二年级31.7%,三年级48.8%,四年级58.9%,五年级67.7%。专家表示,西安市小学学生近视平均状况,呈现逐级上升的特征。

如此庞大的近视学生人群,自然催生了庞大的近视矫正或者说治疗市场,各种方法应运而生,市场混乱。每逢寒暑假,到各医院眼科检查、验光、矫正、配镜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寻求训练矫正、希望能够帮助孩子恢复视力的家长也趋之若鹜。

专家:能恢复视力的宣传都是骗人的

“街头的近视矫正机构其实就是一种生意,门槛低、夸大宣传,是监管的空白地带,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重视。”陕西省眼科研究所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主任李军说,凡是号称能恢复视力或降低度数的宣传,都是骗人的,不靠谱的,希望家长们能理性、科学地对待孩子的近视问题,不要被忽悠。

近视后提高裸眼视力无意义,很快就会回落

李军长期从事青少年近视宣传和防治工作,他还是教育部遴选的首批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

面对扎堆的近视患儿群体,为什么医疗机构不选择这些训练仪器进行服务呢?李军说,对于近视矫正机构宣传的通过进行睫状肌的锻炼,来达到矫正恢复视力的说法不科学,即使通过这样的训练,最多只能短期地缓解眼睛疲劳,不可能恢复视力降低近视度数。

对于机构宣称的能够提升裸眼视力,李军说,这只是暂时性的,很快就会回落,没有实际的价值。视力本身就是波动性的,休息放松了一会儿,或者进行了一会儿眼睛的放松调节,原本0.4的视力就可能提高到0.5,但这是短暂的,一旦用眼强度加大,很快就会回落回去。

针对控度镜,李军表示,这类产品都是给近视镜前面加了一层棱镜或者凸透镜,目的是把看远的焦距模拟为看近的焦距,让孩子看得轻松,但这样就抑制了眼睛本身的调节能力,长久使得眼睛不能得到锻炼,反而不好。

一旦近视就无法恢复,就像长高了不会缩回去一样

李军说,近视本质是眼球这个相机的镜头不对焦,在视网膜前形成焦点,通过近视镜,让焦点移到视网膜上,这个移动的距离,就决定了近视的度数。正常情况下,只要眼球的生物学形态参数(眼轴、角膜曲率、晶状体)不变化,近视就不会变化。只有眼球生物学形态发生变化时,近视才会变化,比如屈光手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各种治疗近视的方法,包括梅花针、耳豆、艾草灸眼仪、针灸、按摩、训练仪器、特效眼镜、中药药敷等,只是噱头而已,没有一种法可以让角膜曲率变平坦,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可以让眼轴缩短。

也就是说,近视一旦形成是不能恢复的,就像孩子长高了不会缩回去一样。一旦近视,就无法恢复。近视后正常来说一年度数会增长100度,因此,我们要致力于控制近视度数的过快发展。目前医院临床上推荐的一种是低浓度阿托品的长期使用;一种是角膜塑形镜,晚上戴早晨摘。专家呼吁相关部门对各种名目的近视矫正机构进行规范和查处,以免对家长造成误导,费时费钱耗力,反而耽误了孩子近视的预防和控制。

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发生有效措施

西安市第一医院视光学门诊部主任张学辉说,近视患者低龄化趋势很明显。来就诊的7到12岁基本都是近视,其中8岁以前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家长不注意培养孩子的用眼习惯、课业负担重、电子产品等导致近距离用眼,应让孩子多睡觉多户外活动。

省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张坚提醒家长科学面对孩子的视力问题,让孩子每天至少户外活动2小时,放松眼睛,能够减少近视、弱视的发生。研究发现,阳光暴露是预防近视发生有效措施,建议中小学生每天至少户外活动2小时、每周至少14小时,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如果发现孩子有视力差,眯眼睛歪头视物等近视的前兆症状时,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及治疗。

六部门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了到2030年我国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的目标。

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

鉴于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领域乱象频发,特别是虚假、夸大宣传比较突出,严重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威胁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今年上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要求切实规范近视矫正工作,加强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行为。要求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广告监管,依法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假冒中医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宣传虚假中医近视矫正疗效的非法行为,严厉打击假借中医近视防控技术欺骗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机构和人员,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对中医医疗广告的监管。

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强调,儿童青少年近视后,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儿童青少年时期可以通过科学用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方式预防、控制和减缓近视。家长一旦发现儿童青少年视力异常,应当及时带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矫正。

不得使用“恢复”“近视治愈”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

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或个人必须严格依法执业、依法经营,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等表述,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不得违反中医药法规定冒用中医药名义或者假借中医药理论、技术欺骗消费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今年6月24日,陕西省药监局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用医疗器械监管,规范眼视光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对眼视光医疗器械的名称、说明书或者标签中,包含“近视治愈”等容易误导的词语以及与实际产品功能不相符的表述,要严格予以纠正。省药监局将加强对眼视光相关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市、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眼视光相关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及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生产、经营、使用眼视光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

可以看出,国家对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越来越重视。我们期待,从这个暑假开始,职能部门能够积极行动,打击夸大宣传、不规范的近视矫正机构,帮助家长们擦亮眼睛,科学进行近视防控。

来源:华商报

原标题:近视是如何矫正的?这些方法科学吗? 聚焦近视矫正市场乱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