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预计开业时间敲定,青岛关门3年的百货龙头如何回归?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预计开业时间敲定,青岛关门3年的百货龙头如何回归?

说起阳光百货,那可是一代青岛人的记忆。

在这个网购风行的时代,实体商超百货关门闭店早已不再是新鲜事,但闭店后又重新回归的却寡见少闻。

近日,有眼尖的网友在微博发帖称:“青岛阳光百货大型广告牌贴出了限量招商的广告,是不是要重新开业了?”谢幕3年,青岛阳光百货是否真的要“重新回归”? 经过求证,阳光百货招商中心工作人员给予了肯定的回应:预计今年12月重新开业。

沉寂了3年,这个曾经的青岛百货龙头将以怎样的姿态回归?面对竞争激烈的青岛商业市场,阳光百货能否再次回到百货头部位置?我们拭目以待。

HI,青岛 它回来了

近日,有眼尖的网友在微博发帖称:“青岛阳光百货大型广告牌贴出了限量招商的广告,是不是要重新开业了?”经过求证,阳光百货招商中心的工作人员称消息属实,阳光百货预计将在今年12月重新开业。

目前青岛阳光百货南门和北门紧闭,商城内部空荡。而部分橱窗还保留着当年商场的广告牌,不过在大厦外侧围挡可以看到网友微博中描述的阳光百货的招商广告牌,旁边还有一个印着“阳光百货焕新升级”字样的巨幅海报。

而旁边部分广告牌也打出了“HI,青岛我回来了,你还好吗?”等暖心回归广告语,根据这些信号可以确认沉寂了三年的阳光百货真的要回归了。

阳光百货焕新升级海报

2016年7月28日,青岛阳光百货发布了一篇名为《为了明天》的对外公告,由于公司战略转型宣布正式闭店。

青岛阳光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2年11月,于2003年9月29日开业。曾最早吸引CHANEL、DIOR、LANCOME、保罗鲨鱼、星巴克、哈根达斯等众多国际一流品牌入驻。

说起阳光百货,那可是一代青岛人的记忆。地处青岛市的黄金地段—香港中路38号,经营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主打“高端品牌定位”,这也给不少青岛人第一次带来了“奢侈”的概念。在阳光百货开业时,位于山东路的海信广场转手使青岛高端百货一度出现缺位,恰逢其时出现的阳光百货一举成了青岛高端奢侈品商场的标杆。在那时,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能到阳光百货购物是件极为有面儿和体现身份的事。

群雄逐鹿环不再

开业13年,青岛阳光百货已经成为了青岛地标性商场,但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兴商场的陆续崛起,对于传统商场模式下的阳光百货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2013年1月26日

位于李沧区核心商圈的伟东乐客城开业。涵括了精品百货、国际影院、水景主题购物中心、名品步行街、儿童游乐中心、星级酒店、高尚住宅等多种建筑形态,一时间成为青岛最火热的大型中心复合城,并与地铁M2、M3号线出站口无缝链结,是青岛首个双地铁商场,瞬间获得了大批市民的青睐。

2015年4月30日

青岛万象城开业。号称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万象城,一开业,营业额即创青岛商业历史新纪录。万象城颠覆了以往的商业模式,是一个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开业瞬间“吸粉”无数,因为它囊括了吃、喝、玩、乐所有项目于一身,可以满足所有购物需求。

2016年4月28日

位于崂山区海尔路与香港东路交汇处的金狮广场开业,继丽达、大拇指之后,崂山区再添一处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的超大型商业综合体,是一座23万㎡大型全体验式时尚生活购物中心。

2016年6月28日

凯德MALL新都心店开业,位于黑龙江路与合肥路的交汇处,无缝衔接地铁三号线双山站。总建筑面积为15.7万平米,结合青岛城市特色,集中海洋元素、开放式露台、户外餐饮、跨层餐饮和空中花园概念的时尚聚集地。

2016年10月21日

利群金鼎广场正式开业。位于崂山区香港东路、海尔路南端交叉口,紧靠地铁M2线石老人海水浴场站,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米,是集高端百货、5A级270°海景写字楼、高端住宅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项目。

2018年3月31日

地处连云港路58号,原名民建大厦的青岛安泰广场开业,商业总面积约2万平,融合多种业态,商业定位由原青岛CBD商务会客厅改为街区式商业项目。

随着这些大型新兴商圈的崛起,传统商场模式下的阳光百货优势不再,原来进驻在阳光百货的一些高端品牌开始陆续撤柜,彼时贴着高端和精品标签的阳光百货逐渐褪色,最终迎来了闭店的命运。如今,卷土重来的阳光百货想要强势回归,势必要加快转型升级,变则通,通才能长久繁荣。

阳光百货将如何回归?

看两大传统百货巨头逆袭之路

新形势下,阳光百货步履蹒跚,转型缓慢,势必要被“拍在沙滩上”,纵观全国,像阳光百货这样盛极一时的百货龙头衰败早已不是个例。2018年2月,一则“广州友谊被卖了”的新闻,在广州一石激起千层浪,同时也触动着广州市民们的心。说起“广州友谊”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对于广州人来说,这是一个时代人的记忆。

早在1981年,广州友谊商店开业,是中国第一个超级商场,开业当天的火爆程度不亚于“盒马生鲜”开业时的盛景。这种“自选式”超市一举成为了当时的潮流,也让很多广州人第一次认识奢侈品,接触高级百货。就这样,“广州友谊”一家独大长达数十年。不过一时的辉煌不能代表永远,这个领跑全国的超级商场,最终还是“水土不服”被各种新型百货冲击。

1991年广百百货首店亮相北京路;

1996年,广州第一家王府井百货在农林下路开业,

1996年8月,伴随着集“吃喝玩乐”于一身的天河城开业,天河商圈随之崛起了;

2002年,摩登百货首家商场在岗顶横空出世

……

随后广州友谊扩张失败以及互联网电商的双重打击,面对经营压力,广州友谊通过募资百亿“联姻”越秀金控,随后又将越秀金控顺利收购,并采取“百货+金融”双主业模式,加快推动战略转型,才止住颓势。2018年,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将所持广州友谊100%股权转让予广百集团全资子公司广商资本,这预示着这个曾经创造过无数个“国内第一”的一代商业巨头,最终也走下了神坛。

说到转型,不得不提的还有大西南龙头百货企业茂业商业股份限有公司,乍一听你可能不知道这家公司,但是说到“茂业天地”“茂业百货”“仁和春天”“人民商场”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以上都是茂业商业股份限有公司旗下的品牌,业务涉及百货零售、商业地产、物业经营、酒店等多个领域。

茂业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61亿元,较2016年度增长24.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5亿元,较2016年度增长82.12%;在互联网商业的冲击下,还能实现净利润的大幅度增长,这都要从2005年说起,在业绩不理想的情况下,茂业商业开始确立“强效运营+外延扩张”的经营战术,在实现“大西南区最具影响力的百货零售巨头及城市综合体运营商”的短期目标基础上,积极向全国性百货零售公司转型。

经过10多年的沉淀和精耕细作,公司已打造了“茂业天地”、“茂业百货”、“人民商场”、“仁和春天”、“维多利”等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品牌,并积累了大批忠实的顾客群体,在主营业务区域也积攒了广泛的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品牌优势显著,消费者认可度高,稳坐大西南的百货巨头的领先位置。

从“广州友谊”和“大西南龙头百货企业”的浮沉史,或许能为阳光百货接下来如何回归,提供一些可遵循的思路与方向。作为一个区域的“百货龙头”,“广州友谊”和阳光百货都有着相同的共同点,那就是业态过于单一,满足不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随着新兴综合商场的崛起,加之不同类别定位的商场数量的增加,区域的分流,如果一个百货商场没有鲜明的定位和先进的运营模式,恐怕难以留住顾客的心。

伴随商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传统百货模式退出历史舞台,要求一线百货巨头们必须调整步调,而“阳光百货”的回归,或许届时能带给青岛商业发展一些新的不同。

 

来源:楼市凤向标

原标题:预计开业时间敲定!青岛关门3年的百货龙头如何回归?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预计开业时间敲定,青岛关门3年的百货龙头如何回归?

说起阳光百货,那可是一代青岛人的记忆。

在这个网购风行的时代,实体商超百货关门闭店早已不再是新鲜事,但闭店后又重新回归的却寡见少闻。

近日,有眼尖的网友在微博发帖称:“青岛阳光百货大型广告牌贴出了限量招商的广告,是不是要重新开业了?”谢幕3年,青岛阳光百货是否真的要“重新回归”? 经过求证,阳光百货招商中心工作人员给予了肯定的回应:预计今年12月重新开业。

沉寂了3年,这个曾经的青岛百货龙头将以怎样的姿态回归?面对竞争激烈的青岛商业市场,阳光百货能否再次回到百货头部位置?我们拭目以待。

HI,青岛 它回来了

近日,有眼尖的网友在微博发帖称:“青岛阳光百货大型广告牌贴出了限量招商的广告,是不是要重新开业了?”经过求证,阳光百货招商中心的工作人员称消息属实,阳光百货预计将在今年12月重新开业。

目前青岛阳光百货南门和北门紧闭,商城内部空荡。而部分橱窗还保留着当年商场的广告牌,不过在大厦外侧围挡可以看到网友微博中描述的阳光百货的招商广告牌,旁边还有一个印着“阳光百货焕新升级”字样的巨幅海报。

而旁边部分广告牌也打出了“HI,青岛我回来了,你还好吗?”等暖心回归广告语,根据这些信号可以确认沉寂了三年的阳光百货真的要回归了。

阳光百货焕新升级海报

2016年7月28日,青岛阳光百货发布了一篇名为《为了明天》的对外公告,由于公司战略转型宣布正式闭店。

青岛阳光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2年11月,于2003年9月29日开业。曾最早吸引CHANEL、DIOR、LANCOME、保罗鲨鱼、星巴克、哈根达斯等众多国际一流品牌入驻。

说起阳光百货,那可是一代青岛人的记忆。地处青岛市的黄金地段—香港中路38号,经营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主打“高端品牌定位”,这也给不少青岛人第一次带来了“奢侈”的概念。在阳光百货开业时,位于山东路的海信广场转手使青岛高端百货一度出现缺位,恰逢其时出现的阳光百货一举成了青岛高端奢侈品商场的标杆。在那时,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能到阳光百货购物是件极为有面儿和体现身份的事。

群雄逐鹿环不再

开业13年,青岛阳光百货已经成为了青岛地标性商场,但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兴商场的陆续崛起,对于传统商场模式下的阳光百货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2013年1月26日

位于李沧区核心商圈的伟东乐客城开业。涵括了精品百货、国际影院、水景主题购物中心、名品步行街、儿童游乐中心、星级酒店、高尚住宅等多种建筑形态,一时间成为青岛最火热的大型中心复合城,并与地铁M2、M3号线出站口无缝链结,是青岛首个双地铁商场,瞬间获得了大批市民的青睐。

2015年4月30日

青岛万象城开业。号称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万象城,一开业,营业额即创青岛商业历史新纪录。万象城颠覆了以往的商业模式,是一个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开业瞬间“吸粉”无数,因为它囊括了吃、喝、玩、乐所有项目于一身,可以满足所有购物需求。

2016年4月28日

位于崂山区海尔路与香港东路交汇处的金狮广场开业,继丽达、大拇指之后,崂山区再添一处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的超大型商业综合体,是一座23万㎡大型全体验式时尚生活购物中心。

2016年6月28日

凯德MALL新都心店开业,位于黑龙江路与合肥路的交汇处,无缝衔接地铁三号线双山站。总建筑面积为15.7万平米,结合青岛城市特色,集中海洋元素、开放式露台、户外餐饮、跨层餐饮和空中花园概念的时尚聚集地。

2016年10月21日

利群金鼎广场正式开业。位于崂山区香港东路、海尔路南端交叉口,紧靠地铁M2线石老人海水浴场站,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米,是集高端百货、5A级270°海景写字楼、高端住宅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项目。

2018年3月31日

地处连云港路58号,原名民建大厦的青岛安泰广场开业,商业总面积约2万平,融合多种业态,商业定位由原青岛CBD商务会客厅改为街区式商业项目。

随着这些大型新兴商圈的崛起,传统商场模式下的阳光百货优势不再,原来进驻在阳光百货的一些高端品牌开始陆续撤柜,彼时贴着高端和精品标签的阳光百货逐渐褪色,最终迎来了闭店的命运。如今,卷土重来的阳光百货想要强势回归,势必要加快转型升级,变则通,通才能长久繁荣。

阳光百货将如何回归?

看两大传统百货巨头逆袭之路

新形势下,阳光百货步履蹒跚,转型缓慢,势必要被“拍在沙滩上”,纵观全国,像阳光百货这样盛极一时的百货龙头衰败早已不是个例。2018年2月,一则“广州友谊被卖了”的新闻,在广州一石激起千层浪,同时也触动着广州市民们的心。说起“广州友谊”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对于广州人来说,这是一个时代人的记忆。

早在1981年,广州友谊商店开业,是中国第一个超级商场,开业当天的火爆程度不亚于“盒马生鲜”开业时的盛景。这种“自选式”超市一举成为了当时的潮流,也让很多广州人第一次认识奢侈品,接触高级百货。就这样,“广州友谊”一家独大长达数十年。不过一时的辉煌不能代表永远,这个领跑全国的超级商场,最终还是“水土不服”被各种新型百货冲击。

1991年广百百货首店亮相北京路;

1996年,广州第一家王府井百货在农林下路开业,

1996年8月,伴随着集“吃喝玩乐”于一身的天河城开业,天河商圈随之崛起了;

2002年,摩登百货首家商场在岗顶横空出世

……

随后广州友谊扩张失败以及互联网电商的双重打击,面对经营压力,广州友谊通过募资百亿“联姻”越秀金控,随后又将越秀金控顺利收购,并采取“百货+金融”双主业模式,加快推动战略转型,才止住颓势。2018年,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将所持广州友谊100%股权转让予广百集团全资子公司广商资本,这预示着这个曾经创造过无数个“国内第一”的一代商业巨头,最终也走下了神坛。

说到转型,不得不提的还有大西南龙头百货企业茂业商业股份限有公司,乍一听你可能不知道这家公司,但是说到“茂业天地”“茂业百货”“仁和春天”“人民商场”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以上都是茂业商业股份限有公司旗下的品牌,业务涉及百货零售、商业地产、物业经营、酒店等多个领域。

茂业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61亿元,较2016年度增长24.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5亿元,较2016年度增长82.12%;在互联网商业的冲击下,还能实现净利润的大幅度增长,这都要从2005年说起,在业绩不理想的情况下,茂业商业开始确立“强效运营+外延扩张”的经营战术,在实现“大西南区最具影响力的百货零售巨头及城市综合体运营商”的短期目标基础上,积极向全国性百货零售公司转型。

经过10多年的沉淀和精耕细作,公司已打造了“茂业天地”、“茂业百货”、“人民商场”、“仁和春天”、“维多利”等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品牌,并积累了大批忠实的顾客群体,在主营业务区域也积攒了广泛的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品牌优势显著,消费者认可度高,稳坐大西南的百货巨头的领先位置。

从“广州友谊”和“大西南龙头百货企业”的浮沉史,或许能为阳光百货接下来如何回归,提供一些可遵循的思路与方向。作为一个区域的“百货龙头”,“广州友谊”和阳光百货都有着相同的共同点,那就是业态过于单一,满足不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随着新兴综合商场的崛起,加之不同类别定位的商场数量的增加,区域的分流,如果一个百货商场没有鲜明的定位和先进的运营模式,恐怕难以留住顾客的心。

伴随商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传统百货模式退出历史舞台,要求一线百货巨头们必须调整步调,而“阳光百货”的回归,或许届时能带给青岛商业发展一些新的不同。

 

来源:楼市凤向标

原标题:预计开业时间敲定!青岛关门3年的百货龙头如何回归?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