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为什么你坐在盒子里?八一八格子间的前世今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为什么你坐在盒子里?八一八格子间的前世今生

“最愚蠢的事就是你坐在一个隔间里,任由全世界擦肩而过。”格子间之父罗伯特•普罗普斯特(Robert Propst)在暮年一直懊悔,甚至在去世时将之比作“沉重的疯狂”。

装在“盒子”里的人。图片来源:网络

现代办公室起源于中世纪,神职人员作为特权阶层,可以随意布置自己的小房间。而商人则是个人办公空间源头,他们按当时僧侣使用的阅览室模版设计了个人办公室。18世纪末工业革命后,工商业迅速发展,办公空间的需求激增。“开放式办公室”出现,这时的文员一举一动都在经理的眼皮底下,正好呼应了其设计灵感是来自于“圆形监狱”。 

办公大开间一直到20世纪都很流行,而普罗普斯特则试图推动改变,并于1968年推出了“第二代活动办公室”(Action Office II)。在普罗普斯特的设想中,这种办公室是民主与效率的典范。他更改了夹角的设计,将格子间三道墙的120度夹角改为90度,大大提高空间使用率,工作空间也因搁架等细节的出现增大。同时隔断从桌面上展开,隔板既可以钉工作日程表又能保证上班族们不用再长时间暴露在老板的监视视野中。高度可调的办公桌则方便员工避免久坐的血液循环不畅。

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办公空间与财力直接挂钩,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以人为本。从1968年诞生开始,格子间渐渐成为牢笼的代名词,普罗普斯特去世前曾抱怨很多格子间“像老鼠窝一样简陋”:“粗鲁的企业经营者只是弄些又小又窄的格子间,然后把人往里面塞。”就在创始人对自己设想的乌托邦失望的同时,格子间的形式在世界普及开来,产业价值也超过十亿美元。

格子间里的隔断墙就跟女人的裙子,随着时间高低起伏。到了20世纪60年代,为了隔音的墙高达到顶峰,每个人被分隔在一间间独立的小囚室里,尽管个人私密感大大加强,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我。70年代,设计师道格拉斯•鲍尔(Douglas Ball)曾经因高隔断墙而气急败坏,甚至表示要“用电锯把墙锯掉”,于是另一种早期矮隔断格子间开始出现。

1967年法国电影《Payment》中Hulot先生在格子间迷宫中茫然地找人。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格子间的布局在传统写字楼仍很普遍,外表看似风光,却让许多上班族成了装在精致盒子里的人,思维受到束缚,只需要像机器一样不停工作。“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格子间之中”,《格子间里:工作场所秘史》的作者尼吉尔·萨瓦尔表示,60%的美国人在格子间里工作,其中93%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办公空间。纪录片《Three Walls》采访了多位格子间人,没有人喜欢真正物理空间意义上的格子间。然而格子间里却是一个个实实在在不同的人,他们各有梦想,各有爱好。

图片来源:纪录片《Three Walls》

“在工作8小时后,我又累又渴,都要干枯了。”在办公大楼呆了6年的Alden早就厌倦了枯燥的格子间生活,“我更宁愿呆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客厅里。”

图片来源:纪录片《Three Walls》

Amil代表了许多年轻职场人,爱社交的同时有点拖延症。“我走到桌子前,检查邮件、博客、Twitter、Facebook,接着打开别人的博客,浏览八卦网站,最后才开始处理工作邮件。”Amil喜欢一种凌乱的状态,“我喜欢把笔散开到处放。”在她看来人们桌上成堆的文件显得工作紧致高效。不过,即使能忙中作乐,Amil也饱受格子间常见病之苦,从眼睛到肩膀都常有很糟糕的刺痛。

图片来源:纪录片《Three Walls》

梦想当记者走遍世界的Christine现实中还在格子间里打拼,“如果你每天要7点甚至6点起来工作一整天,你还想维持私人关系会很难,你会发现没多少时间去追求其他的事。”在Christine看来,最大的问题是内心已经没有了渴望。

图片来源:纪录片《Three Walls》

如果不是身在格子间,Donnie想在世界舞台上唱歌。“不要去纽约找全职工作,因为你越快找到保障,你就越快陷入常规无聊的生活,很难再跳出。”她忘不了大学表演教练曾经的劝告,“我曾认为我可以是例外,但是事实并非如此。”Donnie有些无奈,她只能在这一方小天地继续往后的生活。

图片来源:纪录片《Three Walls》

也有些人开始考虑出走,被困在狭小空间的Hannah已经萌生去意,“周日晚上要结束,不是周一早上会回来的那种。”不过她很快又迟疑改口称“也许是下一周,我还有一条裤子想买。”

随着人们开始对团队沟通和互动的要求提高,降低隔断高度甚至撤掉隔断的理念逐渐占据上风,办公间的发展趋势是办公室变得越来越开放,另外,推倒墙的同时还省了一大笔钱。

不过,对格子间来说,最大的冲击或许不是来自再次流行的开放式空间,而是队伍壮大中的SOHO一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让人们在家办公成为可能,这个新潮流让格子间的未来充满危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为什么你坐在盒子里?八一八格子间的前世今生

“最愚蠢的事就是你坐在一个隔间里,任由全世界擦肩而过。”格子间之父罗伯特•普罗普斯特(Robert Propst)在暮年一直懊悔,甚至在去世时将之比作“沉重的疯狂”。

装在“盒子”里的人。图片来源:网络

现代办公室起源于中世纪,神职人员作为特权阶层,可以随意布置自己的小房间。而商人则是个人办公空间源头,他们按当时僧侣使用的阅览室模版设计了个人办公室。18世纪末工业革命后,工商业迅速发展,办公空间的需求激增。“开放式办公室”出现,这时的文员一举一动都在经理的眼皮底下,正好呼应了其设计灵感是来自于“圆形监狱”。 

办公大开间一直到20世纪都很流行,而普罗普斯特则试图推动改变,并于1968年推出了“第二代活动办公室”(Action Office II)。在普罗普斯特的设想中,这种办公室是民主与效率的典范。他更改了夹角的设计,将格子间三道墙的120度夹角改为90度,大大提高空间使用率,工作空间也因搁架等细节的出现增大。同时隔断从桌面上展开,隔板既可以钉工作日程表又能保证上班族们不用再长时间暴露在老板的监视视野中。高度可调的办公桌则方便员工避免久坐的血液循环不畅。

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办公空间与财力直接挂钩,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以人为本。从1968年诞生开始,格子间渐渐成为牢笼的代名词,普罗普斯特去世前曾抱怨很多格子间“像老鼠窝一样简陋”:“粗鲁的企业经营者只是弄些又小又窄的格子间,然后把人往里面塞。”就在创始人对自己设想的乌托邦失望的同时,格子间的形式在世界普及开来,产业价值也超过十亿美元。

格子间里的隔断墙就跟女人的裙子,随着时间高低起伏。到了20世纪60年代,为了隔音的墙高达到顶峰,每个人被分隔在一间间独立的小囚室里,尽管个人私密感大大加强,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我。70年代,设计师道格拉斯•鲍尔(Douglas Ball)曾经因高隔断墙而气急败坏,甚至表示要“用电锯把墙锯掉”,于是另一种早期矮隔断格子间开始出现。

1967年法国电影《Payment》中Hulot先生在格子间迷宫中茫然地找人。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格子间的布局在传统写字楼仍很普遍,外表看似风光,却让许多上班族成了装在精致盒子里的人,思维受到束缚,只需要像机器一样不停工作。“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格子间之中”,《格子间里:工作场所秘史》的作者尼吉尔·萨瓦尔表示,60%的美国人在格子间里工作,其中93%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办公空间。纪录片《Three Walls》采访了多位格子间人,没有人喜欢真正物理空间意义上的格子间。然而格子间里却是一个个实实在在不同的人,他们各有梦想,各有爱好。

图片来源:纪录片《Three Walls》

“在工作8小时后,我又累又渴,都要干枯了。”在办公大楼呆了6年的Alden早就厌倦了枯燥的格子间生活,“我更宁愿呆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客厅里。”

图片来源:纪录片《Three Walls》

Amil代表了许多年轻职场人,爱社交的同时有点拖延症。“我走到桌子前,检查邮件、博客、Twitter、Facebook,接着打开别人的博客,浏览八卦网站,最后才开始处理工作邮件。”Amil喜欢一种凌乱的状态,“我喜欢把笔散开到处放。”在她看来人们桌上成堆的文件显得工作紧致高效。不过,即使能忙中作乐,Amil也饱受格子间常见病之苦,从眼睛到肩膀都常有很糟糕的刺痛。

图片来源:纪录片《Three Walls》

梦想当记者走遍世界的Christine现实中还在格子间里打拼,“如果你每天要7点甚至6点起来工作一整天,你还想维持私人关系会很难,你会发现没多少时间去追求其他的事。”在Christine看来,最大的问题是内心已经没有了渴望。

图片来源:纪录片《Three Walls》

如果不是身在格子间,Donnie想在世界舞台上唱歌。“不要去纽约找全职工作,因为你越快找到保障,你就越快陷入常规无聊的生活,很难再跳出。”她忘不了大学表演教练曾经的劝告,“我曾认为我可以是例外,但是事实并非如此。”Donnie有些无奈,她只能在这一方小天地继续往后的生活。

图片来源:纪录片《Three Walls》

也有些人开始考虑出走,被困在狭小空间的Hannah已经萌生去意,“周日晚上要结束,不是周一早上会回来的那种。”不过她很快又迟疑改口称“也许是下一周,我还有一条裤子想买。”

随着人们开始对团队沟通和互动的要求提高,降低隔断高度甚至撤掉隔断的理念逐渐占据上风,办公间的发展趋势是办公室变得越来越开放,另外,推倒墙的同时还省了一大笔钱。

不过,对格子间来说,最大的冲击或许不是来自再次流行的开放式空间,而是队伍壮大中的SOHO一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让人们在家办公成为可能,这个新潮流让格子间的未来充满危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