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6年以来,中国一直以来都是黄金的第二大买家。中国人民银行已证实在今年6月底大幅增加黄金储备。随着黄金价格的下跌,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将持续买入黄金,抄底金市。
中国央行7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黄金储备比2009年4月增加604吨,增持量达60%,至1658吨。此外,中国央行暗示以后每年100吨的速度持续买进,直到黄金储备量到达5000吨。增持渠道包括国内杂金提纯、生产收储、国内外市场交易等。
中国央行增持后,其黄金储备量仍仅相当于美联储的20%。相对于中国6月底的3.69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国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不足2%,远低于发达国家5%左右的平均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曾表示,按照中国央行的外汇储备规模,中国应当准备5000吨左右的黄金储备。
瑞士银行(UBS Group)分析师Joni Teves认为:“中国还没有很确切的公开对于买进黄金的策略,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市场是否相信中国会持续买进。中国对于可能在未来买入黄金的表态,金价可能将出现底部。”
据2009年的旧资料显示,中国黄金储备为1054吨。而目前公布为1658吨。这意味着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已增持了600吨黄金。其他两大黄金持有国,俄罗斯与德国,每月都会更新并公布他们的黄金储备量。中国央行自2009年以来从没有更新中国黄金储备数据,直到今年7月17日。
而根据资料显示,中国打算透过黄金,来使外汇储备可以更多元化的被利用,并希望由这个方式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使人民币可以成为IMF的储备货币。中国目前黄金持有量排名在世界第五。
南非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分析师Leon Westgate表示:“我们无法确定未来中国将怎么做,但现在证据显示,中国过去几年买入的速度比市场预期的还低。”Leon进一步认为,中国也不可能永远维持使用外汇储备的一定比例,来增持黄金。
Zaner Group副总裁则认为:“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我们将可以看到黄金持续的东移。我们将看到中国巨大的黄金库存量。”
国际金价7月20日亚洲交易盘中下跌25.60美元,跌幅2.3%,报1,106.30美元/盎司,回到2010年初的水平。盘中早些时候,金价一度跌破1,100美元/盎司。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我国全口径外债、外汇储备、黄金储备等情况答记者问
● 根据本次公布的黄金储备数据,我国黄金储备较2009年4月底以来的规模增加了604吨。我国为什么要增持黄金储备?
答:黄金储备一直是各国国际储备多元化构成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多数央行的国际储备中都有黄金,我国也是这样。黄金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具有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属性,与其他资产一起,有助于调节和优化国际储备组合的整体风险收益特性。我们从长期和战略的角度出发,根据需要,动态调整国际储备组合配置,保障国际储备资产的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
● 近年来,国际黄金价格波动性较大,我国此轮增持的黄金储备是在什么时候从什么渠道增持的?未来是否会继续增持?
答:与其他商品和金融资产的价格一样,国际黄金价格也有涨有落。过去几年,黄金价格在持续攀升到历史高点后,逐步回落。我们基于对黄金的资产价值评估和价格变化分析,在不对市场造成冲击和影响的前提下,通过国内外多种渠道,逐步积累了这部分黄金储备。增持渠道主要包括国内杂金提纯、生产收贮、国内外市场交易等方式。
黄金具有特殊的风险收益特性,在特定时期是不错的投资品种。但黄金市场的容量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相比较小,如果外汇储备短时间大量购金,易对市场造成影响。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黄金生产国,也是黄金消费大国, “藏金于民”的情况一直在发生。未来需继续统筹考虑我国民间投资需求与国际储备资产配置需要,灵活操作。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