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批80后90后的底线,叫周杰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批80后90后的底线,叫周杰伦

这个年过40被粉丝疯狂刷榜的男歌手,承包了我整个青春。

文|LinkedIn Maggie

你的青春是周杰伦吗?

如果是,别忘了去为你的周董打榜,不然有人就要说他不够红了。

起因是这样的:这几天,豆瓣一则帖子点燃了全网讨论——“周杰伦演唱会票难买吗?我看他微博数据很差啊。”

发帖人真诚地感到疑惑,网友们更加真诚地感到愤怒。

这简直是今年听到的最好笑的笑话:因为微博数据不好,所以周杰伦不是顶流歌手。

瞬间全网的80后90后都团结了起来,一边diss依旧疑惑的发帖人,一边身体又无比诚实地打开微博开始百度:“什么是给偶像打榜?”

时代变了,现在追星是看idol上了多少热搜,而在以前,我们可是只看作品的啊。

1、你占领了我的青春,我竟然没能帮你撑起粉丝主页

今天终于明白,杰迷们大喊的《夜曲》里的“老去后还爱你”,绝不是一句玩笑话。

全世界上班上学摸鱼的80后90后们,都严肃认真地学起了打榜这个新鲜事物。

短短两天,微博仿佛变成了老叔叔老阿姨互助论坛:

“什么叫数据?这样发个帖就可以吗?”

“谁来教教我这个老年人怎么打榜?”

在此之前,周杰伦只是一个存在于他们歌单和记忆深处的名字。

只不过,KTV里是他,mp3里是他,单车上的记忆也是他……而已。

但当他受到质疑,就,所有人都成了“杰伦保卫战”的“水军”,开始自发帮他做数据……

于是,当别的爱豆鞠躬感谢粉丝帮忙打榜时,无数个熬夜加班的杰粉自发拿起手机,生疏地发出第一条粉丝主页。

他们一边嫌弃自己家偶像毫无回应,一边还是忍不住满脸是泪写下:

“感谢青春有你来过”。

2、没有流量的周杰伦,还是王者吗?

令我感慨的是,在追星这件事上,不同年龄段的人好像真的有代沟。

最近几年,评判艺人“红”的程度,是靠所谓的“流量”或者“数据”。

到底啥是“流量”?简单说,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网站的访问量。

而在流量明星的“饭圈”,“流量”主要通过微博明星榜单排名、话题讨论量、热搜数量等方式体现。

一个顶流明星,经常占据热搜的一席之地,粉丝主页也一定排名靠前。

而如果只看这个方面,说周杰伦已经过气了,其实好像没毛病。

别人家的爱豆微博粉丝已经过万了,我的偶像……还没有开微博。

偶像本人已经很佛系了,杰迷们也很随意。

周杰伦粉丝话题主页的排名,哪怕是经过两天“集中刷屏抢救”,超话也只刚刚达到第17名。和排名第一的主页相比,阅读量相差超过1000亿!

可以说是门可罗雀了……

那个发帖被骂的小姑娘很委屈:

“不要骂我啊,我的意思是他粉丝总不会什么也不干吧,超话什么的好歹侧面是流量的证明啊。”

本周杰伦十年铁粉也很委屈:

9102年了,我偶像堂堂华语乐坛流行音乐第一人周杰伦,竟然也需要打榜刷数据来证明实力了吗?而我们,就静静喜欢他不行吗?

3、等你变强,全世界都主动做你的流量

我猜发帖的人一定是个10后。

因为所有80后90后、甚至00后,都不可能不知道周杰伦的“神话”。

那时,只需要随意推开一间KTV的房门,十有八九是他熟悉的旋律:

热恋的情侣分享着一副耳机,是“我喜欢的样子你都有”的《甜甜的》。

改校服蓄胡子的青春期少年,从不会忘“正义需要我,美女呼唤我”的《牛仔很忙》。

从苦读的书桌前到加班熬夜的电脑前,是“梦想挟带眼泪,咸咸的汗水”的《千山万水》。

哪怕是失恋分手的灰暗阴天里,也响着“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的《不能说的秘密》。

我有个朋友是十多年的忠实杰迷,他说他永远也选不出自己最喜欢的周杰伦的歌,“因为每一首都好,最爱的太多了。”

他的作品像是一部时光机,里面刻着所有那个年代的喜怒哀乐,更刻着所有听歌的人的青春。

周杰伦自己也曾说:“如果有一天你们累了,听到《简单爱》会觉得温暖,那我就没有白白在你们的青春里经过。”

在杰迷的心里,周杰伦是个“小公主”:他喜欢粉色,歌词充满少女心,性格也直爽倔强,“傲娇得不得了”。

他发过一条霸气十足的ins:

“告诉你们我为什么很少听别人的歌,因为我16年前写的歌,到现在还在流行”。

而这条动态中他提到的歌,是16年前那首传奇般的《以父之名》——2003年7月16日,全亚洲超过50家电台同步播出了这首专辑主打歌,创下了8亿人同时收听的记录。

这一天,也被命名为“周杰伦日”。

他的才华不仅震动了整个华语乐坛,还开创了一个时代,现在人们回望那个时代,称它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巅峰”。

“被逼无奈”的杰粉们统计了一份数据:

周杰伦是QQ音乐首位播放量破100亿的歌手,保持着QQ、酷狗、酷我、网易云四个音乐平台播放量首位的大满贯,甚至在国外,也是YouTube播放量最高的华语歌手。

QQ音乐巅峰热歌榜,前100名有20多首周杰伦的歌,而他已经3年没有出专辑了。

我想现在很多年轻的互联网用户不明白的是,他如果(真像你们吹的)那么好,怎么会没有流量呢?

只有我们明白,流量并不能证明一个人有实力(你看那谁和那谁,我就不点名了),如果需要流量才能证明自己,那买买热搜好了,反正现在都是这么干的。

有点令人遗憾的是,“只要你足够优秀,实力会为你说话”这个道理,似乎已经不太适用于现在的互联网世界了。

写在最后

今天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发:“所以周杰伦什么时候过气啊?那时候我是不是就能抢到他的演唱会票了?”

几乎没有广告宣传的情况下,周杰伦南京演唱会的门票,又是几秒内售空,简直比春运抢票还难。

那些上学时,我和朋友躲在树荫下,嘴里叼着冰棍,听着旁边的mp3外放着《我要夏天》,合着“hey hey hey”的拍子抖着腿的日子.

毕业聚会上,平日内向的男同学握紧麦克风,一曲《双节棍》吼得脖子上青筋都露了出来的那个瞬间……

那个唱着“我唱这么走心,却走不进你心里”的少年

就这样深深走进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再也出不去。

真心希望,我们的周董,不需要做数据来证明自己。

但这可能只是希望了。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吗?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GIPHY、视觉中国和影视截图,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2019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周杰伦

  • 周杰伦演唱会480元票只能看大屏冲上热搜,猫眼回应:开售时已说明,该区已售罄
  • 锋芒尽在掌控,华语乐坛天王周杰伦让剃须成为一种自信生活态度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批80后90后的底线,叫周杰伦

这个年过40被粉丝疯狂刷榜的男歌手,承包了我整个青春。

文|LinkedIn Maggie

你的青春是周杰伦吗?

如果是,别忘了去为你的周董打榜,不然有人就要说他不够红了。

起因是这样的:这几天,豆瓣一则帖子点燃了全网讨论——“周杰伦演唱会票难买吗?我看他微博数据很差啊。”

发帖人真诚地感到疑惑,网友们更加真诚地感到愤怒。

这简直是今年听到的最好笑的笑话:因为微博数据不好,所以周杰伦不是顶流歌手。

瞬间全网的80后90后都团结了起来,一边diss依旧疑惑的发帖人,一边身体又无比诚实地打开微博开始百度:“什么是给偶像打榜?”

时代变了,现在追星是看idol上了多少热搜,而在以前,我们可是只看作品的啊。

1、你占领了我的青春,我竟然没能帮你撑起粉丝主页

今天终于明白,杰迷们大喊的《夜曲》里的“老去后还爱你”,绝不是一句玩笑话。

全世界上班上学摸鱼的80后90后们,都严肃认真地学起了打榜这个新鲜事物。

短短两天,微博仿佛变成了老叔叔老阿姨互助论坛:

“什么叫数据?这样发个帖就可以吗?”

“谁来教教我这个老年人怎么打榜?”

在此之前,周杰伦只是一个存在于他们歌单和记忆深处的名字。

只不过,KTV里是他,mp3里是他,单车上的记忆也是他……而已。

但当他受到质疑,就,所有人都成了“杰伦保卫战”的“水军”,开始自发帮他做数据……

于是,当别的爱豆鞠躬感谢粉丝帮忙打榜时,无数个熬夜加班的杰粉自发拿起手机,生疏地发出第一条粉丝主页。

他们一边嫌弃自己家偶像毫无回应,一边还是忍不住满脸是泪写下:

“感谢青春有你来过”。

2、没有流量的周杰伦,还是王者吗?

令我感慨的是,在追星这件事上,不同年龄段的人好像真的有代沟。

最近几年,评判艺人“红”的程度,是靠所谓的“流量”或者“数据”。

到底啥是“流量”?简单说,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网站的访问量。

而在流量明星的“饭圈”,“流量”主要通过微博明星榜单排名、话题讨论量、热搜数量等方式体现。

一个顶流明星,经常占据热搜的一席之地,粉丝主页也一定排名靠前。

而如果只看这个方面,说周杰伦已经过气了,其实好像没毛病。

别人家的爱豆微博粉丝已经过万了,我的偶像……还没有开微博。

偶像本人已经很佛系了,杰迷们也很随意。

周杰伦粉丝话题主页的排名,哪怕是经过两天“集中刷屏抢救”,超话也只刚刚达到第17名。和排名第一的主页相比,阅读量相差超过1000亿!

可以说是门可罗雀了……

那个发帖被骂的小姑娘很委屈:

“不要骂我啊,我的意思是他粉丝总不会什么也不干吧,超话什么的好歹侧面是流量的证明啊。”

本周杰伦十年铁粉也很委屈:

9102年了,我偶像堂堂华语乐坛流行音乐第一人周杰伦,竟然也需要打榜刷数据来证明实力了吗?而我们,就静静喜欢他不行吗?

3、等你变强,全世界都主动做你的流量

我猜发帖的人一定是个10后。

因为所有80后90后、甚至00后,都不可能不知道周杰伦的“神话”。

那时,只需要随意推开一间KTV的房门,十有八九是他熟悉的旋律:

热恋的情侣分享着一副耳机,是“我喜欢的样子你都有”的《甜甜的》。

改校服蓄胡子的青春期少年,从不会忘“正义需要我,美女呼唤我”的《牛仔很忙》。

从苦读的书桌前到加班熬夜的电脑前,是“梦想挟带眼泪,咸咸的汗水”的《千山万水》。

哪怕是失恋分手的灰暗阴天里,也响着“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的《不能说的秘密》。

我有个朋友是十多年的忠实杰迷,他说他永远也选不出自己最喜欢的周杰伦的歌,“因为每一首都好,最爱的太多了。”

他的作品像是一部时光机,里面刻着所有那个年代的喜怒哀乐,更刻着所有听歌的人的青春。

周杰伦自己也曾说:“如果有一天你们累了,听到《简单爱》会觉得温暖,那我就没有白白在你们的青春里经过。”

在杰迷的心里,周杰伦是个“小公主”:他喜欢粉色,歌词充满少女心,性格也直爽倔强,“傲娇得不得了”。

他发过一条霸气十足的ins:

“告诉你们我为什么很少听别人的歌,因为我16年前写的歌,到现在还在流行”。

而这条动态中他提到的歌,是16年前那首传奇般的《以父之名》——2003年7月16日,全亚洲超过50家电台同步播出了这首专辑主打歌,创下了8亿人同时收听的记录。

这一天,也被命名为“周杰伦日”。

他的才华不仅震动了整个华语乐坛,还开创了一个时代,现在人们回望那个时代,称它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巅峰”。

“被逼无奈”的杰粉们统计了一份数据:

周杰伦是QQ音乐首位播放量破100亿的歌手,保持着QQ、酷狗、酷我、网易云四个音乐平台播放量首位的大满贯,甚至在国外,也是YouTube播放量最高的华语歌手。

QQ音乐巅峰热歌榜,前100名有20多首周杰伦的歌,而他已经3年没有出专辑了。

我想现在很多年轻的互联网用户不明白的是,他如果(真像你们吹的)那么好,怎么会没有流量呢?

只有我们明白,流量并不能证明一个人有实力(你看那谁和那谁,我就不点名了),如果需要流量才能证明自己,那买买热搜好了,反正现在都是这么干的。

有点令人遗憾的是,“只要你足够优秀,实力会为你说话”这个道理,似乎已经不太适用于现在的互联网世界了。

写在最后

今天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发:“所以周杰伦什么时候过气啊?那时候我是不是就能抢到他的演唱会票了?”

几乎没有广告宣传的情况下,周杰伦南京演唱会的门票,又是几秒内售空,简直比春运抢票还难。

那些上学时,我和朋友躲在树荫下,嘴里叼着冰棍,听着旁边的mp3外放着《我要夏天》,合着“hey hey hey”的拍子抖着腿的日子.

毕业聚会上,平日内向的男同学握紧麦克风,一曲《双节棍》吼得脖子上青筋都露了出来的那个瞬间……

那个唱着“我唱这么走心,却走不进你心里”的少年

就这样深深走进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再也出不去。

真心希望,我们的周董,不需要做数据来证明自己。

但这可能只是希望了。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吗?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GIPHY、视觉中国和影视截图,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2019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