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民经略 如风
这是恒大与世界500强的第四次握手。
7月22日,2019年世界500强榜单发布。恒大以704.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138名,较去年大幅上升92位,在中国500强榜单中排名16位。
从2016年首次跻身世界500强以来,恒大迅速实现“四连跳”。从2016年的496名升到2017年的338名,2018年再次跳升到230名,2019年继续跃升到全球138位。
四年提升358位,恒大成为世界500强排名提升最快的企业之一。
站在新时代的今天,世界500强对于中国企业可谓触手可及。然而,1995年,覆盖全行业的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一次发布时,中国内地仅有中国银行、中化集团及中粮集团三家企业上榜。直到2008年,中国内地民营企业方才告别没有世界500强的历史。
2019年,正在成为中国企业的历史性时刻。今年,中国有129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121家)。即使不考虑台湾企业,中国大陆入围企业(包括香港企业)也达到119家,与美国数量旗鼓相当。
中国企业正在创造世界纪录,而恒大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01大而强:恒大“强”在哪里?
世界500强,有多大含金量?
作为世界级的权威榜单,“世界500强”的重要性毋庸讳言。然而,世界500强向来是就营业收入而言,以规模论高下。一家企业,只要规模庞大,无论基本面如何,无论是否亏损,无论竞争力强弱,都能跻身一线榜单。
所以,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大而不强者有之,强而不大者亦有之,大而强且充斥社会责任感的更有之。
大说的是规模和体量,强说的是赚钱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社会责任感说的是纳税意识、慈善意识和社会贡献。
这几者,恒大都堪为标杆。
恒大之大,毋庸讳言。论销售收入,恒大从2014年的1315亿增至2018年的5513亿,翻了四倍多,复合增长率高达43.1%。论总资产,恒大从2014年的4744.6亿增至2018年的18800.3亿,复合增长率41.1%。
这个增速不仅位居所有上榜企业最前列,即便在同一行业,也让许多企业望尘莫及。
大而强。恒大之强,强在哪里?
论赚钱能力,恒大的核心净利润从2014年的120.9亿增至2018年的783.2亿,复合增长率高达59.5%。论企业竞争力,恒大是三大龙头房地产企业之一,也是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新势力之一,地产、汽车、文旅、健康四轮驱动,企业多元化走在行业最前列。
大而强,只能说明企业的经济地位。是否有慈善意识和贡献意识,则能说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从纳税总额来看,根据《2018中国内房股所得税排行榜TOP50》,恒大以602.18亿的年纳税额蝉联榜首。按工作日计算,相当于日均纳税2.6亿。这一数字,超出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年收入,更超过许多企业一整年的纳税总额。
从慈善和社会责任来看,恒大更是当之无愧。自企业创立以来,恒大累计慈善捐款超136亿。仅在贵州毕节,恒大就无偿投入110亿真金白银,选派2108人,帮助乌蒙山区扶贫脱困。
这种壮举,即便与发达国家龙头企业相比,也是不遑多让。恒大真金白银式的扶贫和慈善,为中国企业家慈善意识的复苏提供良好的范本。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房地产企业财务结算周期存在滞后性,恒大2018年超5500亿元的销售业绩大部分将于明年结算。
可以推断,恒大明年跻身世界百强,将无太大悬念。
02崛起的秘密:行走于行业周期之上
恒大向世界500强的“四连跳”,并非偶然。
过去20年,中国经济飞速增长,制造业、房地产、互联网先后崛起,进而带动一众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舞台。谁能把握未来发展的趋势,谁能行走于经济周期与行业周期之上,谁就能获得先机。
阿里巴巴如此,腾讯如此,华为如此,恒大也是如此。
在恒大的发展史上,有三个重要的时刻一定绕不过去。
第一次是1996年。这是恒大创业之始,当时房地产晦暗不明,海南房地产危机仍未结束,东南亚金融危机初现端倪,行业何去何从,整个社会莫衷一是。
就是在这个时候,看到未来的恒大,毅然布局于房地产。两年后,1998年,全国住房商品化改革全面启动,房地产20年的大牛市由此开启,企业发展从此一飞冲天。
第二次是在2006年和2009年,这两年里的布局,隐藏着恒大未来崛起的发展密码。
2006年,恒大率先布局二线城市,企业规模迅速做大,借助这次布局,恒大不仅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中转危为安,而且在2009年成功上市,奠定“华南五虎”的行业地位。
2009年,当大多数房企跟随布局二线城市之时,恒大则率先将目光投向了三四线城市。借助这次超前布局,恒大成为随后一轮楼市大周期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这两次布局,展现了恒大先人一步的超前布局和敏锐意识,更体现了一家超级企业对于市场和时代趋势的精准把握。
第三次则是在2014年和2016年。这两次成功的抄底和转向,为恒大在世界500强的“四连跳”提供了华丽的注脚。
2014年,市场再次陷入低迷,恒大却逆流而上,逆市抄底,快速扩张,2016年取代万科坐上房企第一宝座,奠定行业霸主之位。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恒大开始回归一二线,2016年全力布局大湾区。
这两大布局不久之后就得到宏观趋势的验证:
2018年,全国楼市开始分化,棚改收缩之后三四线楼市从扩张转向收缩;2019年,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接连出台,一二线城市、大都市圈和大城市群以及大湾区成为最大受益者。
“越是市场不好的时候,越能展现恒大的功底”,时间越久,这句话就越有力量。
03下一步:奔向制造业,拥抱高科技
当迈上世界500强的宝座之后,恒大一直都在思考自己的下一步。
从时代趋势来看,随着经济发展格局和世界而竞争形势的变化,制造强国的重要性,变得前所未有之突出。经过过去两年的国际争议,整个社会都已认识到,没有核心科技,没有强大的制造产业,没有一流的实体经济,就难有强大的国际话语权。
从行业趋势来看,为改善住房消费而生的房地产,正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而中产社会、健康中国、消费升级、能源革命的时代需求越来越迫切。谁能提前站位,谁就能把握新一轮行业周期的脉搏。
从商业布局看,在商言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转型,必然声势浩大,自然要选择与自己体量相匹配的大产业。房地产的产业体量高达数十万亿,只有汽车、大健康、大文旅这样的产业才能与之匹配。
明白这三点,就不难明白,恒大为何在晋级世界500强之后,毅然向汽车、健康和文旅等大产业转型。更不难明白,恒大为何要强力布局新能源汽车,拥抱高科技,奔向制造业。
正如许家印所说,“恒大做事的风格,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大做强做成功。”
说到就要做到,做到就要做大做强。在新能源汽车的主赛道上,恒大在今年年初横空出世,迅速崛起,短短半年多时间,已构建起集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为一体的世界一流产业链,就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造车新势力之一。
“核心技术必须世界领先、产品品质必须世界一流”,这是恒大20多年来一直不变的追求。这一点,在新能源造车上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恒大将世界先进技术援为己用,打造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最强“朋友圈”,以强大的资金实力、雄厚的技术储备和不竭的奋斗激情,为中国汽车工业和制造强国,寻找更多可能。
20多年前,恒大开启了民营企业与时代共同崛起的奋进历程。今天,站在新时代的节点上,恒大再出发,奔向制造业,拥抱高科技。
三到五年之后,人们说起恒大,或许已是制造业新龙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