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记者手记】“话痨”齐泽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记者手记】“话痨”齐泽克

我问,如果生活的终极目标不是幸福,又该是什么?他有些怔住,眼神在空中停留。那是整个下午的采访中,他留下的唯一一个超过五秒的沉默。

记者 | 王磬   发自卢布尔雅那

编辑 | 崔宇

一国因一人而闻名——今天的人们已经甚少再听到这样的故事了——但中欧国家斯洛文尼亚却似乎是个例外。

这个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南麓的前社会主义小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南斯拉夫解体以来,便几乎再没被世界舞台的镁光灯宠幸过。以至于当梅拉尼娅·特朗普——一位出生于斯洛文尼亚的模特——成为美利坚第一夫人时,国际媒体费了些劲才在地图上找准它的位置。

但在过去二十几年间的西方思想界里,仅有200万人口的斯洛文尼亚却是个振聋发聩的存在。仅需凭借这一点:它孕育了齐泽克,当代极具魅力又极富争议的学术鬼才、思想大师。

在到访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之前,我曾在欧洲一些城市的集会上远远瞻望过齐泽克。最近一次是在伦敦,会场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年轻人,想听他讲对脱欧的高见、抑或只是求张合影。每次集会谈论的主题和他口无遮拦的黄段子都不太一样,唯一不变的似乎只有他的穿搭——永远不合身的T恤,掉了色的牛仔裤——以及一定会因为他的滔滔不绝而延时的Q&A环节。

想用几句话就总结出齐泽克特质的尝试往往是徒劳的。自上世纪90年代初在学界横空出世以来,他身上的标签与他打破的框架几乎一样多。

“西方最危险的哲学家”、“文艺理论界的猫王”、“乔姆斯基与lady gaga的合体”……他行走在这些名头带来的大众注视中,既游刃有余又充满不屑。他把拉康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铸成理论的武器,见缝插针地解构时下热点——从特朗普当选、到权游大结局——他几乎无所不包。他的文章被译成中文的频率,在当代西方思想家里恐怕也无人能出其右。

有人顶礼膜拜,也有人嗤之以鼻。“他看上去像个不苟言笑的左翼知识分子……但事实上,他不就是个喜剧演员吗?”《纽约客》这样评价道。乔姆斯基也尖锐地指出,齐泽克只是“善于兜售复杂的词汇……但其实道理不用五分钟就可以说清楚”。在中国,还有一种来自知识界的声音认为,齐泽克的思想对欧美社会也许尚还有些启发,但对当下的中国毫无意义。

一位当世狂人哲学家,集宠爱与争议于一身,这对任何一名致力于观察这个时代的记者来说,吸引力都是不言而喻的。经一位友人搭线,我向不久前刚迈入七十岁的齐泽克发出了采访邀请。三天后收到他的回信,来吧。

“不过我在卢布尔雅那没有办公室……要拍视频的话,也许可以在我家客厅里?”他不忘叮嘱,“但不要期待太高,我就是一个疲惫的老男人(an old and tired man)。”

初夏午后的两点五十七分,我们按响了齐泽克公寓的门铃。会面定在了三点,一个此前的报道曾提到过,他喜欢访客早到个两三分钟。

公寓坐落在卢布尔雅那城区的一隅,一座方方正正的灰色建筑,是这个国家短暂的社会主义时期留下的遗产。但在钢筋水泥之外,又透出与周围的格格不入——城区其余的部分大都还保留着中世纪小镇精致的青顶红墙,河谷环抱的卢布尔雅那,倒更像是哈布斯堡王朝踩在当代的一个脚印。 

齐泽克打开院门的时候,眉眼有些惺忪,像是午觉刚醒。他两鬓斑白,胡茬浓密,依旧T恤搭配牛仔裤。但与公开场合里魁梧健硕、咄咄逼人的“野兽形象”不太一样:近距离站着的齐泽克,就是个身型中等、有些微驼、絮絮叨叨的老人。

“你是坐亚德里亚航空来的吗?那你得当心了,它们要破产了,这两天斯洛文尼亚的大新闻。”他的英文里裹挟的斯拉夫口音是如此浓重,让你差点忘了他能熟练使用至少四门外语的事实。

语流间的短暂沉默似乎会让齐泽克感到难以忍受,他的句子之间几乎不留空白。“太热了。卢布尔雅那这几年热得让人抓狂。我受不了热,我最喜欢的欧洲国家是冰岛。那儿有很多火山,死火山,形而上学意义的火山!那儿还有个蓝湖……好吧,它是人工的。但所有我们觉得美好的自然都是人工的,不是吗?”

见面之后的五分钟内,他就已经从航空公司的丑闻聊到了他在金融危机后购入的房产。仿佛不能自控,他每隔几秒就要用手迅速地搓一下鼻子,不少人因此认为他是个“瘾君子”。

“你住哪个酒店来着?”他询问我,但却并没有真的要我回答的意思,紧接着,“卢布尔雅那现在的物价哟,贵得不行。我有些傲慢的美国朋友过来玩,哇,你们斯洛文尼亚竟然没有四美元的午餐,东欧国家不都该很便宜吗?我就说,你们这些种族主义者。”

齐泽克不轻易放过任何可以分析的日常细节。与斯洛文尼亚有关的刻板印象是常被他嘲笑的对象。

他招呼我们喝东西,把一种斯洛文尼亚自产的可乐推到面前,“这就是我们给可口可乐的社会主义式回答!”他给自己满上半杯可乐,“那个时候嘛,为了抵制美国,许多共产主义国家都想造自己的可乐。中国有没有?但反正东欧的这些牌子大多数都垮了,只有斯洛文尼亚的活了下来。你看,它的包装是英文的,不是它有多国际化,只是为了在卖给我们自己民众时显得高端一点。”

“朋友”是他口中的高频词,也是常被他冒犯的对象。可以精准地激怒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他甚至对此很得意。

“阿姆斯特丹根本就是为了作家而建的!在运河区,去任何地方都可以用走的!我跟我的荷兰朋友说,啊,你们那儿真有美感——只要不去想运河的脏水里埋了多少辆生锈的自行车。”听说我在荷兰与比利时住过,他迫不及待地打起了“地图炮”。

“为了激怒我的比利时朋友,我说,你们这个只有恋童癖和巧克力的地方,干嘛不让荷兰跟法国把你们瓜分了呢?”

在中国,齐泽克也有一些“朋友”。

他们向他推送了大量关于中国的逸闻,他都照单全收。和他所喜爱的王尔德一样,齐泽克“对鸡毛蒜皮的事十分上心,对严肃的事则轻率处理”。眼下,一位中国记者的到访,似乎为他提供了一个确认小道消息、分享花边新闻的绝佳机会。

“我的中国朋友说,现在有列从北京到西藏的火车,要坐四天,从平原开到四千米的高原上。你也听说了吗?那简直是我的梦想!完全不是浪费时间!我喜欢在火车上工作,累了就看风景。”

“明年我会跟我儿子去澳门!他想去赌场里玩一把,而我喜欢那些人造痕迹明显的城市。澳门有个赌城完全是照威尼斯来建的?我还听说中国现在不让建这种有西方名字的东西了,真有这回事吗?”

“我去年去了南京,那儿有个大学。听说北京的文化氛围更活跃一些。在有些城市,人们只关心商业,没人关心哲学。”

他还聊起南北差异。“我喜欢有地域差异的国度!”他说,“我特别想去中国东北,以前看过一些在那里拍摄的侦探电影。”但很快就扯到他感兴趣的黄段子上。“你来自中国南方?我听说在中国,南方人更喜欢讲黄段子,北方人比较高冷。是真的吗?”

他聊起鸦片战争,“中国的皇帝不让英国输出鸦片,英国就发动了战争。太糟糕了。我就去跟我的墨西哥朋友说,照这个道理,你们也该跟美国宣战,对不对?”

他给我们展示了书架上的《三体》全集,“我读完了第一本,简直太喜欢他了!他的名字怎么念来着?刘慈欣… 哦对,中国人的姓放在前头。我听说他的电影拍好了但是没有上映,是怎么回事?”

他的书架里还贴满了全世界各地搜集来的碟片。他看过许多张艺谋的电影,认为《英雄》“比好莱坞制作的还棒”。不过,中国的电影导演里他最喜欢的还是贾樟柯。

架上摄像机,戴好麦克风——镁光灯下活跃了几十年的齐泽克,对这个流程显得轻车熟路。

唯一让他略微不自在的,是没能坐在他心爱的沙发椅上。同行的摄像师遗憾地告诉他,沙发椅太矮光线不好。他没再坚持,配合地换了一张高度适中的木椅。

采访的开端,从三十年前的柏林墙倒塌聊起,那正是齐泽克凭借《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一书惊艳学界的年份。

上世纪80年代末的西方思想界面临着“双重终结”:政治上,福山提出了“历史终结论”,宣告全球资本主义秩序的全面胜利;哲学上,后结构主义方兴未艾,“小叙事”和“边缘话语”开始繁荣,有关宏大问题的探讨已不再必要。齐泽克在此时横空出世,他犀利地指出,需要回归宏大叙事,需要回归宏大的反抗:既反抗自由主义,又反抗福利国家意义上的左翼。

但正如齐泽克最喜欢的论证方式——悖论——一样,他本人的叙述中也充满悖论。让齐泽克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方案是困难的,他永远在自我解构。

他是“全方位反抗”的激进倡导者,认为当前西方主流左翼“搞错了工作重点,只关心些不痛不痒的文化问题”,而这正好是特朗普得以掌权的根本原因。但另一方面,他又对远大革命的想象心存质疑。“对那些幻想盛大革命的精英左派,我的问题始终是:革命第二天,你在家里醒来之后,会做些什么?你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它吗?”

他谈消费主义,认为消费行为并不只是在购买商品,还有那种“希望成为某种群体的一部分”的归属感。但他又批判对于消费行为的过分妖魔化,“我很看不起那些嘲笑穷人消费习惯的富人…… 一个工薪阶层的劳动者,每隔一小段时间去购个物,买些便宜的、无用的东西,又有什么问题呢?”

大多数的时候,他是个行走在思潮前沿的激进斗士,从方方面面敲打人们对现世的幻觉。但也有一些时刻,他对细节和人情的体察提醒你,他还是个在东欧小地方长大的老绅士直男。

比如,他会在开始引用色情笑话作为例证的时候,略带抱歉地讲一句“不好意思,我这里要用一个粗俗的例子”——面对女性讲黄段子,在欧洲的文化里,毕竟不是个那么绅士的行为,不管公众舆论中的他有多么口不择言。

他谈婚姻,并笑称他的观点“可能会让你们的读者失望”。作为一个激进左翼,他却并不希望婚姻制度消失。“正因为它(在西方)已经失去了经济功能,如今的婚姻才能成为某种美妙的东西,成为最纯粹的承诺。”

他谈开放关系,称自己不是保守主义者,只是觉得开放关系的理念不能让他信服。“爱情不是去找各种不同的人来满足你的不同需求… 而是跟一个’没有了他/她我就活不下去’的人在一起,为他/她给出承诺,做出改变。”

他谈幸福,认为“幸福就是当代最鲜活的意识形态”。他坚信,“幸福不该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应该只是一种副产品”。“如果只把幸福当做目标,那总是会导向自我毁灭的”。

我问,如果生活的终极目标不是幸福,又该是什么?

他有些怔住,眼神在空中停留,似乎没有为这个问题找到现成的答案。

“我不知道...”

那是整个下午的采访中,他留下的唯一一个超过五秒的沉默。

收起摄像机时已接近五点,原定一个小时的采访实际上进行了两个小时。

“你记得邦德的红色按钮吗?来采访我这样话太多的人,你们应该带一个。每当我说得停不下来的时候,你就按一下。哈哈……”齐泽克自嘲。在007系列的老电影《金手指》,邦德只要启动车上的红色按钮,就能把副驾上的人弹出去。

他絮叨着接下来的一些日程,包括一个在伦敦的学术会议,一次在瑞士的演讲,还有在卢布尔雅那医院的一项身体检查。过去一年里,接踵而至的多项疾病让他意识到,“确实是七十岁了”。

他回忆着那个被他称为“野兽入侵”的时段:当时他的脸部有一些炎症,还导致了部分的面瘫,医生以为是中风,但实际上不是;医生还在他的肾脏发现了一块小的肿瘤,好在及时做了手术;他一直有糖尿病,那段时间里变得更糟;他的眼睛也不太好了,盯着电脑屏幕看一会就隐隐作痛…… 

“全都发生在一个月以内,还是很吓人。”不过他很快又恢复了得意的神情,“这倒给了我一个不错的借口:每次朋友请我去干个啥我又不想去的时候,就可以说,我身体有恙。你知道吧?撒谎有时候是为了显得礼貌。”

我们即将告别。齐泽克又提起了航空公司的丑闻,叮嘱我一定记得在返程之前去网站上看看情况。他不再送我们下楼,但给出了“齐泽克式”的指路:

“出了门以后,记得左转、左转、再左转。激进的左,没有妥协。”

(完)

相关阅读:

【专访齐泽克(上)】末日正在靠近,但没人相信它会发生

【专访齐泽克(下)】 “追求幸福”是当下最鲜活的意识形态

专题:拜访“西方最危险的哲学家”齐泽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记者手记】“话痨”齐泽克

我问,如果生活的终极目标不是幸福,又该是什么?他有些怔住,眼神在空中停留。那是整个下午的采访中,他留下的唯一一个超过五秒的沉默。

记者 | 王磬   发自卢布尔雅那

编辑 | 崔宇

一国因一人而闻名——今天的人们已经甚少再听到这样的故事了——但中欧国家斯洛文尼亚却似乎是个例外。

这个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南麓的前社会主义小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南斯拉夫解体以来,便几乎再没被世界舞台的镁光灯宠幸过。以至于当梅拉尼娅·特朗普——一位出生于斯洛文尼亚的模特——成为美利坚第一夫人时,国际媒体费了些劲才在地图上找准它的位置。

但在过去二十几年间的西方思想界里,仅有200万人口的斯洛文尼亚却是个振聋发聩的存在。仅需凭借这一点:它孕育了齐泽克,当代极具魅力又极富争议的学术鬼才、思想大师。

在到访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之前,我曾在欧洲一些城市的集会上远远瞻望过齐泽克。最近一次是在伦敦,会场里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年轻人,想听他讲对脱欧的高见、抑或只是求张合影。每次集会谈论的主题和他口无遮拦的黄段子都不太一样,唯一不变的似乎只有他的穿搭——永远不合身的T恤,掉了色的牛仔裤——以及一定会因为他的滔滔不绝而延时的Q&A环节。

想用几句话就总结出齐泽克特质的尝试往往是徒劳的。自上世纪90年代初在学界横空出世以来,他身上的标签与他打破的框架几乎一样多。

“西方最危险的哲学家”、“文艺理论界的猫王”、“乔姆斯基与lady gaga的合体”……他行走在这些名头带来的大众注视中,既游刃有余又充满不屑。他把拉康精神分析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铸成理论的武器,见缝插针地解构时下热点——从特朗普当选、到权游大结局——他几乎无所不包。他的文章被译成中文的频率,在当代西方思想家里恐怕也无人能出其右。

有人顶礼膜拜,也有人嗤之以鼻。“他看上去像个不苟言笑的左翼知识分子……但事实上,他不就是个喜剧演员吗?”《纽约客》这样评价道。乔姆斯基也尖锐地指出,齐泽克只是“善于兜售复杂的词汇……但其实道理不用五分钟就可以说清楚”。在中国,还有一种来自知识界的声音认为,齐泽克的思想对欧美社会也许尚还有些启发,但对当下的中国毫无意义。

一位当世狂人哲学家,集宠爱与争议于一身,这对任何一名致力于观察这个时代的记者来说,吸引力都是不言而喻的。经一位友人搭线,我向不久前刚迈入七十岁的齐泽克发出了采访邀请。三天后收到他的回信,来吧。

“不过我在卢布尔雅那没有办公室……要拍视频的话,也许可以在我家客厅里?”他不忘叮嘱,“但不要期待太高,我就是一个疲惫的老男人(an old and tired man)。”

初夏午后的两点五十七分,我们按响了齐泽克公寓的门铃。会面定在了三点,一个此前的报道曾提到过,他喜欢访客早到个两三分钟。

公寓坐落在卢布尔雅那城区的一隅,一座方方正正的灰色建筑,是这个国家短暂的社会主义时期留下的遗产。但在钢筋水泥之外,又透出与周围的格格不入——城区其余的部分大都还保留着中世纪小镇精致的青顶红墙,河谷环抱的卢布尔雅那,倒更像是哈布斯堡王朝踩在当代的一个脚印。 

齐泽克打开院门的时候,眉眼有些惺忪,像是午觉刚醒。他两鬓斑白,胡茬浓密,依旧T恤搭配牛仔裤。但与公开场合里魁梧健硕、咄咄逼人的“野兽形象”不太一样:近距离站着的齐泽克,就是个身型中等、有些微驼、絮絮叨叨的老人。

“你是坐亚德里亚航空来的吗?那你得当心了,它们要破产了,这两天斯洛文尼亚的大新闻。”他的英文里裹挟的斯拉夫口音是如此浓重,让你差点忘了他能熟练使用至少四门外语的事实。

语流间的短暂沉默似乎会让齐泽克感到难以忍受,他的句子之间几乎不留空白。“太热了。卢布尔雅那这几年热得让人抓狂。我受不了热,我最喜欢的欧洲国家是冰岛。那儿有很多火山,死火山,形而上学意义的火山!那儿还有个蓝湖……好吧,它是人工的。但所有我们觉得美好的自然都是人工的,不是吗?”

见面之后的五分钟内,他就已经从航空公司的丑闻聊到了他在金融危机后购入的房产。仿佛不能自控,他每隔几秒就要用手迅速地搓一下鼻子,不少人因此认为他是个“瘾君子”。

“你住哪个酒店来着?”他询问我,但却并没有真的要我回答的意思,紧接着,“卢布尔雅那现在的物价哟,贵得不行。我有些傲慢的美国朋友过来玩,哇,你们斯洛文尼亚竟然没有四美元的午餐,东欧国家不都该很便宜吗?我就说,你们这些种族主义者。”

齐泽克不轻易放过任何可以分析的日常细节。与斯洛文尼亚有关的刻板印象是常被他嘲笑的对象。

他招呼我们喝东西,把一种斯洛文尼亚自产的可乐推到面前,“这就是我们给可口可乐的社会主义式回答!”他给自己满上半杯可乐,“那个时候嘛,为了抵制美国,许多共产主义国家都想造自己的可乐。中国有没有?但反正东欧的这些牌子大多数都垮了,只有斯洛文尼亚的活了下来。你看,它的包装是英文的,不是它有多国际化,只是为了在卖给我们自己民众时显得高端一点。”

“朋友”是他口中的高频词,也是常被他冒犯的对象。可以精准地激怒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他甚至对此很得意。

“阿姆斯特丹根本就是为了作家而建的!在运河区,去任何地方都可以用走的!我跟我的荷兰朋友说,啊,你们那儿真有美感——只要不去想运河的脏水里埋了多少辆生锈的自行车。”听说我在荷兰与比利时住过,他迫不及待地打起了“地图炮”。

“为了激怒我的比利时朋友,我说,你们这个只有恋童癖和巧克力的地方,干嘛不让荷兰跟法国把你们瓜分了呢?”

在中国,齐泽克也有一些“朋友”。

他们向他推送了大量关于中国的逸闻,他都照单全收。和他所喜爱的王尔德一样,齐泽克“对鸡毛蒜皮的事十分上心,对严肃的事则轻率处理”。眼下,一位中国记者的到访,似乎为他提供了一个确认小道消息、分享花边新闻的绝佳机会。

“我的中国朋友说,现在有列从北京到西藏的火车,要坐四天,从平原开到四千米的高原上。你也听说了吗?那简直是我的梦想!完全不是浪费时间!我喜欢在火车上工作,累了就看风景。”

“明年我会跟我儿子去澳门!他想去赌场里玩一把,而我喜欢那些人造痕迹明显的城市。澳门有个赌城完全是照威尼斯来建的?我还听说中国现在不让建这种有西方名字的东西了,真有这回事吗?”

“我去年去了南京,那儿有个大学。听说北京的文化氛围更活跃一些。在有些城市,人们只关心商业,没人关心哲学。”

他还聊起南北差异。“我喜欢有地域差异的国度!”他说,“我特别想去中国东北,以前看过一些在那里拍摄的侦探电影。”但很快就扯到他感兴趣的黄段子上。“你来自中国南方?我听说在中国,南方人更喜欢讲黄段子,北方人比较高冷。是真的吗?”

他聊起鸦片战争,“中国的皇帝不让英国输出鸦片,英国就发动了战争。太糟糕了。我就去跟我的墨西哥朋友说,照这个道理,你们也该跟美国宣战,对不对?”

他给我们展示了书架上的《三体》全集,“我读完了第一本,简直太喜欢他了!他的名字怎么念来着?刘慈欣… 哦对,中国人的姓放在前头。我听说他的电影拍好了但是没有上映,是怎么回事?”

他的书架里还贴满了全世界各地搜集来的碟片。他看过许多张艺谋的电影,认为《英雄》“比好莱坞制作的还棒”。不过,中国的电影导演里他最喜欢的还是贾樟柯。

架上摄像机,戴好麦克风——镁光灯下活跃了几十年的齐泽克,对这个流程显得轻车熟路。

唯一让他略微不自在的,是没能坐在他心爱的沙发椅上。同行的摄像师遗憾地告诉他,沙发椅太矮光线不好。他没再坚持,配合地换了一张高度适中的木椅。

采访的开端,从三十年前的柏林墙倒塌聊起,那正是齐泽克凭借《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一书惊艳学界的年份。

上世纪80年代末的西方思想界面临着“双重终结”:政治上,福山提出了“历史终结论”,宣告全球资本主义秩序的全面胜利;哲学上,后结构主义方兴未艾,“小叙事”和“边缘话语”开始繁荣,有关宏大问题的探讨已不再必要。齐泽克在此时横空出世,他犀利地指出,需要回归宏大叙事,需要回归宏大的反抗:既反抗自由主义,又反抗福利国家意义上的左翼。

但正如齐泽克最喜欢的论证方式——悖论——一样,他本人的叙述中也充满悖论。让齐泽克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方案是困难的,他永远在自我解构。

他是“全方位反抗”的激进倡导者,认为当前西方主流左翼“搞错了工作重点,只关心些不痛不痒的文化问题”,而这正好是特朗普得以掌权的根本原因。但另一方面,他又对远大革命的想象心存质疑。“对那些幻想盛大革命的精英左派,我的问题始终是:革命第二天,你在家里醒来之后,会做些什么?你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它吗?”

他谈消费主义,认为消费行为并不只是在购买商品,还有那种“希望成为某种群体的一部分”的归属感。但他又批判对于消费行为的过分妖魔化,“我很看不起那些嘲笑穷人消费习惯的富人…… 一个工薪阶层的劳动者,每隔一小段时间去购个物,买些便宜的、无用的东西,又有什么问题呢?”

大多数的时候,他是个行走在思潮前沿的激进斗士,从方方面面敲打人们对现世的幻觉。但也有一些时刻,他对细节和人情的体察提醒你,他还是个在东欧小地方长大的老绅士直男。

比如,他会在开始引用色情笑话作为例证的时候,略带抱歉地讲一句“不好意思,我这里要用一个粗俗的例子”——面对女性讲黄段子,在欧洲的文化里,毕竟不是个那么绅士的行为,不管公众舆论中的他有多么口不择言。

他谈婚姻,并笑称他的观点“可能会让你们的读者失望”。作为一个激进左翼,他却并不希望婚姻制度消失。“正因为它(在西方)已经失去了经济功能,如今的婚姻才能成为某种美妙的东西,成为最纯粹的承诺。”

他谈开放关系,称自己不是保守主义者,只是觉得开放关系的理念不能让他信服。“爱情不是去找各种不同的人来满足你的不同需求… 而是跟一个’没有了他/她我就活不下去’的人在一起,为他/她给出承诺,做出改变。”

他谈幸福,认为“幸福就是当代最鲜活的意识形态”。他坚信,“幸福不该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应该只是一种副产品”。“如果只把幸福当做目标,那总是会导向自我毁灭的”。

我问,如果生活的终极目标不是幸福,又该是什么?

他有些怔住,眼神在空中停留,似乎没有为这个问题找到现成的答案。

“我不知道...”

那是整个下午的采访中,他留下的唯一一个超过五秒的沉默。

收起摄像机时已接近五点,原定一个小时的采访实际上进行了两个小时。

“你记得邦德的红色按钮吗?来采访我这样话太多的人,你们应该带一个。每当我说得停不下来的时候,你就按一下。哈哈……”齐泽克自嘲。在007系列的老电影《金手指》,邦德只要启动车上的红色按钮,就能把副驾上的人弹出去。

他絮叨着接下来的一些日程,包括一个在伦敦的学术会议,一次在瑞士的演讲,还有在卢布尔雅那医院的一项身体检查。过去一年里,接踵而至的多项疾病让他意识到,“确实是七十岁了”。

他回忆着那个被他称为“野兽入侵”的时段:当时他的脸部有一些炎症,还导致了部分的面瘫,医生以为是中风,但实际上不是;医生还在他的肾脏发现了一块小的肿瘤,好在及时做了手术;他一直有糖尿病,那段时间里变得更糟;他的眼睛也不太好了,盯着电脑屏幕看一会就隐隐作痛…… 

“全都发生在一个月以内,还是很吓人。”不过他很快又恢复了得意的神情,“这倒给了我一个不错的借口:每次朋友请我去干个啥我又不想去的时候,就可以说,我身体有恙。你知道吧?撒谎有时候是为了显得礼貌。”

我们即将告别。齐泽克又提起了航空公司的丑闻,叮嘱我一定记得在返程之前去网站上看看情况。他不再送我们下楼,但给出了“齐泽克式”的指路:

“出了门以后,记得左转、左转、再左转。激进的左,没有妥协。”

(完)

相关阅读:

【专访齐泽克(上)】末日正在靠近,但没人相信它会发生

【专访齐泽克(下)】 “追求幸福”是当下最鲜活的意识形态

专题:拜访“西方最危险的哲学家”齐泽克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