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雅斯顿 麦琪
沉寂多时的起亚汽车终于在国六实施前收获了一波可观的销量增长。今年6月,东风悦达起亚全系销量30563辆,环比增长31.9%,同比增长27.3%。其中,5月初上市的全新一代起亚K3到6月底累积销量11259辆。这是近年来韩系品牌在紧凑级轿车市场难得的成绩。
不过,比起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的崛起,东风悦达起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似乎更突出。6月,起亚K5插电混动车凭借3935辆的销售成绩登顶插混榜首,环比增长超过1500%。乘着这股势头,起亚将在7月底上市全新一代K3的插电混动版本。
1、赶上最后一班车
今年以来,合资插电混动车型在新能源市场异军突起,以6月为例,销量前五的插混车型中,有四款是合资品牌,起亚K5销量第一,大众帕萨特次之。
新一轮补贴退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按照起亚的宣传,6月25日前购买K5插混车型仍旧可以享受2018年的补贴标准,即全额补贴3.3万元,并享受额外1万元的电费补贴和5千元的绿色出行基金,甚至提供0首期0利息的金融方案。诸多优惠之下,起亚K5插混低配的售价在部分城市可以做到17.48万元。作为参考,丰田卡罗拉插混版本最低配的经销商报价同样是17.48万元。
去年8月,起亚在成都车展上市了新款的K5插电混动车型,采用了一套与索纳塔插混相同的混动系统,电池容量12.9kWh,纯电续航里程75公里,综合油耗1.3L/100km。在合资品牌陆续进入插电混动市场的当下,起亚K5这样的性能参数并不突出。比如,搭载2.0L发动机的起亚K5插混的最大扭矩是189Nm,而搭载1.4T发动机的帕萨特插混最大扭矩已经到了400Nm的水平。
今年6月之前,索纳塔和K5插混的销量表现并不突出,每月仅能卖出不到200辆。在整个合资插电混动阵营里,存在感较低。6月突然的销量增长,主要还是补贴退坡前大力促销带来的性价比上涨,在保持了燃油版车型设计、空间等方面基础水平之外,插电混动版着重增加了智能互联和安全科技的配置。
考虑到最后一波的政策补贴的催促、相对低价可以享受的牌照优惠和中级车性能,起亚K5插混在6月份的突然上涨也算合理。不过,新的补贴标准正式实施,即将上市的起亚K3插混车型就未必能有同等的市场表现了。
2、新一轮竞争进入紧凑车市场
今年下半年,现代和起亚计划在紧凑级轿车市场推出插混车型,最先上市的是起亚K3插混,随后是现代领动插混。尽管补贴退坡之后,合资插电混动车型逐渐显现出品牌和产品实力,但参考索纳塔和K5插混在中级车市场的表现,K3和领动同样不容乐观。更何况,这个市场还有上市不久的丰田卡罗拉和雷凌插混。
以丰田卡罗拉插混为例,补贴后售价在19-21万之间,能够享受上海等部分城市新能源牌照优惠,基于丰田双擎积累的市场口碑,上市时候迅速达到月销量1000辆以上,与雷凌一并进入插混市场的销量前十。
实际上,丰田卡罗拉/雷凌插混的参数并不亮眼,1.8L发动机搭配10.5kWh的电池,纯电续航里程仅有55公里,只不过,在非纯电动状态下,这两款车使用的双擎模式综合油耗4.3L/100km,略高于双擎版本的4.2L/100km,还是要比绝大部分插混车型优势突出,尤其是自主品牌。
以此对比,起亚K3插混目前公布的动力系统是1.6L发动机搭配8.9kWh的电池,虽然与Ioniq插混版本一致,意味着较好的能效水平,但最大马力只有61匹,性能不甚出众。在如今丰田两款插混车型坐镇的紧凑车市场,无论是K3还是领动,都难以有太大优势。
3、新能源规划举棋不定
进入2019年,双积分压力之下,合资品牌纷纷寻求解决方案,一部分先利用插混车型作为过渡,而另一半则加紧纯电动车型的推出。合资品牌在插混领域的销量增长,不排除一个原因是消费者仅看重这类车型附带的牌照优惠。在难以接受纯电动续航焦虑的前提下,能够以燃油车模式使用的插混车型将是更好选择。在这样需求之下,产品口碑更好的合资车型成为了大部分消费者的选择。
在新能源车政策补贴进一步退坡之后,合资品牌将会逐渐实现销量的超越,大众帕萨特和途观L插混车型就是最好证明。而纯电动领域,日产轩逸纯电在续航里程不突出的情况下仍旧做到了月销数千辆,也恰恰来自于消费者对燃油版轩逸的认知和认可。
按照起亚的规划,除了K3插混以外,在2020年前还要实现6款新能源产品上市的目标。韩方曾经表示,没有很好地应对中国电动车市场的变化,使得起亚错过了迅速成长的好机会。相比之下,现代起亚在美国市场推出的新能源车型,如今都已经有了不错的市场表现。
一方面,现代起亚的混动技术逐渐得到了认可,除了沃德十佳称号,IONIQ电动版在美国EPA也获得能效第一的成绩;另一方面,现代起亚的新能源车销量在2017年就已经实现了全球第二,仅次于丰田。
但出于对中国市场的保守,以及燃油车销量下滑的拖累,现代起亚在中国布局新能源车市场是滞后的。起亚NIRO在2017年以进口车身份进入中国市场,作为一款市场少有的混动SUV,最终也无法从价格和性能两方面打动消费者。
除了起亚NIRO,现代起亚在全球市场推出的优秀纯电动车型都没有顺利进入中国,目前销售的主要是燃油车版本上做改进的新能源车,比如K3纯电版、伊兰特纯电动版。规划内的昂希诺和菲斯塔纯电版本,也难以在产品新鲜感和技术性能上打动消费者。
起亚的困境还远不止这些。实际上,在双积分压力、合资品牌大举进军的当下,起亚仍旧对新能源车布局举棋不定,按照起亚高层的说法,未来产品序列会精简为6款明星车型+4款新能源车型,而非更早前定下的2020年6款新能源车的计划。
与此同时,为起亚生产新能源车型的江苏盐城第一工厂已经出租给华人运通,本已产能过剩的起亚无法在短期内通过新能源车的销量解决问题。在起亚看来,新能源车的投放一方面要看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看企业的经营情况。作为全球车型、采用现代起亚先进技术的几款新能源车型未能进入中国,也就意味着,无法通过更多的新车投入刺激市场。
因此,起亚K5获得插混销量冠军,这可能是个意外惊喜,但不代表着起亚决心要投入到新能源市场中去。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