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的佛国丹青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的佛国丹青

《送子天王图》又名《天王送子图》《释迦降生图》,根据卷后南唐曹仲玄的题语和北宋李公麟节录的《瑞应经》,一直被认为是唐代吴道子的作品。

文 |环球YOLO精英  立佳

编辑 | 子木

大阪人最珍重的艺术殿堂是近代大阪的第一座美术馆——大阪市立美术馆。美术馆主要收藏日本与中国的古代绘画、书法、佛教石雕、漆器、陶瓷器、金属工艺品等。1936年开馆,建筑总面积7006平方米,藏品数量超过8000件,被称为”东亚美术宝库”。

大阪市立美术馆的中国书画收藏质量极高,这有赖于收藏家的慷慨捐赠。阿部房次郎的收藏(阿部藏品)和山口谦四郎的收藏(山口藏品)是其支柱馆藏。前者是明治时期关西地区的纺纱业巨头,钟情于中国书画,去世后将毕生所藏尽数捐出;后者是著名的银行家,醉心于中国佛造像的研究,其藏品代表了流传至日本的中国佛造像的最高水准。

阿部房次郎

大阪市立美术馆的核心藏品,最主要的就是阿部房次郎后人捐赠的中国古代书画。阿部房次郎是明治时期的关西商业巨子,除了曾任东洋纺纱株式会社的社长之外,还历任关西经济界的多个要职。他因工作关系经常走访朝鲜和中国各地,因而接触到中国绘画,为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所打动,自此他开始关注起中国的书画和玉器、铜器类等艺术品,收藏中国书画艺术品渐渐成为阿部房次郎工作之余的唯一兴趣。

阿部房次郎所收藏中国书画,主要来源有三类:清末民初书画收藏大家完颜景贤旧藏、《石渠宝笈》著录书画作品以及阿部在日本与同好间交换或购藏获得的藏品。其中,完颜景贤旧藏共8件,都可谓一等一的名品。其中,唐及之前的作品有:(传)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传)唐王维《伏生授经图卷》,宋元名迹有:李成、王晓合作《读碑图轴》、燕文贵《溪山风雨图卷》、李公麟《临卢鸿草堂十志图卷》、宫素然《明妃出塞图卷》、龚开《俊骨图卷》和赵孟頫《真书三门记卷》。在阿部房次郎收藏的中国书画中,《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则有:(传)易元吉《聚猿图》、佚名宋代《散牧图》、郑思肖《兰图卷》、王渊《竹雀图》、唐寅《一枝春图》、蒋廷锡《藤花山雀图》、金廷标《春元瑞兆图》等作品。

阿部房次郎在1937年过世,6年后,其子阿部孝次郎按遗嘱,将其毕生藏品160件书画捐赠给大阪市立美术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李霖灿先生曾说过,“阿部藏品与美国顾洛阜、王季迁收藏并驾齐驱,堪称海外私人中国书画收藏三鼎甲,能弥补台北故宫藏品的缺憾。”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众多,阿部房次郎购藏的这批中国书画,经历过战火岁月留存至今实属不易。

《送子天王图》又名《天王送子图》《释迦降生图》,根据卷后南唐曹仲玄的题语和北宋李公麟节录的《瑞应经》,一直被认为是唐代吴道子的作品。但学术界对此仍是众说纷纭,一说宋人摹本。明代书画收藏家张丑《清河书画舫》赞其:“天下名画第一”。

《送子天王图》第一段 描绘送子之神、所乘瑞兽、天王、侍从天女等

全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描绘一位王者气度的天神端坐中间,两旁是手执筋板的文臣、捧着砚台的仙女,以及仗剑围蛇的武将力士面对一条由二神降伏的巨龙。第二段画的是一个踞坐在石头之上的四臂披发尊神,身后烈焰腾腾。神像形貌诡异,颇具气势,左右两边是手捧瓶炉法器的天女神人。第三段即《释迎牟尼降生图》,内容是印度净饭王的儿子出生的故事。从画面上,可以看到释迎牟尼降生时,他的父亲抱着他到寺庙朝谒见自在天神的情景。

《送子天王图》第二段 如来护法神大自在天端坐石上

此图写异域故事,而画中的人、鬼、神、兽等却完全加以中国化、道教化,当是佛教与中国本土变化至唐日趋融合之势所致。此图意象繁富,以释迦降生为中心,天地诸界情状历历在目,技艺高超,想象奇特,令人神驰目眩。

《送子天王图》第三段 无能胜明王迎接新生婴儿释迦牟尼佛的到来

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在画史上评吴道子是“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道子之画如塑然。”许多学者赞叹吴道子的画:“风云将逼人,鬼神若脱壁”。

吴道子画人物,笔势圆转,使人感到“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他笔下的人物,人体各部分比例十分精确,形象鲜明,真切感人,衣服飘带如迎风飘扬,后人称这种风格“吴带当风”。其画喜用焦墨钩线,然后略施淡彩于墨痕中,意态丛生,又称“吴装”。

《天王送子图》技法首重线条和用笔,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故线条流转随心,轻重顿挫合于节奏,以动势表现生气,具有疏体画的特性,反映了吴道子的基本画风。除了线的运动外,人物眼神也透视出内在心理的虔诚与中国传统理想君王形象的端庄。

或许是年代久远,这幅画屡经装裱,把原有标题款字失去,周昉的名字便被湮没,改题为《唐人挥扇仕女图》。从收藏的图章可以知道,这幅画曾由韩世能、梁清标收藏过。张丑的《清河书画舫》记载着这幅画曾收藏于宋高宗的御府,并有题跋,后又流入清宫《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20世纪初,日本人山本悌二郎在中国闽浙京鲁一带搜购书画时,得到了这幅《送子天王图》,并携回日本,藏于自家澄怀堂,后归大阪市立美术馆。但《送子天王图》未见有明代以前的任何记载,自明清以来被认为是吴道子真迹,然而现代学者表示怀疑,估计它是宋人摹本,或吴道子传派高手的作品。

对于这件《送子天王图》杨仁恺先生曾说,“单从图版观之,认为虽非真迹,至少时代当相去不远。近日在大阪美术馆亲眼见到,无论从笔法气韵诸方面观之时代比原先想象晚很多”。杨先生此一较感性的说法,也是今日多数学者对这幅画的感觉。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的佛国丹青

《送子天王图》又名《天王送子图》《释迦降生图》,根据卷后南唐曹仲玄的题语和北宋李公麟节录的《瑞应经》,一直被认为是唐代吴道子的作品。

文 |环球YOLO精英  立佳

编辑 | 子木

大阪人最珍重的艺术殿堂是近代大阪的第一座美术馆——大阪市立美术馆。美术馆主要收藏日本与中国的古代绘画、书法、佛教石雕、漆器、陶瓷器、金属工艺品等。1936年开馆,建筑总面积7006平方米,藏品数量超过8000件,被称为”东亚美术宝库”。

大阪市立美术馆的中国书画收藏质量极高,这有赖于收藏家的慷慨捐赠。阿部房次郎的收藏(阿部藏品)和山口谦四郎的收藏(山口藏品)是其支柱馆藏。前者是明治时期关西地区的纺纱业巨头,钟情于中国书画,去世后将毕生所藏尽数捐出;后者是著名的银行家,醉心于中国佛造像的研究,其藏品代表了流传至日本的中国佛造像的最高水准。

阿部房次郎

大阪市立美术馆的核心藏品,最主要的就是阿部房次郎后人捐赠的中国古代书画。阿部房次郎是明治时期的关西商业巨子,除了曾任东洋纺纱株式会社的社长之外,还历任关西经济界的多个要职。他因工作关系经常走访朝鲜和中国各地,因而接触到中国绘画,为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所打动,自此他开始关注起中国的书画和玉器、铜器类等艺术品,收藏中国书画艺术品渐渐成为阿部房次郎工作之余的唯一兴趣。

阿部房次郎所收藏中国书画,主要来源有三类:清末民初书画收藏大家完颜景贤旧藏、《石渠宝笈》著录书画作品以及阿部在日本与同好间交换或购藏获得的藏品。其中,完颜景贤旧藏共8件,都可谓一等一的名品。其中,唐及之前的作品有:(传)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卷》、(传)唐王维《伏生授经图卷》,宋元名迹有:李成、王晓合作《读碑图轴》、燕文贵《溪山风雨图卷》、李公麟《临卢鸿草堂十志图卷》、宫素然《明妃出塞图卷》、龚开《俊骨图卷》和赵孟頫《真书三门记卷》。在阿部房次郎收藏的中国书画中,《石渠宝笈》著录的作品则有:(传)易元吉《聚猿图》、佚名宋代《散牧图》、郑思肖《兰图卷》、王渊《竹雀图》、唐寅《一枝春图》、蒋廷锡《藤花山雀图》、金廷标《春元瑞兆图》等作品。

阿部房次郎在1937年过世,6年后,其子阿部孝次郎按遗嘱,将其毕生藏品160件书画捐赠给大阪市立美术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李霖灿先生曾说过,“阿部藏品与美国顾洛阜、王季迁收藏并驾齐驱,堪称海外私人中国书画收藏三鼎甲,能弥补台北故宫藏品的缺憾。”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众多,阿部房次郎购藏的这批中国书画,经历过战火岁月留存至今实属不易。

《送子天王图》又名《天王送子图》《释迦降生图》,根据卷后南唐曹仲玄的题语和北宋李公麟节录的《瑞应经》,一直被认为是唐代吴道子的作品。但学术界对此仍是众说纷纭,一说宋人摹本。明代书画收藏家张丑《清河书画舫》赞其:“天下名画第一”。

《送子天王图》第一段 描绘送子之神、所乘瑞兽、天王、侍从天女等

全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描绘一位王者气度的天神端坐中间,两旁是手执筋板的文臣、捧着砚台的仙女,以及仗剑围蛇的武将力士面对一条由二神降伏的巨龙。第二段画的是一个踞坐在石头之上的四臂披发尊神,身后烈焰腾腾。神像形貌诡异,颇具气势,左右两边是手捧瓶炉法器的天女神人。第三段即《释迎牟尼降生图》,内容是印度净饭王的儿子出生的故事。从画面上,可以看到释迎牟尼降生时,他的父亲抱着他到寺庙朝谒见自在天神的情景。

《送子天王图》第二段 如来护法神大自在天端坐石上

此图写异域故事,而画中的人、鬼、神、兽等却完全加以中国化、道教化,当是佛教与中国本土变化至唐日趋融合之势所致。此图意象繁富,以释迦降生为中心,天地诸界情状历历在目,技艺高超,想象奇特,令人神驰目眩。

《送子天王图》第三段 无能胜明王迎接新生婴儿释迦牟尼佛的到来

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在画史上评吴道子是“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道子之画如塑然。”许多学者赞叹吴道子的画:“风云将逼人,鬼神若脱壁”。

吴道子画人物,笔势圆转,使人感到“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他笔下的人物,人体各部分比例十分精确,形象鲜明,真切感人,衣服飘带如迎风飘扬,后人称这种风格“吴带当风”。其画喜用焦墨钩线,然后略施淡彩于墨痕中,意态丛生,又称“吴装”。

《天王送子图》技法首重线条和用笔,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故线条流转随心,轻重顿挫合于节奏,以动势表现生气,具有疏体画的特性,反映了吴道子的基本画风。除了线的运动外,人物眼神也透视出内在心理的虔诚与中国传统理想君王形象的端庄。

或许是年代久远,这幅画屡经装裱,把原有标题款字失去,周昉的名字便被湮没,改题为《唐人挥扇仕女图》。从收藏的图章可以知道,这幅画曾由韩世能、梁清标收藏过。张丑的《清河书画舫》记载着这幅画曾收藏于宋高宗的御府,并有题跋,后又流入清宫《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20世纪初,日本人山本悌二郎在中国闽浙京鲁一带搜购书画时,得到了这幅《送子天王图》,并携回日本,藏于自家澄怀堂,后归大阪市立美术馆。但《送子天王图》未见有明代以前的任何记载,自明清以来被认为是吴道子真迹,然而现代学者表示怀疑,估计它是宋人摹本,或吴道子传派高手的作品。

对于这件《送子天王图》杨仁恺先生曾说,“单从图版观之,认为虽非真迹,至少时代当相去不远。近日在大阪美术馆亲眼见到,无论从笔法气韵诸方面观之时代比原先想象晚很多”。杨先生此一较感性的说法,也是今日多数学者对这幅画的感觉。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