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待投资或许是这样的想法:1、投资是要赚钱2、而且钱愈多愈好3、所以致力于寻找高回报率的投资方式与渠道
这个思路看上去很正确,却忽视了一个重大问题——高回报通常都伴随着高风险,风险是不可控的不确定因素,即使承担高风险也未必能获得高回报,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假如追求高回报不是正确的做法,怎么样才是正确的抉择?这需要看自己的财务目标,了解自己投资的初心是为了买房资金、小孩教育金、积累退休金还是什么,在充分熟知自己的投资目的之后,才会有的放矢,达成目标期望。
而资产配置便是基于个人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以及投资期限来分配投资组合的资产从而达到帮助投资者平衡风险、提升投资收益的作用。
资产配置的核心是资产种类和具体投资的多元化,将资金分配到不同用途的资产中(股票、债券、房地产、大宗商品等),通过评估其历史表现等因素来决定各类资产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以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风险比。
为什么需要专业的资产配置?
近年来,中国保持年均约10%的经济增长速度,催生了数次财富增长浪潮。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相对年轻,专业的资产配置服务仍是稀缺资源,而中国大众富裕人群已经迅速崛起,巨大、多元、迫切的财富管理需求突然爆发。
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
来源:BCG2019年中国理财市场预测、宜人财富
大众富裕人群所拥有的财富规模足矣实现多资产类别的分散配置,却往往缺乏专业服务资源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大众富裕开始“自己动手”,积极寻求普通标准化产品之外的投资机会。
找“民间高手”一起炒股,跟投朋友建议的一些项目;做一些民间借贷;选择一些“小众”机构推举的私募产品;追随潮流尝试一些创新投资,例如“炒币”等。
大众富裕投资者就是在上述努力中“踩雷”、“踩坑”,遭受了损失。究其原因,收益预期不合理、缺乏实现合理的资产配置的专业能力不足是两大核心原因。针对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专业的投资技能造成投资亏损的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提升投资“性价比”的方法,那就是科学、专业的资产配置策略指引。
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经常会听到别人说不要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应该将鸡蛋放在几个篮子,哪几个篮子,每个篮子放多少的问题,这其实就是资产配置的核心,资产配置就是要选择优质的资产,并且在资产之间做有效的分散。
在做资产配置时建议“跨地域国别配置,跨资产类别配置,以基金定投、基金组合的方式进行长期投资。” 通过短期现金和类固收资产、中长期的组合投资、永续的保险与传承方案,帮助实现提升生活质量、养老、子女教育、传承等里程碑式的人生目标。
进一步看,资产配置之前需要对投资者进行风险评估,找准投资定位:保守型、平衡型、进取型。将短期资产(现金、类固定收益)、中长期组合投资、永续的保障保险进行科学组合。
1、保守型资产配置方案
现金占5%,类固收占45%,资本市场组合占25%,保险占25%。
这种资产配置方案在安全、流动性的基础上,可获得稳定收益,满足保守型投资者不愿承担较大风险的同时想要获取收益的愿景。
来源:宜人财富
2、平衡型资产配置方案
现金占5%,类固收占25%,资本市场组合占45%,保险占25%。
平衡型方案强调资金安全、流动和收益三者的均衡配置。短期看,组合收益波动略有增加,但长期看,预期收益比保守型高。
来源:宜人财富
3、进取型资产配置方案
现金占5%,类固收占5%,资本市场组合占65%,保险占25%。
进取型方案侧重中长期增值,增加资本市场组合比例至65%,其中,增加阳光私募部分的投资,降低短期资产比例至10%,减小机会成本。对于承受风险能力较高客户,进取型方案虽然风险较高,但可最大化提升中长期收益。
来源:宜人财富
需注意,资产配置方案并非“一成不变”,随时间推移、 目标接近,会相应再平衡。有了配置方案后,实现路径应进一步明确。
投资者可以借用定投、组合投资的方式,更好的规避投资中“追涨杀跌”、“频繁交易”、“追逐热点”等投资陷阱,将波动率转换成稳健的收益,通过中长期增配权益资产、最终实现财富管理保值、流动、增值的目标。
来源:宜人财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