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前男友:不刮腋毛,分手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前男友:不刮腋毛,分手吧

嫌弃女性的体毛是一种偏见,没有所谓的性别标准。

文|橙雨伞公益 法布鹭

正值炎夏,每天的气温都在35度上下徘徊。

中午头出门走一圈,回到空调房时整个人像水洗了一样。

这时候,露肉还是藏毛,变成了困扰在姑娘们心头的第一难题。

很多姑娘觉得腿毛、腋毛不好看,什么蜜蜡、脱毛膏、刮毛刀、冰点脱毛轮番上阵,用尽全身解数,也要把毛剃干净。

但是也不是人人都爱除毛。

就好比这个姑娘:

毕斯托姆(Arvada Bystrom),90后瑞典女权艺术家、摄影师、兼模特,之前为阿迪达斯的Superstar系列产品拍广告,主打真实的风格,重新定义美。

△毕斯托姆 图/Instagram

网友们对她亮眼的腿毛褒贬不一。

有人称赞她打破了女性美的刻板印象,也有人恶言相向,甚至威胁要强暴她、杀了她。

△这不是个姑娘,是只猴子!

拜托,刮一刮腿毛好嘛!

△可怕!烧了吧!

要么刮掉腿毛,要么穿好裤子!

可是,女性就不能留腿毛吗?

为什么在多数人眼里,女性很自然的体毛变得那么可怕和不堪?

人类与毛的“战斗史”

早在数万年前,人类就开始除毛了。

在集体玩石头的时代,为了活下来,人们用锋利的石头或者贝壳,刮掉身上的毛发,以免在和敌人开撕时被轻易抓住(当时人的体毛是有多长……)。

还有,不清除掉多余的头发,容易长寄生虫啊!

△这位毛毛兄,你是我的居老师吗??

日子就这么过了两万来年,古埃及人出来了,大多顶着一颗光头。

在他们眼里,不洁是对神明的大不敬,所以大多数人会把头发、胡子、体毛全部剃掉,只有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才毛发丛生。

因此,平常我们在电影和壁画里看到的,古埃及人拥有的光鲜亮丽的长发,其实是假的。

△假的,都是假的……图/《埃及艳后》

脱毛之风刮到了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下令,所有的士兵必须除毛,长毛不利于作战。

随后,整个社会都流行起来,体毛越少,说明你的身份越是尊贵。

你看古希腊时期的雕塑,女神维纳斯就是通体光滑。

毛发还成为美丑的标准,但人们认为男性有毛没啥问题,对女性的体毛厌恶至极,特别是阴毛。

中世纪的欧洲有一种说法,阴毛可以召唤魔鬼。

阴毛过长的女性,可能会被拉去“斩毛示众”。

如果超过15cm,要小心了,指不定就被处以极刑了(说得好像男性就没有阴毛了一样)。

中国也有除毛的习俗。

从隋朝开始,女子在出嫁前,要用细线绞掉脸上的汗毛,叫做“挽面”。

到了现代,卫生条件好了很多,虽然没有强行脱毛的规定,但人们还是挺纠结。

脱起来费时间,但不脱又似乎不妥。

很多脱毛产品更是给大众强行洗脑,没毛才是美,没毛才性感。

胡说八道,汤唯在《色戒》里就保留了腋毛,不也挺性感的吗?

女人,你的腿经得起大众考验吗?

虽然少数人觉得体毛还挺性感,但在今天,许多人对体毛仍然保留着敌对心态。

说法一:“不脱毛等于懒惰和邋遢。”

有人说:

“腿毛越刮越粗,越刮长得越快,经常刮太费事了。”

所以,不是“不脱毛”等于“懒惰”,而是“脱毛”本身就是很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至于邋遢,完全没这回事,体毛长在人身上,肯定是要起作用的。

哺乳动物有体温调节的内部机制,为了防止身体过热,会出汗,短而精细的体毛,恰恰有助于汗水的冷却反应。

△我们就是毛茸茸!

怎么,你还有意见了?

而且,体毛也可以起到性吸引作用。

在生物学上,人类腋下和生殖器上较厚的毛发区域,都可以释放气味,可能与性选择相关。

这两个地方带有的气味,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独一无二的。

说法二:“没有女性气质,像个男人。”

女性有腿毛就像男人吗?

这种性别的二元化处理本身就是有问题的,那其它性别的,比如双性人怎么办?

应该要求他(她)们剃,还是不剃呢?或者剃一半留一半呢?

并且,“女性气质”的说法不靠谱。

什么叫女性气质?

外形上,有长头发、有胸、有屁股、光溜溜的皮肤吗?

性格上,温柔内敛、善解人意吗?

不然的话,要被叫“男人婆”了吧!

说法三:“真TM恶心,信不信强·奸你。”

说女性腋毛、腿毛恶心的,如果是男性,难道自己就没有吗?

所以令人“恶心”的点在于,毛茸茸的皮肤违背了男性的期待和幻想。

如果是女性,你会同样认为男性的体毛恶心吗?

要果真这样,说明你很“遵循”进化的规律,就是讨厌毛毛,恨不得把头发也剃掉。

要是相反的情况,那你就是被“骗”了,被社会强加给女性的审美骗得十分透彻。

可以觉得体毛恶心,但这种态度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

△图片来源:某宝广告

所以,无论脱毛,或者不脱毛,其实都无关紧要,自己觉得舒服就好。

有些人从手臂刮到脚趾,精细地刮掉毛毛;

有些人觉得体毛很自然,或者就是不想刮,这些都很正常。

身体是个人的,为什么非要用自己的标准,去决定别人应不应该脱毛呢?

其实说到脱毛,我还真没啥概念,可能以前穿得太低调了(短裤都是从上大学才开始穿的)。

而且我们那里有种说法:

体毛多代表你是有福之人,能发大财。

△前日本著名歌手山口百惠

所以小时候,我还经常和小伙伴们比较一番,看谁的体毛多,也从不觉得有体毛很丑。

人生中仅有一次的刮毛是在大二,图个新鲜。

结果,刮完就后悔了,腋下空空如也,没有安全感,室友见了狂笑三声。

别让“脱毛”困扰你

嫌弃女性的体毛是一种偏见,没有所谓的性别标准。

在多数情况下,除毛是一件取决于社会舆论的事情。

“不留胡子、不留腋毛、不留腿毛”,似乎已经成为女性的固定形象。

男性也是一样,如果刮了体毛,就会被认为没有男性气质,或者被怀疑是gay。

那些受够了这种“强制”审美标准的女性,组建起了“腿毛俱乐部”,号召女性留腿毛。

有些成员的腿毛,比亚洲男性的还要长,还有位俄罗斯美女晒出了自己白色的腿毛哦!

毕斯托姆在遭受网友的恶评后如此回应:

“我很健康,也是白皮肤,我也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

我身体唯一不合格的地方就是有点腿毛,但我却因此收到强暴威胁。

既然我会发生这种事,我实在很难想象,那些不像我一样拥有身体优势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如何生存的。

我想传达爱的讯息给你们,希望大家记得,不是所有人都有相同的人生经历。”

图/Instagram

美国在2013年兴起了“Armpits4August”运动,即号召女性不剃腋毛。

随后,许多国家的女性纷纷加入这场运动,晒出自己毛茸茸的大腿。

2016年,根据Mintel的研究报告,从2013年-2016年,刮腿毛的女性比例从92%下降到85%。

在我国,有些女性爱美,喜欢刮毛。

但也有人反映,刮了之后,毛会长得又黑又粗,不愿再折腾。

而男孩子看待腿毛的方式也是因人而异:

“天然保护层好嘛!挡灰挡虫子,冬暖夏凉!”

“我的腿毛比好多人头发还要浓密,冬天有毛裤,夏天有黑丝。”

“刮吧!腿毛多,夏天洗澡,一块香皂一周后基本就没了。”

“刮了腿毛骑车,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受伤时方便包扎。”

通过体毛之类的东西去判断一个人,实在是太过武断和无聊。

发现别人,难道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吗?比如性格,比如对待别人的方式?

体毛再自然不过,不需要因为它而太过困扰。

刮不刮,是自己的事情,要掌握身体的自主权,不要被社会建构的观念蒙蔽了双眼。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前男友:不刮腋毛,分手吧

嫌弃女性的体毛是一种偏见,没有所谓的性别标准。

文|橙雨伞公益 法布鹭

正值炎夏,每天的气温都在35度上下徘徊。

中午头出门走一圈,回到空调房时整个人像水洗了一样。

这时候,露肉还是藏毛,变成了困扰在姑娘们心头的第一难题。

很多姑娘觉得腿毛、腋毛不好看,什么蜜蜡、脱毛膏、刮毛刀、冰点脱毛轮番上阵,用尽全身解数,也要把毛剃干净。

但是也不是人人都爱除毛。

就好比这个姑娘:

毕斯托姆(Arvada Bystrom),90后瑞典女权艺术家、摄影师、兼模特,之前为阿迪达斯的Superstar系列产品拍广告,主打真实的风格,重新定义美。

△毕斯托姆 图/Instagram

网友们对她亮眼的腿毛褒贬不一。

有人称赞她打破了女性美的刻板印象,也有人恶言相向,甚至威胁要强暴她、杀了她。

△这不是个姑娘,是只猴子!

拜托,刮一刮腿毛好嘛!

△可怕!烧了吧!

要么刮掉腿毛,要么穿好裤子!

可是,女性就不能留腿毛吗?

为什么在多数人眼里,女性很自然的体毛变得那么可怕和不堪?

人类与毛的“战斗史”

早在数万年前,人类就开始除毛了。

在集体玩石头的时代,为了活下来,人们用锋利的石头或者贝壳,刮掉身上的毛发,以免在和敌人开撕时被轻易抓住(当时人的体毛是有多长……)。

还有,不清除掉多余的头发,容易长寄生虫啊!

△这位毛毛兄,你是我的居老师吗??

日子就这么过了两万来年,古埃及人出来了,大多顶着一颗光头。

在他们眼里,不洁是对神明的大不敬,所以大多数人会把头发、胡子、体毛全部剃掉,只有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才毛发丛生。

因此,平常我们在电影和壁画里看到的,古埃及人拥有的光鲜亮丽的长发,其实是假的。

△假的,都是假的……图/《埃及艳后》

脱毛之风刮到了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下令,所有的士兵必须除毛,长毛不利于作战。

随后,整个社会都流行起来,体毛越少,说明你的身份越是尊贵。

你看古希腊时期的雕塑,女神维纳斯就是通体光滑。

毛发还成为美丑的标准,但人们认为男性有毛没啥问题,对女性的体毛厌恶至极,特别是阴毛。

中世纪的欧洲有一种说法,阴毛可以召唤魔鬼。

阴毛过长的女性,可能会被拉去“斩毛示众”。

如果超过15cm,要小心了,指不定就被处以极刑了(说得好像男性就没有阴毛了一样)。

中国也有除毛的习俗。

从隋朝开始,女子在出嫁前,要用细线绞掉脸上的汗毛,叫做“挽面”。

到了现代,卫生条件好了很多,虽然没有强行脱毛的规定,但人们还是挺纠结。

脱起来费时间,但不脱又似乎不妥。

很多脱毛产品更是给大众强行洗脑,没毛才是美,没毛才性感。

胡说八道,汤唯在《色戒》里就保留了腋毛,不也挺性感的吗?

女人,你的腿经得起大众考验吗?

虽然少数人觉得体毛还挺性感,但在今天,许多人对体毛仍然保留着敌对心态。

说法一:“不脱毛等于懒惰和邋遢。”

有人说:

“腿毛越刮越粗,越刮长得越快,经常刮太费事了。”

所以,不是“不脱毛”等于“懒惰”,而是“脱毛”本身就是很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至于邋遢,完全没这回事,体毛长在人身上,肯定是要起作用的。

哺乳动物有体温调节的内部机制,为了防止身体过热,会出汗,短而精细的体毛,恰恰有助于汗水的冷却反应。

△我们就是毛茸茸!

怎么,你还有意见了?

而且,体毛也可以起到性吸引作用。

在生物学上,人类腋下和生殖器上较厚的毛发区域,都可以释放气味,可能与性选择相关。

这两个地方带有的气味,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独一无二的。

说法二:“没有女性气质,像个男人。”

女性有腿毛就像男人吗?

这种性别的二元化处理本身就是有问题的,那其它性别的,比如双性人怎么办?

应该要求他(她)们剃,还是不剃呢?或者剃一半留一半呢?

并且,“女性气质”的说法不靠谱。

什么叫女性气质?

外形上,有长头发、有胸、有屁股、光溜溜的皮肤吗?

性格上,温柔内敛、善解人意吗?

不然的话,要被叫“男人婆”了吧!

说法三:“真TM恶心,信不信强·奸你。”

说女性腋毛、腿毛恶心的,如果是男性,难道自己就没有吗?

所以令人“恶心”的点在于,毛茸茸的皮肤违背了男性的期待和幻想。

如果是女性,你会同样认为男性的体毛恶心吗?

要果真这样,说明你很“遵循”进化的规律,就是讨厌毛毛,恨不得把头发也剃掉。

要是相反的情况,那你就是被“骗”了,被社会强加给女性的审美骗得十分透彻。

可以觉得体毛恶心,但这种态度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

△图片来源:某宝广告

所以,无论脱毛,或者不脱毛,其实都无关紧要,自己觉得舒服就好。

有些人从手臂刮到脚趾,精细地刮掉毛毛;

有些人觉得体毛很自然,或者就是不想刮,这些都很正常。

身体是个人的,为什么非要用自己的标准,去决定别人应不应该脱毛呢?

其实说到脱毛,我还真没啥概念,可能以前穿得太低调了(短裤都是从上大学才开始穿的)。

而且我们那里有种说法:

体毛多代表你是有福之人,能发大财。

△前日本著名歌手山口百惠

所以小时候,我还经常和小伙伴们比较一番,看谁的体毛多,也从不觉得有体毛很丑。

人生中仅有一次的刮毛是在大二,图个新鲜。

结果,刮完就后悔了,腋下空空如也,没有安全感,室友见了狂笑三声。

别让“脱毛”困扰你

嫌弃女性的体毛是一种偏见,没有所谓的性别标准。

在多数情况下,除毛是一件取决于社会舆论的事情。

“不留胡子、不留腋毛、不留腿毛”,似乎已经成为女性的固定形象。

男性也是一样,如果刮了体毛,就会被认为没有男性气质,或者被怀疑是gay。

那些受够了这种“强制”审美标准的女性,组建起了“腿毛俱乐部”,号召女性留腿毛。

有些成员的腿毛,比亚洲男性的还要长,还有位俄罗斯美女晒出了自己白色的腿毛哦!

毕斯托姆在遭受网友的恶评后如此回应:

“我很健康,也是白皮肤,我也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

我身体唯一不合格的地方就是有点腿毛,但我却因此收到强暴威胁。

既然我会发生这种事,我实在很难想象,那些不像我一样拥有身体优势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如何生存的。

我想传达爱的讯息给你们,希望大家记得,不是所有人都有相同的人生经历。”

图/Instagram

美国在2013年兴起了“Armpits4August”运动,即号召女性不剃腋毛。

随后,许多国家的女性纷纷加入这场运动,晒出自己毛茸茸的大腿。

2016年,根据Mintel的研究报告,从2013年-2016年,刮腿毛的女性比例从92%下降到85%。

在我国,有些女性爱美,喜欢刮毛。

但也有人反映,刮了之后,毛会长得又黑又粗,不愿再折腾。

而男孩子看待腿毛的方式也是因人而异:

“天然保护层好嘛!挡灰挡虫子,冬暖夏凉!”

“我的腿毛比好多人头发还要浓密,冬天有毛裤,夏天有黑丝。”

“刮吧!腿毛多,夏天洗澡,一块香皂一周后基本就没了。”

“刮了腿毛骑车,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受伤时方便包扎。”

通过体毛之类的东西去判断一个人,实在是太过武断和无聊。

发现别人,难道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吗?比如性格,比如对待别人的方式?

体毛再自然不过,不需要因为它而太过困扰。

刮不刮,是自己的事情,要掌握身体的自主权,不要被社会建构的观念蒙蔽了双眼。

P.S. 本文观点仅代表特约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