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别急着串门,那位地球的“远”亲住得比冥王星还要远250万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别急着串门,那位地球的“远”亲住得比冥王星还要远250万倍!

更重要的是,科学家们还不知道开普勒452b是否能够维持生命存在。

作者:彭博社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们,确定一颗围绕类日恒星公转的行星,有可能比目前在太阳系外发现的其他1000多颗行星都要更近似于地球。

这颗行星名叫452b——452是沿用其所在恒星的星表号,而b代表它是该恒星系里找到的第一颗行星。据NASA开普勒计划的负责人们今天宣布,该行星在很多方面符合适居行星的标准。

该行星围绕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公转,公转周期是385天,略长于一个地球年。它位于该恒星的适居带内。适居带也叫“古迪洛克带”,是恒星周围的一个区域,此间的行星温度不是太热也不是太冷,刚好可以维持液态水的存在。该行星的年龄大约在60亿年,上下误差在20亿年以内,从理论上讲,有足够的时间可供生物生成。

这张艺术概念图描述了开普勒452b行星一种可能的样貌,它是在一颗类日恒星的适居带里找到的第一颗类地行星。所谓“适居带”,指的是恒星周围的一个温度适合水在行星表面积聚的区域,而水是我们公认的一种生命必需要素。科学家们还不知道开普勒452b是否能够维持生命存在。

寻找行星可是一桩麻烦事。开普勒计划自从2009年启动以来,已经观测了天鹅座和天琴座的大概15万颗恒星。先由天文望远镜和其他地基系统采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扫描,以寻找恒星亮度中的细微波动。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这些波动可能是行星通过该恒星和地球之间时导致的。452b行星导致的亮度波动持续了10个小时,并且已经观测到了四次。

NASA宣布发现第2个“地球”行星Kepler-452b

下面这张图表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天文学家对于这颗行星是如此的群情振奋。图表中分别从年龄(横轴)和吸收的能量(纵轴)两方面,对比了地球和这颗新发现的类地行星。蓝线是对于适居行星在整个生命期中可能的状态所做的估测。随着年龄的增大,恒星释放出的能量会增多。最终恒星释放出的能量过大,导致适居带消失。这就是为什么图标上蓝线在接近恒星生命期终点的时候,会骤升乃至爆表。

开普勒452b从母恒星吸收的能量,比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要高10%。开普勒在其所在恒星的适居带里已经存在了60亿年,比地球要长三分之一。

今年距离发现第一颗围绕系外恒星公转的系外行星飞马座51b正好20周年。从那时到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4660次观测到系外行星的可能,并证实了其中的1029次。在这些行星中,452b是第12颗被认为可能适合生命居住而纳入开普勒“行星候选目录”的行星,而它更是里面最有地球味儿的一个。

图中高亮的是第七次开普勒计划“行星候选目录”中的新候选行星,尺寸不到地球的两倍,公转轨道位于所在恒星的适居带(在与恒星的这个距离范围内,足以容许液态水存在于行星表面)。深绿色区域所代表的是对适居带的乐观估计,而浅绿色区域代表的是对适居带更保守的估计。

目前科学家们还不可能确切获知该行星的样貌。不过人类都想先睹为快。正因为这一点,在NASA提供了开普勒团队经年累月呕心沥血的统计数据分析,以及预测恒星成长与行星形成的计算机模型的同时,一如既往地制作了这些源于科学而又高于科学的太空美图。


NASA发布的这张插图显示了1995年在太阳系外发现的第一颗行星,和这颗最新发现的类地行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别急着串门,那位地球的“远”亲住得比冥王星还要远250万倍!

更重要的是,科学家们还不知道开普勒452b是否能够维持生命存在。

作者:彭博社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们,确定一颗围绕类日恒星公转的行星,有可能比目前在太阳系外发现的其他1000多颗行星都要更近似于地球。

这颗行星名叫452b——452是沿用其所在恒星的星表号,而b代表它是该恒星系里找到的第一颗行星。据NASA开普勒计划的负责人们今天宣布,该行星在很多方面符合适居行星的标准。

该行星围绕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公转,公转周期是385天,略长于一个地球年。它位于该恒星的适居带内。适居带也叫“古迪洛克带”,是恒星周围的一个区域,此间的行星温度不是太热也不是太冷,刚好可以维持液态水的存在。该行星的年龄大约在60亿年,上下误差在20亿年以内,从理论上讲,有足够的时间可供生物生成。

这张艺术概念图描述了开普勒452b行星一种可能的样貌,它是在一颗类日恒星的适居带里找到的第一颗类地行星。所谓“适居带”,指的是恒星周围的一个温度适合水在行星表面积聚的区域,而水是我们公认的一种生命必需要素。科学家们还不知道开普勒452b是否能够维持生命存在。

寻找行星可是一桩麻烦事。开普勒计划自从2009年启动以来,已经观测了天鹅座和天琴座的大概15万颗恒星。先由天文望远镜和其他地基系统采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扫描,以寻找恒星亮度中的细微波动。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这些波动可能是行星通过该恒星和地球之间时导致的。452b行星导致的亮度波动持续了10个小时,并且已经观测到了四次。

NASA宣布发现第2个“地球”行星Kepler-452b

下面这张图表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天文学家对于这颗行星是如此的群情振奋。图表中分别从年龄(横轴)和吸收的能量(纵轴)两方面,对比了地球和这颗新发现的类地行星。蓝线是对于适居行星在整个生命期中可能的状态所做的估测。随着年龄的增大,恒星释放出的能量会增多。最终恒星释放出的能量过大,导致适居带消失。这就是为什么图标上蓝线在接近恒星生命期终点的时候,会骤升乃至爆表。

开普勒452b从母恒星吸收的能量,比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要高10%。开普勒在其所在恒星的适居带里已经存在了60亿年,比地球要长三分之一。

今年距离发现第一颗围绕系外恒星公转的系外行星飞马座51b正好20周年。从那时到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4660次观测到系外行星的可能,并证实了其中的1029次。在这些行星中,452b是第12颗被认为可能适合生命居住而纳入开普勒“行星候选目录”的行星,而它更是里面最有地球味儿的一个。

图中高亮的是第七次开普勒计划“行星候选目录”中的新候选行星,尺寸不到地球的两倍,公转轨道位于所在恒星的适居带(在与恒星的这个距离范围内,足以容许液态水存在于行星表面)。深绿色区域所代表的是对适居带的乐观估计,而浅绿色区域代表的是对适居带更保守的估计。

目前科学家们还不可能确切获知该行星的样貌。不过人类都想先睹为快。正因为这一点,在NASA提供了开普勒团队经年累月呕心沥血的统计数据分析,以及预测恒星成长与行星形成的计算机模型的同时,一如既往地制作了这些源于科学而又高于科学的太空美图。


NASA发布的这张插图显示了1995年在太阳系外发现的第一颗行星,和这颗最新发现的类地行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